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降低垃圾收运成本,减少垃圾收运过程产生的环境和社会影响,对含有多种级别道路的村镇生活垃圾收运路线进行了优化。综合考虑垃圾收运过程的运输距离、路况、环境污染等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不同级别道路的综合权重,并对实际运输距离进行修正,得到综合运输距离。以节约综合运输距离为目标,使用节约法对收运路线进行优化,得出了节约路程多、发生拥堵少、环境污染小的村镇生活垃圾收运路线。并以蒙城县岳坊镇为例,对该地区的垃圾收运路线进行优化设计,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3.
GIS在城市垃圾收运规划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国内外对垃圾收运规划的研究现状,叙述了应用GIS于垃圾收运规划,将GIS与收运模型有机结合是实现对城市垃圾收运系统进行信息管理的基础和关键。介绍GIS在垃圾收运规划研究中的应用,最后以分类收运系统规划为例说明应用GIS进行研究的基础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内生产水平的超高速发展,人们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的能源结构发生巨大的改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导致厨余垃圾在家庭生活垃圾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升高.厨余垃圾高含水率、高油、高盐的特性降低了寻常处理模式带来的经济效益,但其高有机质的特性也增加了资源化利用的潜力.因此,文章针对日常厨余垃圾的产生量、组成特点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对垃圾渗滤液与厨余垃圾进行混合厌氧消化研究,采用中温批式厌氧消化工艺,考察3g/L和30g/L有机负荷(以VS计)条件下厌氧消化过程中pH值、产气量、VFA以及甲烷含量的变化,旨在探索有机负荷对厌氧消化产甲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g/L负荷下比3g/L负荷反应过程更为稳定,且累计生物气产量有大幅提高.2种负荷下系统均能进入产甲烷阶段,最高甲烷体积分数分别达到77.14%和74.47%,VFA质量浓度在反应结束时分别为300mg/L和336 mg/L. 相似文献
6.
7.
8.
分别通过单相和两相厌氧消化实验,对厨余垃圾产甲烷累积产量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单相厌氧消化产甲烷累积产量曲线符合二次函数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82;两相厌氧消化产甲烷累积产量曲线符合线性函数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72.以拟合函数为基础,在考虑系统负荷的前提下,建立了基准状态下的产甲烷速率经验模型,通过引入pH抑制系数和氨氮抑制系数对建立的产甲烷速率经验模型进行了修正.对经验修正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及误差分析.结果表明, 在检验水平a=0.01条件下,单相厌氧第1组和第2组试验数据试验数据与模型预测值的显著性检验统计量F分别为486.22和268.63,均远大于临界值(F0.99(1,58)=7.12);两相厌氧第1组试验数据和第2组试验数据与模型预测值的显著性检验统计量F分别为421.69和372.56,也远高于其临界值(F0.99(1,58)=7.12).说明该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单相和两相厌氧消化产甲烷累积产量,且计算过程简单. 相似文献
9.
10.
11.
厨房垃圾处理的工艺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高温好氧法对厨房垃圾进行了处理,测定了温度、COD、含水率、重量对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通风量为0.2m^3/h,加料量小于0.6kg/d,反就时间短,且各参数均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12.
剩余活性污泥和厨余垃圾的混合中温厌氧消化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研究了混合比例和水力停留时间对剩余活性污泥和厨余垃圾混合中温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混合进料按照TS之比分别采用75%∶25%、50%∶50%和25%∶75%,HRT为10d、15d和20d.结果表明,在整个运行期间,进料VS有机负荷为1.53~5.63g/(L.d),没有出现pH降低、碱度不足、氨抑制和VFA积累等抑制现象.进料TS之比为50%∶50%时,具有最大的缓冲能力,稳定性和处理效果都比较理想,相应的挥发性固体去除率为51.1%~56.4%,单位VS的甲烷产率为0.353~0.373 L/g,甲烷含量为61.8%~67.4%. 相似文献
13.
粪便与厨余垃圾现场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粪便与厨余垃圾的源头真空管道收集及现场生物处理技术,根据系统工艺设计方案进行了分单元的小试.研究表明:真空便器的冲水量约为1L/次,破碎1kg垃圾用水0.4~0.6L;厌氧消化反应器进料粪便占40%,厨余垃圾占60%,水分控制在93%左右,C/N=25∶1左右,pH控制在6.2~7.3之间,最佳搅拌频率为6h/d,总停留时间28d;ABR反应器对混合上清液的COD去除率可达91%;用驯化得到的解磷、解钾菌株与消化污泥混合制取菌肥,解磷菌对土壤有效磷增强度67.5%,解钾菌对土壤有效钾增强度33.4%. 相似文献
14.
15.
16.
污泥和餐厨垃圾联合干法中温厌氧消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采用完全混合式反应器R1~R5(进料脱水污泥与餐厨垃圾的湿重混合比分别为1:0、4:1、3:2、2:3和0:1),在半连续运行的状态下,考察了停留时间(solid retention time,SRT)为20 d时脱水污泥和餐厨垃圾混合干法厌氧消化的产气性能、有机质降解性能和系统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进料中餐厨垃圾所占比例的增大,系统的产气率和甲烷产率呈上升趋势,产气中甲烷含量呈下降趋势,污泥中添加餐厨垃圾有助于在利用原有消化罐容积的前提下显著提高有机负荷和体积产气率.餐厨垃圾比例越大,混合物料的水解速率常数越大,有机质降解率越高,R1~R4中有机质水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25、0.61、1.09和1.56 d-1,有机质降解率分别为37.4%、50.6%、60.7%和68.2%,水解速率差异是导致VS降解率不同的主要原因.随着餐厨垃圾比例的增大,系统内pH、总碱度(total alkalinity,TA)、总氨氮(total ammonia nitrogen,TAN)和游离氨氮(free ammonianitrogen,FAN)呈下降趋势,当污泥中添加的餐厨垃圾提高60%时,系统内pH、总碱度、总氨氮和游离氨氮分别下降6%、16%、22%和75%.游离氨和Na+分别是影响污泥和餐厨垃圾单独干法消化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污泥和餐厨垃圾混合消化可降低潜在抑制性物质的浓度,显著提高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校厨房使用现状,发现旧炒灶存在热效率低、燃烧不充分、炉膛易损、荒火现象严重等问题,导致室内环境质量较差.新型燃气炒灶具有实用性、稳定性、耐久性、安全性、节能环保性等优点,在食堂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阐述了新型炒灶节能原理及技术优势,结合改造工程实际,提出了具体的改造方法及注意事项.测试数据显示,厨房空气质量得到有效改善,节能型炒灶的热效率为91%,节能率为54.5%,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北京海淀区夏季交警对多环芳烃的暴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个人采样装置测定了北京海淀区交警夏季多环芳烃(PAHs)暴露.以16种PAHs之和计,气态和颗粒物吸附态的平均暴露浓度分别为(1 520±759)ng/m3和(148±118)ng/m3,显著高于定点对照测定结果[气态(588±228)ng/m3,颗粒物吸附态(52±50)ng/m3].交警和对照点具有致癌作用的高环化合物总暴露浓度分别是(14.9±5.9)ng/m3和(6.7±3.6)ng/m3,主要来自颗粒物吸附态暴露.暴露量具有显著的日波动特征,主要受温度和湿度影响.气态浓度与湿度正相关,与温度负相关,颗粒物吸附态浓度则与温度和湿度看不到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负荷下,餐饮垃圾与消化污泥不同方式混合中温厌氧消化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1#-4#的酸化点均可逆,1#的酸化低值点为4.11,3#的为6.04,通过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效控制系统的酸化过程,防止出现酸抑制现象,使得各有机负荷均能进入正常的产甲烷阶段。1#-4#的单位生物气产量分别为0.18 L/gVs、0.85L/gVs、0.69L/gVs和0.44L/gVs,甲烷含量分别为56%、69%、57%和66%。混合厌氧消化后的剩余物比原消化污泥具有更好的生物降解能力。各负荷氨氮浓度在消化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一致,最高含量达1 183.28 mg/L。 相似文献
20.
刘书俊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6,(3):18-20
鉴于湖北巴东县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人文及经济条件,本文提出在该地区实施"变废为宝"的农业废弃物与生活垃圾资源化的方案,尽快形成当地特色产业,更好地实现我国三峡工程建设目标,促进三峡库区移民工作和长江母亲河环保工作的开展,进而带动其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