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当前已经结束了第一轮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第二轮全国污染源普查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即将展开,利用污染源普查可以掌握丰富的污染源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保证环境监察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污染源治理质量。本文研究了如何应用污染源普查信息推动环境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
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掌握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情况,了解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建立健全重点污染源档案、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可为加强污染源监管、改善环境质量、防控环境风险、服务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提供依据。移动源普查应结合本次普查工作之机,建立云南省移动源普查基础信息库,精准掌握移动源分布情况、污染防治措施情况、各类别移动源成分和构成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全过程做好移动源普查数据质量审核和质量控制工作。介绍了云南省移动源普查数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普查数据审核要点。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8号现公布《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七年十月九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全国污染源普查,保障污染源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污染源普查的任务是,掌握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情况,了解主要污染物的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建立健全重点污染源档案、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规划提供依据。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污染源,是指因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者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场所、设施、装置以及其他污染发生源。第四条污染源普查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组织实施。第五条污染源普查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足额到位。污染源普查经费应当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严格控制支出。第六条全国污染源普查每10年进行1次,标准时点为普查年份的12月31日。第七条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应当及时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宣传报道。第二章污染源...  相似文献   

4.
对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若干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开展在即,本研究简要回顾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普查技术、数据管理应用等不足。指出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严峻,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与第一次普查相比有着迫切的管理需求和社会服务需求。因此,建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一是以适应未来环境管理要求为目的,重点放在污染源活动水平调查上;二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延伸普查数据生命力;三是突破传统数据库限制,采用大数据技术维护数据生命周期;四是借普查大数据创新环境管理方式,实现污染源信息动态更新机制。  相似文献   

5.
连云港市首次污染源普查数据处理及二次开发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开展连云港市污染源普查工作,全面掌握了各类污染源情况,包括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及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等,采集到大量的污染源普查数据。在实践中,我们采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对污染源普查数据进行处理后利用G IS技术中具有支持空间数据的获取、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及解决复杂的管理问题的功能开发连云港市污染源电子地图。这些污染源普查数据的二次开发应用,对新时期环保工作、编制环保规划、优化经济结构、制定环境政策、加强环境监管、实施污染源动态管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等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档案管理:污染源普查的基础性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污染源普查是重大国情调查,是全面掌握中国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而普查中所形成的污染源数据是直观反映中国环境状况的重要基础数据,是污染源普查工作的结晶.本文从污染源普查管理工作的意义出发,探讨了加强,完善普查档案管理工作的途径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调查。在新的形势下对全国污染源进行普查,全面掌握各种污染源的情况,是做好新时期环保工作、编制环保规划的重要基础,是优化产业经济结构、制定环境政策的重要依据,是加强环境监管、实施污染源动态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的重要措施。迁安市于2007年4月被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办公室列为全国14个普查试点之一,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污染源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8.
《环境》2018,(12)
正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生态环保工作方面作出的重大部署,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自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全面启动以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广东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牢固树立全省污普"一盘棋"思想,各自按照职责分工扛起了污普责任,确保各类普查工作顺利推进。探秘广东伴生放射性矿普查,专业活专业做伴生放射性矿普查是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中唯一的放射性污染  相似文献   

9.
正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启动以来,个别地方存在工作热情不高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地方对污染源普查的作用、意义认识不清,存在错误、模糊的思想认识。笔者认为,各地在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克服以下三种错误思想认识。一要克服给上级干活的思想。在污染源普查工作开展过程中,有为数不少的地方及部门完全把这项工作当成一项上级交办的任务甚至是负担,或者认为其意义不大。污染源普查的目的主要是掌握各类污染源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护》2008,(1):63-63
2008年1月4日,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并讲话,强调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调查,科学普查,依法普查,保证质量,把普查污染源与健全环境统计体系、监测体系、评价体系结合起来,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学、翔实、全面的环境信息。  相似文献   

11.
有机污染源标志物的探讨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广州市饮用水源水及自来水厂沉淀地底泥、市售洗衣粉、洗洁精等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的基础上,探讨正构烷烃、藿烷、多环芳烃、苯基长链正构烷烃、长链烷基酚等化合物的污染源指示作用,由此探索判别污染源的特征性污染物(污染物标志物),从而探讨广州市饮用水源水的污染源,这将对于评价水体污染状况、控制污染源排放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SPSS的盐城自然保护区近海海域水质污染状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盐城自然保护区近海海域的监测数据,选取五大类代表指标,9个监测断面,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污染因子及主成分进行分析,研究主要污染因子的组合,并对相应污染源进行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对近海海域的监测点及各监测点的污染数据进行分类,优化近海海域监测站点的分布,分析结果表明盐城自然保护区近海海域整体属于面源污染类型,但整个海域由北到南污染情况略有不同,海域北部偏重于化学污染类型,南部偏重于面源污染类型,分析的结论为该区域的环境监测及污染治理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历时一年,已基本结束。此次污染源普查获得了大量珍贵的污染源基础性数据,合理开发这些基础数据,对提高环境监察工作、加强污染源管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结合林甸县环境监察工作任务、职责,阐述了利用普查成果,可对环境监察工作的开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宁夏吴忠市金积傍河水源地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水源地区内土壤介质特征基础上,在水源地区域范围内采集了15个土壤样品,分析了区域范围内土壤重金属砷、镉、铬、铜、铅、镍、锰等7个因子空间分布状况,采用正定矩阵分析方法定性识别土壤重金属来源及各项来源空间污染贡献率。结果显示,金积水源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二级标准,低于区域土壤背景值,其中土壤重金属污染受自然来源总贡献率为34.1%,受工业污染影响来源贡献率26.2%,受农业污染影响来源贡献率21.1%,受畜禽养殖粪便堆放及施肥作用影响的贡献率为18.6%。污染来源及其污染贡献程度分析结果为水源地供水安全和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污染点源信息提取技术存在权重因子各指标取值范围广、提取精准度不准确、植被覆盖率检测效果差等问题,为此,采用高空间遥感影像对湖泊水环境污染点源信息提取进行研究.针对信息的选择和预处理,需要先获取污染点源信息,并利用多项式对遥感影像图中的畸形几何进行修正;通过利用TM影像技术分析波段组合和单独使用波段的分类效果;根据影像中不同的隶属度,构建水体规则,分析水体差异指数,由此提高信息提取的精度,进而完成污染点源信息的提取.通过选取验证区域,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技术能够缩小权重因子各指标取值范围,并提高污染点源信息提取的精准度与植被覆盖率检测的效率,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6.
Comparative studies between high-frequency and lowfrequency acoustic agglomeration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frequency influence on agglomeration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7.
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综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针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研究现状,综述了非点源污染的定义、特征、污染现状以及危害,并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在非点源污染研究的技术方法方面的进展,指出利用与RS、GIS的紧密结合来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对非点源污染过程进行模拟是进行非点源污染研究必然的发展趋势,并简单介绍了两个在国内外应用较广泛的非点源污染模型AnnAGNPS和SWAT模型,最后讨论了利用模型模拟非点源污染过程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毛家村水库是会泽县城居民主要的饮用水源,其水质经会泽县环境监测站监测,符合饮用水标准,但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污染问题。其水质污染是点源和面源污染,水体趋于富营养化和粪大肠菌群超标。认为应从饮用水源保护、水环境整治、控制污染源、实施水土保持工程4个方面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确保县城居民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9.
农业面源污染是影响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对水环境的污染贡献率逐年提高,逐渐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农村现代化的环境瓶颈。文章在广泛调研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述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农业面源污染物流失特性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影响研究、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治理技术研究、面源污染模型研究、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最佳管理措施(BMPs)的研究与实践等。最后,对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领域未来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