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进一步探讨水头损失、反冲洗条件及反冲洗效果之间的关系,在前期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天然斜发沸石、页岩陶粒和石灰岩碎石填料等3座曝气生物滤池的水洗、气洗和水漂洗等基本反冲洗过程进行了优化研究,考察了反冲洗后滤池水头损失的恢复情况以及反冲洗对处理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冲洗后初滤出水的COD和SS稍有增加,但很快就在2 h...  相似文献   

2.
高效生物滴滤床净化含二甲苯废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摇床实验筛选出一株二甲苯降解菌.将该菌种接种于生物滴滤床中,研究其净化含二甲苯废气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纯菌种的生物滴滤床的净化效果比混合菌种生物滴滤床有显著提高。当气体停留时间在28.3~84.8s变化时,系统的净化效率变化不大;当气体停留时间缩短到17.0s时,滤床的净化效率随人口浓度有较大变化。在实验范围内,喷淋液的流量对滤床的净化效果几乎没有影响。滤床填料中生物量分布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3.
曝气对生物促生剂修复城市黑臭河道水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曝气对生物促生剂修复城市黑臭河道水体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控制曝气时间及强度考察处理效果以确定曝气方式和曝气量。结果表明:在生物促生剂修复城市河道黑臭水体过程中使用曝气协同作用可大大增强生物促生剂的修复作用,加快修复速度。使用间歇曝气协同生物促生剂作用时效果与连续曝气相近,且可以降低运行成本。实验60d后,上覆水COD、NH3-N和TP去除率分别达46.8%、98.7%和73.3%,上覆水pH由7.61提高至7.92;底泥削减达5.49cm,底泥有机质削减率达10.5%。  相似文献   

4.
轻质滤料生物滤池对微污染原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微污染东江水作为实验原水进行了对轻质滤料生物滤池对主要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反冲洗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能耗等方面的中试研究。结果表明,轻质滤料生物滤池工艺可以明显地改善原水水质。对于本实验原水而言,轻质滤料生物滤池对浊度、CODMn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3%、28%和76%。反冲洗对CODMn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大,反冲后1 h去除率约为7%,大致需要12 h恢复至反冲前水平的25%;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小,约4 h就能恢复至反冲前水平。同时,由于轻质滤料生物滤池特殊的滤料和反冲洗方式,能耗较小,运行管理简单。  相似文献   

5.
由于兰州段夏季黄河水的浊度较高,直接影响了自来水厂的正常运行,而目前水厂所用工艺无法满足高浊度水的处理要求,因此,采用自主研究开发的具有特殊结构的水旋澄清池对黄河高浊度水进行了强化处理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多点投药混合方式下,强化水旋澄清池可提高浊度的处理效果;若在投加无机絮凝剂PAC后,再投加有机絮凝剂PAM进行复配作用,不仅可降低无机絮凝剂的用量,节约制水成本,而且提高了自来水厂的出水水质;结果也表明该水旋澄清池技术能够推广应用于黄河高浊度水的强化处理工艺中.  相似文献   

6.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膜生物反应器及其组合工艺能实现水源水中微污染物的有效去除,是一种新型高效水处理工艺.总结了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污染物去除效果和机制;在分析膜污染机制基础上归纳了膜污染控制和污染膜清洗方式,展望了膜生物反应器在给水领域应用需克服解决的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7.
折流曝气生物滤池的特征与处理效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折流曝气生物滤池(BBAF)是一种新型生物滤池,为考察其工艺特征和处理效能,对运行时的效果和不同水力条件下的水力混合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BBAF滤池是一种复合流态反应器,单池趋于全混流,而整池趋向平推流;BBAF滤池对COD和SS的去除率稳定在90%以上,对氨氮、总氮和总磷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8%、39.1%和46.5%。  相似文献   

8.
对4种生物柴油促进原油污染砂粒释放油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菜籽生物柴油投加量和砂粒粒径对促进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菜籽生物柴油的促进效果最好,8 h释放量达到73%,废油脂生物柴油的效果最差,仅为52%;生物柴油的促进效果随着投加量的增大而升高,当投加量超过海水体积的5%时促进效果不再明显增加;在生物柴油作用下,小粒径砂粒上原油的释放效果优于大粒径砂粒。  相似文献   

9.
生物填料-沉水植物联用在河道水强化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型亲水性和疏水性材料作为生物填料,研究了生物填料-沉水植物联用技术在静态和原位水体中对武进港红旗河的水强化处理性能。静态实验选用2种生物填料考察其水处理特性,筛选出性能较好的填料进行了原位实验,沉水植物选取原位常见的狐尾藻、金鱼藻和伊乐藻。通过原位实验进一步考察了所选生物填料性能及生物填料-沉水植物联用对河道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原位实验处理效果优于静态实验,原位实验中各测定指标的总平均去除率分别为:氨氮69.07%,亚硝氮70.28%,硝态氮47.58%,总氮53.28%,正磷酸盐84.88%,总磷83.50%。填料平均挂膜速率为453.01 nmol/(g.d)。  相似文献   

10.
CEPT-曝气生物滤池低温下处理模拟灰水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研究了在冬季低温条件(2~10℃)下,化学温凝预处理曝气生物滤池(CEPT/BAF)工艺处理模拟灰水的效果。考查了混凝预处理效果、BAF的出水水质与滤料高度的关系、水力负荷对出水COD的影响、直链烷烃苯磺酸钠(LAS)对出水NH3-N等的影响。研究表明:经过预处理(PAC为40 mg/L)后的模拟灰水,BAF的有机负荷去除率达到40%~55%;COD、LAS的去除主要发生在滤料前端1.2 m处,去除率达到70%,去除率与滤料高度近似呈指数关系下降;在COD负荷、水力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当进水LAS从23 mg/L降到9 mg/L时,BAF的NH3-N的去除率则从41%上升到72%,说明较高浓度的LAS对亚硝化及硝化细菌有一定影响。模拟灰水经过化学混凝/曝气生物滤池处理之后,出水水质NH3-N、COD和LAS分别在10、40和4 mg/L以下。  相似文献   

11.
地下渗滤系统填充基质改良及污水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模拟土柱实验,利用炉渣、蛭石、水淬渣、砂子等廉价易得的材料来改善草甸棕壤的渗透性能,并对构建的4组地下渗滤系统在冬季和夏季的污水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改良材料后,改良渗滤基质的渗透性比草甸棕壤均有了显著提高,4种改良材料的最适添加质量比为5%;炉渣、蛭石、水淬渣、砂子、草甸棕壤的TP吸附行为均符合Lan...  相似文献   

12.
用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填料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填料材质、结构等影响到生物膜的性状和水力学特性,是决定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本文分别选取了悬挂式填料和悬浮式填料各2种填料,分别从COD与NH2-N的去除、充氧效率和出水浊度等方面对各种填料处理城市污水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悬挂式填料具有挂膜快、处理效果稳定,受环境变化影响较小;悬浮式填料受气水作用能够悬浮转动而具有较强的布水、布气功能;生物量的差异导致悬浮式填料和悬挂式填料处理效果和充氧效率不同,悬浮式填料生物膜容易脱落导致系统受负荷冲击时生物量流失而处理效果变差;软性填料生物膜容易板结成球,容易导致其处理效果降低。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活性污泥法在高盐废水的处理过程中具有周期长、抗冲击能力差以及盐分耐受效果不好等缺点,引入嗜盐微生物,用来强化废水的生物法处理效果。介绍了嗜盐微生物的污染物去除机理和驯化方法,概括了影响嗜盐微生物处理的关键因素;结合嗜盐微生物在好氧和厌氧反应器内的实际应用,总结了其在实际处理高盐废水中相较于普通生物法的强化效果,并从反应器的区别上分析原因。在高盐废水的处理实例中,好氧嗜盐微生物的应用较多,而厌氧嗜盐微生物的应用较少,未来需要对厌氧嗜盐微生物的自然界提取、驯化培养以及在厌氧反应器中的应用拓展进行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以嘉陵江源水的自来水厂滤后水为研究对象,在中试规模上研究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饮用水中微量邻苯二甲酸酯(又称为酞酸酯,phthalate esters,PAEs)的去除效果。选择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为目标物质。研...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技术处理微污染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实验,对使用超声波技术处理微污染水的效果、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对微污染水的细菌和色度去除效果明显,细菌的去除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对COD和浊度去除有一定效果,但不显著。结果还发现,水体pH值随时间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天然沸石处理富营养化水的生物基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实验室模拟封闭池塘水体的方法研究了天然沸石处理富营养化水的机理与方法,采用电镜等手段观察和研究了沸石生物膜的形态。结果表明,天然沸石是一种良好的生物基材料,具备生物膜功能的沸石对富营养化池塘水中的NH3-N和COD能保持长效和稳定的去除作用,两者的去除率分别为85%~88%和64%~73%。对磷的去除以吸附为主,去除率可达27%,吸附饱和后沸石失去除磷效果。天然沸石的吸附、离子交换和生物作用,能形成一个完整和谐的吸收消化系统,使天然沸石始终处于吸附未饱和状态,是沸石去除NH3-N和COD的重要机理。天然沸石来源广泛,价格不高,在富营养化池塘水净化中,具有效果持久、无二次污染和不影响水体景观的特点,在提高和改善水质的同时,对增强水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有利,是一种安全和纯生态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生物滞留池在一定淹没区高度条件下同时添加碳源对P的去除效果波动较大问题,开展了生物滞留池填料改良方法的研究。通过构建3根模拟实验柱,分别填充传统填料、普通生物炭改良填料和铁改性生物炭改良填料,分析了不同生物炭改良填料生物滞留池在不同淹没区高度和不同落干期条件下对PO_4~(3-)-P的去除效果;同时,探讨了生物炭对生物滞留池填料的改良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淹没区高度为300 mm的条件下,铁改性生物炭改良填料生物滞留池对于PO_4~(3-)-P去除效果最好,平均去除率接近90%,而普通生物炭改良填料生物滞留池对PO_4~(3-)-P去除效果最差,平均去除率低于60%;同时,在不同落干期条件下,所有实验柱均未发生PO_4~(3-)-P淋出现象。铁改性生物炭改良填料生物滞留池在设有一定高度淹没区条件下对雨水径流中磷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并对不同落干期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适宜洗毛废水的生物絮凝剂,并用筛选的生物絮凝进行洗毛废水生物絮凝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300 mL废水中生物絮凝剂投加量为5 mL、温度为20℃左右、pH值为9、反应时间45 min,搅拌采用先快速搅拌5 min后慢速搅拌40 min的条件下絮凝效果最好,对COD和SS去除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9.
琼脂碳源生物反硝化去除水源水中硝酸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受硝酸盐污染的水源水,以琼脂为反硝化细菌的碳源和微生物载体,通过生物反硝化作用脱除水源水中的硝酸盐,并利用曝气生物滤池(BAF)去除琼脂反应器出水中残留的少量CODMn和NO2--N等污染物。实验结果表明,水源水自然接种的条件下,可以顺利启动琼脂反应器;在温度为25℃左右,琼脂反应器在进水NO3--N约25 mg/L、水力停留时间1.5 h时,能获得70%的硝酸盐氮去除率;曝气生物滤池在水力停留时间0.5 h、气水比2.8时,可控制最终出水的CODMn和NO2--N分别在5.0 mg/L和0.10 mg/L以下;琼脂反应器的脱氮效果与温度、进水NO3--N浓度及水力停留时间等有关。研究指出,琼脂反应器与曝气生物滤池构成的组合系统能较好地脱除水源水中的硝酸盐并且能控制最终出水水质,不会导致二次污染,从而获得合格的饮用水源水。  相似文献   

20.
介绍抚顺醇醚化学厂醇醚生产废水的排放与水质特点 ,结合工艺流程介绍处理工艺设计和技术参数。几年来的运行结果表明 ,采用生物滤池 生物接触氧化 纤维球过滤三级工艺处理醇醚表面活性剂废水 ,处理效果良好 ,出水CODCr<10 0mg/L ,SS <15mg/L ,滤后水可用于厂区绿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