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水分垃圾焚烧热回收和烟气净化系统的合理布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热平衡计算分析了高水分生活垃圾在焚烧前干燥脱水对系统热效率的影响 ,并比较了用不同介质干燥湿垃圾时热回收系统的效率和对烟气净化系统布置的要求。计算表明 :系统产生的可供有效利用的蒸汽量总是随垃圾干燥后应用基水分的降低而上升。采用排烟作为干燥介质时系统热效率也随应用基水分的降低而上升 ;而采用热空气作干燥介质时 ,计算热效率有轻微的下降。采用垃圾干燥应对烟气净化系统进行合理布置。  相似文献   

2.
今年一月,重庆二电机厂锻工反射炉经过技术改造,正式投产,收到了节能和消烟除尘的显著效果。经市环保监测站测定,烟尘和二氧化硫均低于国家排放标准。该厂过去的锻工反射炉,在锻烧生产过程中,浓烟滚滚,烟雾弥漫,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污染大气,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群众意见很大。该设备建成后,有效地消除了烟尘,使车间内外,看不到白烟,更无黑烟。同时利  相似文献   

3.
张思靖 《环境科技》1989,2(2):1-4,14
我国城镇拥有燃用烟煤的茶水炉具近20万台,每年燃用烟煤达一千万吨。这些炉具中的大部分没有消烟除尘措施,燃煤产生的烟尘任意向大气中排放,烟尘黑度一般在林格曼黑度2级以上,浓度达几千mg/Nm~3,大大超过了国家规定的烟尘排放标准,严重  相似文献   

4.
张之丹 《环境工程》2005,23(6):84-86
某特种钢厂15t电弧炉产生的烟尘污染车间及周围环境。针对电弧炉冶炼的特点选用脉冲袋式除尘器对电弧炉产生的烟尘进行捕集除尘,设计了手动旋转分体捕集罩。使用结果表明:手动旋转分体捕集罩操作灵活方便,除尘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不同形状污泥干燥特性的差异性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100~300℃恒速干燥条件下饼状污泥和球状污泥的失重速率、干基质量变化的测定,系统分析了不同形状污泥干燥特性的差异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饼状污泥在干燥过程中会产生裂缝,并分裂成若干小块,而球状污泥仅仅会产生体积收缩,形状并未发生变化.由于表观形态变化的差异,导致了污泥干燥过程的差异,饼状污泥的干燥过程分为升速和降速2个阶段,而球状污泥的干燥过程则分为升速、恒速和降速3个阶段;饼状污泥的平均干燥速率大于球状污泥.在150℃以上干燥时,饼状污泥的有机物在水分蒸发的同时即开始分解,而球状污泥则在水分蒸发完后才开始发生有机物分解.  相似文献   

6.
1 火电厂烟尘排放控制方针 火电厂是我国重要的大气颗粒物污染源,控制火电厂烟尘排放对改善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电厂设置高效除尘器(如电除尘)可以得到较高的环境效益。 2 规定烟尘排放浓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沥青混凝土装车时冲击车厢产生的大量烟尘和有毒气体治理的这一难题 ,设计了一套环保装置。该装置及其工艺过程包括集气罩、喷射器、燃烧室、废气余热回收 4个部分 ,先后将沥青混凝土装车时冲击产生的大量烟尘全部密封在车厢里 ,并利用引风机喷射造成的负压将烟尘抽出并引射到高温燃烧室中 ,使沥青烟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裂解、燃烧高温反应 ,保证烟气中的烷烃类化合物以及微粒碳粉完全转化为氧化物 ;从燃烧室出来的废气温度高达70 0~ 80 0℃ ,通过热风管道引入到干燥筒 ,在沙石干燥过程中回收废气中的余热 ,并利用原有除尘装置实现了环保达标、投资回报效益高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修订的《锅炉烟尘排放标准》(GB-3841-83)已于1984年4月1日实施,各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监测站开始按照该标准指定的锅炉烟尘测试方法进行监测。本文旨在对我国《锅炉烟尘排放标准》中有关监测方面的一些新规定作一扼要阐明。一、测定锅炉出力和过量空气系数的必要性新实施的《锅炉烟尘排放标准》在测试方法3.2中明确规定:“运行三年以内的锅炉,应在额定出力的情况下测试;运行三年以上的锅炉,应在额定出力85%以上的情况下测试。其  相似文献   

9.
燃煤电厂低浓度烟尘测试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姚宇平  刘含笑  朱少平 《环境工程》2015,33(10):139-142
我国大气环境形势严峻,相关国家政策、标准趋严,燃煤电厂烟气"超低排放"势在必行。但我国尚未制订燃煤电厂低浓度烟尘测定的标准方法。重点介绍了国外低浓度烟尘标准测试方法,并通过现场实际测试,对低浓度烟尘测试仪器和方法进行研究,旨在探索一种科学合理的低浓度烟尘测试技术和方法,为我国相应标准测试方法的选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金定强  舒喜  申智勇  庄柯  唐会金 《环境工程》2015,33(3):65-68,72
为了满足最新的GB 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烟尘排放要求(一般地区30 mg/m3,重点地区20 mg/m3),需要对现有电除尘器进行改造。湿式静电除尘器可以降低粉尘、液滴和重金属的排放浓度,并同时解决湿法脱硫系统的浆液夹带而产生的石膏雨问题,是目前实现烟尘达标排放的最佳选择方案之一。因此国电集团决定在益阳电厂300MW大型机组的电除尘器烟尘减排技术改造中采用自主研发的湿式静电除尘技术(即柔性电极深度净化技术),该项目作为示范项目,受到集团公司和环保业界的高度关注。调试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适应性强、不受煤种、烟尘特性影响,除尘和去除液滴效率高等优点,具有很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马弗炉对高水分城市生活垃圾(白菜茎)进行干燥试验,获得了其在炉内的干燥特性曲线.试验结果表明:白菜茎达到最大干燥速率时对应的含湿量随炉内干燥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白菜茎体积的减小而减小.在白菜茎整个干燥过程中,其内部的温度基本上维持在70℃左右;指数衰减方程能够较好地体现焚烧炉条件下高水分垃圾的干燥规律.  相似文献   

12.
干燥是物料中的水分吸收足够的显热和潜热而蒸发去除的过程。水分蒸发会消耗大量的热量,同时产生大量的二次蒸汽。根据MVR热泵的高效节能原理,若将采用机械蒸汽再压缩技术提高焓值的二次蒸汽作为干燥过程的热源,则可回收二次蒸汽的全部潜热,在系统内实现水分蒸发汽化潜热与凝结潜热的互换,节能效果显著。总结了MVR热泵干燥的应用概况,阐述了过热蒸汽作为MVR热泵干燥介质的优势,以及MVR热泵干燥器的设计和选用压缩机时应考虑的问题,指出了进出料环节应尽量减少不凝气体进入干燥系统,以避免不凝气体对干燥过程冷凝换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多松 《环境工程》1992,10(5):33-37
工业炉窑烟尘测试内容多,仪器也多,而我国只是近些年才普遍开展烟尘测试工作,所以尚有许多不足之处。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多年实测工作基础上,对烟尘测试装置的改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通过艾萨炉投产以来“烟气、烟尘”测试数据在车间、分厂生产控制中所起作用的分析,阐述艾萨炉“烟气、烟尘”测试的重要性。对工艺制酸烟气实现烟气量、烟尘、烟气成份在线监测的必要性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5.
炼铁厂是钢铁企业中散发污染物的主要车间之一,国内现有高炉烟尘控制尚不够完善,至今还是钢铁厂的一个薄弱环节。炼铁厂的烟尘控制必须妥善解决高炉矿槽、出铁场及铸铁机室的除尘,特别是矿槽卸料小车、料坑、出铁场、以及铸铁机等处的除尘。从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出发,只要提高认识,认真总结经验,加强综合防治,炼铁厂的烟尘是有办法治理的,也是可以治理好的。  相似文献   

16.
剩余污泥的含水率较高,对污泥进行干燥处理可以极大程度地减少污泥的水分。首先分析了污泥的含水特性和干燥污泥机理,然后分析了主要的污泥干燥方法研究现状,如热风干燥、过热蒸汽干燥、间接干燥、低温热流干燥、热泵干燥、太阳能干燥等。此外,探究了新型的污泥干燥技术及污泥干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并在此基础上,对污泥干燥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重庆铁合金厂在长寿县境内,地处长江沿岸。二车间设有两座1800KVA 锰铁电炉,冶炼过程中排出大量烟尘,形成四条“黄龙”,烟雾滚滚,飘扬数里而不散,严重地污染环境,损害人民的身体健康。省、市各  相似文献   

18.
我国《锅炉烟尘排放及锅炉原始烟尘浓度标准(初稿)》(以下简称《新标准》)的制定,是很有必要的。《新标准》是在原GB3841—83《锅炉烟尘排放标准》(以下简称《现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完善的产物,更具实用性。《新标准》还处在征求意见阶段,在没有正式颁布之前,有进一步修改的机会。为此,提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仅供有关部门和同行参考。一、关于锅炉烟尘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通过艾萨炉投产以来“烟气、烟尘”测试数据在车间、分厂生产控制中所起作用的分析,阐述艾萨炉“烟气、烟尘”测试的重要性。对工艺制酸烟气实现烟气量、烟尘、烟气成份在线监测的必要性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20.
平朔煤炭工业公司安太堡露天煤矿选煤厂,是一个年设计处理原煤15.33Mt的现代化大型选煤厂,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选煤厂。1993年5月又建成一座年处理原煤4Mt的选矸车间。从1987年9月至1998年10月,选煤厂共入洗原煤122.752Mt,选肝车间5年间共处理原煤10.331Mt,总的入选率为88%。共出口精煤70.224Mt,为国家换回大量外汇,积极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出口煤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