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险普查,利国利民.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摸清我国灾害风险隐患底数的重要手段,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和进一步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基础.作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重要部分,地震灾害风险普查主要工作任务是组织开展地震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地震灾害重点隐患评估、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目前已经按...  相似文献   

2.
准确的台风灾情评估,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降低灾情的基础。通过分析台风灾情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的相关关系,将时间和GDP引入到评估因子中。针对评估因子和台风灾情之间具有高度不确定的非线性关系,应用神经网络理论进行台风灾情评估,并将基于全局随机优化思想的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进行优化,以改进BP神经网络方法存在的对初始权值敏感、易陷入局部极小点的缺点,从而建立了PSO-BP网络台风灾情定量评估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到2007年台风灾情评估中,评估值与实际值基本符合,表明该模型能应用于台风灾情的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技术的快速震害评估方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刘欣  谢庆胜 《灾害学》2002,17(3):26-29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是防震减灾领域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分析了当前震害评估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就GIS技术应用于震害评估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基于GIS技术的快速震害评估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4.
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我国首次开展的全国性综合自然灾害风险摸底,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和进一步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基础."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是风险普查工程中地震灾种的核心成果,也是最终成果的体现."地震灾害重点隐患排查与评估"是风险普查工程的重点内容之一,将为后续的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提供...  相似文献   

5.
2000-2007年省级区域自然灾害灾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灾害是严重影响人民正常生产生活、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突发公共事件。区域自然灾害评估对于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区域灾情进行了综合评估,归纳总结了区域灾情分布规律。选择受灾人口、死亡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农作物绝收面积、倒塌房屋、损坏房屋和直接经济损失等8个基本指标参与区域灾情评估,并利用灾情综合指数法构建了灾情指数,其中绝对指数反映了区域灾情的绝对强度,相对指数反映了区域灾情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用灾情指数综合评估了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以及省级区域的灾情强度和空间分布规律,认为西部区域受灾程度最大,自然灾害对其的影响程度最深,其次是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文章利用综合灾情的绝对指数和相对指数的对应关系,将我国大陆地区的31个省级单元划分为4类地区,即灾情总量较大且对本地影响较大、灾情总量较大但对本地影响较小、灾情总量较小但对本地影响较大以及灾情总量较小且对本地影响较小等4种类型。文章给出的灾情区域分布规律符合灾害系统理论,特别反映了承灾体的暴露度、脆弱性和抗灾能力是区域灾情强度的决定因素。评估结果与区域实际情况相符,说明所给出的灾情指数评估法是评估区域灾情强弱的合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减灾短訉     
2003年全国地震局长会于8月17-18日在南戴河黄金海岸科教活动中心召开。宋瑞祥局长在开幕式上做了报告,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防震减灾工作总体思路和目标上来是做好工作的基础;紧密围绕震情,提  相似文献   

7.
通过天祝—景泰地震的震害评估工作,说明其是防震减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此外,还论述了关于特大地震的震害评估问题。认为地震部门应事先制订好特大地震害评估预案。  相似文献   

8.
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5.1级地震后,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地震部门立即组织科技人员奔赴震区,迅速组建现场工作队,及时做好地震趋势判断,积极配合政府开展安定民心工作,深入进行宏观烈度考察和震害快速评估,广泛调查震后社会反响和对策,全面收集和录制地震现场资料,取得了一系列科研和工作成果,为稳定社会、保障经济发展、减轻地震灾害、促进地震科学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通过对上述各项工作的回顾,系统地总结了这次现场工作的特点,以及队伍组织管理、政府职能作用发挥、现场信息反馈和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现场工作中科学性与社会性相结合等方面的经验教训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政府应急物资保障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好政府应急资源保障能力评估对于提高应急物资储备质量、保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的物资供给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应急物资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性的政府应急物资保障能力评估目标;指出需要评估的应急物资主要是政府部门以实物和合同方式储备的应急物资;界定了应急物资的保障时间;以应急物资的储备特征为基础,建立了应急物资保障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应急物资保障能力评价模型,并举例说明该模型的可行性;最后为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左三胜  赵志祥 《灾害学》2004,19(2):47-50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国家强制执行的工程建设工作程序之一,亦是一项起点高、难度大、操作性强的新型技术工作.本文初步分析了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灾害的关系,介绍了我国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研究现状、意义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洪水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方法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宝华  付强  谢永刚  冯艳 《灾害学》2007,22(3):95-99
洪水灾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洪水灾害实质就是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问题。洪灾经济损失评估是防洪减灾领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从其灾害损失评估方法的角度对国内外洪水灾害损失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介绍;对经济损失进行了分类;概述了洪灾损失的评估方法和计算经济损失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三峡库区防灾减灾及灾情信息评估的工作情况和所存在的问题,利用ArcGIS Server,Flex和.Net等相关技术,探索和设计了灾情评估系统的总体架构与灾情评估模块。同时,结合三峡库区的防灾减灾相关情况,实现了基于Flex与ArcGIS Server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系统,并对该系统的模块功能、关键技术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讨论。通过对该系统的研究应用,灾情评估人员能够有效地对大面积范围所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分析,并提高对区域地质灾害灾后评估工作和人员调度工作的效率,可供防灾减灾与时空灾情数据库的建立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关于建立自然灾害评估系统的总体构思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高庆华 《灾害学》1991,6(3):14-18
本文对建立自然灾害评估系统的总体构思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其中包括自然灾害评估指标系统;灾害评估的分类和程序;自然灾害评估的基础工作;自然灾害评估的主要手段;自然灾害评估系统的模式和灾害数据库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地震应急救援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灾害损失调查评估技术,更有效地开展地震应急救援等工作,基于Web GIS软件平台和地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方法,开发了地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模拟演练系统。系统包括管理客户端和评估演练端两部分。系统管理员在管理客户端通过参数设定,可快速得到二维地震灾场。结合所嵌入系统中的震害调查评估功能,应急演练人员从评估演练端登录进行灾情查看和评估。地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演练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在应急人员培训工作中被广泛应用,并已取得一定的成绩和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刘春腊  马丽  刘卫东 《灾害学》2014,(2):136-141
洪水灾害社会经济损失评估是防洪减灾领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而评估技术与方法则是洪水灾害评估的核心与关键。在论述洪水灾害社会经济损失类型的基础上,从洪水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非经济损失及其他综合性损失四个方面对国内外洪水灾害社会经济损失评估方法进行了综述,对现有的评估方法进行了评价,并探讨了洪水灾害社会经济损失评估方法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及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6.
建立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是进行灾害评估、等级划分,灾害区划策工作的基础。本文根据生命线灾害的特点,提出以断线时分作为生命线灾害评估的核心指标,建立了包括断线数量、断线时分、年均断线指标、断线密度和断线强度的生命线中断评估指标体系(共21项指标),并用其中一些主要指标对近十几年的铁路水害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7.
洪涝灾情评估标准关键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洪涝灾情评估工作对于各级防汛主管部门制定应对措施,提高洪涝灾害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规范洪涝灾情评估,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启动了水利行业标准《洪涝灾情评估标准》的编制工作。对《洪涝灾情评估标准》的编制背景和编制过程中评估实施主体、评估资料来源、评估指标选取、评估指标阈值区间确定、灾害级别确定、评估模型确定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可为下一阶段标准编制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损失比是震害损失评估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它的取值是损失评估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大震时,大范围的房屋或各类工程结构遭到破坏,损失比取值微小的变化就会引起总损失值有较大的变动。因此,能够合理地给出损失比的取值范围对震害损失评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铁路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结构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分别给出了铁路线路、挡土墙、梁式桥、拱桥、隧道、供电及通信电线路、机械设备和附属房屋建筑的损失比建议值范围,并与现行的国家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模块化火灾综合评估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火灾的综合评估,由于火灾过程的复杂性和人类干预的介入而变得比较困难,本文充分注意到火灾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过程,以及人类干预的不同侧重点,将火灾综合评估系统分解成五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系的评估模块,并对这些模块的结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火灾综合评估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有利于不同评估方法的独立发展和火灾综合评估工作的灵活操作。  相似文献   

20.
科学有效的电力能效评估,不但可以综合反映电网或用户的整体用能状况及主要能耗问题,还能够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制订节能方案,为节能减排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本文针对电力能效评估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研究了国内外电力能效评估的新进展,综述了电力能效评估指标体系与主要评估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架构以及功能架构的电力能效评估系统设计,并且对其各模块实际应用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