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3月 1 3日上午 ,重庆永川市板桥镇发生一起中毒事故 ,出事的重庆市板桥锶业有限公司3名工人当场死亡 ,另有 3人受伤。据介绍 ,当天上午 9时 40分左右 ,因为二氧化碳管道发生堵塞 ,一名工人打开合成罐顶盖 ,进入高 5米、直径 1米多的罐内检修。 2 0多分钟后 ,他突然感到神志不清 ,手脚不听使唤 ,当即晕倒罐内。先后有 5名工人下去救援 ,均晕倒罐中。最后在大家的合力抢救下 ,将 6名中毒工人送往医院抢救 ,3人抢救无效死亡。据医生介绍 ,他们均为硫化氢中毒重庆永川市发生中毒事故 3人死亡…  相似文献   

2.
案例12001年3月13日,重庆永川市某厂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造成3死3伤的严重后果。当天上午,由于二氧化碳管道堵塞,一名工人便打开合成罐顶盖,进入5m高、1m多直径的罐内检修,20多分钟后,他突然感到眩晕,手脚不听使唤,当即晕倒罐内。班长立即下罐救援,随即也晕倒。随后又有4名工人先后下罐救援,纷纷中毒倒下。最后在大家的合力救助下,6名工人被拉出罐外,并迅速送往医院抢救,其中3人抢救无效死亡。据查,他们均为硫化氢中毒。  相似文献   

3.
仙桃市农药厂“3·31”多人中毒事故分析1994年3月31日18时50分,湖北省仙桃市农药厂亚胺硫磷车间发生一起硫化氢气体中毒事故,其中2人死亡、10人中毒,直接经济损失4万多元。事故经过3月31日16时,农药厂亚胺硫磷车间各工段有7名工人当班,硫化...  相似文献   

4.
1999年4月7日12时,龙岩市某乡镇水泥厂在改装除尘器时发生一起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死亡1人,重度中毒2人。事故经过4月7日,某除尘安装公司1名干部带领2名工人前往水泥厂改装除尘设备,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生产未停机的情况下进行操作。中午12时许,2名工人忽然在窑顶晕倒,该干部在地面发现后,勿忙间忘记关机飞奔上窑顶,把1名工人拉至通风处,当要拉另1名工人时,自己也昏倒在地。此时,多数水泥厂工人在用午餐,有1位保卫人员跑上去营救,把另1名工人拉至通风处。可惜该干部身体太胖(90多kg),年老的保卫人员拉不动,只好从20多m高的窑顶上跑下来呼救—…  相似文献   

5.
硫化氢是强烈的刺激性、神经毒性气体。不少企业职工对硫化氢气体的毒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因此经常发生中毒事故。现将两起发生在企业的硫化氢气体中毒事故调查分析报告如下。1 皮毛厂硫化氢中毒事故1 .1 中毒经过1 998年 1 1月 1 7日下午 3时 ,河北省南宫市某皮毛厂染皮车间发生一起硫化氢中毒事故。当时有数名工人在染皮车间进行染皮作业 ,其中 1人先发生硫化氢中毒。听到中毒者的呼救声后 ,另外 4人前去救援 ,结果均相继中毒死亡。离毒源越近者 ( 2人 ) ,死亡越快。 5名死亡者均为男性 ,最大者 49岁 ,最小者 1 5岁。在对车间工人的调查…  相似文献   

6.
《环境》1999,(6)
丘医生: 您好!我是自来水公司制水厂的工人,每天对自来水加入氯气进行消毒。不久前,车间发生液氯泄漏事故,造成7人中毒。虽现已全部出院,但我们担心会有后遗症。吸入氯气对人会造成什么危害,会有后遗症吗?  相似文献   

7.
20 0 0年 7月 30日 ,位于俄罗斯伏尔加格勒西部一家化工厂发生管道爆炸 ,造成 2人死亡 ,7人受伤和中毒。中毒的工人是因接触氨引起的。一特别委员会正在调查事故原因。俄罗斯化工厂爆炸,2人死亡  相似文献   

8.
高莉 《环境导报》2003,(19):25-25
有这样一起固体废物民事侵权纠纷,最终是通过行政调解程序解决的,引发了我们的思考:通过“打官司”来解决纠纷无疑是有效的也是最后的一种救济途径,然而,是不是所有的纠纷都只能或者是必要用诉讼来解决呢?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环境侵权民事救济途径的问题。案情介绍去年某日,A市某化工有限公司在未经环保部门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近20只装有氯苯胺废液的铁桶卖给了一家无经营许可证的废品收购站。该收购站在处置过程中铁桶破裂,导致废液外泄,有多名工人当场轻微中毒。当地环保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后,立即作出有效处理。而后,经中毒工人的请求,在…  相似文献   

9.
20 0 0年 4月 1 1日 ,河北省保定市某皮革企业污水净化厂发生一起职业性硫化氢气体中毒事故 ,中毒 6人 ,其中 3人死亡。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分析如下。1 基本情况该厂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 :兽皮经含硫化钠的石灰初步处理 ,铬盐 (碱性三价铬化合物 )鞣皮 ,成形后用合成染料将皮革染色。其间产生的废液流入一个 3m× 3m× 3m的贮液池 ,贮液池顶部有一 0 .5 m× 0 .5 m出入口。池外废液呈灰色 ,含有大量固体悬浮物 ,有腐烂气味 ,测定硫化氢气体浓度为微量。2 中毒经过2 0 0 0年 4月 1 1日上午 1 0时 1 0分 ,3名工人在没有任何防毒安全措施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丘医生 《环境》2000,(1):18-19
钟惠卿读者:1999年12月25日广州海珠区鹭江东约某制衣厂(私营企业)发生工人集体二甲基甲酰胺中毒不适,其中6女2男因病情严重,需住院治疗。经了解,当天傍晚6时,该制衣厂象往常一样开工,70多名工人在约400平方米的厂房内车衣。工作约1个多小时,部分工人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不适。开始,私营主以为工人感冒,没有加以注意。后来,出现头痛、头晕、恶  相似文献   

11.
本标准适用于区分工人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的大小,是劳动保护科学管理的依据.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粉尘及引起化学中毒危害性粉尘.  相似文献   

12.
1976年7月10日,意大利塞维索农药厂生产高效除草剂三氯苯氧乙酸的反应罐发生爆炸,罐内物质直冲上天。农药厂工人和附近居民紧急疏散,很多人中毒。以后当  相似文献   

13.
美国国家毒物学办公室把铍及其化合物列为人类致癌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国家毒物学办公室(NTP)的科学顾问委员会,最近投票一致通过把铍和铍化合物列为已知的人类致癌物.作出这一决定是因为有调查研究发现,在有关铍的工厂工作的工人比一般公众有较高的肺癌发病率.有最大患癌风险的是那些在1950年前工作的工人以及患有急性铍中毒的人.调查研究发现接触铍的工人至少要经过15年才会患肺癌.科学顾问委员会的投票表决意味着被及其化合物将从NTP“2002年的致癌物报告”中的人类致癌物合理预期类别升级.这一改变最终可能会导致法规的修订,特别是对于燃煤电厂,据说燃煤电厂是环境中镇及其化合物的主要…  相似文献   

14.
《环境》1999,(7)
崔先生: 今年4月29日,广怡大厦工地发生的中毒事故,是工人在空气不流通的地下室喷涂防水涂料时,大量吸入含苯混合气体而中毒死亡。苯是工业中常用的,具有芳香气味、易挥发性的一种无色油状液体化学品,常作为溶剂及稀释液使用。市面上销售的油漆,多数都含有苯。使用油漆、黏  相似文献   

15.
20 0 1年 7月 14日凌晨 1时 10分 ,石家庄市电化厂发生氯气泄漏事件 ,百余人不同程度中毒。目前已全部脱离危险。7月 13日 2 3时 ,制氯车间的一直径为 133毫米的管道端口崩裂 ,导致氯气泄漏。管道距离地面约有 5米高 ,氯气扩散后 ,致使 10 0余名工人发生不同程度的中毒。事发之后 ,厂方马上组织紧急抢险工作 ,全厂停车 ,生产处长亲自带领两名操作工分别将连接崩裂管道的4根管道的 4个阀门关掉 ,漏气得到控制。石家庄市消防支队的消防人员及时赶到 ,用气囊才将漏口堵住石家庄电化厂氯气泄漏 致使百余人中毒…  相似文献   

16.
《环境》2001,(11):36
丘医生: 你好!今年9月29日广州市一家油脂厂5名工人在清理化粪池时发生中毒,1人死亡,4人受伤。事后,工厂老板被警方带走。发生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老板要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7.
对一起重大中毒事故的分析宁夏银川化肥厂甘文贵1995年7月25日,宁夏银川化肥厂,为平衡全厂用水,2名工人在阀门井内中毒溺水死亡。事故经过7月25日8时30分,为了调整生产用水,厂调度室电话通知供水车间主任,对7号线水量进行调整。车间主任随即电话通知...  相似文献   

18.
4月 1 1日 2 1时 45分许 ,灵宝市阳平镇白草坪黄金开采坑口中段发生重大炮烟中毒事故 ,造成井下 1 1名民工伤亡 ,其中 7人死亡 ,4人受伤。4月 1 1日 1 9时 ,白草坪坑口 41 5采场完成放炮作业 ,3名放炮人员撤出。 2 0时许 ,出渣工 1 0人、电工 1人、翻车工 2人共计 1 3人开始进入坑道作业。当 1 0名出渣工 2 1时到达作业面时 ,发现灯泡不亮 ,就让电工到 3号平巷更换灯泡。这时电工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 ,忙呼叫出渣的工人撤退。此时工人们已经开始咳嗽、头晕、腿软。在相互搀扶中 ,1 3名工人先后撤出坑道。 7名中毒较深的工人抢救无效死亡河南…  相似文献   

19.
三硝基甲苯(TNT)为脂溶性毒物,可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吸收引起中毒,近年来尤为重视皮肤吸收的重要性,眼晶状体是其靶器官之一,典型病变为中毒性白内障。为了解我市某炸药厂TNT对作业工人的危害,我们于1998年10月对该厂作业工人白内障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为该厂从事TNT作业工人124名,其中男性69人,女性55人,工龄最短1年,最长26年。1.2方法对所查人员进行视力、外服、晶体及眼底的检查,并记录职业史和其他病史。晶体的检查:用托咄卡胺滴限散瞳后,在暗室内用直接检眼镜彻照…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对于船舶运输、装卸危险品货物所带来的污染及安全非常重视,进行了大量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污染措施和安全作业规程。但对于船舶运输、装卸木材、粮食、钢铁、化肥等非危险品货物带来的污染,以及污染对人体的危害缺乏足够的重视。以致船舶在运输、装卸非危险品货物时不断发生船舱急性缺氧中毒事故。根据我们查得的资料,国外从1900年起不断有关于工人在装玉米、洋葱、葡萄酒、木材、矿石、煤炭等货物的舱内作业发生缺氧中毒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