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某钢铁公司气烧石灰窑生产现场发生一起高炉煤气中毒事故,造成作业人员3人死亡,附近高炉上料休息室6人中毒,直接经济损失291.23万元。通过使用高斯烟羽模型对事故高炉煤气泄漏扩散范围进行模拟计算,应用计算结果还原事故发生场景,进而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2月5日凌晨2时56分许,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7号(2 200 m~3)高炉发生煤气泄漏事故,事故造成8人死亡、1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 175.532万元。事故经过2018年2月3日,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韶钢松山公司)按计划对7号高炉(2 200 m~3)G037插板阀进行更换;4日21时左右,更换作业完毕进行检漏;5日0时30分左右漏点处理完毕;2时40分左右,能源环保部告知炼铁厂高炉分厂,能源环保部所有检修项目已经完成,具备引送煤气条件;2时56分许,能源环保部2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一钢铁公司检修中发生施救不当 2006年1月10日,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呈钢钢铁公司7名检修人员在对热风管道进行检修过程中,由于管道内有残留煤气,导致7名检修人员中毒晕倒,周围的6名工人发现后,立即进行抢救,救出4人,死亡3人,施救人员在施救过程中由于防护措施不当,导致1人死亡,此次事故共造成4人死亡、6人重伤。  相似文献   

4.
1992年4月8日,唐山市迁西县津西铁厂发生了一起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事故,1人死亡,6人重度中毒,3人轻度中毒。中毒死亡都叫万少军,27岁,是从事救护工作五年的老救护队员。人们不无痛惜的说:“想不到中毒工人没死亡,救人的反到中毒后丧生,是忽视安全葬送了他。” 4月8日上午8时35分,该厂7名维修人员正在长12、宽8、高6米的厂煤气加压风机室内进行风机维修,突然听到嘶嘶气流声。当时人们不知是什么气体,有的工人怀疑可能是煤气,马上取来了CO测定管对现场做了测定,结果为3000mg/m~3,检测管一吸到头(事故后根据煤气压力,管道直径,泄漏时间等因…  相似文献   

5.
1990年12月12日,我厂发电分厂在停炉抢修2~#锅炉过程中发生一起重大的锰铁高炉煤气中毒事故,致使6人中毒,其中4人经抢救无效相继死亡。 1.事故经过 12月10日,发电分厂有人发现距2~#锅炉约15m的停用煤气管道放散管顶部冒少量煤气,估计是发电分厂煤气进口水封失效所致,曾电话要求锰铁分厂将高炉煤气出口之水封注满水,以切断煤气泄漏;12月12日3时许,厂煤气转送站发现该站高炉煤气压力  相似文献   

6.
上海某酒家煤气泄漏引发的大爆炸事故,造成7人死亡、近百人受伤。  相似文献   

7.
《劳动保护》2023,(3):54-55
<正>2019年10月24日0时50分,位于河北邯郸武安市的河北兴华钢铁有限公司炼铁厂烧结车间成品皮带通廊发生火灾事故,造成7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930万元。企业情况及事故经过河北兴华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华钢铁公司”)成立于2002年10月23日,兴华钢铁公司炼铁厂为公司二级单位。烧结车间200 m2烧结机工艺流程为:  相似文献   

8.
谢军  罗春祥  许小菊 《安全》2010,31(2):22-23
2008年12月24日9时许,唐山遵化市港陆钢铁有限公司2号高炉重力除尘器顶部泄爆板爆裂造成煤气泄漏,事故发生时当班工人共44人,共造成44人中毒,其中17人死亡,27人受伤的重大安全事故。因此高炉煤气泄漏造成中毒、爆炸等事故是高炉炼铁系统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事件 2013年3月4日9时许,沈阳市太原街中华路地下商业街施工现场发生煤气泄漏引起爆燃,附近居民称有震感,事故造成20多人受伤。  相似文献   

10.
氯泄漏和氯罐爆炸案频发长三角接连发生氯泄漏2005年4月12日,无锡一化工企业液氯泄漏,造成2000多人紧急疏散。而此时,距京沪高速公路“3·29”特大液氯泄漏事故发生仅仅14天。重庆“4·16”液氯储罐爆炸事故2004年4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液氯储罐爆炸,9人在爆炸中或失踪或死亡,15万人紧急撤离家园!爆炸的前一天,4月15日下午7日寸左右,重庆天原化工总厂氯氢分厂2号氯冷凝器的列管  相似文献   

11.
2003年4月14日下午7时30分左右,湖北高丰矿业有限公司203矿井井下发生一起重大瓦斯中毒窒息事故,死亡3人,伤2人。笔者与省检察院的同志以渎职案对国有转民营203矿井“4·14”事故进行近一个月全面深入地调查和研究后认为,“4·14”事故虽非特大事故,但透视出国有转民营企业存在  相似文献   

12.
周远生 《安全》2004,25(2):30-30
本文介绍了一起在检修过程中发生煤气泄漏,因施救不当造成3人死亡、29人煤气中毒的重大事故,通过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教训,提出避免盲目施救扩大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特种设备管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宗九 《安全》2007,28(12):42-43
0 引言   近几年,虽然国家通过建章立制,加大措施,努力控制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但特种设备事故仍时有发生.2007年1月13日8时23分,某医药化工有限公司发生压力容器爆炸重大事故,造成7人死亡; 2007年6月11日凌晨2时左右,陕西省某村民在家中进行“瓶对瓶“倒气,由于液化石油气泄漏,遇明火爆燃,造成三间平板房倒塌,3人死亡,1人受伤;2007年7月7日19时45分,江苏省某气体有限公司在充装氧气瓶过程中,气瓶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充装车间部分屋顶被炸翻,爆炸碎片分散在50m半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发生煤气爆炸事故后引起着火时 ,可按火灾事故处理。发生爆炸事故而未引起着火时 ,应立即停止有关用户使用煤气 ,关闭来源开闭器 ,切断煤气 ,并通入蒸汽 ,在管道内正压情况下及时堵上盲板。发生爆炸事故后煤气大量泄漏而未引起着火时 ,全部人员应立即离开事故现场 ,对中毒负伤者应立即组织抢救 ,并在周围加设岗哨 ,断绝交通。爆炸后应根据停送煤气规程 ,将管道内残余煤气处理干净 ,严防再次爆炸。如果爆炸结果仅造成焊缝裂开 ,大量泄漏煤气而未引起着火 ,可以降低煤气压力 ,再用打卡子补焊等办法处理煤气爆炸事故的处理@清子…  相似文献   

15.
1990年1月3日下午,邓州市第二化肥厂1号煤气发生炉的洗气塔发生爆炸,重达200千克的顶盖飞起,将在盖上操作的工人抛向空中,造成了3死1伤的特大伤亡事故。 我们在事故调查中发现,该厂共有4个洗气塔并联于系统中,洗气塔之间未用阀门隔开。1号煤气发生炉已停用两个星期。1月3日那天事故发生前,在停车过程中,对1号煤气发生炉的洗气塔,进行上进下出的“空气-煤气”逆流置换。在检修时,没有对洗气塔内的气体进行取样分析,违章动火,引起了爆炸。 人们对这次事故感到奇怪,因为从1号到4号的煤气发生炉的洗气塔都同时进行“空气-煤气”置换,而且2号到4…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7月24日,因非法经营燃气,违法使用液化石油气,北京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液化石油气泄漏,引发爆燃事故。2013年7月24日7时35分许,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光明中街店(以下简称光明中街店),在进行面包制作烘烤时,发生一起燃气泄漏爆燃事故,事故导致2人死亡,22人受伤。事故发生经过2013年7月23日20时许,违  相似文献   

17.
王伟 《劳动保护》2014,(12):86-87
<正>煤气作业时存在着中毒、着火、爆炸等危险,容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杜绝煤气事故主要有以下措施:一是保证煤气设备的严密性,即不向外部泄漏煤气,不向隔断装置的另一侧泄漏煤气;二是带煤气作业时做好防护措施,如正确佩戴空气呼吸器、长管呼吸器,使用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仪等;三是煤气设备附近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控制好煤气区域的点火源;四是保持煤气设备附属设施完好。本文参照了GB 6222-200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等相关操作规程,列举了煤气作业中的部分隐患,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记者从化学工业部有关方面获悉,1989年8月29日19时10分,辽宁省本溪市草河口化工厂聚氯乙烯车间聚合工段3#聚合釜(7立方米搪瓷釜)因搅拌轴封和人孔处大量泄漏氯乙烯单体,导致空间爆炸着火事故。2#、4#釜人孔垫被冲破着火,1000平方米三层砖结构厂房全部坍塌,有12人死亡、2人重伤、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18.91万元,停产损失128万元。 这场特大事故引起辽宁省、本溪市有关部门及化工部的极大关注。有关领导先后赶到事故现场,组织伤亡人员的清理抢救、事故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工作。 这次爆炸,是由于3”聚合釜超温超压,浴成大量氯乙烯单体泄…  相似文献   

19.
某钢铁厂一炼钢区域在3个月内多次发生煤气超标报警,但难以准确发现事故原因。事故调查组全面收集报警资料,深入一炼钢区域检查,查找分析煤气超标原因,排除了炉顶部位煤气泄漏、煤气设备密封不严泄漏、带煤气作业以及系统异常情况下紧急放散等可能因素,得出煤气报警与炼钢转炉煤气熄火放散存在较大关联的结论,并组织了柜前事故煤气管放散和转炉放散塔熄火放散或燃烧不充分模拟实验,实验结果与分析结论一致。最终给出了完善煤气放散点火系统、增加红外线火焰温度监测报警的技术对策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主持人,你好!冶金企业发生煤气泄漏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哪些?如何预防?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冶金企业发生煤气泄漏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发生煤气泄漏导致中毒和窒息。主要预防措施有:(1)煤气区域操作室、休息室配备固定式煤气报警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