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大陆上拥有广阔的淡水水域,如河流、沟渠、湖泊、水库和池塘。淡水水面约有4亿亩,其中大部分水域水质肥沃,气候温和,适宜于各种水生生物的繁殖生长。水生生物种类繁多,仅淡水鱼类就有500余种,水产资源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水生昆虫是各类淡水水体中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简称底栖动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水生昆虫无论在种类或数量方面均在各类底栖动物中居首位。水生昆虫不仅是多种经济鱼类特别是底层鱼类如鲤、鲫、青鱼等的天然优良饵料,而且在水体环境保护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部分水生昆虫能摄食水体底部沉积的有机物质,在加速水体内的物质循环、促进水体的自净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在环境水质系统监测及评价中,还可根据水生昆虫的种群结构、数量分布及其变动情况等资料来确定水质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3.
淡水鱼诱捕网箱捕捞法成忠臣,龙跃,李志勇,高永基,李春晖,李娜,李学华(山东海阳华夏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海阳265100)近年来,我国海洋鱼类资源衰竭,导致鱼获量减少,价格不断上涨,因此.国内众多有识之士都在探索利用淡水资源和先进的科学方法发展我国淡水...  相似文献   

4.
《四川鱼类志》是多年来对四川鱼类资源调查研究的总结,也是对四川鱼类研究的一部专著。全书约100万字,包括241种和亚种,其中有3个新种和1个新亚种,分别隶属于9目20科107属。在这些种类中,有长江上游珍稀和特有鱼类约100种,模式产地在四川的鱼类有90多种,分布于四川的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约80种,其中有许多种类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还有许多种类是重要的经济鱼类,具有开发和养殖前景。该书对分布于四川地区的各种鱼类的研究历史、生态、资源、渔业状况、经济意义、科学研究价值和养殖等进行了较详细的叙述。同时分析了四川的渔业自然地理环境、铒料基础、分类研究历史、鱼类区系和动物地理学等,评价了鱼类资源现状,提出了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为了便于读者参考,各分类阶元均编列  相似文献   

5.
冉茂中 《四川环境》1999,18(2):58-59
淡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淡水的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并危及人类的生存。解决淡水危机,加强淡水资源利用和管理已刻不容缓。对城市进行分流供水,对产生的废水进行分流回收处理,是实现淡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满足城市用水需要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资阳老鹰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现状,于2011年9月~2012年9月对资阳老鹰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共检出浮游动物75种,其中原生动物27种,轮虫32种,枝角类10种,桡足类6种。优势种主要为原生动物和轮虫的种类。浮游动物的季节变化以秋季密度最大,冬季最小,水平变化以6#点密度最大,2#点最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表明老鹰水库水质处于α-β中污染状态,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c)评价老鹰水库处于轻度富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7.
随着淡水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草食性鱼类的养殖比例增加,对青饲料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多。为了发展水产养殖业,现介绍几种鱼用青饲料的栽培技术。 1.苦荬菜为菊科一年生植物,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耐刈割的特点,是鲜嫩适口的优质鱼用青饲料.苦荬菜喜温暖湿润气候,既耐寒又抗热,但怕旱、涝,久旱生长缓慢,根部淹水易死亡。其栽培技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资源为储存和流动在含水系统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地下水,包括淡水资源和矿水资源两部分。饮用和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常以地下淡水资源作为供水源。因此,人们在讨论地下水资源时,往往容易理解为地下水资源就是淡水资源.忽视了地下矿水资源。实质上地下矿水资源是地下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龙虾是一种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高蛋白营养食品。目前,海水龙虾资源日渐减少,而国际市场需要大量的淡水龙虾。据有关资料显示,主要进口国瑞典,每年需进口淡水龙虾约1万t;法国在1000t以上,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和加勒比海地区,以及香港、澳门等地区也需进口大量的淡水龙虾。在各种淡水龙虾中,最走俏的是个体较大的澳洲产红螯虾,其体型酷似海水龙虾,最大个体可达500g,在100g以上便可作为商品淡水龙虾上市。我国广东等地已引进养殖红螯虾,并获得成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养殖淡水龙虾的技术简单。在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10.
在全世界发生淡水资源危机的情况下 ,如果能在浩瀚的咸海中寻找到甘甜的淡水 ,这对一些正在进行的海岸带和海岛开发 ,乃至海上油气田开发活动 ,无疑是极为宝贵的。很早以前就有人设想把从南北极漂浮出来的冰山 ,拖到像中东那样干旱的地区海岸 ,作为淡水资源应用。近年来 ,就有块面积达 2 90 0km2 ,相当卢森堡国那样大的冰山 ,从南极冰盖上脱离出来 ,其淡水储量达 2 9× 10 8t,可供全世界每人约半吨水。拖曳冰山化淡水的设想 ,目前仍因经济成本问题而未付诸实施。在海洋底床中也蕴藏着大量淡水资源。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古巴之间 ,海面上有…  相似文献   

11.
根据新兴城市东营市严重缺乏淡水资源的现实状况和本区内地下淡水资源是由浅层地下淡水、深层地下淡水和淡水透镜体组成的现状,在深入研究本区地下淡水的补给和动态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从补给、开采和利用等各个层次上采取开源节流、循环利用、科学规划等方式,实现本区地下淡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两河口水电站工程建设改变了工程河段的自然生态环境,导致原有鱼类产卵场被部分淹没。修建人工鱼类产卵场是水生生态生境修复的重要措施之一。两河口人工鱼类产卵场位于库尾和平乡河段,总面积1.6hm2。根据流场数值模拟,生境适宜度分析成果,产卵场分成AB两个大区,其中A区为裂腹鱼类产卵场,B区为鮡科鱼类、鳅科鱼类产卵场。A区裂腹鱼类产卵场分为Ⅰ区,Ⅱ区,产卵对象分别为短须裂腹鱼、长丝裂腹鱼等裂腹鱼类以及厚唇裸重唇鱼与软刺裸裂尻鱼;B区鮡科鱼类、鳅科鱼类产卵场分为Ⅲ区与Ⅳ区,产卵对象分别为鮡科鱼类及鳅科鱼类。  相似文献   

13.
《四川鱼类志》是一部有关四川鱼类研究的专著,全书约80万字,共记述了分布于四川省的鱼类241种和亚种,包括3新种和1新亚种。其中有许多种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有的种类为珍贵稀有种或名贵经济鱼类,有许多是长江上游或四川的持有物仲。书中对每种鱼的研究历史、形态特征、地理分布、主要生物学特性、生态、资源状况、渔业溉况和经济价值等有较详细的叙述,并对一些种类进行了分类讨论。各种鱼均  相似文献   

14.
<正>《辽宁淡水硅藻》一书是林碧琴教授、李法云教授共同编著的首部系统研究辽宁省淡水硅藻的学术著作,也是作者在参加《中国淡水藻志》的编写工作后,近30多年对辽宁省野外实地调查,以及在对淡水硅藻进行采集、鉴定、分类、文献收集与整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十一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辽河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与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示范"研究中的水生态调查工作编撰而成的。本书从辽宁  相似文献   

15.
正地球上97.5%的水是咸水,只有2.5%是淡水。而将近70%的淡水冻结在南极和格林兰的冰盖中,其余的大部分存在土壤中或是深层地下水,难以供人类开采使用。江河、湖泊、水库及浅层地下水等较易于开采供人类使用,但其数量不足世界淡水的1%。随着人口的增长及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水资源的消耗量也迅猛增长。我们要加强保护水资源意识,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  相似文献   

16.
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是湘江流域居民的重要饮用水的水源地,也是不同污水的汇聚地。资料表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湘江流域内的水体、土壤和农作物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严重污染,其中镉和砷的污染较为突出。与湘江流域内其他江段相比,衡阳水口山段和株洲清水塘段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不仅严重影响了流域内居民的正常生活供水,而且还造成了流域内居民重金属中毒、鱼类资源大幅度减少、大量的农田被荒弃等,甚至造成相当地域的鱼类、粮食和蔬菜不能食用。  相似文献   

17.
<正>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境内,有碧波荡漾的洱海、银装素裹的苍山。"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这是对大理苍山洱海的赞誉。洱海古称叶榆泽,因形如人耳、浪大如海而得名,为云南第二大淡水湖泊。洱海南北长40.5 km,东西宽8.8 km,湖岸线长110 km,总容水量达37.2亿m3。有鱼类31种、水生植物51种、藻类192种、水禽59  相似文献   

18.
王连龙  徐海根  蒋明康 《四川环境》2004,23(5):25-27,46
天全河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是四川省珍稀鱼类和经济鱼类的重要保护区,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有高等植物100多种,脊椎动物200余种,其中鱼类5目8科26属39种。但目前保护区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如保护区组织机构不健全,管理水平低下,滥捕偷捕现象突出,与社会矛盾较大,资金不足等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完善保护区的管理机构,健全社区参与机制,发展生态旅游,适度利用保护区的相关自然资源等。  相似文献   

19.
海洋药用鱼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100多种海洋药用鱼类资源的名称、在我国的分布、药用部位、主治疾病等,同时讨论了它们的特点和利用途径,为合理利用海洋药用鱼类资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石岩 《中国环境管理》2011,(1):45-46,51
通过分析我国淡水资源的特点和问题以及人口对淡水资源缺乏认识的影响,研究了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方法,认为必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才能实现淡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