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81年夏季,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省,遭受了三十年来最严重的水灾。灾害的直接原因是特大暴雨,然而人们认为真正的原因是长江上游滥伐森林所致。四川省的森林屡遭砍伐——第一次是上个世纪建造皇宫,以后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大炼钢铁运动,和六十年代的“以粮为纲”的政策。大规模的滥伐树木使森林覆盖所剩无几。据估计,其结果是现在长江每年仅从四川省就要夹带六百四十万吨的表层土入海。把水灾做为未来更严重灾害的一个警报,中国政府已经发动了一场全国范围的  相似文献   

2.
1995年1月,日本神户发生了历史上破坏力最强的地震,造成高达1000多亿美元的损失。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与地震的总体强度相比,遭受的破坏可算极小,这应归功于先进的建筑工艺和技术防范措施。孟加拉国是世界上最贫穷和人口最密集的国家之一,世界上最恶劣的自然灾害也常常光顾那里。1970年,一场飓风席卷了孟加拉国,风速高达每小时240公里,在海面上掀起了15米高的滔天巨浪,大约有50万人丧生,这是20世纪最大的一场自然灾害。1989年4月26日,一场5级龙卷风袭击了孟加拉国的夏图里阿,造成1300人死亡,5万多人无家可归。历史上最大的水灾发生于1887年的…  相似文献   

3.
刘功 《环境》1997,(3):39-39
报载:1996年全球共发生了大约600起自然灾害,导致1.1万多人丧生,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约600亿美元。其中最严重的中国长江沿岸发生的特大洪水,为150年来世界最大的水灾。最严重的风暴发生在美国东北部,造成了约3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李原 《环境》1995,(4):34-34
旱灾和水灾是一对双胞胎,洪涝灾害严重的地方往往与旱灾交替发生。这是因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异常之多或异常之少造成的。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世界上最严重的水、旱灾都发生在中国。  相似文献   

5.
从1980年的天气异常说起 1980年的夏季气候异常,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广阔的亚洲大陆灾情严重。印度的北方邦大水淹没了2/3的土地,毁坏了几十万幢房屋。因水灾而受难的人达2000万之多;泛滥的洪水吞没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大片土地;猛烈的台风使摇摇欲坠的越南经济更加恶化。欧洲大部分地区也是空前多雨的年月。英、法、苏、波、匈、捷、德等国,整个夏季阴雨连绵,造成了罕见的冷夏。英国七月上旬的平均气温为摄氏13度,是300年来的最低点。而欧洲大陆的南部,却极为干旱和炎热,致使  相似文献   

6.
1954年水灾是洞庭湖区百年难遇的自然灾害,对湖区人民的生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水灾过后,政府组织湖区人民积极进行救济工作.在建国初期"生产自救"方针影响下,洞庭湖区人民在政府组织下开始加大粮食的生产、血吸虫病的调查与防治以及对大小堤垸进行修复.但面对严重的灾情,粮食供应问题远远大于水患治理的迫切性,这种粮食需求与...  相似文献   

7.
通过历史记录对清代四川省水灾逐年分等定级,以此研究清代四川水灾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基于信息扩散理论计算出受灾风险概率。结果表明:(1)清代(AD 1644—1911)共发生水灾1409县次,1861—1890为水患高发期,1825年后水灾强度显著上升。10 a尺度下水灾强度存在三次高峰,30 a尺度下清末期水灾强度持续增强。前期水灾周期为中长期振荡,1825年后水灾强度显著提高且以中短(8—15 a)周期性振荡为主。(2)水灾密集区主要位于山地-平原交界处的成都府、眉州、雅州府东部区域,受灾指数基尼系数为0.4615,水患平均中心位移较小。(3)全川受灾风险概率在受灾比为0.05—0.15时迅速下降,同等受灾比(0.2以下时)下,川东道受灾风险概率最高;而受灾比高于0.2时,川北道受灾风险最高。(4)东亚季风增强、人口暴露度增加、政治经济动荡造成的社会韧性下降和生态破坏可能是清末四川省水灾强度提高和规模扩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了解公众对区域水灾的感知情况,为开展有效的风险沟通和风险管理提供基础依据。本文从公众层面入手,在长江流域的上中下游选择重庆、江西、安徽作为调查样区,调查公众对当地水灾的感知状况,共访谈10余个区县的207位居民,每人的访谈时间都在40 min以上。据此分析公众区域水灾感知水平与灾害风险沟通间的关系。调查中发现,在风险沟通的渠道方面:电视是村民接受风险信息的主要渠道,很少有人通过报纸或网络了解水灾水情。在风险沟通的内容方面:在灾害中不同的角色因其职责、信息渠道等的不同,风险沟通的内容有别。水灾认知中,存在着由于期望差异、乐观侥幸心理等导致的认知偏差。在风险沟通的手段方面:对于受灾居民而言,可以通过水灾知识普及、加强心理辅导或心理治疗等方式减少水灾带来的负面影响。另外,需要引导公众认识到防洪科技的有限性,减少麻痹、盲从心理及其行为。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几乎每年都有重要的天文现象出现而引起轰动,1998和1999年也不例外,大约每33.5年绕太阳运转一周(回归一次)的坦普尔——塔特尔彗星于1998年将通过其轨道近日点。中外天文学家据此预测,1998年11月和1999年11月均可能发生狮子座流星暴雨,届时人们极可能看到30多年来最壮观的一次流星暴雨。据介绍,1998年狮子座流星暴雨的顶峰将出现在北京时间11月18日凌晨2时左右!有利的观测地域是包括我国东部地区在内的西太平洋和东亚地  相似文献   

10.
一下大雨,流过城市的河流就经常给城市居民带来水灾。流过东京都的“神田河”及“石神井河”等河流遇到几年一次的特大暴雨时,就发大水,即使是雨稍微下大一点也经常泛滥,这对东京居民是个严重威胁。如果从东京上空去看,这些河流泛滥的原因就一清二楚了。自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之后,河流两岸较广阔的地区都被工厂建筑物,住宅,公路占领了。也就是说,原来下  相似文献   

11.
孙德尔本斯     
孙德尔本斯,位于孟加拉国西部的库林纳地区,在布拉马普特拉河与美格纳河在恒河三角洲的主要入海口以西。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孙德尔本斯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孙德尔本斯是一片由许多小岛组成的沿海林地,覆盖着孟加拉国6%的国土,面积达3600km2,占孟加拉国现有森林面积的半数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红树林沼泽连续分布区。孙德尔本斯的字面意义是“美丽的森林”,其实这个名字来源于一种叫做“孙德尔本斯”的优美树种,这种树在孙德尔本斯被广泛种植。由于濒临着孟加拉湾,所以这里降水丰富,气候常年温暖湿润,一年之中最低气温…  相似文献   

12.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11(3):F0003-F0003
应孟加拉国的要求,防灾科技学院于2008年上半年始承担了孟加拉国地震专业理论与专业技术的培训工作,此项工作至日前圆满结束。此次培训获得了孟加拉国政府的高度赞誉和学员的好评,孟加拉国驻华大使馆曾两次邀请防灾科技学院相关教师赴使馆座谈,代表政府表示谢忱。这是防灾科技学院首次开展的具有开创性的涉外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3.
1950-2009年洞庭湖流域农业水灾演变特征及分异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湖流域为我国重要农业生产区,而农业水灾却一直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因素。以1950-2009年水灾统计资料为依据,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该流域农业水灾演变特征及区域分异。结果表明:①年年发生流域性或区域性的农业水灾,其中重灾、特大水灾频率呈增大趋势;②在长时间尺度演变过程中,受灾率异常指数岀现2个波峰期和4个波谷期,成灾率异常指数岀现3个波峰期和3个波谷期,且水灾受灾率与成灾率大体上呈同步变化,但短时间內受灾率与成灾率却呈反向波动;③农业水灾具有突变性,但总体演变呈增加趋势;④受孕灾环境、洪涝致灾因子及经济发展水平组合差异的制约,农业相对灾情与绝对灾情在空间上的分布均呈明显的南北分异与东西分异。  相似文献   

14.
<正>2019—2021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承担了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的"浙江丽水地区灾害地质调查"项目。重大地质灾害隐蔽性强,危害严重,具有灾害链特征。因此,2019年,"浙江丽水地区灾害地质调查"项目组采用地面调查、遥感调查、INSAR、地质勘查等技术手段探索了台风暴雨条件下重大地质灾害的早期识别机制,提升了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识别精度,对支撑台风暴雨影响区重大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重大滑坡、沟谷岸坡滑坡-堰塞湖、暴雨型泥石流是东南沿海台风暴雨影响区三类重大的地质灾害类  相似文献   

15.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福建省农业水灾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78—2008年福建省农业水灾受灾和成灾面积数据,以灾情(受灾和成灾)指数反映水灾的影响范围,以成受比(成灾与受灾指数的比值)指数反映水灾影响强度,基于正态信息扩散计算方法对农业水灾进行风险评估,利用发生频次法对评估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农业受水灾影响的风险概率随风险指数提高而下降;在相同风险指数下,成受比风险概率>受灾风险概率>成灾风险概率;受灾、 成灾、 成受比的平均风险概率分别为0.448 7、 0.480 0、 0.651 6,水灾对福建农业的影响比较频繁,影响范围和强度比较严重。风险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6.
1931年国内大水灾波及16个省份,造成极大伤亡及损失。此次水灾在新马华侨社会中引起强烈反响,新马华侨建立起各救济祖国筹赈会,通过开展游艺筹赈、直接捐款捐物、劝捐劝卖等活动以赈济祖国水灾。新马华侨捐赠大量钱财与救援物资,此举不仅给祖国水灾救济注入一剂强心剂,展现新马华侨强烈的爱国热情,而且改善了外国人对新马华侨不团结的轻视态度,对华侨内部社会团结起到重要作用,并为后续九一八事变反日救国运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据外刊报道,辽宁省本溪市是中国污染最严重城市,同时也是世界环境质量最差的城市之一。本溪市每年有420家工厂排放出21.3万吨污染物和825亿立方米有毒气体。SO_2的年平均浓度是0.19毫克每立方米。肺癌发生率在过去12年中增长2.2倍。在过去10年中发生的20件严重污染事故,其经济损失高达1000万元。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小清河流域产生暴雨的天气系统、流域暴雨与济南市暴雨的分布规律以及暴雨洪水特点,说明了流域地理、气象、水文特征是小清河突发性污染的必要条件。小清河受纳大量工业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水质污染严重,是造成突发性污染的环境条件。暴雨行洪时污染物和底泥突然大量冲刷入海,是造成莱州湾突发性污染事故的根本原因。研究应用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原理与方法,对突发性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建立了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作出了风  相似文献   

19.
2016年冬季,宜昌城区空气质量比上年冬季明显改善,通过采用对比分析、相关分析及后向轨迹分析等方法,诊断可能的原因.结果表明,宜昌城区冬季空气污染主要是由于细颗粒物导致,2016年冬季PM2.5、PM10、SO2浓度较2015年冬季明显降低,主要原因包括含硫燃料燃烧明显减少、外源性污染物的输入明显减少、降水清除以及减排措施有力等.后向轨迹分析结果显示,两年冬季污染最严重时段的污染物路径来源不同,2015年冬季最严重的污染过程主要是由于上游北方远距离的外源性污染的快速输入、在本地下沉导致,2016年冬季最严重的污染过程则是由于来自偏南路径近距离的气团叠加本地污染源,在垂直方向累积造成.  相似文献   

20.
太湖流域暴雨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暴雨灾害是一种主要的气象灾害,论文选择经济发达的太湖流域为研究区域,运用小波、线性趋势模拟、P-Ⅲ型概率密度函数、Mann-Kendall法等方法对太湖流域暴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①太湖流域55 a平均年暴雨日数有2.9个,年际变化幅度比较剧烈。1991—2000年是暴雨日数多发期, 1959、1968和1978年暴雨日数较少,呈弱"倒U"型。暴雨频次平均值的空间分布呈现南多北少、西多东少的分布格局。暴雨量与暴雨日数的空间分布并不一致,出现北多南少、东多西少的分布。②研究显示P-Ⅲ曲线方法在区域降水极值的研究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太湖流域年最大日降水量趋势呈现"U"型,与太湖流域年暴雨日数的演变特征呈现不一致的趋势。55 a来,太湖地区发生的最大暴雨在250 mm内,即200 a一遇的暴雨洪水为该地区暴雨灾害的近代极值。③典型站点年暴雨降水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以太湖中部以南的三个站点东山、杭州、慈溪最为显著,各点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突变,但突变时间存在差异。④太湖流域夏季暴雨呈现2 a、9 a、13 a、25 a等多尺度的周期变化,各波动周期稳定性和显著性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