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龙湖水系水质监测数据和水资源状况,对龙湖的水质现状进行了科学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陈卫丰  汪芳  任志国 《污染防治技术》2009,22(5):100-103,118
以2007年排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维桥河-洪泽湖水系的环境压力,找出了该水系区域内的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并根据污染源的特征,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北京城市水系水环境模拟及情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水系是流域水环境管理中最为脆弱的控制点.针对城市水系水动力条件差、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严重的问题,应用QUAL2K模型模拟、预测城市水系水环境的时空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北环水系水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的合理有效方案.结果显示,经过多次调整后的模型模拟的匹配度达到了0.9135,水温、溶解氧、COD、TN、TP和Chl-...  相似文献   

4.
钱塘江水系富春江段水污染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钱塘江水系(富春江段)水质状况的监测调查及桐庐、富阳两县(市)主要污染源的排查,分析了富春江段水环境质量现状,以及主要污染来源,为钱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及水资源的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水系污染的综合防治途径大致有三:(1)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如,尽可能实行工业废水的“闭路循环”,较严格地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等等;(2)敷设排水管道(截流管),将废水引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排放;(3)直接利用和强化水系的自净能力。前两条途径是用人为措施消除水系污染,后一条途径则是充分利用自然净化能力。太湖和运河地区河网密度高,在进行水质污染综合防治时,应因地制宜地发挥水系自净能力,必要时还要考虑采用一定的措施(如将河道改建为氧化池,或在湖泊中设置曝气扬  相似文献   

6.
北京城区河湖水系治理中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地回顾北京市近20年河湖水系治理历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分析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根据对城区雨水径流非点源污染总量的粗略估算,指出城市雨水径流非点源污染是导致整治后的河湖水系水质恶化最主要的污染因素;结合发达国家对河湖水系治理的一些经验对北京市河湖水系的治理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彻底治理河湖水系的污染提供新的思路,也可供其他城市在治理城市水系污染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被列为国家“六五”计划期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杭州运河水系污染综合防治研究课题评议会,由国家经委委托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于十月十九日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二十五个单位三十八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评议会,浙江省环保、计划、城建、水利、交通、规划等部门和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省、市的有关领导也参加了评议会. 京杭大运河是浙江省杭嘉湖平原的主要水系,也  相似文献   

8.
对过水性湖泊南湖及其水系7条主干河道水质进行调查研究,结合该水系2012—2015年相关历史数据,阐述南湖水系水污染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治理策略。结果表明,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南湖属于Ⅴ类水,7条主干河道中有4条为Ⅳ类水,2条为Ⅴ类水,1条为劣Ⅴ类水,其中TP和高锰酸盐指数分别是影响南湖和河道水质的关键性指标。南湖水系水质自2012年以来持续改善,氨氮和TP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入湖河道主要污染物指标变化趋势与南湖基本一致。城乡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水、农田径流是造成南湖水系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建议采用控源截污、生态修复等治理措施实现南湖水系改善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东湖水系连通工程生态风险评价及防控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对于揭示水文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侧重于探究连通后水文水动力、水质和水生生物等要素的变化,但对于连通工程实施中的生态风险及其防控对策研究较少。因此,针对大东湖水系连通工程,结合美国环境保护署的生态风险评价框架,构建了大东湖生态风险概念模型,以大东湖水系连通工程的各湖泊为风险小区,选取底泥悬浮、水位变动、引水水质和外来物种入侵作为风险源,水环境、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作为风险受体。利用相对风险模型对大东湖水系连通工程的湖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发现,大东湖水系连通工程中,杨春湖和沙湖的相对风险值较大,约为东湖的6倍,主要原因是杨春湖和沙湖的水位变动和底泥悬浮的风险较大。在此基础上,从开展湖泊底泥疏浚、恢复水体生态功能和优化涵闸工程布局等方面提出风险防控对策。研究结果可为大东湖水系连通工程的科学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温州市鳌江水系氮、磷污染特征,选取17个采样断面,于2022年1月、2022年6月进行两次水样采集,并据此对水体理化指标、氮磷浓度与叶绿素a(Chl-a)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判别理化指标、氮磷营养盐与Chl-a的相关性。同时运用氮磷比判定鳌江水系的营养限制因子,并初步判定鳌江水系的富营养化程度。结果表明:Chl-a、氮磷营养盐浓度存在时空差异;根据灰色关联度判定总氮、溶解性无机氮、氨氮是鳌江水系枯水期Chl-a的主要影响因子,氨氮、溶解性总磷和可溶性磷酸盐是丰水期Chl-a的主要影响因子;鳌江水系在丰水期主要表现为磷限制状态,枯水期主要表现为氮、磷共同限制状态;鳌江水系富营养化评价结果显示丰水期富营养化较严重,下游河段较上游河段严重。  相似文献   

11.
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探讨以再生水满足城市水系环境需水的方法.应用一维恒定与非恒定水质模型计算了4种补水水质方案下该区10条主要河流的环境需水量,从水量平衡角度提出全区再生水BOD5的平均值,并进一步分析了补水水质与河流环境需水量的关系.结合该区水系与污水处理系统空间位置,提出3种再生水的空间配置方法.结果表明:茅洲河和...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子流域的控制单元划分方法,估算了独流减河流域农田种植、畜禽养殖、农村生活和水产养殖4个主要来源的农村非点源COD、TN、TP和氨氮的入河量,并进行空间特征解析。结果表明,2015年独流减河流域农村非点源COD、TN、TP和氨氮总入河量分别为5 036.20、1 373.94、231.75、573.73t,COD是流域中最主要的农村非点源污染物。4个来源对流域污染物入河量的贡献大小依次为农村生活、农田种植、水产养殖和畜禽养殖。空间特征解析结果表明,西部的控制单元1和控制单元2污染物入河量大,东北部的控制单元3、控制单元4包括控制单元5污染物入河量小。主要污染水系为子牙河水系、南运河水系、青静黄排水渠水系、运东排干水系等。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污染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噪声污染的形势比较严峻,不断发生扰民现象,作者从新时期噪声污染的特点出发,提出了防治噪声污染必须遵循五项原则和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5.
GC-MS法对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前后微量有机物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运用GC—MS联用技术对吴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及生物处理曝气池出水中的微量有机物进行了检测,测得进水主要有机污染物53种,出水主要有机污染物55种。微量有机物总去除率与CODCr去除率相近。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放射性氡的特征、来源及其危害,并针对氡的来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瓯江水系水质监测已经全面展开。目前瓯江水系布设的监测点共有八十四个,每年定期进行水文气象和水质监测工作。瓯江是我省第二大水系,干流发源于浙闽交界仙霞岭的洞宫山,东流经过龙泉、云和、丽水、青田、永嘉、温州市等六个市县,至温州入东海,全长三百七十六公里。瓯江还有小溪、好溪、松荫溪、楠溪四条重要支流。为及时了解和掌握瓯江水质和水质变化规律,保护沿江两百多万人民的饮用  相似文献   

18.
农业生物技术与污染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农业生物技术飞速发展,在解决人类的资源短缺、效益衰减等问题的同时,也显示出其巨大的环境效益,但任何科学技术都是“双刃剑”,主要论述了农业生物工程在污染防治中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并对如何防治“基因污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通吕运河水系概况和通吕运河例行监测断面的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了通吕运河历年水质变化趋势。针对通吕运河的水体水质氨氮等污染,提出了6大措施、6大工程、111个项目,并分析了通吕运河水质达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白色污染”的危害、形成的原因,国外塑料废弃物管理现状,提出了解决我国“白色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