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2016年徐州市区7个自动空气监测子站的臭氧(O_3)与气象要素的连续观测数据,探讨了徐州市区大气中O_3浓度的变化特征及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2016年徐州市区O_(3-8h)浓度为12~206μg/m~3,年均值为122μg/m~3;O_3浓度呈现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和"单峰型"的日变化特征。O_3浓度与温度呈正相关性,与湿度和气压呈负相关性;当气压1 010 hpa,气温25℃,相对湿度50%时,O_(3-8h)容易出现超标污染。  相似文献   

2.
利用2013年沈阳市11个子站的大气臭氧自动连续监测数据,并结合气象要素对二者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臭氧超标时段多对应高温、低湿、大风、高压系统控制的天气条件。臭氧质量浓度变化与温度成正相关,与相对湿度成负相关,且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夏、秋季主要受温度影响,冬季主要受风速影响。当主导风向为西南风时容易产生高臭氧质量浓度。春、夏、秋季臭氧质量浓度主要受局地光化学反应控制,可根据气象要素对其质量浓度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3.
泰安市大气臭氧污染特征及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凯  刘敏  梅如波 《环境科学》2020,41(8):3539-3546
2018年5~7月对泰安市城区站点的臭氧及前体物进行在线监测,并基于特征比值法和光化学模型分析了臭氧及前体物的污染特征及臭氧生成对前体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泰安市正遭受较为严重的臭氧(O_3)污染,臭氧浓度的日变化呈典型的单峰型变化,15:00左右出现最高值,氮氧化物(NO_x)和VOCs的日变化趋势整体呈现夜间高白天低的变化特征.由O_3生成效率(OPE)、VOCs/NO_x和H_2O_2/NO_z特征比值法及基于EKMA曲线的方法均得出观测期间泰安市大气O_3光化学生成偏向于NO_x敏感区及过渡区,削减NO_x和VOCs均对O_3生成具有控制作用.同时基于EKMA曲线的方法还得出在O_3前体物浓度减排时按照丙烯等效浓度(PE)与NO_x浓度比值为8∶3进行VOCs(PE)和NO_x削减可以达到O_3浓度控制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了解葫芦岛地区臭氧污染,以该市2014年-2016年臭氧(O_3)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O_3浓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葫芦岛市O_3污染有明显的加重趋势;O_3污染天气集中出现在4~10月;O_3浓度的日变化特征呈现单峰分布,峰值出现在15:00,谷值出现在06:00; O_3前体物(NO、NO_2、CO)浓度休息日低于工作日,O_3浓度休息日高于工作日。日间为环境监测和预报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5.
采用吉林省国家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点的臭氧(O_3)和气象(气压、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监测数据,探讨吉林省臭氧时空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2017年吉林省O_3最大8 h 90百分位浓度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片状分布;2017年吉林省各季节O_3最大8 h平均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2017年吉林省O_3浓度月变化和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月变化中于5月出现峰值,12月出现谷值;日变化中于上午7∶00出现谷值,下午15∶00出现峰值;从臭氧超标率来看,当970 h Pa平均气压≤980 h Pa、平均温度25℃、最高气温30℃、日较差16℃、40%相对湿度≤50%以及3 m/s平均风速≤3.5 m/s时,吉林省易发生臭氧污染。  相似文献   

6.
大气中的臭氧(O_3)的90%都分布在同温层中,其最大浓度在离地面15~25公里上空。由于近年来大气中可以破坏臭氧的化学品诸如氟氯烃类(CFCs)等的浓度不断增加,它们进入同温后在紫外线作用下分解出氯原子(Cl)对臭氧起催化破坏作用的结果使同温层中的臭氧不断受到  相似文献   

7.
对沈阳市区环境空气中的臭氧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利用沈阳市大气自动监测系统的数据,分别分析了沈阳城市中心区和城市边缘区臭氧的污染情况以及臭氧与其他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并总结了臭氧与其他污染物的季节性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南京夏季市区VOCs特征及O3生成潜势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0,他引:8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大气中光化学污染臭氧(O3)的重要前体物,其在大气中的浓度水平直接影响着臭氧的污染特征.本研究运用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快速在线连续自动监测系统,于2013年8月对南京市区大气中98种VOCs进行观测,分析南京夏季VOCs体积分数水平及组成特征,分析臭氧及其前体物的变化,运用VOCs/NOx比值法研究南京臭氧生成敏感性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夏季南京市区大气VOCs最高体积分数达200×10-9,平均体积分数为52.05×10-9,各物种体积分数大小为烷烃含氧有机物烯烃芳香烃;臭氧平均质量浓度76.5μg·m-3,小时质量浓度超标率为5.9%.臭氧质量浓度高值期,其前体物VOCs与NOx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并与O3变化呈明显的反相关;不同臭氧质量浓度阶段,同种类的VOCs体积分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夏季南京市区的臭氧生成对VOCs较敏感,属于VOCs控制区.  相似文献   

9.
根据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湖南省长沙市城区10个监测点O_3小时浓度监测数据,综合分析了长沙市O_3的时空分布及其与前体物、气象要素相关关系。结果显示:监测期间长沙市城区O_3小时平均浓度为44.47μg/m~3,O_3高值浓度主要集中在5-9月份,季节分布上O_3平均浓度整体呈现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的特征。日变化上O_3呈现倒U型分布,一般在15:00、16:00左右达到峰值浓度,日循环可分为4个阶段:即臭氧累积阶段、臭氧抑制阶段、臭氧光化学生成阶段、臭氧的消耗阶段。空间分布上整体呈现出对照点峰值浓度明显大于城市环境评价点,从城区外围站点浓度大于市中心点浓度特征。O_3的前体物CO、NO_2均呈现双峰型分布,其中O_3与CO、NO_2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气压、湿度呈负相关关系,与温度呈正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根据深圳市龙华区观澜子站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龙华区近年来空气质量状况、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时间变化特征、气象条件和污染物浓度相关性,以及典型臭氧(O_3)污染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龙华区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空气质量指数(AQI)超标日中,O_3浓度超标天数最多,其次依次是PM_(2.5)、PM_(10)和二氧化氮(NO_2)。PM_(2.5)、PM_(10)和NO_2在秋冬季的浓度最高,春季次之,夏季最低;而O_3浓度则在夏秋季最高,春季次之,冬季最低。除O_3(日间浓度高于夜间浓度)以外,PM_(2.5)、PM10和NO_2晚间浓度高于日间浓度。此外,相关性研究表明,颗粒物污染以细颗粒物为主,O_3(8 h)和NO_2与颗粒物浓度均呈正相关性。由于地域差异的存在,O_3(8 h)和颗粒物浓度的相关性在不同地域表现也不同。同时,大气污染物浓度与气象条件和人为排放源的相关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利用远安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2017-2018年的监测数据,对空气中臭氧(O_3)的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远安县城区空气中臭氧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占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臭氧浓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月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日变化呈单峰型且高峰段在13:00—18:00;月变化规律显示6月—10月浓度最高;季节变化规律显示夏季浓度最高,冬季浓度最低。  相似文献   

12.
于2014年1-12月在武汉市城区对大气中10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进行在线监测,以便研究武汉市区VOCs的组成特征及变化规律。同时评估大气VOCs对武汉市臭氧(O_3)生成的影响,并探讨关键VOCs活性物种及来源。结果表明,武汉市2014年大气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s)年平均浓度为(92.88±1.06)μg/cm~3,乙烷、丙烷、乙烯、正丁烷、甲苯是浓度最大的5个物种。大气TVOCs的浓度在冬季最高夏季最低,昼夜变化表现为明显的早晚双高峰特征。在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s)中,烯炔烃的臭氧生成潜势最大,其次为芳香烃和烷烃。武汉市臭氧生成潜势最大的5个物种分别为乙烯、间/对-二甲苯、丙烯、甲苯和异丁烯。机动车排放是武汉市大气VOCs的重要来源,控制机动车VOCs排放有助于削减大气VOCs活性较大的组分,从而减少臭氧的生成。  相似文献   

13.
O3是城市大气污染物中首要的光化学污染物,本文利用2014年锦州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对环境空气O3浓度的频率分布、全年超标情况、O3浓度的每日变化、臭氧与其光化学反应前体物的日变化等进行分析总结;O3每日的小时平均浓度变化和季节浓度变化以及每日的O3与N0X、CO、PM2.5等反应前体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规律明显。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13年沈阳市11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大气O3自动连续监测数据,对O3浓度的区域分布、季节变化、日变化及其与NOx相关性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心城区O3浓度低于外围.O3和大气氧化性OX(O3+NO2)浓度在午后15:00左右出现峰值,NOx呈双峰态日变化,在7:00和23:00左右出现峰值.不同季节污染物的浓度变化存在差异,O3和NOx浓度分别在夏季与冬季达到最大.NOx浓度存在200 μg/m3左右的“分界点”,NOx低于分界点时以NO2为主,高于分界点时NO占大部分.OX区域贡献主要受区域背景O3的影响,局地贡献主要受局地光化学反应制约.  相似文献   

15.
南京北郊大气臭氧周末效应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本研究根据2013-12-01~2014-11-30南京北郊臭氧(O_3)及其前体物(NO_x、CO、VOCs)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工作日与周末O_3、NO_x、CO和VOCs质量浓度变化的差异及成因.结果表明,南京北郊O_3具有明显的"周末效应":即工作日O_3质量浓度高于周末,前体物质量浓度的变化与之相反;O_3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9.84μg·m~(-3)(冬季)、53.45μg·m~(-3)(春季)、57.17μg·m~(-3)(夏季)和40.43μg·m~(-3)(秋季),春季的周末效应较其它季节更为明显.NO_2/NO工作日与周末分别为3.63和3.46,工作日比周末高4.81%.工作日O_3累积时间更长,O_3累积速率更快,大气氧化性更强,是工作日O_3质量浓度高于周末的原因.VOCs、NO_x、NO和NO_2与O_3质量浓度的相关性均呈现出工作日大于周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夏季长三角地区臭氧非线性响应曲面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3年8月上旬,长三角地区发生了一次大范围高浓度臭氧污染事件.本研究基于WRF-CMAQ空气质量模型系统,结合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构建了臭氧与其前体物之间的非线性响应曲面模型(Response surface modeling,RSM).基于RSM探讨了长三角地区O_3化学的敏感性特征,分析了上海市O_3的来源并预测不同情景下O_3的变化,提出O_3污染的最优控制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夏季O3主控因素区域差别较大,上海环科院、杭州卧龙桥、南京玄武湖等城区点位属于VOC控制型;徐州铜山、合肥肥西、丽水青田等郊区属于NOx控制型.O_3的敏感性特征在不同浓度水平下也呈现较大差异,随着O_3浓度水平的升高,各地区NOx敏感性均有所增加.从区域来源来看,远距离传输对平日上海O_3贡献较大,占50%以上;而在O_3污染日,本地及区域贡献为72.1%,而远距离传输贡献下降至27.9%.快速预测了110组减排情景,表明在本地及区域前体物均减排70%的情况下,2013年8月上海O_3浓度能完全达标.  相似文献   

17.
为控制大鹏新区O_3污染,分析了新区(葵涌、南澳、杨梅坑监测站点)O_3浓度变化及NO_2、气象条件对其影响。研究发现,2016年新区O_3浓度为69μg/m3,其中葵涌O_3浓度同比涨幅高于南澳。葵涌、南澳O_3与NO_2浓度成反比,表明两站点较低浓度的NO_2往往伴随着较高浓度的O_3。葵涌臭氧周末效应显著,休息日浓度(53.63μg/m~3)高于工作日(52.92μg/m~3)。新区夏季O_3浓度处于全年较低水平,但O_3污染高发于夏半年(7—10月)。新区O_3超标的关键气象因子为温度≥20℃、相对湿度≤40%、无降水及受偏南风控制。新区应首要针对葵涌站点,严控O_3高发时段(15∶00前后)以及休息日臭氧前体物排放。  相似文献   

18.
根据毕节市2015年大气污染物浓度和气象因子的监测数据,分析了毕节市区大气污染物SO_2、NO_2、PM10、PM2.5、CO及O_3浓度的月、季和年平均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大气污染物浓度之间以及大气污染物浓度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毕节市区2015年空气质量总体良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95.1%,主要大气污染物为PM10和PM2.5;(2)大气污染物SO_2、PM10、NO_2、PM2.5、CO的月浓度都呈"V"型单谷变化趋势,而O_3的月浓度则为单峰变化趋势;大气污染物SO_2、PM10、NO_2、PM2.5、CO浓度的季节变化为冬季最高、夏季最低,O_3浓度的季节变化则为春季最高、冬季最低,且季节之间的差异性显著(p0.05);大气污染物PM10和PM2.5的年平均浓度分别超过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一级标准年平均浓度限值的18.2%和112.4%,SO_2和NO_2的年平均浓度均未超过国家一级标准的年平均浓度限值;(3)大气污染物SO_2、NO_2、CO浓度与颗粒物PM10、PM2.5浓度之间两两呈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其与O_3浓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PM2.5浓度与PM10浓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性,而PM2.5浓度与O_3浓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PM2.5浓度与其他大气污染物浓度之间的拟合方程为:PM2.5=2.718+0.130SO_2+0.747PM10+0.255NO_2-0.077O_3+0.678CO;(4)气压与大气污染物SO_2、NO_2、CO、PM10浓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其与O_3浓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性;温度除与O_3浓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性外,与其他大气污染物浓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性,且其与O_3浓度的相关性系数最大(r=0.501),说明温度对O_3浓度的影响较大;相对湿度除与CO浓度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外,与其他大气污染物浓度之间均呈显著性负相关性;风速与O_3浓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性,其与其他大气污染物浓度之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持续推进,颗粒物浓度逐年下降,但近地面臭氧(O_3)污染问题逐渐凸显,选择江油市2016-2018年自动监测数据进行O_3年际、季度、每月和小时浓度变化特征分析。江油市O_3浓度逐年增加,并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春季和夏季臭氧浓度偏高,每日小时平均浓度呈现单峰型分布,16时出现峰值,并且峰值浓度逐年增加。今后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前体物削减力度,同时注重科技手段,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进行精准管控,要求企业错峰生产,强化地域联防联控,推动O_3和颗粒物协同减排。  相似文献   

20.
朱常琳  李夏清  李富渊 《环境工程》2017,35(11):104-109
分析西安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PM_(2.5)、PM_(10)、SO_2、NO_2、CO、O_3)随时间、空间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天气情况、车流量变化之间的相关特性。结果表明:大气污染物浓度会因地区特点随人流量呈规律性波动;PM_(2.5)、PM_(10)与对应的SO_2、NO_2、CO、大气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与臭氧、温度、风速呈负相关;受排放及气温辐射影响,NO_2浓度在午后出现峰值且滞后于交通峰值;连续型降水对PM_(10)的稀释作用随降雨天数的增加呈"驼峰"型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