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数量的增加,在给人民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废旧轮胎。废旧轮胎的堆积和不当处理,将对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国内外学者对废旧轮胎的综合利用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将废旧轮胎经粉碎等处理制成橡胶沥青,应用于道路工程不仅提高了道路的耐热等性能,而且减少了生态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废旧轮胎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情况,通过与国外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对比,指出了我国在此方面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废旧轮胎在道路工程中综合利用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现状和利用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废旧轮胎处理压力大废旧轮胎被称为“黑色污染” ,其回收和处理技术是世界性难题 ,处置废旧轮胎 ,长期以来一直是环境保护的难题。据统计 ,目前全世界每年有 1 5亿条轮胎报废 ,其中北美占大约 4亿条 ,西欧占近 2亿条 ,日本占 1亿条。在 2 0世纪 90年代 ,世界各国最普遍的做法是把废旧轮胎掩埋或堆放。以美国为例 ,1 992年废旧轮胎掩埋 /堆放率达 63%。但随着地价上涨 ,征用土地用作掩埋 /堆放场地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 ,废旧轮胎大量堆积 ,极易引起火灾 ,造成第二次公害。随中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 ,中国承受来自废旧轮胎带来的环保压力…  相似文献   

3.
废旧轮胎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内废旧轮胎的处理能力缺口较大,对废旧轮胎的资源化综合利用研究,既可减少国内紧缺橡胶资源的开采,也可以补充橡胶制品企业原材料渠道,助力国家“双碳”政策在橡胶行业的落实普及。废旧轮胎生产胶粉做替代燃料可视作一种较为有效的终结性处理技术手段,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废旧轮胎热量,实现废旧轮胎完全无害化处置,也是一种资源化利用处置方式,对于水泥等重工业企业实现碳减排意义重大。文章梳理了废旧轮胎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全面了解现阶段废旧轮胎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工艺情况,为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废旧轮胎回收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废旧轮胎产生量越来越多,其危害越来越大。文章在阐述轮胎的来源、组成及性质的基础上,分析了废旧轮胎的主要流向及其环境影响,剖析了当前废旧轮胎在回收利用技术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由于环保部门的重视 ,过去几年中废旧轮胎在芬兰得到了很好的再利用。为了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芬兰轮胎循环利用公司最近发起了一项竞赛活动 ,向全国征集提高废轮胎利用率的良方。经过评比 ,将废旧轮胎与沥青混合制成新型筑路材料以及旧轮胎再生材料包裹电缆的建议获得头等奖。如何处理危害环境的废旧轮胎曾是困扰芬兰环保部门的一大难题。90年代中期 ,芬兰组建了轮胎循环利用公司 ,负责对废旧轮胎回收、储存和再利用进行统一管理和宣传教育。由于它的有效运作 ,目前芬兰废旧轮胎的回收率达到1 0 0 % ,再利用率也接近 1 0 0 % ,实现了变废…  相似文献   

6.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对美国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经验的学习,考察了天津市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的现状,指出了回收利用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明确了天津市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废旧轮胎循环利用行业的发展情况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废旧轮胎的循环利用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废旧轮胎循环利用的主要途径,分析了我国废旧轮胎循环利用行业的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针对废旧轮胎循环利用的法规政策、发展机制和模式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废旧轮胎另类用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海燕 《环境导报》2003,(20):10-11
消除噪声用什么?废旧轮胎!防洪抗洪用什么?废旧轮胎!这些乍听起来很无厘头的答案却已经成为了事实。在人类的奇思妙想下,这些本该成为废物的废旧轮胎却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无尽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环球了望     
美国利用废胎冶炼钢铁据美国橡胶工业协会 (RMA)发布的最近两年美国废轮胎利用情况报告 ,美国废旧轮胎利用出现了一种新方式———钢铁冶炼。2 0 0 3年 ,美国废钢铁企业在使用电弧炉生产高碳钢过程中 ,开始利用废旧轮胎作为碳和钢的原料来源。当电弧炉温度达到 1 667℃时 ,废旧轮胎中碳和钢发生反应产出高碳钢。在电弧炉炼钢过程中 ,废旧轮胎的优势是可以作为高碳钢中碳和优质钢的来源 ,并在冶炼过程中提供能源 ,同时节约成本。这种生产工艺分别于 1 998年在日本和 2 0 0 0年在法国出现。目前 ,日本 1 5 %的废旧轮胎被电弧炉炼钢消耗。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交通的快速发展,车辆的保有量逐年增加,通行量与日俱增,同时产生了大量废旧轮胎,造成"黒色污染"。"废旧轮胎"橡胶颗粒作为吸声材料环保利用可消除这种"黑色污染"。废旧轮胎橡胶颗粒作为吸声材料首先要解决成型的问题,本文讨论在加温加压下废旧轮胎颗粒成型工艺。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国外企业废旧轮胎回收综合利用的新技术,并指出了再生胶工业快速发展前景和循环经济助推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的新商机。  相似文献   

12.
我国废旧轮胎回收利用有关情况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再生资源》2002,(3):18-19
《我国废旧轮胎回收利用有关情况及建议》这一报告是国家经贸委在中国轮胎翻修利用协会撰写的《我国废旧轮胎翻修利用的现状问题及建议》基础上整理的 ,两个建议报告 ,李岚清副总理都作了批示 ,要求国家经贸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具体建议报告。本刊在此刊登此报告 ,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废旧轮胎回收利用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首家利用高新技术处理废内轮胎 ,并拥有世界领先水平工艺的环保企业———天津美力胶粉实业公司 ,日前在天津塘沽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正式挂牌。作为黑色污染主角的废旧轮胎 ,当前全世界每年产生 350 0万吨 ,然而回收率不足 5%。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机动车拥有量高速增长 ,导致废旧轮胎日益增多 ,据统计 ,国内每年约有 2 50万吨废旧轮胎产生。天津美力胶粉实业公司引进德国英泰克公司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第五代RC40 0——— 0 5型再生精细胶粉制造技术和成套设备 ,将废旧轮胎在密封的条件下经过精细研磨 ,重新成为橡胶工业的高级原料。…  相似文献   

14.
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废旧轮胎回收利用技术和现状,从法规、制度、管理、技术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废旧轮胎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具有法律保障的回收利用体系,促进废旧轮胎回收利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简讯     
业内就废旧轮胎处理达成共识2007年2月1日,部分轮胎企业、废橡胶综合利用企业及贸易公司在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的组织下,对如何规范废旧轮胎回收处理进行了探讨,并达成如下共识。  相似文献   

16.
对废旧轮胎的各种回收利用技术进行了介绍,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方法很多,其中有直接利用方法,包括翻新、用于建筑材料、原形改制等;还有间接利用方法,包括生产再生胶、胶粉、热利用、热裂解等。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废旧轮胎回收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1 国内外废旧轮胎处理现状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 ,作为固体废弃物的废旧轮胎的数量也随之激增 ,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大环保课题。据统计 ,全球每年报废轮胎约1 0亿条 ,仅美国一个国家现已积存废旧轮胎超过 8亿条待处理。大量废旧轮胎长期露天堆放 ,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而且废轮胎容易积存污水滋生蚊虫 ,日久自燃造成火灾 ,还在缓慢分解时释放有害气体污染空气。由于废轮胎自然降解的过程非常漫长 ,因此成为在各国都迅速蔓延的黑色公害。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作为支柱产业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 ,由于中国是潜在的汽…  相似文献   

18.
巴西圣保罗大学的研究人员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研究出一种将废旧轮胎充分燃烧、又不污染环境的新方法,使废旧汽车轮胎变成了理想的燃料。废旧汽车轮胎的处理一直是令环保人员头疼的问题,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进行研究,以通过热解将废旧轮胎分解为煤气、碳和燃料油,但到目前为止,无一获得成功。圣保罗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目前处理废旧轮胎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其直接燃烧,使之成为燃料,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垢和污染物问题必须解决。为此,他们在烧毁轮胎的炉中,放置了一种能耐1000摄氏度高温的含硅酸盐的瓷制过滤器。这种过滤器上…  相似文献   

19.
专利资讯     
专利名称:废旧轮胎粉碎成胶粒的工艺及装置;专利名称:一种废旧轮胎橡胶粉填充塑木型材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名称:一种废旧轮胎再生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20.
废旧轮胎热解资源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薛大明  全燮 《环境工程》1998,16(1):47-48
废旧轮胎热解资源化是近年来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热解温度控制在400~800℃便能得到燃料油、炭黑、钢丝和燃料气。热解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投产18个月能收回全部投资,经济效益可观,同时减轻废旧轮胎对环境的压力。废旧轮胎必将成为一种既有能源价值,更有资源价值的新兴资源,补充世界各国对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