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噪声达标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噪声达标区建设是环境噪声污染防治从单项点源治理走向面源综合整治,从定性管理走向定量管理的一条新路子。金州区环保局率先开展了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创建工作,采用网格法,工程面积达20km^2并通过专家鉴定验收。为加速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提高声环境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环境噪声达标区建设是环境噪声污染防治从单项点源治理走向面源综合治理,从定性管理走向定量管理的一项有效措施。介绍了大连市金州区环境保护局率先采用网格法开展区域环境噪声达标区创建工作,工程面积达20km^2,并通过专家鉴定验收。环境噪声达标区的建设为加速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综合整治,提高区域声环境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樊丹  付强 《环境保护科学》2008,34(2):124-126
对抚顺市环境噪声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抚顺市环境噪声达标区的建立和划分,制定出抚顺市环境噪声达标区具体保护措施。为加速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提高抚顺市声环境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家环保局《关于建设环境噪声达标区管理规范》的要求,章丘市于1998年底完成了“1号”环境噪声达标区的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5.
环境噪声达标区创建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建环境噪声达标区,是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该文介绍了晋安区环境达标区的创建经验,提出环境噪声达标区的管理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环保局《关于建设环境噪声达标区管理规范》的要求 ,章丘市于1998年底完成了“1号”环境噪声达标区的创建工作。“1号”区为功能区划中的Ⅰ类区 ,集机关、企事业、学校于一体 ,共计150个单位 ,区内总人口80232人 ,总面积6 61平方公里 ,创建初期 ,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62 7分贝 ,夜间为51 8分贝 ,分别超过国家标准7 7分贝、6 8分贝。通过各测点噪声源分析 ,交通噪声构成比最大为59 6 % ,生活噪声次之。通过对噪声源的综合整治 ,环境噪声明显改善 ,创建后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4 8分贝 ,夜间…  相似文献   

7.
锡奎  学峰 《环境》1999,(12)
潮州市十分重视建设环境噪声达标区工作,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达标区工作方案,划定了25.65平方公里的达标区范围。通过加强对固定声源管理和实施限期整改,禁止建筑工地夜间施工作业,强化社会生活噪声和道路交通整治,实施机动车禁呜喇叭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改善了城区  相似文献   

8.
孙化民  李伟 《环境科技》1992,5(1):29-31,36
噪声污染是当代世界三大污染之一,并且随着近代工业、交通运输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人口不断地增加,城市噪声污染问题变得更加突出。由于我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及与外部的经济联系,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在我市的环境保护工作中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仅简要地介绍1990年度市环保监测站对我市建城区噪声监测所得的我市环境噪声质量  相似文献   

9.
结合鞍山市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过程中建设环境噪声达标区的工作实际,针对鞍山市区(建成区)的噪声达标区的划分、监测布点、监测方法和验收等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并就创建过程中的不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鞍山市的噪声达标区建设基本上符合国家和省关于环境噪声达标区的技术要求,虽然达标区的划分、现状调查、各种噪声数据监测和分析、噪声污染源的治理以及达标区的验收和噪声源的抽测等工作较为复杂,但仍可以为其他城市噪声达标区的创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宫景霞 《福建环境》2002,19(2):20-21
利用环境噪声监测数据,从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噪声,功能区噪声分析县城环境噪声污染现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城市建筑施工噪声是城市环境噪声的主要声源之一,在对哈尔滨市建筑施工场地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对建筑施工的各阶段的噪声值进行了测量与分析,并且讨论了不同的施工噪声源及其特性。最后,提出我市建筑施工噪声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环境噪声法现有的标准体系、管理机制、管理制度等难以满足新时期对环境噪声管理的要求,本文结合《噪声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尽快开展《噪声法》的修订工作,从理清环境噪声标准体系、完善管理机制、加强环境噪声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加大处罚力度等方面入手,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城市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对策问题,文中介绍了城市环境噪声的现状及危害程度,主要包括了环境噪声及污染现状和城市环境噪声对城市市民的危害,探讨了城市环境噪声的管理问题,主要包括环境噪声法和地方性法规的制定、环境监察部门能力建设,最后提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对策,主要提出了健全完善行政管理规章制度、加强环境噪声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完善衔接配合工作机制和利用强化环境噪声监管、落实铁腕治污,保证城市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于2019年初废止了实施将近18年的《广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定》。文章以此为背景,综合评估其对广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做出的贡献,分析目前噪声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吸收借鉴西安、深圳、上海等先进城市的经验,提出后续应分别从源头控制、明确各相关部门责任、细化各类噪声污染防治要求、强化法律责任、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等方面推进广州市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并建议从立法层面突出地方特色,保护和改善声环境质量,保障公众健康。  相似文献   

15.
陈立 《福建环境》1997,14(6):18-19
利用环境噪声监测数据,从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噪声,功能区噪声分析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现状,并针对日益突出的建筑,娱乐场所,交通噪声污染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张艳红  韩少军 《环境》2007,(7):92-93,102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迅速发展,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找到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来源及特点,并从政府、技术、整体规划等层面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李亚南 《环境》1995,(6):30-30
一九九四年,广州市人大针对广州市环境噪声污染日益突出,城市居民受其影响得不到安宁的休息和正常的工作、学习,重新修订了《广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定》,已报省人大批准通过,并以此制定了广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细则。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工作和观察,就广州市污染最严重的交通噪声产生原因和防治对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环境噪声问题已是大众热切关注的热点问题,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有许多负面影响。为有效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提供更优质的生活环境,亟需加大环境噪声监测力度,从源头减少噪声危害,有效防治噪声污染,解决环境噪声扰民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活环境的新要求、新期待。因此,本文主要对环境噪声监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甘南县环境监测站"十一五"期间环境噪声监测结果为依据,对县域的环境噪声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中国环境噪声污染状况及变化趋势,归纳总结近年来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重要举措及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进一步做好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