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恶臭控制标准制定的研究工作中,调研了国外恶臭控制标准的类型,制定原则和方法。着重介绍了美国、日本等国的恶臭控制标准。它对我国即将制定的恶臭环境标准和恶臭排放标准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恶臭污染控制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美国、荷兰、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恶臭污染控制标准的制定思路和管理经验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对比,分析了我国现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的恶臭污染控制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国外恶臭污染管理办法对我国管理体系构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GB 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当前我国控制恶臭污染的主要手段,该标准的制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恶臭污染造成的不利影响,但随着投诉情况的逐年增加,已无法满足当前复杂严重污染形势的需要.为了全面系统地控制恶臭污染、提高恶臭污染管理工作能力、改善整体恶臭污染形势,需要掌握我国恶臭污染情况,并借鉴国外管理经验建立我国的恶臭污染管理体系.从法律法规、控制标准和评价方法3个方面,深入研究公害法、无组织源排放标准、有组织源排放标准和技术标准、安全防护距离、气味强度范围、气味指数、投诉标准和综合因素评价法等10种国外常用的恶臭污染管理方法,分析我国恶臭污染情况和恶臭污染管理现状,并结合国内外对比分析结果指出我国恶臭污染管理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我国恶臭污染管理存在起步晚、法规标准体系不完善、环境监管手段缺乏、恶臭污染防治系统缺失以及公共宣传、教育不到位等问题.建议将恶臭污染防治与管理纳入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法规体系;筛选、开发有效的检测技术,建立科学的标准化监测技术体系,提升监管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恶臭污染评价体系,形成企业积极采取措施开展控制技术升级改造的良性循环;加强与受控方、高校等科研单位和机构的交流合作,提高制订政策的有效性和执行性;加大公共宣传和教育力度,推动恶臭污染知识普及和建立民众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4.
1 前言 尽管因恶臭污染而投诉的事件仅次于噪声,但与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相比,恶臭污染是一个难以评价的环境问题。因此日本迟至1971年才制定了恶臭防止法,开始对恶臭加以规划。其后以东京为代表许多自治体,根据利用三点比较臭袋法的官能试验,对恶臭物质排放加以规划、指导。  相似文献   

5.
恶臭污染嗅觉测定在恶臭污染管理和控制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方法的标准化受到了各国的普遍重视。本文初步研究了中国、日本、欧美、澳大利亚等国家关于嗅觉测定法的标准化动向 ,论述了主要嗅觉测定标准的发展过程、标准间的差别 ,讨论了不同标准间的数据转化问题 ,提出了我国进一步开展恶臭嗅觉测试研究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沈阳市恶臭控制标准的制定原则、方法和程序,重点阐述了标准有关要素的础定方法,给出了恶臭厂界环境标准和恶臭排放标准的感官指标控制值和五种典型恶臭物质浓度(或排放量)指标控制值.  相似文献   

7.
恶臭是世界上六种典型公害:“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振动和恶臭”之一,受到世界各国广泛的重视,开展了恶臭的监测和监督,公布了恶臭防止法,制订了恶臭防止标准.在我国;这项工作还是一个空白点,急待宣传,动员,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现以日本的一个城市防治恶臭污染为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国外恶臭污染研究早在五十年代初就已经开始了,到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对恶臭的分析测试以及嗅觉标准均已建立了,但最早可以追朔到三十年中期美国就已经提出了恶臭污染问题。而我国从环境保护的观点对恶臭污染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我国的恶臭污染研究及如何进行恶臭污染防治,才能更好地适应于四化建设,更快地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笔者就此问题,提出一些争议。 1.首先要搞清我国的恶臭污染状况; 我国由于传统的耕作、积肥和施肥方式,造成农村及市郊的恶臭污染严重,特别是春,夏季污染尤为突出。近年来,由于农村的乡镇企业的迅速兴起,特别是小电镀、小造纸等都加剧了农村的恶臭污染。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国外恶臭污染现状及动向进行了描述,主要介绍美国、加拿大、丹麦、西德、南朝鲜等国恶臭产生的现况,是阵发性还是经常性,根据不同情况,制订不同的对策和标准.并提示了各种恶臭的标准值,对不同的恶臭分别采用焚烧法,碱洗净加酸洗净或碱洗净加化学氧化剂等.经过处理后可以有效地除去SO_2,H_2S,CH_2SH等.对改善恶臭污染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我国现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为依据,并通过理论分析,从总量控制与排放标准的控制、法律依据、制定部门、适用条件、适用对象、实施部门、法律责任等方面研究了两者的区别及联系,提出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原则建议。  相似文献   

11.
船舶和港口大气污染已成为港口城市的主要污染源。在部分地区,其对大气污染的贡献率甚至超过机动车和电厂。现阶段我国船舶和港口大气污染防治仍处在起步阶段。当前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仍存在众多问题,亟需借鉴国外经验。美国采取了多种途径防止并控制港口大气污染,包括设立排放控制区,制定标准,加强监管,运用经济激励政策等。美国在船舶和港口大气污染排放控制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经验。本文归纳了美国治理措施的特点和我国当前的不足,并为船舶和港口大气污染防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恶臭及其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恶臭污染投诉增多。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对恶臭已作出限制。开展恶臭监测,为环境管理、恶臭治理与评价提供详尽准确的数据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国内恶臭污染物优先控制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国内恶臭污染控制现状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了优先控制恶臭污染物的筛选原则和筛选方法,建立了恶臭物质的定量评估指标体系,通过综合评分法对主要恶臭物质进行筛选和排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30种优先控制恶臭污染物名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控制大气污染,世界各国先后研究并制定了一系列大气污染控制方案,最初采用对废气的浓度或烟气的黑度加以限制,近年来又逐步由单点源控制发展为大范围的综合控制。这些方法包括早期韵林格曼法、近期日本提出的K值管理、以及美国等国家的总量控制。上述控制方案的共同特点是直接将污染的责任落实在各个具体的烟囱或污染源、并对它们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15.
嗅觉测定技术的进展与恶臭污染管理政策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湘中 《环境科学》1999,20(2):107-109
介绍了3种有关恶臭的测定方法及其发展趋向,即色谱质谱法(GC/MC),电子算法和嗅觉测定法,目前世界上广泛采用以臭味浓度作为恶臭污染的控制指标,嗅觉测定法是广泛接受的臭味测定方法,本文就嗅觉测定法的定义,设备及其质量控制的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并比较了欧洲、美国、溴大利亚以及香港等地区当前对于恶臭污染的将嗅觉测定法进行标准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大气扩散模型是进行恶臭污染管理的有效工具,它可以评估恶臭污染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然而,由于恶臭污染的特殊性,通常使用的大气扩散模型模拟结果是小时均值浓度,不能满足恶臭污染评估对瞬时最大值的需求,所以,需要引入峰/均值因子,将扩散模型计算结果从均值浓度(如1 h均值)转换到短时间峰值浓度(如1 s峰值).通过研究国内外峰/均值因子相关文献,以及国内外恶臭标准、评估技术中峰/均值因子的相关规定,对峰/均值因子的研究理论、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进行系统地分析、总结和评述.现阶段的研究表明,峰/均值因子受大气稳定度、距离、地形、污染源类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然而,由于影响峰/均值因子的因素较多,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只能在其恶臭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中将峰/均值因子设置为一个或一组固定值,与实际情况不符,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结合我国的恶臭污染评价现状,建议将峰/均值因子理论引入我国,综合考虑我国的恶臭污染特点、气象特征、地形等,探讨建立适用于我国的不同地区不同污染源类型的峰/均值因子.峰/均值因子的研究可为我国恶臭污染的精准模拟、恶臭防护距离的制订、恶臭暴露-效应关系的研究提供基本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美国移动源污染排放管理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灰霾、雾霾、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等区域性大气污染的频繁发生都与机动车污染排放密切相关,这表明我国移动源排放监管有效性的不足。而这又直接根源于我国移动源排放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不到位,包括道路交通控制政策少,非路上交通的排放控制政策基本缺位等。本文介绍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移动源排放控制管理体系——"全生命周期"的美国移动源污染排放管理政策体系,重点了分析《清洁空气法》的规定、严格排放标准和燃油标准的实施、经济刺激及劝说鼓励等多种政策思路和工具,并针对我国移动源污染治理中存在的单一行政管制、部门不协调、经济激励不足等问题,从技术、经济、行政等维度提出了改革和完善我国移动源污染管控体系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中国、欧洲和美国大气污染控制历程的回顾和总结,从法律法规、标准、管理制度、执行和实施等几个方面,系统比较分析了中国与欧美大气污染控制策略的特点和异同点,为我国今后大气污染控制与管理提出进一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NOx控制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NOx污染呈现总量逐年增加的趋势,已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主要内容.从NOx的控制制度、排放指标上对我国现行NOx控制体系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进一步完善NOx控制制度及标准提出了建议.主要建议有(1)降低NOx控制标准适应当前环境状况;(2)应用科学方法,制订合理的NOx总量控制标准和制度;(3)制订氮氧化物排放标准;(4)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结合.总量控制的实施要注意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的政策取向;总量控制法的基本原理和程序;总量控制结合排放标准控制.  相似文献   

20.
环境科学是由于引起了公害问题而诞生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人类通过生产活动影响了自然环境。生产活动大规模进行,其结果引起了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急剧的变化。我们把有害物质引起积累的状态,称之为污染。根据公害对策基本法,作与公害有关的控制项目大致可分为: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恶臭、噪声、振动、地面沉降,其中与物质污染有关的有大气、水质、土壤以及恶臭,都是环境分析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