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高负荷渗滤田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后,出水中C/N值降低,后续反硝化池由于缺少碳源,系统出水中TN难以稳定达标。研究在不对整个系统构筑物进行大的改造、不增加外购碳源的前提下,通过往后续反硝化池掺混部分调节池原水的措施,提高了TN的去除效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掺混10%左右的调节池原水,系统TN的去除效率提高了约10%,由68.2%提升到了77.5%。系统出水中各主要指标均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要求。系统运行费用低且实验未增加运行成本,工程可为气候条件相近、水质类似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远离市区的中小型铁路车站通常无条件配套接入市政管网,这些车站的生活污水还具有水量小、水质波动大等特点,需自行处理达标后就近排放或贮存。介绍Phytosystem生态池在西北某中小型车站对其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示范工程运行效果。该系统由表层植物床和底层生物反应床构成,应用旋转式水流,将密闭和开放式处理池相结合。示范装置运行效果良好,对于该车站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和悬浮物的去除率达90%左右,经处理后的出水可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排放B标准。Phytosystem是一套高度集约、占地面积小、耗能低的生态处理系统,其外型美观且不产生污泥及气味,对于车站生活污水的处理不仅能达到要求,还具有稳定的处理能力,可广泛推广其应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连锁控制的A2/O-MBR工艺处理石化社区低浓度的生活污水并回用,处理规模520 m3/h。工程运行监测结果表明,该工艺对低浓度生活污水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和《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标准要求。通过连锁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实现了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4.
结合沈阳师范大学的校园污水处理实例,阐明地下渗滤与浮动生物床联合工艺的设计和运营管理的问题.实践证明,采用浮动生物床/地下渗滤工艺对生活污水进行深度处理,投资运行费用低、管理简单、出水水质稳定且优于所要求的回用水水质.  相似文献   

5.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设计叠层生态滤床,并将其应用于浙西山区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运行结果表明,系统出水的COD、氨氮、总氮、总磷质量浓度分别为18.20、0.492、0.77、0.129 mg/L,去除率分别达到43.30%、56.42%、42.11%、19.88%,出水的COD、氨氮、总氮、总磷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叠层生态滤床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吨水投资成本较低,后期运行基本不产生费用,而且在后期管理上不需要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适用于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将预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白酒生产废水,改造为ABR-SBR处理工艺。工程运行表明,当进水CODcr、BOD5、SS分别为883mg/L、300mg/L、368mg/L时,处理后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分别为标准值的47.7%、56%和35.7%。改造工程技术具有针对性强、出水水质好、启动速度快、运行稳定可靠、耐冲击负荷、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将深塘曝气技术与人工湿地技术优化组合应用于河北省某农村河道水质提升工程。在河段下游截流蓄水,建设生态组合氧化深塘及潜流湿地系统对黑臭水体进行集中治理后重新排入河道。通过对系统进水及出水的主要污染物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研究系统在不同季节对河道水体水质净化效果,并对工程建设投资及运行费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夏季节,系统出水水质明显提升,出水SS、氨氮和总磷浓度以及COD值均能够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198-2002)一级A标准,秋冬季节系统能够正常稳定运行,对河水主要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工程占地面积小,设备能耗低,运行费用仅为0.23元·t~(-10。该组合技术对于季节性变化明显的农村河道水质净化效果较好,经济优势明显,可为农村黑臭河道治理技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客车厂废水来源广、成分复杂,采用气浮一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处理该废水.SBR工艺不仅流程简单、运转灵活、基建费用低、脱氮除磷效果较好、污泥沉降性能良好,而且对水质和水量的适应性强、易于维护管理.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万琼  雷茹  张波 《环境工程学报》2019,13(7):1602-1611
针对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的提升,通过集约式立体生物生态耦合系统对农村生活污水二级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净化,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系统进出水中的COD、氨氮、TN和TP进行了测定,评价了系统对各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实验进水COD,氨氮,TN和TP均属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时,系统稳定后实验出水的COD,氨氮,TN和TP的浓度分别可降至9~35、1~7、8.0~14.9、0.20~0.47 mg·L~(-1),均满足一级A标准。随着流水分区不同,COD,氨氮,TN和TP的浓度逐渐降低。采用集约式立体生物生态耦合系统可使农村生活污水二级处理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实现深度净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南方典型山塘区农村散排污水未经处理直接入河引起水体水质恶化问题,因地制宜开发了基于给水污泥基质填料的山塘湿地生态治理技术,形成适于山塘区农村散排污水的强化化粪池—潮汐式给水污泥生态填料床—生物塘三级处理新工艺,并进行工程示范。现场试验表明,潮汐式给水污泥生态填料床对COD、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55.66%、87.02%、36.77%、91.62%,新工艺最终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综合经济分析,该工艺运行费用约为0.059 5万元/a,单位污水综合处理成本为0.4元/t,具有经济性、环境友好和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