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聚醚多元醇废水采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生物吸附-UBF-接触氧化一氧化沟-吸附等进行连续处理。结果表明,该处理工艺具有废水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出水水质达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操作管理方便等优点,是处理该类化工废水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卢大群  王厚俊  何谨 《环境科技》2006,19(Z2):46-48
该处理工艺对悬浮物、胶体,色度具有极高的去除率。对该废水在投加混凝剂的基础上再投加少量的脱色剂,脱色效率可达90%以上。混凝气浮预处理后,消减了废水中的有机物,大大降低后续处理设施的负荷,提高了整套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同时,减少了投资规模,降低了运行费用,获得了理想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生物强化/混凝沉淀工艺处理电镀工业园区的物化出水,重点考察了本工艺对进水COD、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生物强化工艺能有效降低废水中的COD、氨氮,混凝沉淀工艺能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当进水COD在200~ 350 mg/L、氨氮在20~35 mg/L时,出水水质能够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中表2的标准,即COD≤80 mg/L、氨氮≤15 mg/L.  相似文献   

4.
对混凝-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进行研究。混凝部分试验研究了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氯化铁(FC)3种混凝剂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PAC的处理效果最好,并确定了混凝的最佳pH值和投加量。在生物接触氧化试验部分,主要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和曝气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经试验,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达95.68%和95.23%。  相似文献   

5.
化学氧化-沉淀法处理电镀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化学氧化-沉淀法处理电镀废水,可使出水达到一级排放标准。结合工程实际,介绍电镀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及调试情况。该工艺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占地面积少,污泥产生量少。  相似文献   

6.
同步吸附—混凝—氧化法处理染色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用常规混凝-生化工艺处理而远未能达到排放标准的染色废水,在原设施的基础上改用在反应池中同时投加改性凹凸棒石,碱式氯化铝,水解聚丙烯酰胺和次氯酸钠的同步吸附-混凝-氧化法处理后,基本上达到了排放标准,其中对废水的脱色效果尤佳。  相似文献   

7.
混凝沉淀-酸化水解-接触氧化工艺处理聚苯乙烯生产废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混凝沉淀酸化水解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聚苯乙烯生产废水,通过治理工程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当废水CODCr平均浓度为1160mg/L时,CODCr去除率为882%,出水水质稳定,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对聚醚多元醇废水采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生物吸附-UBF-接触氧化-氧化沟-吸附等进行连续处理.结果表明,该处理工艺具有废水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出水水质达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操作管理方便等优点,是处理该类化工废水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10.
实验使用混凝-氧化法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采用混凝-氧化法不仅能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和颜色,而且也能去除大部分的CODCr,去除率在60%~70%左右。本研究采用混凝沉淀与氧化的组合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实验,着重研究了有关工艺条件与CODCr去除率的关系。用混凝-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确定最佳混凝和氧化条件。实验中考察了pH值、混凝剂加入量、沉降时间、氧化剂加入量和氧化时间等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PFS混凝沉淀-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制革废水,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高,含硫废水的S2-去除率达到99.0%,综合废水的BOD5、CODCr、SS去除率分别为97%、85%、98%,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2.
离子交换树脂对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707、D708两种不同类型的离子交换树脂对高浓度氨氮废水进行吸附处理研究,分析了不同的吸附条件及等温吸附模型对吸附效果的影响.静态吸附实验表明:NH+4的吸附率随树脂投加量的增大而增加,在非碱性条件下树脂对NH+4的吸附率随p H的升高而增加;恒速振荡时间达到90 min以上时两种树脂可吸附平衡,当p H为7时,D707、D708树脂对NH+4的吸附容量分别达到196.1、217.4 mg·g-1;D707、D708树脂对NH+4的吸附属吸热过程,随温度的升高树脂对NH+4的吸附率逐渐增大,在298 K温度下D707、D708树脂吸附NH+4的表观吸附活化能Ea分别为54.67和34.46 k J·mol-1,吸附过程为液膜扩散主控制;树脂对NH+4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使用2 mol·L-1H2SO4对树脂进行解吸,脱附率达到98%以上,重复实验3次吸附率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3.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二甲胺在ZGSPC106型细颗粒树脂上的吸附行为,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并用红外光谱的方法探讨了树脂吸附二甲胺的机理.结果表明,Langmuir等温方程能够很好的拟合吸附平衡数据,热力学参数表明该吸附可自发进行,且为熵增加的吸热过程,293K温度下树脂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138.89mg/g(干树脂);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颗粒扩散是树脂吸附二甲胺速率的主要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14.
以Cu 2+-黄连素混合体系的含铜制药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3种离子交换树脂(D152、D113和D401)对含铜废水中Cu 2+和黄连素的吸附性能并对树脂进行了筛选,对D401树脂进行了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拟合分析,同时考察该树脂在黄连素竞争吸附影响下对Cu 2+的去除效果。最后,在静态试验基础上开展了动态试验,考察D401树脂柱在3种流速〔1、2和5 BV(柱体积)/h〕下,进样量为1~20 BV时出水的Cu 2+和黄连素浓度。结果表明:D401树脂的比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随树脂投加量的增加而降低;该树脂在较宽的pH范围内对Cu 2+具有很好的选择吸附性,pH为5.0是最佳吸附条件,此时比吸附量可达39.87 mg/g。吸附过程可以通过Langmuir吸附等温线和伪二级动力学模型进行描述。动态试验中,树脂柱在1 BV/h的流速下,对Cu 2+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3种流速条件下,对黄连素的吸附率均较低,进一步验证了该型树脂对Cu 2+具有很好的选择吸附性。  相似文献   

15.
SRV菌去除电镀废水中铜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新的铜废水处理方法,更有效地治理铜废水造成的环境污染,用微生物及电镜法对SRV菌去除电镀废水中铜进行了研究。研究了菌量、铜离子浓度、溶液的pH值、作用的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SRV菌去除溶液中铜离子的影响。在菌废比1:1的情况下,对铜浓度为246.8mg/L的废水去除率达99.12%。观察了SRV菌处理铜废水前、后的扫描电镜、超薄切片透射电镜,推测其去除机制为铜与SRV菌代谢产物反应生成沉淀或直接被吸附于菌体表面而去除。  相似文献   

16.
以酿酒过程中产生的酒糟为原料,制备得到氨化酒糟吸附剂,用于去除电镀废水中的六价铬〔Cr(Ⅵ)〕,利用FTIR、EDS、BET和SEM等对吸附剂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在不同的pH及吸附剂投加量条件下研究其对Cr(Ⅵ)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化酒糟吸附剂表面引入了大量的氨基,氮元素占比达到4.40%,其比表面积增至25.67 m 2/g;当平衡pH为2.7时,Cr(Ⅵ)的饱和吸附量达到150.45 mg/g,平均吸附速率达到1 791.90 mg/(g·h);经过5次再生循环后,氨化酒糟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量达到98.44 mg/g,吸附性能损失率仅为19.60%。  相似文献   

17.
A high-surface-area carbon (KC-1) was prepared from waste polystyrene-based ion exchange resin by KOH activation and used for naphthalene adsorption. The carbon exhibited a good hydrophobic nature with developed porous structure, favoring the adsorp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The Brunauer-Emmett-Teller surface area and total pore volume of KC-1 were 3442.2 and 1.68 cm 3 /g, respectively, which can b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KOH-activated carbons prepared from other precursors. Batch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adsorption of naphthalene onto KC-1. The equilibrium data were analyzed by the Langmuir, Freundlich, and Polanyi- Manes isotherms and agreed with the Polanyi-Manes Model. The adsorption of naphthalene depended greatly on the porosity of the carbon, and the dispersive interactions between naphthalene and carbon could be relatively weak. The pH variation in aqueous solution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adsorption process. The equilibrium time for 0.04 g/L of carbon dose was around 5 hr. Different model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kinetic data and the pseudo second-order model was suitable to describe the kinetic process of naphthalene adsorption onto KC-1. Regeneration of spent carbon could be carried out effectively by alcohol treatmen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KC-1 was a promising adsorbent for the removal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s.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螺旋藻养殖废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pH为6~9,水力停留时间为8h,曝气气水比为5∶ 1的条件下,处理效果较好,废水中CODCr、SS、浊度、藻量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9%、75%、76%、96%,且在处理过程中不添加对螺旋藻养殖有害的物质,经处理后出水可回用于养殖螺旋藻.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高效经济的电镀废水处理工艺,本研究采用悬浮载体复合MBR工艺(HMBR)与普通MBR工艺平行运行,以重金属离子Cu2+、Ni2+、Cr(VI)为代表,重点研究了不同浓度重金属冲击下对两种工艺处理电镀综合废水效能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以及载体的介入对膜污染的控制作用和对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Cu2+、Ni2+、Cr(VI)浓度5~30mg/L冲击下,HMBR工艺对COD和NH4+-N去除效率分别在60%和40%以上,而普通MBR工艺对COD、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30%和15%以上.随着重金属Cu2+、Ni2+、Cr(VI)浓度的升高,MBR反应器内活性污泥的污泥浓度及SOUR逐步下降,HMBR工艺SOUR受抑制率48.9%远小于普通MBR工艺的73.9%.HMBR系统中EPS分泌显著低于普通MBR工艺,有效减缓膜污染的速率.此外,投加载体增加了反应系统中微生物种群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