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0 毫秒
1.
围绕《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为要求,深化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重点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水平的突出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以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为动力,重点推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强化环境监管,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环境基础。"的指导思想,在规划中主要突出6个方面的特点:①指出总量减排的新内容和新要求;②突出向技术减排要效益;③提出参与综合决策的战略思想;④突出民生关注的环境问题;⑤突出防范环境风险的紧迫性;⑥突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新需求。  相似文献   

2.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保障核安全是推动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此前提下发展核能是促进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分析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保障核安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并提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核安全监管的方向与重点,包括加强核电安全监管、完善核安全监管制度建设以及做好核安全风险防范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地方传真     
《环境工作通讯》2012,(1):115-117
《浙江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发布 浙江省人民政府日前印发了《浙江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环境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生态文明水平明显提高。《规划》围绕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保护与“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有机结合,提出了持续深化污染减排、着力改善环境质量、严格防范环境风险、全面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健全生态安全保障体系5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涵盖了新阶段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领域。《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将实施主要污染物减排、清洁水源、清洁空气、清洁土壤、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范、核与辐射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环境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等八大重点工程,并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安排等方面设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期间,环境经济政策的建设要围绕总量减排、质量改善、风险防范和区域均衡发展主题,突出税费、价格、金融、贸易等领域,建立排污交易、生态补偿机制,争取到2015年基本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5.
<正>国家发展改革委张勇副主任日前主持召开座谈会。会上交流了上半年节能减排及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形势,并对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三五"节能减排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张勇提出,要充分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准确把握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今后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压力的加剧,节能减排将成为国家长期战略。低碳发展将成为我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两型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形式。节能减排将成为低碳发展的切入点,低碳发展将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全方位为实现节能减排创造良好氛围,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天津市将紧抓"两个核心、一个连接和两个辅助"的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建设,实现国家低碳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为落实国家环保政策法规,推进节能减排、防范信贷风险,国家环境监管部门、央行、银行业监管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加强了环保和金融部门的合作与联动,提高了全社会的环境法治意识,对促进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重大。[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升我国工业园区绿色发展水平,对目前我国工业园区发展历程、现状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工业园区绿色发展政策进行了梳理和对比,并结合工业园区绿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表明:①我国工业园区经历了快速发展、调整发展和科学发展等阶段,在经济发展、资源与能源优化利用、污染减排等方面成效显著.②我国工业园区绿色发展的相关政策主要体现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园区循环化改造、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绿色园区建设和UNIDO绿色工业园区创建等工作中,这些政策在推动主体、实施路径、侧重方向上各不相同又各有特色,对推动工业园区节能减排绩效明显.③目前,我国工业园区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视程度有待提升、风险防范意识有待加强、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等方面.为此,提出了我国工业园区绿色发展对策建议: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园区绿色化、生态化、低碳化建设,实现经济环境双赢;注意环境风险防控,确保环境安全;创新管理机制,强化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茂名市在资源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等方面存在规划编制工作滞后,环保资金投入不足,重点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内居民区搬迁压力大,生态保护薄弱等问题并结合茂名实际提出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工业入园、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集中治污,生态补偿、规划衔接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举生态文明建设大旗,以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为核心任务,积极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认真抓好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治理突出环境问题、推动改革任务落实、深入开展全民行动等方面取得成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国家也出台“铁腕”政策,国务院正式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对省级人民政府和重点企业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节能减排.科技先行”,坚持科学发展加速自主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坚持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道路,已经形成了不可逆转的时代发展大趋势。人们也开始将节能减排的焦点投向了科技、投向了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 顺应环境趋势.河南省也推出了节能减排科技工程.而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工程有哪些重要目标任务。又是如何实施的呢?记者带着这样一些问题采访了河南省科学技术厅马世民副厅长。  相似文献   

12.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中国生态农庄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农庄的思路,进而以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为出发点,阐述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态徒庄的几大设想,为今后中国生态农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中国生态农庄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农庄的思路,进而以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为出发点,阐述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态农庄的几大设想,为今后中国生态农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越来越凸显,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环境污染仍然较重,节能减排压力有增  相似文献   

15.
2013年本刊将加强"法律法规研讨"、"典型案例解析"等栏目,从理论和实践上深入解读和探讨环境与发展议题。2013年拟重点选题:生态文明、环境与健康、农村环境保护、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土壤污染与修复、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环境管理、大气环境质量管理、污染减排重点目标、环境与贫困、国际环境合作及环境外交环境产业等。  相似文献   

16.
《环境保护》2008,(7):F0002
节能减排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正受到全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关注。面对资源环境压力。企业是未雨绸缪还是临渴掘井?节能减排是企业的负担还是机遇?节能减排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吗?如何合理利用节能减排手段与机制?怎样把握节能减排背景下的商业机遇?  相似文献   

17.
银监会近期下发《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指出银行业要从战略规则、内部控制着手,防范高耗能、高污染带来的各类风险。银监会相关负责人指出,根据《意见》,银行要加强与节能减排主管部门的沟通,对其公布和认定的耗能、污染问题突出且整改不力的授信企业,除了与改善节能减排有关的授信外,不得增加新的授信,原有的授信要逐步压缩和收回。对存在重大耗能和污染风险的授信企业要实行名单式管理。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五大工程"和"美丽中国"的要求,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国家能源需求增长、节能减排和环境要求离不开核能的发展。核电目前在我国电力结构所占的比例还不高,但作为安全、清洁、高效  相似文献   

19.
论可持续发展与污染减排的辨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令世界瞩目.然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全国各地不同程度的出现了生态和环境危机.这种危机是我国继续发展经济的严重障碍.在面临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双重压力下,党和政府果断决策要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论述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通过具体实例诠释新农村节能减排的内涵,分析了制约节能减排的因素,即推进力度与政策不适应、资源能源的节能减排技术与实际情况不适应、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与农村实际不适应、生态监察的力度与节能减排要求不适应等,提出了建立政策支持体系、执法监管体系、技术保障体系、舆论导向体系等四项推进措施,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节能减排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