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效膜蒸馏技术浓缩回收废水中的二甲基亚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具有内部潜热回收功能的气隙式多效膜蒸馏(MEMD)组件对含二甲基亚砜(DMSO)的化纤废水进行了浓缩回收研究,考察了料液中DMSO浓度、进料流量、进料温度和膜侧进口温度对膜通量、造水比、分离因子和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膜蒸馏可以将DMSO废水浓缩至200~300 g/L;初始浓度为6.2 g/L时,造水比和分离因子最高值分别为12.4和76.0;虽然膜通量、造水比和分离因子均随料液浓度增大而下降,但是当DMSO浓度达到200 g/L时,膜通量、造水比、分离因子仍分别高达3.74 L/(m2·h)、7.1、32.1;在整个浓缩过程中,回收率维持在99.6%以上;当DMSO废水浓缩达到150 g/L以上时,含有少量DMSO的渗透液可作为二次料液继续用MEMD过程浓缩。膜组件在连续运行的1个月内保持了良好的操作性能。该实验研究表明,多效膜蒸馏过程可以高效节能地浓缩回收化纤废水中的DMSO。  相似文献   

2.
膜萃取处理高浓度工业苯胺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连市某药业公司生产中产生的高浓度苯胺废水可生化性极差,传统工艺处理该废水难度大,且不能回收利用苯胺.采用膜萃取工艺处理该废水,工艺运行稳定,苯胺去除率高.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流量为3.05 L/d、反应温度为50 ℃、萃取液pH≈1、膜管长18 m条件下,进水苯胺质量浓度为33 081 mg/L时,苯胺去除率稳定在97%以上.进行经济核算,每吨废水净收益为103.84元.  相似文献   

3.
为了去除并回收兰炭废水中的高浓度挥发酚类物质,实验研究了甲基异丁酮溶剂在不同条件下对兰炭废水中挥发酚的萃取及回收效果。结果表明,萃取时间为10 min,温度为35℃,p H低于8.0,萃取体积比(萃取剂体积/兰炭废水体积)在大于1∶5时,经过萃取后废水中挥发酚浓度由6 385 mg/L降至230 mg/L,去除率高达96.4%,有效减轻了后续生化处理的负担。而萃取剂经过蒸馏分离后,挥发酚的回收率可达95%以上,甲基异丁酮的损耗率为0.18%~0.2%。实验表明,甲基异丁酮是一种可以长期循环使用的工业萃取剂,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构造了卷绕式及管束式两种膜组件,采用均质硅橡胶膜,以氢氧化钠溶液为萃取液来萃取邻甲酚废水.通过考察邻甲酚初始浓度、两相流动状态、两相压差(△P)和温度等因素对传质过程的影响,研究了邻甲酚废水的膜萃取过程与机制.结果表明,初始质量浓度为21.93 g/L的邻甲酚废水很适合直接进行膜萃取;当△P<0.07 MPa时,总传质系数(Kov)随△P的增大而略有减小.当△P>0.07 MPa时,Kov随△P增大而显著增大,由实验数据拟合得到总的膜萃取传质模型.且该模型的实验值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满足工业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采用一体化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研究进水碱度对硝化过程和膜污染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碱度对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的硝化过程影响较大;当碱度充足(224~510 mg/L)时,氨氮去除率达到98.6%,出水的p H基本稳定,当进水碱度不足时,氨氮去除率下降,出水的p H低于6,p H变化滞后于碱度的变化;进水碱度变化对COD去除影响不大,去除率稳定在91%以上;随着进水碱度下降,膜生物反应器内的胞外聚合物EPS由10 mg/g MLSS上升至26 mg/g MLSS,碱度充足时MBR运行周期最长可达10 d,当碱度不足引起反应器中的EPS浓度上升,导致膜污染加剧,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周期下降到2 d。  相似文献   

6.
采用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以50%煤油 50%磷酸三丁酯(TBP)为萃取剂,对含酚废水进行了膜萃取实验,结果表明,废水中的酚浓度可以从l223mg/L降低到45mg/L,去除率达到96%以上,通过分析膜萃取过程中影响传质阻力的因素,发现传质阻力主要来自水相,加大水相流速可强化传质。  相似文献   

7.
吕小梅  李继 《环境工程学报》2012,6(6):1885-1889
针对含络合剂的重金属废水,以含镍废水为例,探索了以气体硫化氢为结晶药剂的硫化镍异相结晶技术。废水以薄层液膜方式铺展于结晶载体表面,硫化氢气体穿过气液界面进入液相,硫离子与金属离子在载体表面异相结晶析出,重金属得以去除。以含酒石酸的模拟化学镀镍废水为对象,静态实验与动态实验均表明该技术具有可行性,硫化镍沉淀在结晶载体表面异相结晶析出,且附着稳定;络合剂对反应影响小;进水流速为4 mL/min,硫化钠流速为0.65 g/min,氮气流速为0.16 L/min时,出水镍浓度为49~53 mg/L,单位面积滤布表面结晶平均去除镍量为0.98 g/(m2.h)。  相似文献   

8.
对影响膜吸收过程的几个因素进行了正交实验和其他相关实验 ,结果表明 ,在一般情况下 ,废水中的pH为显著影响因素 ,而温度、废水流速和废水中氨氮浓度都不是显著影响因素 ;吸收液 (H2 SO4 )浓度在 0 .5mol/L以上时 ,传质系数K值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9.
膜吸收法处理高氨氮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影响膜吸收过程的几个因素进行了正交实验和其他相关实验,结果表明,在一般情况下,废水中的pH为显著影响因素,而温度、废水流速和废水中氨氮浓度都不是显著影响因素;吸收液(H2SO4)浓度在0.5mol/L以上时,传质系数K值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10.
以上沿羧基化的杯[6]芳烃羟肟衍生物-5,11,17,23,29,35-六羧基-37,38,39,40,41,42-六羟肟酸甲氧基杯[6]芳烃(HHMHC)为萃取剂,利用HHMHC萃取U(Ⅵ),探讨U(Ⅵ)溶液初始p H值、萃取剂浓度、温度、萃取时间、初始U(Ⅵ)浓度等因素对HHMHC萃取U(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萃取剂浓度为2×10-4mol/L,U(Ⅵ)初始浓度为2.1×10-5mol/L,温度为25℃时,HHMHC萃取U(Ⅵ)的最佳p H值为6.0,萃取平衡时间为30 min,且最佳萃取分配比大于10。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R20.999)均可较好地拟合其萃取过程,通过计算萃取过程的热力学参数焓变(ΔH0)小于0,表明此萃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以0.1 mol/L的HCl溶液作为反萃取液,初次反萃取率达96%,证明HHMHC具有一定的重复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