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7年1-7月,深圳市环保部门共对1208宗环境违法行为实施了行政处罚,罚款金额达11148.285万元。上半年行政处罚宗数同比增加62%,罚款金额同比增加46%。深圳市环保部门共对15家企业实施查封、扣押,对16家企业实施限产、停产,移送行政拘留案件34宗,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1宗。环境执法如何助力深圳向污染"亮剑"?一、开展各类环境执法专项行动  相似文献   

2.
绿色搜索     
《环境》2013,(12):64-65
10月大气污染专治检查21家企业存问题,罚款最高仅15万 近日,环保部通报今年10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专项检查情况。接受检查的65家企业分布于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四省(自治区)。检查结果显示问题企业共21家,河北省存在环境问题的企业最多,上榜14家。  相似文献   

3.
河北6家企业因短期内连续两次被发现超标排污,收到总额达2047.57万元的罚款。这是河北省环保部门首次开出“按日计罚”罚单。而广东环保部门也向肇庆一家大型玻璃企业开出了48万元的首张“按日计罚”罚单。为了整改,这家企业累计追加环保投资逾千万,最终令废气排放达标。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以来,深圳市启动环境监管严格执法系列专项行动。上半年,深圳市共对763宗环境违法行为实施了行政处罚,同比增加47%;罚款金额达5486.83万元,同比增加48%。深圳市环保部门共向公安部门移送行政拘留案件27宗,已超过2015年全年总数,对34家企业实施了限产、停产,对17家企业实施了查封、扣押,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1宗。严格的执法力度,对环境违  相似文献   

5.
《环境》2017,(1)
正中央环保督察组驻广东期间,佛山围绕督察组交办案件,掀起一场"环保整治风暴"。对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环境问题,坚持"一案双查",惩治违法行为与追究责任同步开展,不留责任死角。截至2016年12月28日,佛山(含顺德)已反馈办理结果23批共409件,已对144家企业责令整改,限期整改55家,停产整治87家,立案处罚232家,关停取缔138家,查封扣押2家,罚款共1553.4528万  相似文献   

6.
《环境导报》2003,(18):26-27
按照国家六部委《关于开展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行动的通知》要求,江苏省环保厅、省计委、省经贸委、省监察厅、省工商局、省司法厅、省安监局七部门从7月份起,集中三个月时间在全省范围内展开全面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专项行动。整个行动分为三个阶段,7月~8月为清查摸底披露阶段,8月~9月为全面整顿督办阶段,9月底为巩固总结提升阶段。在第一阶段行动中,江苏省共查处不法排污企业324家,其中属于未依法办理环评手续、违反“三同时”、擅自改建扩建项目105家,国家明令禁止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死灰复燃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46家,严重违法排污和设暗管偷排污染物、长期超标排污企业137家,其他36家。有关地方和部门依法对324家违法企业做出了严肃处理:取缔57家,停产40家,限产4家,罚款63家,限期治理39家,关闭29家,搬迁4家,其他补办手续等88家。这次行动中,有十大重大环境违法案件被查处。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锦屏县人民法院应该县环保局的申请对该县阜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下称阜丰公司)强制执行收缴罚款3 000元.这是锦屏县环保局成立以来,企业拒绝排污申报被处以罚款的第一案例.  相似文献   

8.
日前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法院加大执法力度 ,积极支持环保部门依法行政 ,当地 4家企业因拒绝办理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被强制执行。 2 0 0 0年 9月 ,邳州市环保部门执法检查中发现部分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未按规定进行申报登记 ,遂下达《排污申报登记通知》 ,同时对指定时间内拒绝申报登记的有关单位依照法定程序作出“限期申报及罚款”的行政处罚。处罚生效后仍有部分企业既不进行排污申报也不交纳罚款。为此 ,环保部门将数家“钉子户”、“典型户”移送当地法院强制执行。法院立案后及时下发强制执行裁定及通知 ,对仍拒绝履行处罚决定的 4…  相似文献   

9.
数字     
《环境》2018,(11)
正247800元今年以来,东莞市清溪交警、公安、城管、国土、环保以及全镇各村(社区)等相关单位和部门通过"高频率巡查、常态化监控"的工作模式,形成了严打严管的高压态势。截至目前,清溪城管分局共查处32宗乱倾倒行为,查扣车辆69辆,立案20宗,罚款247800元;环保分局检查企事业单位112家,查处4家危险废物未规范管理企业等。共清理非法倾倒的生活垃圾46595.87立方米。  相似文献   

10.
正截至7月18日,全省已公布群众信访件办理情况5986宗,其中已办结5302宗。全省立案处罚企业1615家、拟罚款金额9565.3万元,立案侦查87件、刑事拘留164人……6月5日至7月5日,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进驻广东省开展"回头看"工作。  相似文献   

11.
环保部开出史上最大罚单,19家企业因脱硫设施存在突出问题,被罚脱硫电价款或追缴排污费合计4.1亿元。上榜企业中,电力企业是重灾区,我国五大电力集团华能、国电、华电、大唐和中电投,都有下属子公司上榜。另外还有部分钢铁、有色和化工企业。除了罚款,环保部还要求这些企业在30个工作日之内,编制完成烟气脱硫设施整改方案,并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整改任务,逾期没有完成的将依法从重处罚。  相似文献   

12.
《河北环境保护》2007,(10):44-44
新《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已于9月1日起实施。该“条例”规定的“按日累加”的处罚方式创全国先例。该市环保局长曹光辉为新《条例》实施前后企业的运行成本算了笔账。比如某企业超标排污,按以往的规定开出行政处罚通知书,罚款最高也不过10万元,并且对同一污染事件整改期限内只能罚款一次,所以有些企业打如意算盘,缴了10万元罚款后继续超标排污数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罚款是环境领域中适用最为普遍的行政处罚方式,但我国环境行政罚款存在数额低、行政裁量权大、对环境污染者的威慑力不够等问题,限制着环境执法工作的发展。提高环境行政罚款威慑作用有两条重要的途径:一是提高违法行为的发现概率;二是提高罚款数额。通过正确制定罚款规则、确立统一的罚款标准、限制行政自由裁量权、加大行政投入,使环境行政罚款发挥其环保主力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罚款十万元     
《中国环境报》报道 ,江苏省菱花集团镇江味精厂由于忽视环保工作 ,偷排严重超标的污水 ,被处以 1 0万元罚款。据了解 ,这是镇江市迄今为止对偷排严重超标污水的企业 ,处罚额度最大的一次。读罢这则报道 ,我为镇江味精厂被罚款十万而悲哀 ,为该企业的领导把环保当“儿戏”而震恕 ,更为该厂的职工“抱不平”,十万元罚款明明白白从帐上划走了。十万元 ,对企业来说 ,能干多少事。读罢这则报道 ,我为我国《环保法》的利剑生威而欣慰 ,为镇江市环保局依法行政 ,对违反环保法者重拳出击而欢呼。《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试行 )》于 1 979年颁…  相似文献   

15.
环境现场检查是指环境执法人员前往排污企业的生产现场,实地了解和检查其环境守法情况的行政行为。目前,我国排污企业拒绝接受现场检查的情形较为普遍,其原因主要包括:拒绝现场检查行为的认定标准未明晰、罚款数额存在倒挂、处罚方式缺乏震慑力,以及排污企业对现场检查可能导致泄露商业秘密存忧。应当通过明确拒绝现场检查行为的认定标准、梳理罚款数额层次设置、加强处罚方式的震慑力、健全商业秘密保密机制等途径来完善我国的环境现场检查制度。  相似文献   

16.
2011年8月29日,环境保护部发布通告称,"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同时决定挂牌督办15家减排不力的企业.近几年来,"挂牌督办"这个字眼频频出现在公众视线里,各大主流媒体也是对其"青睐有加".环境保护部挂牌督办的各类企业少说也有数百家,其中不乏一些央企、名企.这种严打式的、自上而下的高压行政执法方式,在短时间内确实成效显著,对许多污染严重的企业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比如,汕头市以环境保护部督办文件点名的14家违规企业为重点,面向全市所有77家造纸企业,集中对涉污企业进行整治,14家挂牌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处理到位,督办要求的整治任务也已落实,共有43宗涉嫌环境违法案件被立案查处,罚款金额140多万元,违法情节严重的还被强制停产整顿.整治行动中关停小造纸企业35家,共计淘汰造纸落后产能14.8万吨/年,每年可减排化学需氧量(COD)达4440吨.在产的造纸企业环保手续及污染治理设施、在线监控设备齐全,排放稳定达标,挂牌督办任务如期完成.国务院2010年9月出台的《重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办法》更为这一执法手段提供了更加具体、严格的法律依据,使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污染减排的最大障碍,不是缺乏技术、资金,而是缺乏动力。由于企业违法成本低,大批企业宁可交罚款也不愿意治理污染。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污染监督能够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推动企业落实减排,而信息公开是公众有效参与的前提与保障。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2014,(14):3
目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大气污染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污染防治问题,而是事关民生的重大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进入"十二五"时期,尽管有些火电企业在不断加快燃煤机组脱硫、脱硝以及除尘领域的减排进程,但是,企业减排步履迟缓,减排形势依旧严峻。6月12日,环保部发出通知,对2013年脱硫设施存在突出问题的19家企业处以4.1亿元罚款。这一处罚背后所体现的正是我国火电行业减排存在的普遍问题:减排空间小、减排技术难突破、减排监测监督不到位等。原有的排放标准已难以适应当前的污染形势,提高火电行业环保准入门槛、缩减排污限制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46条规定:“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即行政处罚罚款实行罚缴分离制度。作为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在实际执法实践中,有两个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根据环境保护执法罚款的特殊性,必须正确区分行政性罚款与补偿性罚款,明确各自?..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环境罚款是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的规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单位或个人,所采取的一种行政处罚,是我国环境保护法中的重要责任形式之一。在环境保护制裁体系中,环境罚款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罚款这种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