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某分子筛生产企业焙烧炉排放的废气开展催化氧化侧线试验研究,考察了在不同反应温度和催化剂床层空速条件下,催化氧化对烃类、含氮VOCs以及CO的去除效果,并重点考察了不同试验条件下NOx的产生量。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催化氧化技术能在275~325 ℃的较低温度下有效去除废气中的非甲烷总烃、CO和含氮VOCs等有害组分,污染物去除率达95%以上,且NOx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2.
催化氧化法处理甲硫醇废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催化氧化法处理含硫有机废气,燃烧催化剂是主要活性组分为V205、过渡金属氧化物(MOx)和微量贵金属,负载在经特殊方法处理的天然沸石上。50m3/h中试装置的甲硫醇废气的载线试验和1500m3/h工业装置的运转结果表明,催化剂反应后的温升明显,净化率≥95%,氧化产物(Sox)经稀碱吸收,消除了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3.
基于加热炉技术对石化企业VOCs进行直接燃烧处理,采用低温催化燃烧催化剂进行了相应试验。结果表明:催化燃烧法适用于于低浓度VOCs治理,热力燃烧法则适用于不同组成与浓度VOCs的综合治理;在温度≤320℃、空速≥12000 h-1的条件下,低温催化燃烧技术VOCs排放浓度可满足DB31/933—2015要求(≤70 mg/m^3);在VOCs浓度高达30000 mg/m^3情况下,经过750~850℃的热力燃烧技术处理后,VOCs排放浓度≤20 mg/m^3。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快速发展,尤其是汽车、化工、燃料涂料制造、印刷、医药等领域的飞速发展,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文章以某电动汽车涂装生产线VOCs废气治理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涂装VOCs治理的相关法规标准、产生的环节,以及全流程防治措施,对降低涂装生产线VOCs废气环境影响,做好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5.
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VOCs废气,如何开展好对VOCs废气的处理工作,是当前化工行业所需解决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分析VOCs废气的危害及处理必要性,对化工行业VOCs废气的处理技术展开探讨,以期对化工企业选择适用的VOCs废气处理技术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以烧结金属粉末微孔过滤材料为吸附材料和催化剂基体、CuMn/γ-Al2O3为催化剂的烧结金属催化净化装置,可实现对VOCs废气的有效去除。实验室试验表明:苯、甲苯和二甲苯的催化转化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250℃以上,甲苯和二甲苯的催化转化率高于99%;在280℃以上,苯的催化转化率高于99%。空速为2.0s^-1时催化荆的催化转化率要较空速为3.0s^-1时高。现场试验表明:在300℃左右,VOCs气体经过由烧结金属催化材料刺成的金属过滤器后,苯、甲苯、二甲苯的去除率均高于99%。经金属过滤器处理后,苯、甲苯、二甲苯的排放浓度可低于北京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501—2007中的排放限值排放。  相似文献   

7.
低浓度VOCs废气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叙述了低温等离子体、光催化和生物处理三种新技术的废气净化原理和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并对其发展前景和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这些新技术不但可有效解决以往的技术难题,而且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停留时间短、高效、稳定、反应彻底且无二次污染等,克服了传统方法中的许多缺陷,将在低浓度VOCs废气治理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催化氧化技术在处理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生产废气治理方面研究,工业侧线试验表明在平均空速低于20 000 h~(-1),反应器入口温度250~300℃的条件下,DCP废气经过催化氧化处理,净化气非甲烷总烃浓度小于70 mg/m~3,远低于国家废气排放标准,非甲烷总烃去除率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9.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加重大气复合污染的重要前体物之一。催化氧化技术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VOCs氧化分解为无毒的CO2和H2O,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理手段之一。综述了国内外VOCs催化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针对传统的热催化氧化技术的高能耗和光催化净化技术的低效率等问题,重点总结了光热催化剂的设计理念和对其作用机制的认知,展望了VOCs光热催化氧化技术未来的发展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某公司有机化工厂蓄热式氧化炉(RTO)的实际运行效果,针对新增废气采取了相应措施,扩大了RTO炉的处理范围,减少相关装置VOCS排放量,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臭氧催化氧化是处理污染物的有效方法,而国内对此技术的研究集中于水中污染物的处理,介绍了国内外臭氧催化氧化VOCs和CO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催化剂研究和催化机理两方面。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餐饮油烟(COFs)排放量与日俱增,其释放的油烟颗粒物(CFPM)和气态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持续增加,由此引发了科研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传统的油烟净化技术如高压静电法、离心分离法、过滤法和液体洗涤法等,已经不能满足排放要求;一些成熟的VOCs治理技术在这个背景下被应用到餐饮油烟的VOCs净化中,并取得了显著进展。鉴于此,本综述总结了高温催化氧化技术、低温等离子体-催化氧化技术的最新进展,着重分析了餐饮油烟VOCs消除应用中催化材料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以期为餐饮油烟VOCs高效净化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强化VOCs治理及废气处理效果,分析了VOCs治理及废气处理中广泛应用的热力氧化技术:直接燃烧(TO)、催化燃烧(CO)、蓄热式燃烧(RTO)及其变种蓄热式催化燃烧(RCO)技术的发展和演化历史,对比了不同技术各种工况条件下的优缺点.应根据需要,合理选择热力氧化技术,以提高VOCs治理及废气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有毒有害焚烧废气处理的原理及工艺流程,分析了焚烧废气中粉尘、HCl和NOx去除的原理,根据焚烧废气处理的试验结果,探讨了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试验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焚烧废气中的粉尘、NOx、HCl在吸收塔均达到较高的去除效率,其中粉尘的去除效率92%;NOx的去除效率平均58%,高的可达80%;HCl的去除效率平均达87%.随着液气比增大,其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紫外光氧化技术,包括光催化、光敏化、紫外氧化剂氧化、真空紫外光解,以及其中几种方法组合的复合型处理技术。阐述了这些技术的原理、挥发性有机物处理研究进展和技术特点。指出:复合型处理技术的研究可能是紫外光氧化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汽车喷漆热企业制造的主要环节之一,本文主要对是汽车喷漆废气VOCs处理技术应用进展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对汽车VOCs处理技术运作原理进行概述,对汽车喷漆废气技术优化实施措施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采用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HFMBR)对二甲苯、乙酸乙酯单一废气以及复合废气的净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FMBR处理单一气态污染物,气体停留时间t控制为10 s,二甲苯进口浓度为1 882 mg/m3时,降解效率(RE)为69%,最大生化降解量ECmax为469.7 g/(m3·h);而乙酸乙酯进口浓度为1 944 mg/m3时,RE为80%,ECmax为559.9 g/(m3·h)。HFMBR处理复合废气,气体停留时间t控制为10 s,复合气体中二甲苯、乙酸乙酯浓度各为1 920 mg/m3、2 017 mg/m3时,二甲苯RE仅为44%,ECmax下降至301.1 g/(m3·h);而乙酸乙酯的RE为70%,ECmax仍高达509.7 g/(m3·h)。高浓度乙酸乙酯的存在对二甲苯产生了抑制作用,而二甲苯几乎不对乙酸乙酯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低浓度VOCs废气治理技术的对比分析,确定了采用“洗涤-吸附-催化氧化”工艺治理某石化企业污水处理场氧化沟低浓度VOCs废气。在废气洗涤操作液气比2~6 L/m3、微正压常温操作,常温吸附、80~120℃吸附再生,催化氧化反应空速5 000~20 000/h、入口温度350~400℃的操作条件下,吸附罐排放尾气中非甲烷总烃浓度低于10 mg/m3、臭气浓度降低至20;催化氧化净化气中非甲烷总烃浓度低于15 mg/m3,苯、甲苯及二甲苯均低于检出限,满足国家及地方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洗涤-脱硫及总烃浓度均化-催化氧化"工艺技术在炼油污水处理场的应用情况。工业应用表明,该技术适用于处理污水场总进水口、隔油池、气浮池(浮选池)等预处理设施排放的高浓度废气治理,其工业装置能耗低、操作简便、安全性能高且废气及恶臭处理效果好。处理设施运行后,对非甲烷总烃去除率达到97%以上,对苯、甲苯、二甲苯的去除率接近100%,对硫化氢及硫化物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净化后的气体浓度值均较低,远优于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催化氧化法是目前最有效的处理VOCs的方法之一。就贵金属催化剂在VOCs的催化氧化中的应用,列举了近年来Pd、Pt、Au、Ru催化氧化的实例,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总结。最后,归纳并重点分析了催化剂的分散度、颗粒粒径、载体3个因素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同时,对预处理也作了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