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塑料制品因其具有质量轻、外观美、加工方便、经济实用等特点而颇受人们青睐,广泛用于各行各业和日常生活用品中,但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也给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消除塑料污染的最积极的办法是对废旧塑料进行回收再利用。塑料种类繁多,不同类别的塑料性质和用途都不相同。介绍几种塑料分类的简易方法,以利于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2.
吴波 《世界环境》2022,(4):62-65
<正>作为人类有史以来100项重大发明之一,塑料的出现改变了整个世界,也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塑料制品使用后,因回收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大量塑料制品散落到环境中,塑料制品很难被大自然分解,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3.
调查了大连市橡胶与塑料制品业分布情况、VOCs排放现状,并对典型企业开展了VOCs成分谱监测分析。在治理技术研究方面,着重对橡胶与塑料制品行业VOCs治理技术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分析大连市橡胶与塑料制品业VOCs污染成分、污染特征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治理技术应用,对某大型轮胎厂进行VOCs废气治理,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
当今塑料制品几乎占领了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这些用塑料制品制成的东西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随之也给社会带来了污染,称为‘白色污染’。 今年2月,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已明确做出规定,禁止快餐店使用一次性塑料饭盒,若再使用这种塑料制品,就要被收取污染费。 国际科学界近年已将寻找替代现有塑料的高科技研究列为最新研究的课题。经各国科学  相似文献   

5.
塑料双刃剑     
无处不在的“钻石”塑料制品因其轻巧美观,不力渗水,难以腐蚀,便于龙带等特性,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A而,在料如同“双刃剑”,民造福于人类,乙潜在管人上自身的灾难。可以说,凡是人受居住、游览过的地方,无不留下人们使用过的废弃的塑料制品:食品袋、铁管、快餐盒、药瓶、包装袋、塑料绳、防震包装用的泡沫塑料块等。尤其是那些工业先进,旅游业发达,塑料制品使用早而应用广泛的国家,目前已出现一系列较为严重的废弃塑料制品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解决白色垃圾污染问题的根本在于推广应用新型环保塑料制品。CT塑料制品的生产、使用和最终处理过程都符合环保要求,是的一次性食品仪器容器替代品。  相似文献   

7.
一次性塑料是指生产生活中使用一次或几乎不重复利用的塑料,约占塑料总消费量的50%,是塑料制品的重要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一次性塑料的生产和消费量迅速增长.随着人们对塑料以及由此引起的微塑料污染危害的认识不断提高,国际社会对削减一次性塑料污染的呼声日益高涨,迫切需要开发可持续、环境友好的替代品以减少一次性塑料的消费量.从全球范围来看,一次性塑料制品替代主要包括非塑料材料替代和可生物降解塑料材料替代两大类.建议我国尽快完善相关立法和标准,鼓励一次性塑料制品替代并加强替代产品的质量监管;为一次性塑料制品替代提供差别化的产业政策,提高环境友好替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还应将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环境治理成本纳入其价格成本;鼓励科技创新,研发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替代材料和产品;最后,还要唤起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主动选择替代产品并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塑料垃圾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8.
琳琅满目的各种塑料制品都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组份,有的还加入某些添加剂如增塑剂、稳定剂、着色剂、填充剂等化合物,经过适当的工艺过程制成的。各种塑料制品因采用的高分子化合物或成型工艺不同,其毒性评价显然也应该是不同的。可见,笼统地、简单划一地说塑料制品有毒,甚至会引起肿瘤,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事实上,现在国内外已通过各种试验,如残留物的溶剂萃取试验、降解产  相似文献   

9.
废塑料回收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塑料以其独特性能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种类和数量将越来越多,到1990年我国塑料制品已达400万吨以上。森林资源的日益减少,铁器的锈蚀,都迫使人们寻找适合的替代品。因此,以塑代木,以塑代铁更加扩大了塑料的用途。由于塑料的老化性,使得塑料制品比其他材料的制品使用周期短,又由于塑料制品生产,使用方便的特点,有些塑料制品在没有老化之前就被人们弃为废物,比如食品包装袋、地膜等。因而,每年都有许多废旧塑料产生,而塑料既老化,但又不被腐蚀,这就使得废塑料的回收处理具有一定难度,但是,这些废塑…  相似文献   

10.
乐雯 《环境》2020,(2):54-55
正为了积极应对塑料污染,更好地规范生产、使用塑料制品,减少资源环境压力,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建立形成治理塑料污染的长效机制,《意见》提出到2020年底,将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到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11.
容器、包装材料等塑料制品的再循环利用在日常生活中,塑料制品已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必需品,这样,在每天扔出的垃圾中,废塑料制品也就理所当然占了多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塑料袋、饮料用PET瓶和包装用塑料盒等塑料容器和包装材料。因此,近年来对这些塑料废品的再生利用所进  相似文献   

12.
塑料制品的管理及处置不善是导致微塑料污染的关键因素,微塑料不仅会与环境中多种污染物相互吸附,也极易被大型藻类、动物、植物等生物摄入富集,具有巨大的环境风险。城市作为塑料制品的主要生产以及消费主体,是微塑料污染的重要源头。塑料制品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光照、机械力、水力作用等,发生老化、裂解、剥离进而迁移至自然环境,存在潜在的污染风险。掌握微塑料从塑料制品中的释放行为以及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规律,对评估城市源微塑料污染风险十分重要。综述了城市生活用品、垃圾、基础设施中微塑料的释放行为,阐述了微塑料在水、砂及土壤介质中的迁移规律,为微塑料污染的风险评估及防控提供依据。今后可在环境因素对城市塑料设施中微塑料释放、迁移的影响,以及微塑料与城市水环境中污染物的相互作用行为2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1前言目前,世界上塑料制品的产量已超过亿吨,我国的塑料制品的总量已超过600万吨。其中,聚苯乙烯已达到20万吨以上。随之而来,塑料废弃物也越来越多。研究开发日益增多的废塑资源,提高其附加值,减少白色污染,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着重介绍了将废弃的聚苯乙烯...  相似文献   

14.
《环境》2021,(10)
正未遵守国家有关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规定,或者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告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情况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商务、邮政等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相似文献   

15.
正一、背景塑料因其便利性、可塑性,一经问世便被广泛使用,塑料制品种类繁多,人们日常生活几乎被塑料制品所包围。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数据显示,全球每分钟卖出约100万个塑料瓶,每年使用塑料袋高达5万亿个,在全部塑料产品中,约50%是一次性的,近1/3的塑料产品没有被回收。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带来的"白色污染"和海洋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这些问题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引起了普遍的关注。201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一次性塑料: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图》,报告指出:如果按照当前的发展速度,到2050年,塑料行业将占全球石油使用量的20%,其中,超过1/4是一次性塑料产品。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工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塑料发泡制品和城市生活垃圾与日俱增,白色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严重问题。自从EPS发泡塑料制品问世,白色污染就逐年加重,EPS发泡塑料制品尤其是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量急剧上升,使白色污染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痼疾。白色污染主要有以?..  相似文献   

17.
我国对塑料制品的表面粗糙度还没有制定标准。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只有协会的标准。而且,塑料模具型腔表面的粗糙度也没有统一标准。但在工厂里,当设计模具图纸时,必须将每个表面都注明表面粗糙度。多年来,我们实际做法如下: 1.满足塑料制品的使用要求。例如,  相似文献   

18.
前言 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塑料制品已深入到了每个家庭。这些塑料制品,尤其是一次性泡沫塑料餐具、塑料膜和塑料袋,在给人们带来便利化、卫生化之后,一旦废弃,就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造成“白色污染”。如今“白色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 1“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危害 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耐用、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等优点。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且呈逐年增长趋势,1990—1995年,世界平均增长率为8.9%,有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塑料产量在1亿吨左右,而我国…  相似文献   

19.
降解塑料是治理“白色污染”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解塑料是治理“白色污染”的有效方法刘长春焦作大学化工系454151林沛和延边师专化学系133000一、前言“白色污染”是指以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等为原料制成的各种塑料制品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塑料制品是珍品,仅用于特殊场合,...  相似文献   

20.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9,24(2):67-67
纽瑟姆日前颁布行政令,禁止市政府办公场所使用瓶装水,以减少塑料制品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