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新西兰著名地震学家埃维森教授于23日下午和晚上,同江苏省地震局有关科技人员座谈交流了地震社会学问题。楼宝棠同志首先介绍了江苏开展地震社会学研究的情况,主要内容有:江苏开展地震社会学研究的必要性,地震知识宣传在减轻地震灾害中的作用,南黄海6.2级地震时外逃、跳楼事件的心理调查等。听完介绍后,埃维森教授认为介绍的问题很重要,分析透彻。  相似文献   

2.
<正> 1984年12月3—8日,在日本东京召开了“中日地震预报讨论会”。以高文学副局长为首的中国地震代表团一行20人出席了这次讨论会。日本著名地震学家,如荻原尊礼、铃木次郎、力武常次、茂木清夫、松田时彦等也都参加了会议。中、日双方在讨论会上交流的报告,基本上反映了双方在地震预报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水平。下面仅就日本代表的报告摘其要点,做一概略介绍。  相似文献   

3.
松潘、平武大地震是继唐山大地震之后,1976年在我国川、甘交界发生的另一次大震。国家地震局和四川省地震局在这次地震前对地震进行了比较好的中期趋势估计和短、临预报,收到了减轻地震灾害的显著效果。为纪念松潘、平武大地震10周年,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前兆专业委员会联合地震地质专业委员,地震学专业委员会震源力学组,以及四川省地震学会于5月11—13日在成都召开了“地震预报学术讨论会”。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地震局科学顾问丁国瑜,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陈运泰,著名地震学家梅世蓉、许绍燮、马宗晋、马瑾、冯德益等2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后部分代表对震区周围的地震地质情况进行了野外科学考察。会议以梅世蓉、陈运泰、马宗晋分别就地震前兆与地震预报、震源力学、地震地质等方面的大会报告为序幕,分为地震前兆、震源力学、地震地质、潜在震源划分等专题进行交流和讨论。会议除着重介绍有关松潘、平武大地震地震前兆、地震地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地震预报经验之外,还就地震预报和地震学各种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以及新理论、新方法、新思路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正> 日本是个多地震国家,为了减轻地震灾害,日本政府从1965年起将地震预报研究正式作为国家事业列入计划,从此,气象厅、国土地理院、地质调查所、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以及与地震学研究有关的国立大学相继开展了地震预报研究工作。目前,日本地震预报研究重点是沿海沟发生的强烈地震。而对于内陆直下型地震作出预  相似文献   

5.
<正> 江苏省地震局和江苏省地震学会邀请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刘贞荣副研究员来宁,于1984年6月20日至25日,讲授模糊信息处理及其在震害预测和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 《地震学刊》第二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于1985年4月2日至4日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共有24位编委(部分编委因故未能出席)和一位邀请代表。会议由许绍燮主编和冯德盖、孙廷萱、张雪亮、董颂声副主编主持。《地震学刊》主办单位江苏省地霍局局长魏文园到会,并讲了话。会议听取了《地震学刊》编辑室所作的关于《地震学刊》一年来的“工作报告”和“《学刊》编辑工作条例”的制订说明,重点地就《学刊》办刊的宗旨、性质、任务、办法和如何适应当前改革形势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取得了一致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当前地震预报面临困难的两种原因,以至对震源过程和前兆物理机理的认识只是定性的、肤浅的,必然是不确定的。根据近年来文献与资料的报导,提出现代地震学发展的趋势大致分为三个方面:开展超深科学钻探研究,发展大动态宽频带的数字地震观测技术和建立地震预报实验场。为推进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展,提出在三个方面应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8.
由日本建设省建筑研究院与日本国际发展中心共同发起,并得到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支持,在国际地震学与地震工程研究所成立30周年之际,于1992年12月15日至17日在日本筑波举行了国际震灾减轻技术研讨会。这是日  相似文献   

9.
<正> 这次讨论会是由中国地震学会、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六个单位共同组织的。会议于1982年9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23个国家和地区的104位地震学家,(我国正式代表54人)出席了会议。会上共宣读了72篇学术论文,是分五个专题进行的。第一个专题是大陆地震活动性,共宣读了15篇论文,文章认为强震前震中区的地震活动有特征性变化。我国学者许绍燮宣读了关于“地震活动性图象评述”的论文,他认为地震活动性图象有一定的予报效能,并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国和日、美、前苏联勘称是世界上地震预报研究的四大强国。但由于中外社会制度、经济状况和地震环境的不同,所以在地震预报探索的途径、方法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1 地震预报的目的──报震减灾与科学研究 中国地震预报研究的目的很清楚,即报震减灾。从1966年开展地震预报以来,我们始终遵循边观测、边研究、边预报的方针、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并作为对社会和公众负责的责任性任务。美、日等发达国家,是把工程抗震作为减轻地震灾害的主要办法,而地震预报只作为科学研究来进行的,不赋于实用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第二届大陆地震国际会议是由中国国家地震局、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秘书处、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联合发起的,是我国响应“国际减灾十年”的一项活动,也是1982年在北京召开的“大陆地震活动性和地震预报国际学术  相似文献   

12.
<正> 华东地震地下水井建网十周年学术交流会于今年9月11日至15日在浙江宁波市举行,该区各省、市从事地下水观测预报的专家和观测员代表参加了会议;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和华南等兄弟井网的代表也应邀出席了会议;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地震出版社、《地震学刊》编辑部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同志亦应邀莅临大会。会议人数达85人。大会始终洋溢着热烈浓厚的学术气氛,是一次成功的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13.
《防灾博览》2002,(5):5-5
今年是我国近代地震学的开创者李善邦先生诞辰100周年。中国地震学界于9月28日在李善邦先生亲手创建的鹫峰地震台隆重集会,举行李善邦先生铜像揭幕仪式和纪念册首发仪式,纪念这位为我国地震科学做出卓越贡献的地震学家。  相似文献   

14.
<正> 《地震学刊》第三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于1992年6月16日在江苏省地震局召开。新的编委及编辑室成员共35位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地震学刊》第三届编辑委员会主编董颂声主持。江苏省地震局副局长周太平介绍了编委会换届和编委调整的情况。并代表刊物主办单位对第二届编委会全体编委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江苏省地震局杜振民局长宣布了第三届编辑委员会名单并向新编委们颁发了聘书。《地震学刊》编辑室主任姚月清传达了首届全国地震期刊工作会议精神,汇报了《地震学刊》创刊以来的编辑出版工  相似文献   

15.
简讯     
<正> 根据有关安排,中美地震科技合作项目中关于地震记录缩微和交换方面来华工作的世界资料中心地球物理部负责人迈耶(H.Meyers)博士,于1982年10月18日至25日来南京等地参观访问,先后到上海、南京、泰安、济南等地参观了佘山、南京和泰安地震台,  相似文献   

16.
1992年5月6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了第一届海峡两岸地震工程交流研讨会。这次会议由中国地震学会和台湾两岸发展研究基金会共同发起举办。大陆方面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地震学  相似文献   

17.
由云南省天文、气象、地震三个学会联合发起的天、地、气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在云南省科协的大力支持下,于1987年9月22日至25日在云南大理市河海之滨的国家地震局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召开。来自省属有关厅、局、高等院校、科研单位、部分地州的50多位领导和专家、科技人员以云南省的各种自然灾害为研究对象,对各种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防灾抗灾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 日本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冈田恒男教授和东京大学工学部坂本功助教授在哈尔滨出席中日抗震结构学术讨论会后,于9月25日至27日来南京访问。 26日下午,进行了学术交流活动,冈田恒男教授作了题为“日本地震工程的发展现状及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分析”的报告,坂本功助教授作了题为“非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及日本木结构的抗震设计”的报告。参加报告会的有江苏省地震局及华东水利学院、南京  相似文献   

19.
地震预报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1949年,前苏联政府开始资助地震预报,于1953年在塔吉克加尔姆地区建立实验场,为国际地震预报研究奠定基础。1956年,中国在12年科技长期规划中提出地震预测研究计划。1966年3月河北邢台地震的发生揭开了我国地震预报研究工作新篇章。接着是积累了海城地震预报经验的同时却未能对唐山地震做出短临预报,使人们认识到预报经验总是有局限性的,实现地震预报有其艰苦性。从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地震事业更是长足进展,建立了现代化的观测台网和数据传输系统;  相似文献   

20.
《防灾博览》2014,(6):9-9
2014年11月18日.2014年闽台地震科技交流学术研讨会在福州召开。以台湾王乾盈教授为团长的来自台湾中大、台湾中研院、台湾大学、台湾东华大学、台湾海洋大学等知名地震专家一行9人莅临福建省地震局访问交流。会上,两岸专家就台湾海峡深部构造海陆联测、地震预警、地震前兆观测和地震预报等专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研讨;就进一步“开展闽台地震科技交流与合作,共同增进两岸同胞福祉”进行友好协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