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系统的应用需要,针对海洋功能区划的效力点和所用遥感资料的监测能力,确定了海洋功能区遥感监测要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涵盖资料、方法、流程和规则等的海洋功能区遥感监测方案。应用经验表明,该方案适用于对海洋功能区内开发利用活动的快速检测和对海洋功能区划实施情况的辅助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植被覆盖度时空动态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以2011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划定的防风固沙类型的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为研究区域,以MODIS长时间序列的植被指数产品为数据源,采用像元二分法、一元线性趋势法以及相关分析法等,对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与气温和降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植被覆盖较差,其中以察哈尔右翼中旗的植被覆盖度为最高,数值在30%~60%之间;乌拉特后旗植被覆盖度为最低,处于2.31%~8.89%之间.2000-2010年研究区植被覆盖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以低等级(0~20%)和较低等级(20%~40%)为主,两等级面积占90%以上;处于高等级(60%~80%)和较高等级(80%~100%)水平的区域面积总和仅占研究区总面积的0.62%.2000-2010年植被覆盖度由高等级向低等级的转化趋势明显,植被退化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3.4%,植被改善面积仅占1.63%,基本不变的区域占44.97%.相关分析显示,研究区植被覆盖度与同期降水响应关系良好,大部分区域二者呈正相关;植被覆盖度与同期气温关系不明显,大部分区域二者呈负相关,说明降水是影响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查天津市各类生态用地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对生态用地内人类活动斑块数量及面积逐年变化进行评价分析,发现全市生态用地总体呈现人工表面增多的趋势,新增人类活动类型主要为养殖业、工业、物流业和居民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一种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遥感考核方法,该方法以遥感技术为主,集成了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人工调查等技术的优势,建立了"天"、"空"、"地"的立体化监测方式,并开展示例研究,从多尺度、多分辨率角度获取县域环境变化信息,取得了很好的研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水源涵养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状况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源涵养型重点生态功能区对于保护中国大江大河源头区及水源补给区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生态系统状况指数为指标,通过生态系统组成与结构、生态系统生产能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了2000-2010年中国水源涵养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状况变化态势。结果表明水源涵养型重点生态功能区以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为主。2000-2010年,三江源区和若尔盖区生态系统状况整体表现为好转,甘南区、祁连山区和南岭山地区生态系统状况整体表现为基本稳定大小兴安岭区、长白山区和阿尔泰山地区生态系统状况整体表现为轻度退化。大小兴安岭区退化面积占该区面积的比例最大,为42.54%;三江源区和祁连山区退化面积比例较小,分别为6.26%和6.93%。大小兴安岭区、长白山区和南岭山地区以轻度和中度退化为主,阿尔泰山地区以中度和重度退化为主,甘南区以轻度退化为主。  相似文献   

6.
潮间带生物多样性与生境的相关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潮间带沉积物的粒径、分选系数及底栖生物群落结构阐明潮间带生态现状。潮间带生物群落的特征是环境及生物内部竞争相互作用的结果。以滨海规划工业区为例,调查了化工厂设计排污口所在滩涂的潮间带生态现状,其多样性与沉积物机械组成、海浪作用及生物群落内部竞争的平衡有关,并依此预测排污后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二类标准适用区进行不同高度的噪声监测试验,利用获得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不同高度噪声Leq小时值的统计特征,从而确定二类功能区噪声垂直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为了能够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城市功能区声环境的质量状况,我们分别选择了四个类别的标准适用区四个监测点位,进行了连续的自动监测试验,获取了大量监测数据,对上面获得的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通过功能区噪声变化的统计特征,可以很好地了解城市功能区噪声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大辽河流域环境变化卫星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中巴地球资源一号卫星(CBERS—1)采集到的数据与地面监测站、数据传输与处理系统、地理信息系(GIS)相结合,可以实现对区域环境准确、客观、动态、简捷、快速的监测。在全球定位系统(GPS)支持下,对大辽河流域精选地面解译标志,开展野外实地调查及CBERS-1卫星数据遥感分析,在系统设计与开发中坚持规范化、完备性、可操作性、先进性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了可运行的环境动态监测调控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0.
日本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国之一,为履约并保护其国内因经济发展而受到严重威胁的自然环境和自然遗产,整合其20世纪70年代开展的自然环境保护基础调查和21世纪2003年开始构建的重要地域生态系统监测网络,逐步形成了国家尺度的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而国土交通省于1990年开始对日本109条一级河流的主要干流和主要库区进行的河流岸边国势调查,是自然环境保护基础调查和重要地域生态系统监测网络(监测1000)的重要补充,对了解和评价生物多样性起到支持作用。本篇论文为日本水环境质量监测系列研究之二,日本水环境生物多样性监测概述。  相似文献   

11.
王思梦  秦伯强 《环境科学》2023,44(3):1228-1243
湖泊是水圈的重要组成,也是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湖泊的水环境日益遭到污染,监测湖泊水质动态变化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遥感技术为湖泊水质监测提供技术支持,克服了人工采样成本低和时效性差的特点,在湖泊水质监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遥感可以监测的指标包括悬浮物、叶绿素a、有色可溶有机物、溶解氧和透明度等.虽然遥感为湖泊水质监测打开新思路,但是仍然存在问题:(1)遥感接受到的信号受到大气的影响,而大气校正算法不够成熟,需要更精确的大气校正来控制大气影响,消除大气和光照等对水体反射的影响;(2)受季节和空间制约,不同湖泊表面光学特性存在差异以及水中生物光学特性的差异性,利用有限实测数据建立的模型缺乏可移植性;(3)水生植物和外力作用(风力、鱼群等)的干扰,造成实测和模型估测之间的误差,而且数据的同步性难以保证,导致模型可靠性下降;(4)实测数据和遥感数据的时空尺度不匹配,难以捕捉动态精细的水质变化.因此,未来结合多源数据以及其他水文模型,深入研究水体中各组分的光学特性,优化反演算法,发展对实测数据依赖程度低的反演算法,构建可迁移的反演模型,打破模型地域局限,推动湖泊水体污染监测预警业务化发...  相似文献   

12.
厦门海岸线遥感动态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厦门地区海岸影像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海岸类型的地貌特点,采用不同的海岸线遥感解译方法提取出1987年、1997年和2007年的海岸线,并进行岸线变迁原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海岸、基岩海岸、砂质海岸及红土海岸的海岸线解译标志明显,提取效果较好,基本能够实现计算机自动提取;淤泥质海岸在遥感图像上呈现复杂的边缘,无理想的线性特征自动提取技术,是海岸线提取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13.
发达国家海上溢油遥感监测现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加拿大环境技术中心做的一个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在溢油应急处理应用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发达国家海上溢油遥感监测现状。  相似文献   

14.
以2000年和2007年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GIS技术,获得了南京市2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表明,从2000~2007年,南京市耕地减少36117.51公顷,草地减少1161.75公顷,而水域增加了23170.31公顷,建设用地增加了8272.01公顷,林地增加5750.91公顷,未利用地增加了86.03公顷。2007年,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62.20,属于良好状态。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市规划的变革都促进了南京市土地利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遥测法是对在用车污染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的高效、便捷的新技术,利用天津市遥测法对路上行驶的在用车的监测数据,分析了各项污染指标间的关系、同一辆车检测数据的重复性、对在用车的控制效果、不同控制方案下遥测法检测限值,并提出了遥测法检测数据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6.
应用遥感技术监测和评价太湖水质状况   总被引:46,自引:4,他引:46  
王学军  马廷 《环境科学》2000,21(6):65-68
利用遥感信息和有限的实地监测数据建立了太湖水质参数预测模型 ,该方法可以用于太湖水质污染的预测、分析和评价 ,能够较好地反映水质的空间分布特征 ,尤其适合于大范围水域的快速监测 .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单波段、多波段因子组合以及主成分分析等手段可以使遥感信息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从而使预测结果更加精确 .预测结果显示 ,太湖流域已经呈现了严重的富营养化趋势 ,且空间分布不均衡 .东太湖以及靠近无锡和苏州的湖体附近相对污染更为严重 .  相似文献   

17.
基于HJ-1卫星的丹江口库区水质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其水质安全将直接影响到调水工程的成败。利用不同水质具有不同光谱特征的特点,采用遥感技术对水域水质进行大范围、准确、快速监测。根据丹江口库区2011年3月、7月、2013年3月、9月4景HJ1A/B卫星遥感影像,结合同步的地面实测水质数据,采用经验反演模型对丹江口水库叶绿素a浓度、水体悬浮物浓度和水体透明度进行了定量遥感反演研究。结果显示,由于2011年受到长江中下游区域重大旱情影响,汉江入库流量较小,造成丹江口水域面积减少;同年相比,水体叶绿素a浓度枯水期比丰水期高;2013年相比2011年水体叶绿素a浓度略有上升;丹库、汉库入库口的水体悬浮物浓度要高于其他区域,主要由于入库口的水流量较大,水体扰动较强。入库口区域较高的悬浮物浓度造成水体透明度要低于其他区域,丹库水域面积大,有利于悬浮物沉积,因此丹库水体透明度高于汉库。  相似文献   

18.
遥感技术在湖泊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技术具有监测范围广、速度快、成本低,且便于进行长期的动态监测等优点,是实现宏观、快速、连续、动态地监测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已成为湖泊环境动态变化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湖泊水质遥感监测是基于经验、统计分析或水质参数的光谱特征,选择遥感波段数据与地面实测水质参数数据进行数学分析,建立水质参数反演模型实现的.在运用遥感技术对湖泊进行水质监测的方法中有传统方法和神经网络模型.与传统方法相比,神经网络模型有较强的水质识别的容错性,水质状况识别的可信度.今后,神经网络模型、高光谱遥感技术以及RS与GIS、GPS的结合运用等将是遥感技术在此领域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乐天溪流域生态修复效果的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文利用多时相LandsatTM E/TM影像、文献和野外调查资料,从土地利用类型与结构、植被覆盖度、土壤侵蚀等方面对三峡库区乐天溪流域生态修复效果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5年的生态修复,乐天溪流域林草覆盖率由1997年的80.6%增加到2002年的83.23%,不仅林草覆盖率增长,而且林地质量有较大提高,覆盖度较高的林地和灌丛面积增幅达18.1%和9.1%,相反,疏林面积减少37.9%。流域土地利用结构明显有好转,结构基本合理,相对合理指数由0.76上升到0.81。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善使得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大为降低,微度、中度和强度土壤侵蚀面积分别减少11.49、26.43和4.61km2,流域平均侵蚀模数由1999年的1562.5tk/m2降为2002年的870.7t/km2。生态修复效果显著,但在实际工作中生态修复也需要人工的合理干预。  相似文献   

20.
张静  吴晓东 《环境科技》2006,19(Z2):86-88
溢油事故日益频繁,对溢油的监测尤为重要,文章介绍了溢油事故监测中遥感技术的运用进展,包括了航空遥感、卫星遥感以及两者在溢油事故中的联合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