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通过实验的方法对怠速条件下汽车排气污染物在排气尾流中的扩散特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怠速条件下汽车排气尾流中的污染物体积分数及其分布,并比较分析了3种不同类型汽车的污染物排放体积分数及其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怠速时汽车排气尾流中的污染物体积分数按照近似指数函数的趋势迅速降低到接近大气背景值;不同类型汽车排气尾流中的污染物体积分数的差别非常明显;排气方向对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扩散及其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工作可以为怠速工况下汽车排气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评价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2.
室外空气污染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单个建筑物外存在点污染源时室外空气污染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首先利用点污染源时单个建筑物周围污染物扩散的风洞实验验证了计算模型和方法的正确性,再利用自然通风的风洞实验,计算了不同污染源位置和建筑物进风口时的室内外速度场和污染物浓度场.结果表明:速度场的计算结果与风洞实验结果基本吻合,无量纲通风量的计算值略小于实验值;建筑物迎风面回流区上方的气流进入室内;当点污染源位于建筑物前的距离和建筑物高度之比约等于1时,污染源在地面处的室内污染物浓度要小于源在建筑物高度一半处的;建筑物进风口的挡风板对室内污染物浓度的影响不大;根据壁面上污染物浓度的分布来改变进风口位置,是减少室内空气受室外污染影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描述了发电厂发电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及种类,再此基础上,分析火力发电厂污染物排放防治成本体系,并将污染物排放防治成本分成污染物排放防治预防成本、污染物排放防治维护成本、污染物排放防治损伤成本三个部分;对这三部分的污染物防治成本进行分别核算,并将其核算结果进行求和,得出污染物排放防治成本核算的总函数;最后,对该方法进行对比实验,通过与传统方法对比,该核算方法的准确度较高,与实际成本值吻合度较高,说明该方法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4.
黄土地区土壤对石油类污染物吸附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通过室内静态实验 ,研究了石油类污染物在黄土地区土壤中的吸附行为。初步探讨了石油类污染物在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中的吸附特性。实验表明石油类污染物在黄土地区土壤中的吸附符合Henry吸附模式 ,吸附分配系数为 1 34 .0 7;黄土对石油类的吸附速度很快 ,1 0min内即可接近吸附平衡。水土比、温度、pH、TDS等对吸附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闸坝调度对污染河流水环境影响综合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研究闸坝各种调度方式下河流污染物的时空变化规律,探索了闸坝调度对污染河流水环境的作用机理,在槐店闸前期研究和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不同闸坝调度方式对污染河流水环境影响的综合实验方案,并开展了现场实验,研究了槐店闸浅孔闸在现状调度、闸门不同开度和闸门全部关闭3种调度方式下的水体、悬浮物及底泥污染物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闸坝调度会对河流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其影响过程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闸坝调度也会对水体、悬浮物和底泥中的污染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促使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中进行转化;流量和水深等因素会对底泥和悬浮物中污染物的释放产生影响.研究工作为构建闸坝作用下河流水环境模型、研究闸坝作用规律、实施闸坝科学调度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燃煤电厂较为集中的鄂尔多斯为研究区域,选取目前易被忽视的2种电厂污染物氨氮、氟离子作为污染因子,探究此类污染物在区域内非饱和带土壤细砂、砂质粉土层的运移规律。通过室内实验、Hydrus-1D软件建立模型进行模拟预测,以获得污染物垂向分布规律。由动态淋滤实验可知:污染物在细砂中的完全穿透时间小于砂质粉土;Hydrus-1D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为0. 950~0. 996;模型校准后,获得用于模拟预测的最佳参数值,细砂土与砂质粉土弥散度α分别为0. 937,0. 75 cm;氨氮在细砂土与砂质粉土中溶质反应参数Kd、Nu分别为2. 5 mg/m L,50. 9 m L/mg,氟离子分别为4. 83 mg/m L,28. 91 m L/mg;模拟持续排放污染物情况可知,短时间内可穿透10 m厚细砂土层,砂质粉土层对污染物截留能力相对较优;高浓度污染物一次性入渗时,高浓度污染物一次性入渗时,污染物10天时穿透10 m砂土层,180 d时氨氮污染物穿透砂质粉土层,氟化物未能穿透。模拟预测可判断污染物是否能够穿透非饱和带进入地下水取决于污染物浓度、土层质地与厚度、污染物排放时间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7.
腐植质与有机污染物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腐殖质的结构特性、与有机污染物的结合性质以及腐殖质对有机污染物毒性和生物可利用率的影响。已有的研究表明:腐殖质与有机污染物的结合能力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腐殖质的结构、腐殖质的分子量和浓度、有机物的结构、水环境条件以及光化学降解作用等;腐殖质的存在通常降低了有机污染物的毒性,但在少数情况下例外,其推测性的机理还有待于实验进一步验证;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率不仅与腐殖质的浓度和组成有关,还受水体PH值的影响。本文同时对腐殖质的结构和多样性的研究、腐殖质对极性有机污染物的迁移、毒性和生物可利用率的研究、腐殖质增强某些有机物毒性的机理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植被过滤带作为一种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措施,在截留泥沙侵蚀、保护河道水质等方面效果显著。该文主要综述分析了国外中试实验(小区实验)研究过滤带截留农业径流污染物(沉积物、N、P营养物、农药等)的效能与机制及其有效运行的影响因素,介绍了污染物在过滤带中迁移转化的数学模型;探讨分析了小区实验与实际田间过滤带的差异;概述了国内过滤带的研究情况。结合目前过滤带的研究不足点以及国内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化学质量平衡法在水体污染物源解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化学质量平衡法(CMB)是大气污染物源解析的主要方法之一。本实验模拟静肪水全点源恒流排放的条件,各污染物在水中的扩散行为,建立扩散经验模型来验证化学质量平衡法是否适用于水全污染物的源解析。做污染物浓度-距离曲线可预测各污染物的扩散行为;由同一污染源中污染物扩散方程的比较来确定污染源“成分谱”随扩散过程的变化,再由受体的污染物浓度便可求出每一污染源对该受体的贡献度,除极个别点外,污染物浓度实验值与预  相似文献   

10.
GC/MS法分析焦化废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GC/MS联用仪对废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进行分离定性、定量的实验方法 ,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阐述了活性污泥法对焦化废水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1.
将高压静电场除尘杀菌、活性炭吸附光催化分解等技术集成一体 , 开发高效空气净化技术和空气净化器,并进行污染物净化实验。结果表明,该集成技术对空气中颗粒物、二甲苯和甲醛等污染物均具有很高的净化效率;气态污染物净化时,初期以活性炭吸附为主,后期以光催化分解为主;活性炭吸附具有选择性,吸附二甲苯速度比甲醛快。  相似文献   

12.
对秋季冲洪积扇地形下污染物扩散问题的处理,需要加强扩散参数的研究。本文应用发烟照相法研究垂直扩散参数,对其理论曲线与实验曲线进行了比较,对下风向轴线浓度理论值与实验值进行了讨论,认为冲洪积扇的地形和稳定度状况,比平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稀释;洪积扇地形下研究大气扩散,1km内需用实测的扩散参数来进行计算污染物的扩散,1km以远引用理论值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榆中污染扩散实验翔实的观测资料,使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开展了城区内流场及污染物传输扩散的数值模拟研究,并将模拟值与外场实验观测值对比,以此检验Fluent软件的适用性。结果表明,Fluent能较好地模拟城区内流场,风场的模拟值能反应实际风场的变化趋势,风向平均绝对误差为32.18°,风速平均相对误差为35.63%;且模拟效果随风速的增大而逐步提高;城区建筑物对流场拖曳作用明显,街区分布对流场的影响较大;以SF6为示踪物,Fluent软件能模拟出与观测污染物扩散相似的形态,表明Fluent软件对污染物传输和扩散的较好模拟能力。该研究加深了对城区内流场复杂性的认识,并为了解城区内污染物传输扩散过程、做好空气污染事故灾害防治和救援以及事故后灾害评估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水中五氯酚钠对发光细菌毒性测定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施玮  牛军峰  余刚 《环境科学》2004,25(3):44-47
应用发光细菌检测法,考察了不同的影响因素对水体中典型的有机污染物五氯酚钠的生物毒性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五氯酚钠对发光细菌的EC50值随着pH值和硬度的增加而增加;五氯酚钠的15 min EC50和20 min EC50基本相符;与水体中相同浓度的常规有机污染物相比,五氯酚钠表现出更强的毒性,实验中常规有机污染物的存在对五氯酚钠毒性测定的结果影响较小.原水毒性检测实验显示一定毒性(相对发光率降低14%),原水水质对测定结果影响程度与去离子水相似.  相似文献   

15.
人工湿地对有机污染物降解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研究了人工湿地对水中以BOD5和COD有机污染物含量的表征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水中有机污染物有明显的净化作用;细菌总数与有机物的降解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植物根系的吸收是有机物降解的主要来源;人工湿地总体处于厌氧状态,在植物根系未到达处生活的细菌均属兼性厌氧菌。  相似文献   

16.
有机粘土矿物对水中菲蒽混合物的吸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用长碳链季铵盐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HDTMA-Br)作为改性剂对天然粘土矿物进行改性。利用改性后的粘土矿物对混合污染物进行吸附/解吸实验,结果显示:HDTMA改性粘土矿物对混合溶液中菲、蒽及混合物的吸附等温线均呈线性,是分配作用结果;随着改性土用量的增加,其吸附量逐渐减小,对污染物的去除率逐渐增大,最后趋于平衡;有机粘土矿物吸附混合污染物后解吸率均在5%以下;将改性土对混合污染物的吸附与对单体污染物的吸附进行对照,改性土总的吸附量大大增加,基本是对单体污染物的吸附量之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土柱实验,对氟、砷污染物在包气带中的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用氚做示踪剂,测定了水力弥散系数.为比较氟、砷污染物的弥散系数、滞留因子和孔隙流速,做了稳态饱和流和稳态非饱和流的土柱实验。结果表明,稳态饱和流和稳态非饱和流的水力作用相差不大,稳态非饱和流状态下较稳态饱和流状态下的土壤介质对氟、砷污染物的滞留作用强。  相似文献   

18.
崔海航  刘珺芳 《环境科学学报》2016,36(10):3636-3642
针对膜污染的动态变化问题,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手段建立了中空纤维膜的二维轴对称模型,综合考虑了污染物间粘附力及水流剪切力的影响,提出有效剪切应力的概念,在模型中耦合了变形几何、自由多孔介质流动及稀物质传递3种物理场,将污染物法向积累、切向有效剪切与污染物界面处的网格速度相关联,建立了膜面污染物截留的动态模型.依据死端过滤与错流过滤的实验数据,确定出模型的匹配参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进给方式(连续流与脉冲流)对膜面污染物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水流剪切力足以克服污染物的临界粘附力时,可对膜面污染物起冲刷作用;与连续流相比,脉冲流具有更高的有效剪切速率,在对膜面污染物的冲刷作用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9.
以济南玉清湖水库为例,采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沉砂后的微污染黄河水进行了预处理试验,考察了湿地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及其变化趋势.同时,根据实验数据,构建了潜流人工湿地系统COD、TN、TP的一级动力学模拟方程.结果表明,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对COD、TP、TN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9.89%、50.44%、53.41%和48.45%;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处理是物理、化学和生物及其协同作用的过程.人工湿地沿程及不同高度污染物浓度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染物的降解沿人工湿地水流方向逐渐降低,污染物主要在人工湿地床体前部被去除,潜流人工湿地床体上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底泥吸附和污水有机物降解实验 ,研究了高COD浓度污水与洁净底泥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 ,洁净底泥对高COD浓度污水中的污染物具有吸附作用 ,且在起始段此作用较明显 ,但在后期的作用就下降很多。底泥固相量的增加可显著提高水相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去除率 ;但对于不同来源的污水 ,并非按照同一比例增加 ,污水性质显著影响底泥的有机污染物吸附量。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由于其作用缓慢 ,在开始的阶段 ,对水相有机污染物的减少远没有底泥吸附所起的作用大 ;但在后期其累计的作用将明显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