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要捡的不只是路面的垃圾,更是人心里的垃圾。”2005年10月29日,一位穿绿围裙的美国老头成了武汉街头一景,他带领着上千名志愿者沿路捡垃圾。美国老头65岁,在武汉新东方学校任教。英文名 K.L.Rothey,他给自己起的中国名叫“路乞”,意思就是“路边的乞丐”。路乞和志愿者所到之处,烟头、  相似文献   

2.
有着“甲天下”美誉的桂林漓江每天游客如潮。在素有“百里漓江十里画廊”之称的兴坪段,导游手指远处,向沉醉于美景之中的游客说道:“这里还有一道特别的风景,你们看———”众人随着她的手望去,只见有一位老人划着竹排正在江里捞着什么。“风景就是这个老人,他叫郑云兴,今年已79岁了,1993年以来他一直默默地打捞着游人扔在江里的垃圾,我们向他挥个手吧……”  相似文献   

3.
从一个懵懂的热爱环保的普通学生,到重庆大学绿服队的队长,再到青年环境友好使者.朱珂,一直用汗水和心血建筑自己的环保梦.“尽平生之力,成环保伟业”是他一直践行的目标.一花一草总关情,一水一木凝清净.他认为环保不只是举旗呐喊,更重要的是踏实躬行.“筷行动”、“无车日”、 “亚洲熄灯日”、“关灯一小时”、 “减卡救树”、 “废旧电池/纸张回收”……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用行动阐释环保,用行动号召环保.  相似文献   

4.
明代江盈科的《雪涛小说》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位“病脚疮者”,感到痛不可忍,便命家人把连通邻家的墙壁凿了一个洞,然后把自己的病脚伸“入邻家尺许”。家里不明白这是干什么,他回答说:“凭他去邻家,痛无与我事。”这当然是个笑话,痛脚伸到邻居家,脚痛就不关自家事了,这不是十足的阿Q精神吗?在这自欺自慰的背后,却是利己主义的思想在作怪。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故事,说出来给大家听听: 有一位哲学家,自认为看破了红尘。一天,他想到了人生的虚无,痛不欲生,于是决定自杀。 哲学家来到一片空旷的野地里,看到这里异常清静,便想在这里了却一生──他好不容易找来几根干枯的树枝,给自己挖了一个坟坑。 正当他要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哲学家突然发现这里太光秃,心想在这种了无生趣的地方安眠,岂不是太没情调了?便在周围种上树木和花草。种呀种,哲学家渐渐地着迷了,一听到小鸟的鸣唱,他就感到无比的愉悦;一看到鲜花的笑脸,他就心花怒放…… 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哲学家在不知不觉中培…  相似文献   

6.
“我们要让下一代好好活下去,怎能不展示给他真实的世界!” 这本书是畅销书《超越自己》《肯定自己》《创造自己》的合订本,是刘墉写给儿子刘轩的书信集。写作缘于1988年。那一年,刘轩进入远在纽约曼哈顿的史岱文森高中。刘墉不放心,“开始经常以书信勉励他,并在一年后结集出版《超越自己》。”其后继续出版《创造自己》《肯定自己》。  相似文献   

7.
徐琼 《环境》2003,(11):24-24
当医生说你“无病”时,你一定很开心。可是,有的人偏不这样。他们不相信医生的话,总觉得自己有病,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医院复诊。张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张先生是某化工厂的推销员。有一次,张先生在外地做了一件“风流事”,结果回家以后便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到了医院,医生说他有尿路感染。经过治疗,他的病好了。可是,张先生还是不放心,他怀疑自己得了性病。为  相似文献   

8.
在古城保定,有一位63岁的老人,他六年如一日,全身心投入城市立体绿化研究,志在屋顶披绿荫。在当今世界,他率先喊出了“向热岛效应宣战”的口号。他是一个诗人,但更是一位执着的环保工作者。他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为城市的立体绿化和人类生态环境的改善,创出了一条新路,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环保之歌。  相似文献   

9.
哥伦比亚一位部族的领导人成为戈德曼环境奖的6位获奖人之一。他的部族由于西方石油公司计划要开采他们在雨林中的家园而表示要集体自杀。这项已经成为地球日每年一次的事件的奖项已在近日宣布。获奖者来自哥伦比亚、多米尼加、意大利、日本、南非和美国。在获奖者中有别?..  相似文献   

10.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他“天资睿哲,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道德漫流,文章云浮,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奇技伟艺,磊落焕炳。”他“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  相似文献   

11.
小草 《陕西环境》2001,8(2):42-44
引子共产党人不吃人民的冤枉饭首次与他见面 ,感到他的音容笑貌是那么亲切 ;第一次和他交谈 ,仿佛是与一位久别重逢的知已促膝倾吐肺腑之言。虽然他的语言平淡无华 ,却质朴厚实 ,字字掷地有声。谈及他今年三月参加西安市赴美考察团考察感受时 ,他感慨地说 ,美国的市长、州长衡量自己工作的唯一标准是检查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代表了自己所辖公民的心声 ?是否辜负了选民的期望 ?是否对得起投选自己的选票 ?说到这里 ,他有些激动了 ,直了直身子 ,深情的说 :“我们共产党的干部 ,在那个地方干 ,如果不给那个地方留业绩 ,那就是地地道道的吃冤枉饭…  相似文献   

12.
尽管顺德的工业很发达,但顺德人依旧把顺德称作“农村”。市长冯润胜也不例外,他管自己叫作“农民市长”。  相似文献   

13.
从事每一项工作,要做到不伤害他人也不伤害自己。粗看起来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谁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呢?可是,在工作中因“三违”伤害自己和工友的事例却屡见不鲜。一个企业的安全生产依赖于每一位员工,无论哪一个岗位、哪一个职工,都必须从强化责任、尊重生命、爱护自身的高度去重视安全生产,树立起牢固的  相似文献   

14.
对一般人而言,低碳经济似乎有点远、有点陌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无关。记得前不久有位外国专家来到我们编辑部,当我们约他撰写这方面的文章时,他不假思索地说道:低碳经济实际有点像“Myth”(英文原意为神话),不过他很快就说,他并不是指原本意义上具有荒诞意昧的“Myth”,而是指低碳经济的宏观性、广泛性、不“确定”性以及对大多数经济体来说还未付诸实践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15.
一位名叫丹尼尔的小孩,时常坐在种满爬山虎的院子里,出神地看着海面上来来往往的船只,幻想着自己也能拥有一艘大船,但他家实在太穷了,根本不可能满足他的愿望。  相似文献   

16.
<正>文题西方文化认为培养孩子独立生存能力是育儿的着力点,所以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表现为宁苦而不娇,家富而不奢,严教而不袒。李嘉诚认为:"独立是最好的教育。"即自己的江山自己打拼,自己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他以此为标准教育孩子。在纽约港繁忙的曼哈顿码头,一位叫哈里的年轻人一边用毛巾擦汗水,一边开动吊车把集装箱从货架上卸下来。他工作努力,不辞辛苦,是大家一致承认的好工人。这位年轻人是  相似文献   

17.
上帝与魔鬼     
上帝与魔鬼都是人创造的。“最需要魔鬼的,是宣称与魔鬼不共戴天的上帝。因为,上帝须要把一切罪恶、黑暗、肮脏,完全算在魔鬼的帐上,以便把一切功绩、光明、圣洁,统统记在自己的名下。”(郭因)爱因斯坦创造了“相对论”,有人认为这太深奥了,请他用通俗的说法讲解。他说:“如果你坐在火炉旁,就觉得时间过得很慢;若是你坐在一位美女旁,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笔者突发奇想:环境保护何不应用“相对论”?——其实,环境美学早就孕育着“相对论”的原理;我们要把“火炉”从生活的空间中搬走,请美女来相伴!  相似文献   

18.
墨扬 《环境》2000,(8):19-19
外星人到地球考察之后,写了一个“调查报告”。报告称:地球上迅速地繁殖着一种叫作“人”的细菌,它们无情地吞噬身边的动物和植物,还不停地制造出各种垃圾来污染自己,用不了多久,它们就会自己灭亡——这是一则黑色小幽默,题目叫《自我消灭》。看古今幽默故事,老墨常常会捧腹不止。但看了这则幽默故事,却怎么也幽不起来。相反,却陷入了默默思索之中。  相似文献   

19.
毛姆写到一个段子:一位责夫人也想让自己儿子成为作家,因此询问毛姆的意见。他回答说:“每年给他一百五十镑,给五年,叫他见鬼去吧。”这样的回答原本就戏谑的成分大一些,当不得真。但是过了不久,毛姆回过味儿来愈发觉得这个答案之妙,有了这笔钱,年轻人不至于换饿,但也不够享受的资本;  相似文献   

20.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他“天资睿哲,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道德漫流,文章云浮,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奇技伟艺,磊落焕炳。”他“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在地震学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