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国西部地区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利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6):476-477,480
我国西部旅游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但旅游发展受到多方面的限制.旅游整合开发战略是在科学分析西部地区旅游发展优势和局限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决策,对西部旅游开发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西部应着重以下工作:吸引资金,重视人才,实行政府主导型开发;改善基础设施落后面貌,做好旅游营销和宣传工作;增加资源开发的深度与广度,合理规划旅游路线,开发旅游商品;科学规划,加强监测,实行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2.
黄河故道线性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评价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性文化遗产保护是对线形或带状的特殊文化资源集合进行有效保护的一种新形式.我国境内拥有着丰富的线性文化遗产资源,准确评价线文化性遗产资源的旅游价值,对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了线性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价值评价体系,并对黄河故道线性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进行了评价,得出其旅游价值为79.88,属于相对较高的级别,发展潜力较大,具有开发价值.从强化中心点、规划旅游区、构建遗产网络和深化区域合作方面对黄河故道线性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进行了设想.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PASW Statistics18.0软件分析了来桂游客对非遗旅游产品的偏好、非遗旅游开发的态度等。结果表明:1游客最感兴趣的非遗类型是传统音乐和舞蹈类,对曲艺和传统戏剧类最不感兴趣;2游客最喜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依次是非遗主题公园、民俗活动体验,对非遗博物馆和非遗餐饮消费兴趣较低;3游客基本认同非遗保护重要性,对非遗旅游开发基本持赞同态度,认为非遗旅游开发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科学规划、公众参与不足和政府重视不够等。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PASW Statistics18.0软件分析了来桂游客对非遗旅游产品的偏好、非遗旅游开发的态度等。结果表明:1游客最感兴趣的非遗类型是传统音乐和舞蹈类,对曲艺和传统戏剧类最不感兴趣;2游客最喜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依次是非遗主题公园、民俗活动体验,对非遗博物馆和非遗餐饮消费兴趣较低;3游客基本认同非遗保护重要性,对非遗旅游开发基本持赞同态度,认为非遗旅游开发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科学规划、公众参与不足和政府重视不够等。  相似文献   

5.
涨渡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及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涨渡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条件进行了分析.资源定量评价的结果显示,湿地旅游资源价值在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中的权重最大,表明保护和营造旅游资源的重要性.通过SWOT分析,显示涨渡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具有一定优势,虽然在开发过程中存在一定制约因素,但可通过湿地生态旅游的科学规划和管理,在保护利用的基础上发挥湖泊湿地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加快武汉市湖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越来越得到认可,政府和学界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建立系统的评价体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价值进行研究,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的原则入手,构建了评价体系,并结合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7.
当今文化消费成为时尚,文化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而文化旅游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是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工程。2010年8月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古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在此背景下登封文化旅游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与保护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内外实践证明,积极科学的产业化开发是保护的保证,基于此登封文化旅游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分析了登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对制约登封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登封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正《资源开发与市场》重点刊登国内自然与社会经济资源方面的科学理论成果,资源与环境、资源管理、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等创新性科研成果。1.本刊设置有5个栏目:方法与应用、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管理、开发与利用、旅游资源,请投稿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楠溪江风景名胜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自然景观被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古建筑特色被削弱等问题.我们必须在突出当地特色的情况下,保护好生态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规划,加强对生态旅游容量、旅游企业、旅游者等一系列科学的管理,以实现楠溪江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投稿须知     
《资源开发与市场》2021,(1):F0004-F0004
《资源开发与市场》杂志重点刊登国内自然与社会经济资源方面的科学理论成果,资源与环境、资源管理、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等创新性科研成果。1.本刊设置有5个栏目:方法与应用、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管理、开发与利用、文化与旅游,请投稿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资源开发与市场》重点刊登国内自然与社会经济资源方面的科学理论成果,资源与环境、资源管理、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等创新性科研成果。1.本刊设置有5个栏目:方法与应用、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管理、开发与利用、文化与旅游,请投稿时参考。2.文章题目不超过20个汉字,超过20字可用副标题;正文中各级标  相似文献   

12.
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当今社会的重要命题.以湘西苗族鼓舞为例,详细介绍了民族地区应结合自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赋存状况,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把发展具有竞争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作为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文化环境建设和产业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和切入点,以实现民族地区优势资源的转换和产业结构战略转移,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双赢".  相似文献   

13.
李杏  马婧  孙克勤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12):1525-1528
文化遗产是我国遗产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发展文化遗产旅游对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研究文化遗产旅游竞争力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文化遗产旅游.从影响文化遗产旅游竞争力的因素着手,构建了文化遗产旅游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定量评价,结合庐山进行实例分析,建立相应的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提升庐山文化遗产旅游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投稿须知     
《资源开发与市场》重点刊登国内自然与社会经济资源方面的科学理论成果,资源与环境、资源管理、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等创新性科研成果。1.本刊设置有5个栏目:方法与应用、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管理、开发与利用、文化与旅游,请投稿时参考。2.文章题目不超过20个汉字,超过20字可用副标题;正文中各级标题不超过15字。中英文摘要250—300字(单词),中英文关键词3—8个。  相似文献   

15.
徽州文化遗产是皖南旅游区依托的重要旅游资源.立足于文化生态学理论,引进西方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提出旅游发展背景下的徽州文化遗产保护模式.认为建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打造皖南综合型旅游目的地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旅游发展与徽州文化遗产保护一体化的最佳途径和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目标和保护方式.该模式可为中国旅游导向型区域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民族文化旅游能否实现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取决于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是否得到科学开发和保护,进一步决定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民族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根据不同的资源与区位,采用不同的开发模式。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选择民族旅游目的地大理、丽江为研究平台,从空间、管理、资源等角度提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的开发模式:1空间上采取旅游联动开发模式,区域内为"核心—边缘"联动模式,区域间为"双核联动"模式,大区域为"点—轴"联动模式;2管理模式上结合民族地区特色,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社区参与"模式;3结合大理、丽江民族文化资源优势,采取文化与旅游融合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7.
山西地质旅游资源概况及其开发与保护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地质旅游资源种类繁多,在概述各类地质景观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开发利用和保护程度不一的现状,提出了开发构想-深入调查、搞好规划,树立品牌、开发重点项目,搞好综合开发、加强宣传;开发策略-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有效的保护措施,增强保护意识,科学开发,走产业化的道路等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8.
正《资源开发与市场》是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主管,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一份综合性学术期刊,1985年创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重点刊登自然与社会经济资源的科学理论成果,资源与环境、资源管理、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等创新性科研成果。1.投稿要求(1)本刊设置有5个栏目:方法与应用、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管理、开发与利用、旅游资源,请投稿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旅游的不断发展,旅游对环境尤其是旅游景区环境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节假日、小长假、黄金周景区总是超负荷运行。在眼前利益的驱使下,无节制、无规划的资源开发与破坏频频发生,不仅对旅游资源造成了浪费,也给旅游环境带来重大影响。近年来,学术界一直在探讨旅游环境保护的途径,呼吁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但研究重点更多集中在已开发旅游区,着眼于对环境的恢复和治理,而对"待开发区域"关注较少。基于以上思考,本文提出在旅游规划和建设中应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合理利用资源、有序建设,将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理念相结合,进而促进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20.
开发黄河大峡谷区生态旅游可丰富青海旅游产品体系,优化产品结构.在分析与评价青海省黄河大峡谷区域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分析了青海黄河大峡谷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其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青海省黄河大峡谷区域的生态旅游开发策略:以优先保护生态与适度开发旅游为原则,科学制定旅游功能布局与空间结构,加强旅游景区体系建设,发展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积极完善旅游交通体系建设,加强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严格保护旅游生态环境,鼓励社区参与峡谷区域的旅游开发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