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研究状况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文介绍了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研究状况。其中重点介绍了饮用水的消毒方式及四类消毒副产物的产生、浓度、存在形态及影响因素等。简单介绍了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采集、前处理方法及污染控制对策等。  相似文献   

2.
我们于1995年3月 ̄4月调查了武汉市高位铁皮水箱的供水质量。结果表明:高层住宅水箱近年虽曾清洗消毒,但高层用户龙头水及水箱水中游离性全氯未达标比例较大,分别为73.3%和66.7%。个别底层住户水样中铁超标。高位水箱水样中细菌总数超标比例为20%。反映了高层住宅二次供水中在水的输送、贮存过程中有二次污染存在。经水样监测指标相关性和灰色关联性分析,认为游离性余氯可作为常规监测高层住宅二次供水质量的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浙江省县级以上政府所在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掌握了浙江省饮用水水源地污染状况,研究分析了水源地水质现状及空间分异特征,提出了浙江省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对策,为政府决策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监督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提高浙江省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金坛市水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饮用水源存在的问题,并对长荡湖水源进行了水质的现状评价和预测分析,建议长荡湖作为备用水源地,对长荡湖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分提出了具体方案。最后提出了加强水源地的生态建没、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和水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等的水源地保护一系列方案。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太湖交界断面藻类预警应急监测指标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湖藻类的爆发呈现一定的阶段性,根据2008年太湖藻类的时空分布,将藻类爆发划分为5个阶段。在太湖流域藻类预警应急监测期间,连续监测湖州市新塘港与太湖交界断面的8项水质指标,研究藻类爆发不同阶段交界断面水质指标的变化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各水质指标间的相关性,探讨不同时期太湖流域藻类预警应急监测应重点关注的水质指标,为浙江省太湖流域藻类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陈文秀  安伟  杨敏 《环境工程学报》2023,17(11):3468-3473
高氯酸盐干扰人体甲状腺对碘的吸收,扰乱甲状腺激素水平,导致甲状腺体积增大、增生、功能减退等健康问题,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关注。美国、加拿大等国已开始对饮用水高氯酸盐浓度进行限定。我国是高氯酸盐生产和消耗大国,水源地普遍检出且局部存在高浓度污染,然而却缺乏饮用水高氯酸盐暴露的人群风险评估和相应的安全基准值。基于“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全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监测数据,评估了我国水环境中高氯酸盐的污染状况和暴露风险,发现我国水厂出水高氯酸盐浓度超过安全阈值的发生概率为2.18×10−4。根据敏感人群无有害可见作用水平,结合我国人群饮用水途径高氯酸盐暴露的贡献率,计算并推荐我国饮用水高氯酸盐安全基准浓度为70 μg·L−1,该研究结果为我国饮用水高氯酸盐标准制定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水中含氮物质氯化消毒后对饮用水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基于FloodWorks程序构建水质预警系统,将水情遥测站、永质自动监测站的实时数据接人该水质预警系统并结合水动力学-水质一体化模型实现水质预警.该水质预警系统可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形界面下通过控制点、断面、连接等建模和模型管理工具完成工作,无需编写程序代码,方便易行.将构建的水质预警系统用于东台市泰东河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预警,该水质预警系统对总磷、总氮、氨氮及高锰酸盐指教等污染指标的预测有较高的精度,其模拟确定性系数分别为0.72、0.76、0.83、0.86.  相似文献   

9.
杭州市区备用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及安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2—2014年对杭州市区贴沙河、珊瑚沙水库、湘湖、三白潭和喜庵港5个备用饮用水源地进行了109项指标及水质急性毒性监测,并采用加拿大水质指数法进行水质安全评价。结果显示,珊瑚沙水库水质基本符合生活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Ⅱ类水质标准,其余4个备用饮用水源地水质均不达标;各备用饮用水源地特定项目有少数指标检出但均未超标;湘湖、珊瑚沙水库和贴沙河水质安全已受到影响,三白潭和喜庵港水质安全性差;各备用饮用水源地水质均无急性毒性。  相似文献   

10.
赵颖  任妍冰  胡玲 《污染防治技术》2010,23(3):51-53,58
依据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监测资料,采用水质指数对连云港市主要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进行了安全评价。结果表明,该市饮用水源地的水质指数均为2,水质良好,基本满足饮用水的水质要求。结合实际,分析了饮用水源地的存在问题,提出了改善饮用水安全问题的措施和对策,为连云港市饮用水源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安全保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总量监测是总量控制工作的核心问题,实施总量监测迫切需要制订一套切合实际、可操作的总量监测规范。与以往工业废水监测规范不同,其目的和适用范围也不同,就总量监测规范制订的原则,关键技术内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桂烈勇 《污染防治技术》2007,20(1):63-66,80
根据太仓市饮用水地表水源和地下水的监测数据,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和综合评价方法,对饮用水源的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认为地表水水源已受到轻度污染,属Ⅲ类水;地下水的水质较差,已不适合于直接饮用。饮用水水源的主要污染物为COD、氨氮、挥发酚、硝酸盐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对饮用水水源的污染成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水源安全保护对策:法律法规与行政手段、技术支撑、经济支持和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3.
传统城市供水管网一般在净水厂实行消毒以减少用户受到病原体及各种水传播疾病的危害.既要保证足够的氯残留,又要减少过量氯产生的气味和可能的消毒副产物(DBPs),传统的消毒方法经常是不可能的.为了解决这对矛盾,二次加氯将会是个很好的解决策略.二次加氯的优势已经吸引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对二次加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的论述,从新的角度对现有的优化模型进行了分类,并比较和推荐了认为可行或相对较好的模型.  相似文献   

14.
管道分质供水消毒副产物及其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毒副产物是饮用水中应主要控制的毒害物。然而,管道分质供水中消毒副产物特征及污染水平很少研究。以某一管道分质供水工程为例,对其中消毒副产物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管道分质供水消毒副产物在量与质上与其源水自来水存在很大差别。在管道分质供水中消毒副产物量少,一般不到自来水的1/10,且主要是一些毒性较低、与供水管材有关的溶出物。据此计算出管道分质供水由消毒副产物引起的致癌风险性一般不到其源水的1/10,其安全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水资源保护,保障饮用水安全,浙江省决定调整和建设全省水功能区水质监测站点,建立省市县三级水质监测体系,进一步扩大水质监测范围。由浙江省水文局编制的2008-2010年全省水功能区水质监测站点调整和布设建设实施方案,强调了开展水质水量同步监测,要求各地充分利用现有水文站点,采用多种监测方法做好水位、水量、水质同步监测,同时建立省、市、县三级监测体系,依据水功能区的重要程度和管理权限,分工实施建设和组织监测。  相似文献   

16.
以岛屿典型集水面(水泥路面和水泥屋顶)的雨水径流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雨季和旱季雨水径流的水质历时变化特征,并对岛屿收集雨水用作饮用水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雨季由于降雨强度大且降雨集中,水质明显好于旱季;屋顶受环境及人为因素干扰小,水质好于路面。建议收集雨水顺序为雨季屋顶>旱季屋顶>雨季路面,旱季路面水质较差,不建议收集。岛屿不同环境下收集的雨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超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指标主要有色度、浊度、少量金属(铝和铅)、氨氮、有机物和微生物等,且超标指标在降雨初期随降雨时间的增加而迅速降低,之后逐渐趋于稳定。因此,对初期雨水进行弃流可极大改善收集雨水水质。雨水径流饮用水化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根据降雨情况和集水面性质,采取合理的弃流方案并结合过滤和消毒等净化工艺,可实现雨水饮用水化。研究结果可为降雨量丰富的岛屿及东南亚和南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利用雨水解决饮用水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俞洁  马勇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30(3):85-87,90
蓝藻水华污染可产生多种藻毒素,其中以微囊藻毒素的危害最为严重.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水体中微囊藻毒素检测技术的系统介绍以及优缺点分析,结合浙江省实情,提出了在浙江省开展蓝藻水华应急与预警监测的初步方案,以有效防范微囊藻毒素给水环境及人类健康带来的威胁.  相似文献   

18.
基于Web GIS的饮用水水质监控系统,利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建立了完善的水污染监测与管理网络体系,实现了水源地污染空间信息、属性信息的综合管理.首先介绍了此系统的需求目标,进一步阐述了系统的体系结构、数据库设计和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9.
对于紫外分光光度法监测矿物油,所用的石油醚溶剂,在萃取后作为废液处理,作者进行了从萃取液中回收石油醚的试验,并能使回收的石油醚溶剂的透光率大于80%,可以继续使用,同时将氯化钠用量由2%提高到3%,并且分两次等量加入,可使油的乳化现象明显减弱,提高了监测分析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20.
以东南亚国家缅甸的若开邦农村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地区饮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可行的安全保障对策。实地考察发现:水塘是缅甸若开邦农村地区主要的饮用水水源;然而,若开邦地处热带,雨季降雨量巨大且集中,旱季持续时间长,水分蒸发量较大,水塘水量时间分布极不均匀,导致该地区水塘旱季时供水严重不足;雨季水塘水浊度、色度偏高,旱季铝、锰、铁等离子有超标现象;水塘普遍缺少生态拦截和防护措施,亦疏于维护,不能有效地阻隔周边的面源污染,导致当地水塘水质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村民生活习惯,提出了适于热带地区干湿强烈交替气候特点的“塘-沟-植被缓冲带”生态水塘方案。采用多级屏障手段发挥生态水塘系统对地表和亚表层径流的生态过滤效应,从而增加储水空间,扩大水源涵养容量,强化水体自净功能,再搭配低维护、低能耗的净水工艺,可从水量和水质2个方面保障当地饮用水安全。提出了小而美的生态净化技术,可为其他有类似饮用水问题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