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废弃物的农业利用,主要是指把城市污水污泥及固体废弃物在农业上作为有机肥料施用。广泛利用城市废弃物作肥料,一是能防止污染,二是能降低有机肥料的短缺。由于城市固体废弃物中含多种有毒元素,用作肥料时可能污染农田土壤。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以消除  相似文献   

2.
油田污水站废泥浆的污染评价及无害化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油田污水站产生的废泥浆的污染问题,选取胜利油田滨一污水站的泥浆进行污染物分析,检测结果的评价结论是:污水站的泥浆不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对土壤的污染因子主要是石油类;浸出液对水环境的污染因子为石油类、COD、BOD、挥发酚;大量可溶性无机盐会加剧周边土壤的盐碱化。简易、经济的处置方法是将污泥直接固化,既可锵决污泥的污染问题,也为污泥再利用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3.
微波技术有加热速度快、对加热物质有选择性、可产生局部高温、减少有害物产生等特点这优于传统加热。微波技术广泛应用于灭菌、有机/无机合成、聚合、脱水、分析和提取该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对微波技术在重金属污泥、有机物污染土壤、垃圾焚烧飞灰等典型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铝粉、铁粉、活性炭、Al_2O_3等吸波介质的添加对污泥、污染土壤及垃圾焚烧飞灰中有机物高温分解或重金属固定的促进作用,着重阐明了微波与活性炭的联合作用分解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展望了微波技术在典型固体污染废弃物治理领域工业化应用的潜力同时介绍了该技术在比例放大及微波加热设备的设计等方面的有待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污泥中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及控制途径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以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污泥为试验材料,通过掩埋污泥的小区试验,混合金属溶液淋溶土壤柱试验以及污泥中重金属的形态分析,研究污泥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发酵处理后重金属的形态变化及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动态分布等,为控制污泥中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提供依据,并探索检验污泥重金属污  相似文献   

5.
刘婉玉  李珺  王森  袁琪 《环境科学研究》2022,35(11):2578-2587
城市污泥施用农田能够改善土壤性状及促进作物生长,但也会使农田存在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等污染风险.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作为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被作物吸收、累积后经食物链传递,潜在威胁着人体健康. 为探究城市污泥施用农田后PCBs在土壤和作物(玉米和小麦)中的分布特征,解析玉米和小麦对土壤PCBs的吸收和传输规律与差异,以关中地区城市污泥施用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植物种属、污泥施用量和污泥类型的土壤盆栽培养试验. 结果表明:①城市污泥施用后造成土壤、玉米和小麦的PCBs污染,土壤、植物根和地上部分以低氯代PCBs〔一氯代PCBs(mono-PCBs)~五氯代PCBs(penta-PCBs)〕为主,且百分含量呈依次增加趋势. ②与种植前相比,种植植物后土壤中更低氯代的PCBs占主导;且土壤∑PCBs消减了20.00%~79.30%,各处理对∑PCBs的消减差异表现为玉米高于小麦、单倍污泥施用量高于双倍污泥施用量、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污泥施用处理∑PCBs的消减率最高. ③植物根可以吸收土壤PCBs并向地上部分传输,且吸收和传输能力与植物种属、污泥施用量和污泥类型有关,小麦对污染土壤∑PCBs及各PCBs同系物的吸收能力均强于玉米,而传输能力较弱;双倍污泥量施用下植物根对∑PCBs、一氯代PCBs(mono-PCBs)~四氯代PCBs(tetra-PCBs)和六氯代PCBs(hexa-PCBs)的吸收减弱;有机质含量最低的污泥施用下植物根对∑PCBs的吸收能力最强. 研究显示,城市污泥施用会引起土壤和作物PCBs污染,种植作物能消减污染土壤PCBs,而小麦和玉米对土壤∑PCBs及各PCBs同系物的消减和吸收传输存在种属差异.   相似文献   

6.
通过土柱淋溶试验,分析了市政污泥在矿山土壤改良中重金属污染风险,探讨了市政污泥用于矿区土壤改良的可行性,并确定了土壤污泥最佳混掺比例。结果表明:景山高岭土矿区土壤除速效磷含量较高外,其余养分含量分级为四—五级,即"低—很低";市政污泥除速效钾含量较低外,其余养分含量分级均远大于一级"很高";永春污水处理厂污泥为B级农用污泥,可施用于油料作物、果树、饲料作物、纤维作物,不能施用于蔬菜、粮食作物;按各处理配比进行污泥的适量施用造成地下水污染风险较小;综合考虑土壤肥力及重金属污染因素,该矿区最佳土壤、市政污泥干重混掺比为5∶2。  相似文献   

7.
试述土壤污染对人类健康的侵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中的污水灌溉、农药、化肥的使用、固体废弃物的堆弃及汽车尾气等等都对土壤造成了污染。土壤的污染真有隐蔽性、累积性、长期性和难治理性。土壤环境一旦遭受污染,将是人类的灾难。土壤污染带来的生物性传染病、重金属污染、残留农药污染等将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侵害,从源头控制污染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针对群众举报夜晚受不明气体污染中毒的两起事件,经过环保部门的现场勘查及监测,确定造成纺织厂污染的大气污染物为HCl气体,来自于纺织厂隔壁的农药厂装盐酸的空罐、罐区受污染的固体废弃物及受污染的土壤;助剂厂附近村民所受的污染物为HNO3、NO2和NOx气体,来自于助剂厂装硝酸的空罐、跑冒滴漏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及受污染的土壤。夜晚气温降到露点,空气湿度达到饱和状态,气体污染物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形成对人体危害更重的酸或酸性气体;这两个工厂又都位于鸭绿江边的化工区内,具有局地小气候特征,夜晚易形成类似于海陆风的微风,形成局地污染。  相似文献   

9.
选取黔西北矿渣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城市污泥改良矿区重金属污染的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在借鉴前人利用污泥的经验基础之上,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纯污泥和不同配比的粉煤灰钝化污泥对铅锌冶炼废渣中重金属有效性的影响,以及不同处理的栽培基质对玉米的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和植株中重金属累积的影响,并分析了粉煤灰钝化污泥在矿山土地复垦中的应用前景,以为粉煤灰和污泥的土地利用提供一定的依据,达到既能充分利用这些固体废弃物资源又不污染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废弃物中水溶性有机质对土壤吸附Cd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等温吸附试验研究了 5种来自不同固体废弃物的水溶性有机质 (DOM)对土壤中Cd吸附行为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DOM对土壤中Cd吸附行为的影响与土壤类型和DOM种类有关 ,其影响机理主要是DOM的酸碱缓冲作用和络合作用 .酸性土壤中 ,猪粪DOM对Cd吸附的促进作用最强 ,而脱水污泥、堆腐污泥、消化污泥、小麦秸杆DOM的促进作用较弱 ,且差异不大 ;中性土壤中 ,各种DOM均抑制Cd的吸附 ,抑制效果由大到小顺序为 :堆腐污泥DOM >消化污泥DOM≈小麦秸杆DOM >脱水污泥DOM >猪粪DOM ;碱性土壤中 ,5种DOM同样表现为对Cd吸附的抑制作用 ,抑制效果由大到小顺序为 :堆腐污泥DOM >消化污泥DOM >脱水污泥DOM≈猪粪DOM >小麦秸杆DOM  相似文献   

11.
泉州市不同功能区土壤铅同位素组成及其来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查明泉州市土壤铅的污染来源,采集了泉州市不同功能区表层(O~20cm)土壤及城市环境污染端元(燃煤尘、汽车尾气尘、污泥)样品.采用ICP-MS测定土壤Pb含量,用热电质谱仪测定各样品的铅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泉州市不同功能区表层土壤已受到一定程度铅污染;泉州市土壤铅同位素208 Pb/(207+206)Pb和206Pb/207 Pb比值变化较大,分别为1.0769~ 1.1486和1.1150~1.2142;泉州市区各端元组分铅同位素组成差别比较大,可以有效示踪和鉴别泉州市区环境铅的污染来源.运用铅同位素示踪技术追踪土壤铅的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泉州市区土壤总铅同位素和可溶相铅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土壤中铅来源较为复杂.交通繁忙区土壤铅污染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排放,农业区土壤铅主要来源于城市污泥与当地土壤背景,商业区土壤铅主要来源于城市污泥与燃煤尘及其煤渣的排放,居民区土壤铅污染主要受城市污泥与汽车尾气排放影响.  相似文献   

12.
油田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石油工业开采进入中后期,油田污泥产量越来越大。油田含油污泥成分复杂、毒性大,不进行无害化处理,将对周围土壤、水体、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固化技术有效地降低了含油污泥中有害离子及有机物对环境的污染。文章简要分析了国内外处理含油污泥的现状,综述了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且从固化体高抗压强度、低渗透性方面进一步探讨了固化技术用于建筑材料的研究,实现了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已证明微波和射频在实验室或小规模的研究中作为可溶性的有害污染废物和污染土壤的热处理过程的能源是适宜的,本文描述的是一种能够从土壤或污泥场去除污染物的技术,用活性碳吸收塔吸取污染物,然后从场内移走活性碳使其再生。现有资料表明:对模拟的API分离污泥中的菲几乎可以达得到100%的破坏和去除效率,对污染土壤中的苯酚可以得到60%的去除率,研究中发现。向处理土壤或污泥中加入碳颗粒可以增加微波的吸收。  相似文献   

14.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很多未经过处理的污水直接向农田排放,固体废弃物转移到农田,并对农田土壤造成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成为了限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重金属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小,且不能够被微生物降解,通过食物链,可以进入到人体内,危害人体健康。为此,进行土壤中重金属监测分析,其现实意义重大。重点对土壤重金属监测分析技术进行研究,并通过精密度及准确度分析,保证土壤重金属监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辐照技术在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勇  郭晓亚 《环境科技》2008,21(2):60-63
介绍了我国固体废弃物的分布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对辐射技术在污泥、建筑垃圾及高分子固体垃圾等方面废弃物资源化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探讨了辐射技术在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花莉  陈英旭  吴伟祥  马宏瑞 《环境科学》2009,30(8):2419-2424
利用温室盆栽黑麦草实验,研究了生物质炭输入对污泥施用土壤性质、植物生长及土壤-植物系统中多环芳烃迁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含炭堆肥污泥更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缓冲性能及增加土壤养分含量,与普通堆肥污泥处理相比,施用含炭堆肥污泥的黄棕壤和红壤中阳离子交换量分别提高了10%和5%,而2种土壤总氮含量则分别提高了13%和18%.同时,生物质炭的输入更有利于促进植物生长,与普通堆肥污泥处理相比,2种土壤中含生物质炭堆肥污泥处理黑麦草生物量均提高了23%,黄棕壤和红壤中种植的黑麦草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了8%和10%.生物质炭的输入还使得污泥-土壤体系中的多环芳烃转移到植株中的量明显减少,含炭堆肥污泥处理中多环芳烃在黑麦草中的累积量比普通污泥相应处理降低了27%~34%.因此,生物质炭作为污泥堆肥调理剂,不仅能进一步改良土壤性质,促进植物生长,还可以有效限制污泥-土壤体系中多环芳烃在环境中的迁移,降低潜在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7.
陈佳  田永强 《环境工程》2020,38(6):24-27,57
为研究典型制革污泥堆场区域污染情况,以浙江海宁某制革污泥堆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制革污泥堆场土壤和地下水中有机物和重金属的污染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土壤中无机污染很小,而总铬、六价铬和铅含量较高。污染土壤中铅和总铬含量分别是工业用地规定值的2.82,7.03倍,而六价铬最高含量为管控值的2.8倍。地下水中氨氮含量超标严重,达到1268.0 mg/L,是GB/T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中工农业Ⅴ类用水下限值的845.3倍,六价铬的含量<0.004 mg/L。此外,各取样点六价铬和总铬含量的垂直分布显示较大的差异,也与某些制革污泥堆场的重金属垂直分布规律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8.
通过微波和射频方法处理消除土壤污染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已证明微波和射频在实验室或小规模的研究中作为可溶性的有害污染废物和污染土壤的热处理过程的能源是适宜的。本文描述的是一种能够从土壤或污泥场去除污染物的技术。用活性碳吸收塔吸取污染物,然后从场内移走活性碳使其再生。现有资料表明,对模拟的API分离污泥中的菲几乎可以达得到100%的破坏和去除效率,对污染土壤中的苯酚可以得到60%的去除率。研究中发现,向处理土壤或污泥中加碳颗粒可以增加微波的吸收。  相似文献   

19.
利用污水处理厂的生化污泥、皂素抽余物为主要原料,配合珍珠岩进行改性和调理,研发出一种新型的花卉栽培基质,解决黄姜皂素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问题,并为污泥应用于园林提供参考和依据.结果表明:污泥、纤维渣为主要成分的混合基质替代泥炭是完全可行的,最佳配比为处理4(污泥:纤维渣:珍珠岩=50%:30%:20%)和处理5(污泥:纤维渣:珍珠岩=60%:20%:20%).  相似文献   

20.
石灰干化污泥稳定后土壤中Pb、Cd和Zn浸出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李翔  宋云  刘永兵 《环境科学》2014,35(5):1946-1954
以人工制备Zn、Pb、Cd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城市污水处理石灰干化污泥作为稳定剂,对污染土壤进行稳定化处理,并采用TCLP、SPLP、去离子水浸提和优化的BCR连续提取法对稳定化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单独使用石灰干化污泥,TCLP浸出浓度随着干化污泥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显著减少,干化污泥的质量分数为40%时,稳定化率最大为Zn-99.54%、Pb-99.60%、Cd-99.85%.SPLP和去离子水浸出评价稳定效果时,Pb和Zn在加入质量分数10%和20%的干化污泥时浸出明显降低,但在加入30%和40%时由于在强碱条件Pb和Zn会再溶出,导致稳定效果变差.为了恢复植物生长功能,经过FeSO4和H3PO4调节pH后,石灰干化污泥稳定过的土壤pH有效降低,同时FeSO4和H3PO4有利于促进Pb和Zn的稳定效果.经稳定化后,土壤中的重金属可交换态降低,限制了土壤重金属的迁移.该研究结果表明石灰干化污泥可以再利用,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稳定化修复中,并能改善稳定后土壤适宜植物生长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