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新 《沿海环境》2003,(3):26-26
如果说先行国家的环境教育是“正规军”,目前我国的环境教育则是无专门教材、无专业教师、无课程设置的“游击队”。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环保意识的培养必须从中小学生抓起,让环境教育早日走进课堂,使孩子们从小就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目前我们中小学生的环境教育处在边缘学科位置,与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极不相称。我们的环境教育方式多半属于渗透、粘贴或寓教于乐的状态,环境教育更多地停留在一种“课外活动”的层次上,而教育内容又都与人们普遍关心…  相似文献   

2.
陆春燕 《环境导报》2003,(14):16-16
“生活即教育”作为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和主体,强调教育与生活密切结合,在生活过程中进行教育,并通过教育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有感于此,我们认为幼儿园的环境教育必须与生活相融合,让孩子们在生活中逐步萌发环境意识。江阴山观中心幼儿园地处蟠龙山麓,园后是树木葱茏的蟠龙山,园内到处是绿地,花草树木品种繁多。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与孩子一起进行环境卫生管理,把“捡垃圾”、“清洗自己的玩具”、“擦洗桌椅”作为幼儿常规性活动,组织大、中、小班幼儿在班内、园内争做“环境小卫士”,开展自我劳动服务活动。每天晨间劳动,…  相似文献   

3.
吴飞飞 《环境导报》2003,(14):34-34
许多幼儿园对环境教育高度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少幼儿园在实施环境教育的过程中仍有许多遗漏的问题。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重视幼儿的环境教育,忽视教育者自身的环保素质镜头:平时,某老师总是叮嘱孩子们要时刻注意节约用水,但自身却缺乏环境意识,生活中没有及时关好水龙头。试想,孩子们听到了哗啦啦的水流声,他们会怎么想?二、某些游戏活动对环境教育存在负面影响镜头:在游戏中,教师穿插了这样一段游戏情节:“不好,小动物们,大灰狼来了,怎么办?”“打死他!”于是孩子们有的用“枪”、有的用“刀”、有的用“棍子”兴奋地…  相似文献   

4.
大学校园劲吹崇尚自然美之风在美容热大有不断升温之势的今天,各所大学校园里则劲吹崇尚自然美之风。以保持自然为美,以高雅气质为美,远离浓妆艳抹,拒绝整形美容,甚至蔑视对女性的“选美”比赛,  相似文献   

5.
孙洪波 《环境保护》2020,48(7):72-73
正人类文明对"美"的追求跨越数千年,环境中蕴含的"自然美"经过雕饰、布局、转化等手法,源源不断地迁移到人们的生活及生产空间中,演变成独特的艺术形式。如果说环境之美贵在自然,那么生态美学之美则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升华,它凝聚了人类社会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对美的独特见解。环境艺术审美文化同时包含这两种美的内涵,并以环境艺术设计作为美的实践机制。一  相似文献   

6.
环境美学的意义和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美学着重研究环境美化,更多地涉及人类精神需要,是一门根据哲学、美学原理研究构建环境美的实用学科.自然美、人文景观美和社会美是环境美的主要特征.环境美学研究对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保护生态有重要作用,有益于提高人们对环境构成的审美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前进.  相似文献   

7.
位于徐州市云龙湖中心的水族展览馆其造型酷似鲸鱼嘴巴,被徐州孩子生动地称作“大嘴巴”.五一前夕,来自徐州徐矿环境小记者团的小记者和睢宁儿童画徐州创作基地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大嘴巴”进行淡水鱼观察和“豚天使”的写生.这是重组后的徐州徐矿环境小记者团和徐州守望家园生态文明建设基金会面对低幼龄孩子开展的一次环境教育启蒙活动,在该次活动中,小记者团的环教老师除了引导孩子们自主观察和了解淡水鱼种类和生长环境外,也陪伴孩子们一起了解部分濒危水生物的现状,并倾听他们不同的心声.  相似文献   

8.
健全组织,落实制度,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苏州高新区新升幼儿园紧紧抓住创建“绿色幼儿园”的契机,组织成立了创建“绿色幼儿园”领导小组,形成环保管理网络,做到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各年级环境教育,让幼儿的规则意识在环境中得到熏陶,并要求每个教工在日常教学和生活言行中都应为孩子做表率。营造氛围,优化环境,提升校园绿色幼儿园十分注重园内环境教育设施设备的建设,以丰富和拓宽幼儿园环境教育宣传途径和形式。整座校园内实行垃圾袋装化和垃圾分类,进一步增强了全园师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意识。各班创设了各种区域活动,设置了废物百宝…  相似文献   

9.
“环境教育”日渐成为各级、各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教育更是责无旁贷。从娃娃抓起,将“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人更美”的企盼内化为孩子们保护环境的自觉行动与习惯,这便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道德体验教育的主旋律。环境教育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它需教育者有持之以恒的耐心、有创新的工作思路,还需受教育者有勤于参与环境实践活动的机会与行动。只有这样,才能让环境教育点燃孩子的心灵,唤起孩子保护环境的行为,达到养成自觉维护环境的习惯。 任何教育活动若停留在理想化说教,只能是隔靴搔痒。只有将教育与具体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才能放大教育的功能。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发挥孩子身上蕴藏的潜能,要设法激发学生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的热情…  相似文献   

10.
刘欢腾 《环境》2001,(8):34-35
将环境保护意识有机地、灵活地渗透在美术教育之中,将大自然提供的素材结合到美术创作中,通过“渗透”和“结台”的方式,在教育活动中把有关的内容教好、救活,教出成效是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之一。在日常的教学中根据环境、节日、教学内容,进行随机的、形式多样的、生动活泼的美术活动,将幼儿美术教育与环境保护意识教育进行有机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
郭英 《环境导报》2003,(15):31-31
生态式教育是一种具有整体性、融合性和开放性的现代教育方式。它通过模拟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互生、互补、交叉的持续发展关系。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孩子的思考探索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设立环境教育小基地我们在江苏省省级机关实验幼儿园内建立了自然种植区和小动物养殖区,孩子们每天早晨一进幼儿园就在各自的责任区忙碌。有的给植物浇水,有的记录植物的发芽、长叶、开花过程。这些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爱护环境之情。我们还指导孩子们饲养小乌龟、小金鱼、小泥鳅等,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使孩子们…  相似文献   

12.
农村中学开展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1、环境教育社会化的要求当今世界,“环境意识”正成为衡量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是公民从事经济建设和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保证。而公民“环境意识”的培养和形成,主要依赖于“环境教育”。社会化的环境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以增强广大群众环境意识,普及环境科学知识的教育,它的对象是全体人民,即社会各阶层人员。因此,对环境教育不论城市或农村,不论是大人或青少年都应该进行环境教育,尤其是青少年更显得重要。2、农村环境形势的迫切需要在农村,我国农田污染、水土流失、草原退化、耕地退化等环境问…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转变环境道德观念是人与自然环境走向和谐、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教育就是实现这种转变的基础力量。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途径当前在小学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主要集中在环境研究和社会研究方面。小学开展自然环境教学已经有很长的历史。许多班级都有开展自然研究的场地,在那里学生可以兴奋地观察雾的产生和变化、观察蓓蕾新绽的自然奥妙。它是建立在孩子们对具有“魔力”的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的基础上,让他们看到生活中充满希望的方方面面,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对非人类的自然界的同情和友爱。社会研究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  相似文献   

14.
郭伟 《环境》2002,(5):34-34
在有关环境教育渗透的各个学科里,地理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可以说是最为密切的。地理教育中强调的“人-地”关系与环境教育中所倡导的“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和生物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基本一致的。因而,1992年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明确指出:地理教育可以为环境教育作出贡献。一、开展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环境问题的存在往往受多种因素的  相似文献   

15.
于海宽 《山东环境》2001,(4):49-49,47
小学教育是各种教育的基础 ,小学生正处于思想意识的雏形时期 ,这就要求必须将教育渗透于小学各学科中 ,以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深感责任之重大。《社会》是小学教学过程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全面地了解世界 ,认识社会 ,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首当其冲地成了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重点学科。小学六册的《社会》教材 ,囊括了自然科学、地理、历史等多科知识 ,作为进行环境教育的基地是最合适不过了。为了适应社会和人类发展的需要 ,其设置了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只有…  相似文献   

16.
谈晓群 《环境导报》2003,(14):35-35
游戏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沙池建构游戏中可根据当前存在的环境恶化情况,精心挑选内容让幼儿在游戏中积极主动地去关注身边生存的环境。以沙池建构的游戏内容为载体,关注环境碧波荡漾,关于水资源春游后,我让孩子们在沙池中表现太湖的美景,有孩子问:“老师,漂在太湖水面上的绿色东西是什么呀?”我告诉孩子:“那是蓝藻。”“蓝藻又是什么呢?我还闻到水中有味道呢。”孩子睁着天真的眼睛问。我知道这是对孩子进行环境教育的好时机,我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给他们解释:蓝藻是一种隐花植物,它能污染我们的水源,使水发黑发臭,影响…  相似文献   

17.
卢国田  王欣 《环境导报》2003,(14):15-15
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是环境意识教育的一种很好的形式。把环境知识、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在创建过程之中,不仅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理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以学生为基点辐射全社会,点面结合,完善环境教育体系,促进环保工作可持续发展。瓜洲中学于2001年11月成功创建“江苏省绿色学校”,在创建工作过程中,学校师生的环境意识和对环保的认识都得到很大提高。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创建“绿色学校”的目的定位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创绿”的成功。创建“绿色学校”是种形式,其核心内涵在于以“创绿”为契机,系统地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培养学生环…  相似文献   

18.
各地信息     
我国“八五”环境教育总目标为全方位多层次发展环境教育事业1992年11月初,在苏州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上,通过了我国“八五”期间环境教育的总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全方位和多层次地发展环境教育事业,调整、充实和提高专业教育,大力发展在职教育、基础教育和社会教育,为迅速提高全民的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环境意识而努力。  相似文献   

19.
吴少芬 《环境》2006,(9):76-79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环境教育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不少学校(幼儿园)积极地投身到“创绿”工作中,把环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重视从多角度开展环境教育的实践和研究,一所所绿色学校、绿色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许多学校(幼儿园)能以获得“绿色学校”为起点,继续持之以恒深入地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向更高和更深的层次开展。但有的学校(幼儿园)却把评为“绿色学校”(幼儿园)作为目的,作为“荣誉”,认为已经水到渠成了,也不用花大力气了。有了这一思想作怪,环境教育的教研工作就放松了,环境教育的意识淡薄了……这显然不利于环境教育质量的巩固和提高。  相似文献   

20.
城市环境美学及其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环境美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它的主要组成因素有:自然景观、城市建筑艺术,人文景观,环境气氛美和社会服务好。本文系统论述了城市环境美的基本因素及其美学特征,还介绍了评价城市环境美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