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有偿救灾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卫东  彭子成 《灾害学》1996,11(2):15-18
从人们的救灾心理和救灾行为的经济学特点入手,探讨了有偿救灾对于保证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使防灾减灾最终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从而逐步减少灾害的现实意义。指出在我国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下,积极发展有偿救灾,使之逐步成为主要的灾害救助形式,并且提出了建立政府救灾基金,建立救灾公积金,以及鼓励企业以联合经营形式对受灾企业进行救助等有偿救灾设想。  相似文献   

2.
赵郁园 《灾害学》2019,(4):191-194
传统救灾资金风险控制方法存在控制精准度较低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多因素分析的救灾资金精准风险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对自然灾害区域的经济损失率进行计算,确定该受灾区域的经济损失情况;引入模糊集运算方法,计算出救灾资金分配的上下限值,实现救灾资金的精准分配。然后通过熵权法对救灾资金的风险进行预测,如果救灾资金的风险过高,则运用最小二乘法对预测矩阵进行修正,以降低救灾资金的风险。最后以地震规模预测和救灾资金分配的准确性为对比指标,通过实验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然灾害备灾能力评价与地域划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阐述了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备灾响应能力评价的指标选择、指标模型的建立和地域划分;厘定了救灾物资的分类体系;基于救灾物资救助等级的划分程序,提出了国家主要灾种和救灾物资的救助评价等级及其地域划分.救灾物资的救助地域划分,不仅可以为国家不同自然灾害救灾物资代储类型和数量的地域匹配提供依据,而且可以为灾害救助区划服务,特别是为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提供物资保障,从而达到有效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救灾行为的经济学特性,提出救灾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它是一种人道主义救助,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投资活动。指出帮助灾区恢复生产是整个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组成部分.并通过分析阐明摆脱以往单纯将救灾看成是人道主义救助的旧观点,充分考虑到在经济社会里救灾行为的经济学特点,用经济学原理指导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5.
《Environmental Hazards》2013,12(5):383-399
ABSTRACT

Natural disasters have serious negative consequences for China and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an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disaster relief system.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how to restructure and optimise China’s disaster relief system.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four main channels through which relief funds are currently distributed in China while also examining the relative share of relief funds directed through each channel. The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relief channels are compared. Finally, suggestions for how China can reduce the negative economic and social impacts of natural disasters by restructuring and optimising its current disaster relief system are provided. The paper presents several main findings. Currently, government-channelled fund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 of disaster relief in China. However, the actual ratio of relief funds from the government to the total amount of losses and the ratio of relief funds from the four channels added together are both very low.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role of commercial insurance in disaster relief is far from sufficient. Importantly, suggestions are also provided on how to restructure the system and on the relative role that each of these channels should play in China’s disaster relief system.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当前我国灾害救助工作的宏观背景和主要矛盾,提出了新形势下灾害救助工作的出路在于改革传统的灾害救助体制,增强灾害救助实力,进而重点探讨了灾害救助实力的多元结构、运作原则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灾害救助评估是一种辅助决策工具,收集和分析灾害及灾害救助信息,为灾害救助活动的决策、规划和控制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其内涵主要包括4个方面:①评估灾害对社会产生的影响;②灾害应急抢险需求与方案优化;③救助资源可获得性;④促进和加速灾后恢复与区域发展的可行性。灾害救助过程包括规划、数据收集与调查、分析与解读、趋势预测、辅助决策、灾害监测等6个环节。灾害救助评估内容按照灾害救助阶段总体分为应急快速评估和灾后详细评估两大类。其中,应急快速评估主要侧重于灾情和应急救助需求,是灾害救助评估的传统研究领域,为应急抢险和受灾人口基本生活保障提供信息支持;灾后详细评估则主要用于全面分析灾害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为灾后恢复与重建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统地总结建国以来我国地震救灾对策和决策的经验,研究救灾响应规模、地震医疗、救灾物资运输等几个重大决策问题,提出了震后救灾决策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面向21世纪的上海城市综合减灾管理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管理是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综合减灾体系目前尚不够完善,城市抗灾能力仍较薄弱,本文通过对国外大城市减灾管理模式的比较和研究,分析了目前沆减灾管理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上海市综合减灾管理模式框架和由目前灾害管理模式向理想模式过渡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研究:定位、理念与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一行  刘兴业 《灾害学》2019,(4):172-175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发布了防灾减灾救灾系列重要文件,实施了应急管理体制机制重大改革举措。落实防灾减灾救灾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契合国家发展改革的现实需要,应加紧推进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的定位是自然灾害防治的基本法、应急管理的特别法、公共安全的支撑法。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应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风险防范理念、综合防治理念、权利保护理念的基础上,确立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危险区避让及搬迁转移、自然灾害科普、自然灾害防治社会参与、自然灾害保险等制度,为推进我国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1.
The modern cast of disaster relief actors includes host nations,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 private volunteer organisations, military organisations and others. Each group, civilian or military, has valuable skills and experiences critical to disaster relief work. 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supplement the study of civil–military relief efforts with contemporary anecdotal experience. The paper examin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US military forces and other disaster relief actors during the 2005 Kashmir earthquake relief effort. The author uses direct observations made while working in Pakistan to contrast the relationships and activities from that effort with other accounts in prevailing scholarly disaster literature and military doctrine. Finally,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Kashmir model of integration, coordination and transparency of intent creates a framework in which future humanitarian assistance operations could be successfully executed. Recommendations to improve civil–military interaction in future relief efforts will also be addressed.  相似文献   

12.
城市震后救灾系统救灾决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论述了震后救灾系统模型及评估方法,采用Monte Carlo模拟和最优化技术理论,建立了城市震后救灾、救护、运输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和以失效概率为控制参数的最佳路径优化方法,并以某城市网络系统为例通过分析研究,给出了震后救灾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绍玉  黄星 《灾害学》2012,(4):51-54,59
针对堰塞湖减灾群决策信息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为解决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属性指标及专家之间存在的相互关联群决策问题,综合运用直觉模糊集理论、海明距离原理和熵权理论,将直觉模糊距离群决策方法运用到堰塞湖减灾决策过程中。工程实例研究表明,运用直觉模糊距离法决策出的最优方案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和敏感性,增强了决策的客观性、科学性,能为堰塞湖减灾决策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救灾物资代储点优化布局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优化国家救灾物资代储点布局的目标是要提高我国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能力和救灾时效性.构建了自然灾害发生过程中交通应急响应能力的评价指标和模型,包括陆地综合通行能力指数、空运通达时间和陆地交通通达时间,编制了相应的数字地图.结果表明:全国陆地交通综合通行能力在地域上是不平衡的,东南地区远远大于西北地区,其中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最大;从通达时间来看,要以现有的10个代储点为中心来覆盖全国,空运至少需要7h,陆地交通运输至少需要48h,这使得许多地区的交通应急响应能力因运输时间过长而降低.最后,提出了国家救灾物资代储点的优化布局方案,建议新增6个代储点,以此实现灾中空运3h,全国各地均可送达救灾物资;陆运6h,全国近90%的地区可送达救灾物资.  相似文献   

15.
震后救灾宣传尤其是有关震情的宣传报道与社会的稳定关系极大。本文以常熟地震为例,通过对该次地震救灾宣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剖析,提出了今后江苏救灾宣传中应注意把握好宣传的政策性、快速性、组织性、协调性、真实性、针对性及二重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汶川大地震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再一次提醒国内外的决策者和研究人员必须注重发挥科学技术和国际合作在灾害防治和抗灾救助中的巨大作用。从当前国际减灾救援所面临的挑战出发,通过总结中国减灾国际合作的发展过程、发展现状以及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减灾国际合作所发挥的作用,论述了在中国加强国际减灾合作的必要性及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以期为灾区的恢复重建和科学总结抗震救灾经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城市防灾救灾组织机构设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阐明了合理的组织机构在城市防灾工作中的作用,然后通过对典型城市防灾救灾组织机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提出防灾救灾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构造了城市防灾救灾组织机构的改进型矩阵模式,并分析了该模式的特点和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8.
论大气灾害链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文传甲 《灾害学》1994,9(3):1-6
本文从功能、结构和本质三个角度给出了灾害链的定义,提出了灾害环、致灾体和可能受灾体(移动或静止)的概念,对现实中的大气灾害链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它们的共性与个性。对其引起破坏作用和造成损失的因素,从致灾体、可能受灾体和灾体环境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对由此而引出的减防救灾的四种途径与“除、抑、避、抗、保、跑、救、治”八项指导原则,和与其有关的战略、策略及组织问题进行了简略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现代城市灾害的特点和城市灾害管理的原则,提出了城市减灾集成管理的思想,并按此思想初步分析和设计了一个城市防灾救灾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20.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问题综述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单修政  徐世芳 《灾害学》2002,17(3):71-75
防震减灾包括三大工作体系,即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本文根据地震灾害的特点和成灾规律,对目前国内外紧急救援工作中的组织机构,人力物力及专业技术等问题进行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