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子《道德经》中说到:“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这段话告诫人们,要在事故发生之前采取措施,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老子认为,事故不会突然发生,在其发生之前早已有所征兆。有远见的人,能够看见事故的隐患而将其化解为无形。但如何预先防范事故,却是一大难点。如果不懂得防微杜渐,不能做到见微知著,事故也会迟早发生。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谁是事故责任者,谁是重复“三违”者,谁的饭碗就会被砸烂。国家一级企业晋城矿务局,在强化安全管理中又推出新招。该局把破“三铁”运用到安全生产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促进了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 “三违”是煤矿事故的主要根源。要降低事故发生率,首先要制止“三违”的发生,这是搞好煤矿安全工作的关键,是不易解决的一个难点。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加强三项建设的进程中,晋城局结合煤矿安全生产特点,对如何制止“三违”进行了专题研究和讨论。局长办公会议作出一项决定:强化安全管理,把破“三铁”贯彻实行到反“三违”活动中。具体办…  相似文献   

3.
实行安全评估消除事故隐患(上)张秀岐,梁印,刘青峰安全生产是煤矿的头等大事和永恒主题,这是由其井下作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要想搞好煤矿的安全生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在消除隐患、预防事故上下真功夫、硬功夫、笨功夫。怎样才能消除隐患、预防事故...  相似文献   

4.
安全是企业生产的永恒主题,它关系到企业的建设、发展和稳定,是企业的“生命线”。而宣传教育工作却是安全生产的“生命线”。事前,安全宣传教育能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浓厚安全文化氛围,是预防事故发生最直接、最实际、最有效的平台和载体;事中,不安全的因素在生产中是始终存在的,但是不安全因素造成事故却不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5.
山东济宁发电厂燃料车间去年10月11日发生过这么一起事故:输煤工金鹏违章在龙门吊轨道上睡觉.被龙门吊辗成重伤。两个多月时间,医疗费就花了4,000多元,加上其他开支共花费上万元。 据调查。在事故发生前,曾有三人看见金鹏在轨道上睡觉,但没有一人去制止或向领导反映。为什么呢?原来是许多人不爱管这种“闲事”,认为管“闲事”弄不好不仅不受欢迎,往往还要受到讽刺打击,说什么“不是头,不是尾的,你管得着吗”;“拿钱不多,管事不少”;“逞什么能,想领赏啊”;如此等等。管“闲事”落不是,久而久之,违章现象也就无人管了。 厂党委针对造成这次事…  相似文献   

6.
“和平共处”,这里不是指国家之间的友好相处,而是借用它来说明一种不正之风:在一些厂矿企业中,少数干部违章指挥,工人违章操作,无人制止,姑且名之曰“和平共处”。 为什么要搞这种“和平共处”呢?用这些同志的话说: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向钱看。为了多超产,多拿奖金,管他违章不违章呢?而其结果呢?除了败坏党风民风,腐蚀工人思想以外.事故往往也接踵而至。如我矿有个采煤队月末为了赶任务,在没有放顶的情况下,队长布置要多采一排煤,班长明知违章,也不加抵制,工人也甘愿服从,结果因超排距采煤而导致顶板压力加大,发生了冒顶事故。可见,这种…  相似文献   

7.
杨伟立 《劳动保护》2008,(12):73-73
中铝中州分公司员工在日常安全工作中,始终遵循“一想,二查,三严”的工作原则,预防事故。“一想”,即:想当天生产工作中安全问题及注意事项;“二查”,即:查是否按规定穿戴好劳防用品,查工具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三严”,即:严格遵守安全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上图为中州分公司氧化铝厂员工正在检修设备。  相似文献   

8.
某电气焊班班长在快要下班时接到了一项气割螺帽的任务,在没有办理“动火许可证”的情况下,他便带人在禁火区动火。车间副主任发现了这一违章现象后,怒气冲冲地制止道“活得不耐烦了,这事你都敢干?”心里本来就有怨气的班长一听火了:“我是死是活关你屁事!”并继续蛮干。结果遇罐内泄漏的可燃性气体,发生爆炸,造成2人重伤1人轻伤。 这是一起本不该发生的事故。究其原因,主要责任当然是班长的违章,但车间副主任不文明言语也起了不好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有的企业领导和安管干部对此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制止“三违”行为…  相似文献   

9.
密云“2.5”特大事故震动了北京、轰动了全国。恰恰在密云惨案之前不到一周多时间,2月1日在沙特阿拉伯圣城麦加发生了造成244人死亡的践踏致死事故。麦加朝拜每年都有人被践踏致死,而这类事故真的不能避免吗?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张国庆提出,在大型聚集活动场所,万一有人摔倒,在人流张力的挤压下是很难再站立起来的。张教授把这种践踏致死的现象叫作“角马现象”。成群的角马,在一个地方吃完草后,随着季节的变化要进行迁徙。每次迁徙,都要过河。在过河时,如果有一匹马稍微前腿一软,那么后面马群的张力一定会把这匹马冲击倒,践踏致死。而人类想避免在大型聚集活动时不产生“角马现象”,就要制定预案,应对可能突发的各种事件。同时,搜集国外发生的同类事故,看人家如何解决的,作为前车之鉴。张教授认为,大型聚会活动主办方有责任预想到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情。主办方在考虑活动经营效益时,也要考虑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这是个平衡点。想搞好活动,做好预防工作,就要有投入,但有时不投入,也不一定发生事故,好象投入没有见到效果。那么,投入与否。这个经济利益平衡点该怎么把握,这是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应语  刘琳 《安全》2019,40(9):56-63,6
特别重大煤矿事故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有两个。首先,分析中国特别重大煤矿事故的致因因素;其次,定量考察事故致因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基于HFACS模型,在层级层面上,94起特别重大煤矿事故的实证表明:"不安全行为"的发生频率最高;在类别层面上,"监管不力"的发生频率最高;在指标层面上,"对违法行为失察或制止不力"的发生频率最高。借助OR技术,计算得出上一层级对下一层级指标的影响关系,并得到了一系列致因因素间的影响路径,这为遏制和预防特别重大煤矿事故提供了"路线图"。  相似文献   

11.
2005年9月3日,国务院笫446号令颁布了《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以下简称《特别规定》),其核心要义在于,以行政法规形式将安监重心定位“预防”,体现了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联系当前实际,贯彻《特别规定》要着力抓好“三防”。谨防“投入”背后的“白条”不少业主为追逐利润最大化,不顾工人死活,安全投入“短斤少两”,是我国事故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黑龙江省七台河新富煤矿连最基本的瓦斯监控系统都没安装,也没为工人配备自救器,酿成2005年3月14日发生死亡18人的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细水煤矿居然让当…  相似文献   

12.
基层安全员虽然没有多高的职级,也没有多大的权力,但所担负的责任却非常重大,工作中稍有懈怠、略有疏忽,就可能使不起眼的小隐患演变为巨大的事故灾难。要履行好职责,赢得干部员工的认可和工作的主动,就应该以济公、愚公、包公为榜样,当一名“三公”式安全员。 以济公为榜样,就是要突出一个“爱”字。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扶危济困、奖善惩恶,是济公的主要优点之一,这个优点的最突出之处就是体现在充满爱心。抓安全生产同样需要“爱”字当头,把关爱员工的生命健康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一切工作都要为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让路,一切行为都要有利于保护员工的生命健康,以此为指导思想,严厉制止和坚决杜绝各类“三违”现象。同时,要十分关注员工的思想动态,热情做好员工的思想教育和情绪梳导工作,力所能及地为员工解决实际困难,让每一名员工都心情舒畅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从而有效化解心理隐患。不仅如此,还要注重加强员工业务技能的培养,使每一个人都具备会安全、能安全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3.
每当纠正违章作业时,常常可以听到违章者以下不为例的口气乞求说:“就这一次。” “就这一次”这句话,某些人之所以习以为常,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它的实质和危害。 我们说,事故的发生是由各种条件决定的。具备了条件,就随时可能发生事故,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消灭事故的唯一手段是消除发生事故的各种条件。 常常以“就这一次”这句话来搪塞违章责任的人,实际上是在为发生事故创造条件。事故的残酷无情就是于,它决不会因为你“就这一次”而大发善心。恰恰相反,只要你侥幸图方便,它便乘虚而入,得以逞威。所以,每当在为违章行为求…  相似文献   

1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规定,“十一五”期间亿元GDP事故死亡率要下降35%,工矿商贸就业人员事故死亡率要下降25%。要想确保这一目标实现,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让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普及率很高的实用技术,使之真正成为工程防护与个体防护共同的核心,全面提高本质安全化水平。在这方面,我们已经触摸到它的实实在在——  相似文献   

15.
安全语录     
佛教教义上有“因果报应论”,安全生产方面也有“因果报应论”。隐患是因,事故是果。没有隐患而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绝对不会造成事故的隐患,因为没有无果之因。有一因一果,有多因一果;有近因近果,有远因近果,还有一因多果;在此一事故中为果者,可能为另一事故之因……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泰山有多重?泰山的高度有记载,泰山的重  相似文献   

16.
安全问题,说到底是个工作落实的 问题。实事求是地说,各级党委、政府 对安全生产工作不能说不重视了,采取 的措施不能说不得力了,但为什么事故 仍不断发生?仍感觉防不胜防?关键是 工作落实不够,特别是没有落实到基 层,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当然,事故 的发生有偶然性、突发性和不可预见 性,但只要我们真抓了,抓实了,一些 事故特别是重大恶性事故还是完全可以 预防的。 一是要把“预防为主”的措施落到 实处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 根本是预防。只有在预防事故的发生上 …  相似文献   

17.
事故类型既是说明伤害情况的参数,更是说明原因的参数,是分析伤害事故原因的起点,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也是整个事故分析程序的关键。另外,事故类型是客观存在,人们的任务是怎样客观地表现它,说明它。“事故类别”与它虽仅一字之差,表现的却是一种人为的规定。人为的规定理应反映客观实际。 不能笼统地把事故类型定义为“按伤害原因进行的分类”。因为涉及到原因的共有四项参数。事故原因不能用单一个参数来回答。但事故类型与原因是紧密相关的,是说明原因的一个侧面。要弄清怎样与原因相关,然后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并据定义进行分类。 通…  相似文献   

18.
《劳动保护》2006,(3):62-63
本刊讯2月5日,国家安监总局机关召开干部大会,传达、学习、贯彻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强调,2006年安监工作的重点目标是“4个突破”。一是在遏制煤矿等重特大事故上实现新的突破。2006年各类事故死亡人数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3%,其中煤矿下降3.5%;特大事故的起数下降5%,其中煤矿下降7%。在瓦斯治理上,要强力推进“先抽后采”等相关规定;在关闭整顿上,对已公告关闭的5243个煤矿必须彻底关闭,严防死灰复燃;要加强煤矿、特别是国有重点煤矿的安全基础管理,制止和纠正部分国有大矿管理滑坡,不少小煤矿管理混乱的状…  相似文献   

19.
某地一企业发生一次人身伤害事故。在该市安全形势分析会上,市领导告诫说:发生事故的单位要“吃一堑长一智”,没有发生事故的单位同样要“吃一惊长一智”。  相似文献   

20.
大量事故调查分析表明,事故通常是由于职工不按操作规程操作,不注意克服自己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物的不安全因素和作业环境的恶劣所造成的。 “以我为主”的安全管理方法,就是要以自我预防为目的,从上班到下班这一段时间里,头脑里装着“以我为主”。干活时要想到每一个动作是否会伤害自己,伤害他人或被他人伤害,自己管理自己的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