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模拟酸性大红3R染料废水为对象,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温度、初始染料浓度、酵母粉浓度三因素为影响因子,以染料脱色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各因素对一株广谱型染料脱色菌株Enterobacter cloacae strain M3脱色效果的影响及各因素间交互作用,建立了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确定了菌株脱色酸性大红3R废水的优化条件。结果表明:回归方程极显著,拟合性好。最优脱色条件为温度36℃,染料浓度121.12 mg/L,酵母粉浓度1.99%,在此条件下,染料脱色率可达99.21%。经实验验证,实际值与模型预测值拟合良好,偏差仅为0.79%。  相似文献   

2.
从纺织厂的工业废水排污口取样,分离筛选出了一株嗜热的高效偶氮染料脱色菌PDR2。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发现该菌为厌氧芽孢杆菌,与Anoxybacillus sp(GQ471935)同源性最高。此外,分别考察了菌株PDR2在不同碳源、氮源、p H以及培养温度等条件下对偶氮染料直接黑38脱色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菌株PDR2对不同浓度直接黑38染料的耐受性。结果表明,菌株PDR2在55℃、p H 6.0且以葡萄糖为碳源,牛肉膏和蛋白胨为混合氮源时其脱色效果最佳,且菌株对偶氮染料直接黑38有着较强的耐受能力,在染料浓度低于0.4 g·L~(-1)时其脱色效果良好。在最佳条件下静置培养24 h时,菌株PDR2对0.1 g·L~(-1)直接黑38染料的脱色率高达92.34%,展出了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以焦化废水脱水污泥为载体、ZnCl2为活化剂和催化剂的活性组分,采用一步法制备污泥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当ZnCl2浓度为4 mol/L、固液比1∶3、焙烧温度550℃、焙烧时间40 min时,制备的污泥催化剂对亚甲基蓝的脱色性能最佳。利用制备的催化剂对活性红X-3B、弱酸性艳红B、活性蓝X-BR溶液进行脱色处理,研究反应时间、染料浓度、溶液pH、催化剂投加量和H2O2用量对染料脱色性能的影响。最佳条件下,3种废水的脱色率分别达到90.7%、97.5%和94.4%。对脱色数据进行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3种染料废水脱色反应分别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一级动力学模型、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4.
通过11株白腐真菌对5种偶氮染料脱色效果比较的基础上,从中筛选出一株对偶氮染料酸性铬蓝K脱色效果较好的菌株云芝SG0027,并对其脱色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和Plackett-Burman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以酸性铬蓝K脱色率为响应值,对其降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云芝对偶氮染料酸性铬蓝K的最佳降解条件为:温度29.5℃,接菌量2片(直径为4 mm的菌片),葡萄糖20 g/L,马铃薯40 g/L,装液量30 m L/100 m L,摇床转速150 r/min,初始p H 5.5。优化后,云芝对酸性铬蓝K的脱色率可达95.94%。  相似文献   

5.
模拟中温(35℃左右)厌氧消化条件,以葡萄糖为共基质,对模拟染料废水的厌氧生物脱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可溶性的活性染料处理效果,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0%和70%左右.特别是对红、紫、橙三色染料处理效果好,如活性红KD-8B、活性艳兰KGL、活性金黄MG、活性红紫KN-2R、活性艳橙KGN等.当染料浓度在1.0 g/L以下,都没有抑制;脱色在22 h就可达90%的脱色率;污泥负荷在2~4 g/L时,处理效果最佳.实验亦证实,在厌氧处理过程中,染料分子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印染废水是水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是目前较难处理与急需处理的工业废水。天然矿物材料通过吸附、光催化降解等作用可有效去除印染废水中的染料分子。为了开发新型环境矿物材料,采用白云石、菱镁矿等天然矿物作为原材料经粉碎、配料、造粒、烧结、水洗合成天然矿物复合陶瓷材料,用于印染废水的脱色。对酸性黑10B和直接混纺蓝D-3GL2种不同性质的染料废水进行了定量脱色研究。研究表明,当材料投加量为8 g/L,处理时间12 h,pH2~8,对2种废水均有95%以上的去除率;经800℃煅烧15 min的工艺进行再生活化,实现了陶瓷材料的循环使用。此方法制得的天然矿物复合陶瓷材料微孔结构明显,机械强度高,散失率低,解决了粉末材料在废水脱色过程中存在的固液难以分离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铁阳极电化学处理直接大红4BE染料废水脱色率和脱色能耗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考察了电流密度、染料溶液初始pH值、染料初始浓度和支持电解质Na2SO4浓度对脱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染料废水初始pH、染料初始浓度、支持电解质浓度对脱色率和脱色能耗产生较大影响。在电流密度1.667 mA/cm2、pH值6.54、染料浓度50mg/L、Na2SO4浓度0.01 mol/L、温度20℃、搅拌速度600 r/min、电解时间60 min条件下,脱色率达到92.1%,脱色能耗1.298 kWh/kg染料、铁阳极消耗量41 mg/400 mL染料模拟废水。  相似文献   

8.
电化学方法用于酸性红B模拟废水脱色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两种电极材料 (SnO2 Ti和RuO2 Ti)对酸性红B模拟废水的脱色效果 ,考察了不同 pH、电流密度(j)及外加电解质 (Na2 SO4/NaCl)对处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种电极材料都能对酸性红B染料废水进行有效脱色 ,主要是Cl-在电解过程中的间接氧化作用 ,同时也包括电极表面的直接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镁盐复合混凝剂应用于活性染料印染废水脱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镁盐与亚铁盐混合复配对活性染料印染废水进行脱色处理.考察该复合混凝剂的组分配比、pH值和投加量对脱色率的影响,并与单一组分混凝剂的脱色效果作对比,同时初步分析了复合混凝剂的脱色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混凝剂MgSO4-FeSO4·7H2O的脱色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组分,表现出显著的协同效应;对于80 mg/L的活性黑KN-B印染废水(色度为1000倍),在复合混凝剂投加量为556 mg/L、pH值在10.9左右时,脱色率可以达到99.07%;主要脱色机理表现为镁盐和亚铁盐在高pH值的环境下共沉淀生成氢氧化物絮状物吸附溶液中的染料分子一起沉降.该吸附主要为电中和吸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复合吸附剂的饱和吸附量达1.1614 g/g.  相似文献   

10.
亚铁羟基络合物还原转化水溶性偶氮染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偶氮染料是印染工艺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染料,目前染料废水脱色是污水处理难题。亚铁混凝处理染料废水过程中可能存在亚铁的还原作用,本实验制备了比溶解态亚铁更具还原反应活性的亚铁羟基络合物(ferrous hydroxycomplex,FHC),以5种不同类型的水溶性偶氮染料为目标污染物,研究FHC还原水溶性偶氮染料的脱色性能。实验结果表明,FHC对活性艳红X-3B、酸性大红GR和阳离子红X-GRL有较好的还原脱色效果,仅投加含铁89.6 mg/L的FHC,染料脱色率达到90%以上,继续增大FHC投加量可以完全脱色;中性枣红GRL的FHC还原脱色效果较差,需加入313.6 mg/L的FHC才能达到90%以上脱色率;134.4 mg/L的FHC能够将直接耐酸大红4BS完全脱色,但其脱色主要以混凝沉淀为主;溶液pH对FHC的还原性能产生重要影响,FHC还原染料脱色的适宜的pH值范围为4~10。该研究为亲水性染料脱色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也为FHC运用于印染废水脱色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