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了“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安全生产管理新体制,把“企业负责”摆在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首位,并强调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不管经济体制怎么改,安全生产只能加强不能减弱,不存在“松绑”问题。在这一新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下,松江河林业局在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的同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潜心探索新的管理方法,从“企业负责”这一新的安全管理要求出发,建立了全面落实“企业负责”的安全管理新机制。1完善新的安全管理体制和责任制企业安全…  相似文献   

2.
浅谈电梯安全管理原则林东(山东省劳动厅安办,济南250001)电梯安全是整个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电梯的安全管理也应遵循“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管理原则。“企业负责”就是要求电梯生产企业为用户提供合格的电梯,对...  相似文献   

3.
从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到安全生产运行机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企业负责 ,行业管理 ,国家监察 ,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宏观管理体制的确定 ,对我国安全生产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该管理体制的概念和内容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此 ,笔者建议使用“安全生产运行机制”的概念代替“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概念 ,并提出我国应该建立和完善“国家监督 ,部门负责 ,企业自律 ,职工维权 ,中介服务”的安全生产运行新机制。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了“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新体制,把“企业负责”摆在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首位,完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 我厂在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面临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贯彻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的世纪,安全生产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目前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这个新格局明确了企业的责任,表明企业在安全生产中所占的重要位置,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笔者认为企业要真正对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关键要做到“四个到位”。即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  相似文献   

6.
吴瑞祥 《安全》2000,21(2):45-47
1993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中决定,对全国安全生产领导体制进行变动,由劳动部代表国务院综合管理全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对安全生产行使国家监察的职权。并确立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即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并且明确指出:企业负责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和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自负责任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胜利石油管理局安全生产十年经验浅析李俊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始阶段,国家确立了“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这一新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这一体制把企业放在安全生产主体和基础的位置上,要求企业负责...  相似文献   

8.
执行安全规则是每个雇员的职责陈小云编者按:如何在中外合资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中落实“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如何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浙江太平洋化学有限公司在这些问题上作了一些新的探索。他们的作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9.
建筑企业改制后 ,安全管理的基本模式可描述为 :以外部环境为约束 ,企业自主管理 ,法人代表全面负责 ,有健全的安全管理网络和规章制度 ,设有安全保证基金 ,强化安全管理建设 ,实施安全科学管理。同时 ,按照“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依据《劳动法》、《工会法》、《建筑法》的有关规定 ,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实施劳动保护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1、确立法人代表全面负责和安全责任制网络体系。改制后建筑公司法人代表是公司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承担着安全生产的法律责任。在确立…  相似文献   

10.
企业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栾柯,盛登杰,秦广武,费春申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已由“国家监察、行政管理、群众监督”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规守纪”的新型管理模式。现行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与改...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企业在安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也相应确立,企业在安全生产上  相似文献   

12.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国家确立了“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安全管理机制。将企业放在生产的基础位置上,加重企业对安全生产的责任。 1 新形式下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 在新的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如企业在市场压力下,重生产,重效益,轻视安全生产。企业在精减机构中,普遍削弱、裁并安全机构和人员,对一些临时工和转岗职工未经培训就上岗,合资、合营企业的安全管理出现漏洞等等。企业安全管理差,事故上升,损害了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如何贯彻“企业负责”,加强安全管理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十五”期间,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调整国家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动员全社会重视安全生产,确立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14.
建立新体制的配套改革思考与实践株洲市劳动局副局长胡万峰国务院确定安全生产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新体制,授权劳动部门综合管理安全生产,行使国家监察职权。与此新体制相配套的改革如何跟上?安全监察权威怎样确立?企业负责怎样落实?强...  相似文献   

15.
转机之七:安全生产新体制 2004年1月9日,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决定》对中国安全生产管理新体制的提法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在此之前,1993年7月12日,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中,对我国安全生产体制的表述为:“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随后几年中央负责同志又加上了“劳动者遵章守纪”。1983年5月18日,国务院批转劳动人事部、国家经委、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和劳动安全监察工作的报告的通知中对当时的安全生产体制的表述是:国家监察、企业管理、群众监督。而在这之前大量的表述又是:国家监察、行政管理、群众监督。  相似文献   

16.
1 1996年安全生产工作的回顾 1996年,冶金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努力转变观念,认真落实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安全管理体制,建立并运行了“自由管理,自我约束,自负责任”的安全管理机制,依法从严管理,确保了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安全天地宽 国泰人民安安全人命关天 责任重于泰山逐级负责 人人负责 安全生产是国家、企业、职工群众共同的责任不怕有患 就怕无防夜夜防盗不受害 日日防火不受灾只有防微杜渐 才能防患未然与其事后痛心疾首 不如事前预防把守管理不善 事故不断“严”是安全的保证 “  相似文献   

18.
林东 《安全》1995,16(6):32-33
当前,各类重大特大事故屡屡发生,严重影响了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安全生产形势比较严峻,已成为社会和新闻媒体的关注热点。那么,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1 关于“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四结合”安全管理体制 目前认识不一,但总的认为这种“四结合”的安全管理体制,基本明确了企业、行业、劳动、工会在安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现阶段一种较为理想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安  相似文献   

19.
如何适应新管理体制天津市一轻局安技处梁肇起“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和群众监督”是国务院明确提出的新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它的全面实施必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适应性,开创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笔者最近对天津市部分企业和行业的调查...  相似文献   

20.
1 前言 班组安全建设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国实行以“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管理体制,加重了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但是,一些企业放松了安全管理,片面理解安全自主管理的内涵,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的思想有所抬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