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上海市50座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利用实际运行数据,系统分析了水质特征以及有机物、氮、磷和悬浮物之间的概率分布和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上海市污水中BOD5、COD、SS、NH3-N、TN和TP全年浓度分布均呈正偏态分布,月中间值分布范围分别在110~150 mg/L、260~325 mg/L、140~175 mg/L、20~30 mg/L、29~37 mg/L和3~5 mg/L。水质指标BOD5和COD、TN和TP及TN和TP之间存在显著的一元线性相关关系。进水BOD5/COD值分布在0.4~0.6之间的概率为64.6%,表明进水中生化性较好。BOD5/TN分布在4~6之间的概率为35.8%,表明进水反硝化碳源不足。BOD5/TP的平均值为32.6,且大于20的累积概率为84.1%,表明污水在处理中可以满足生物除磷的需求。TN/TP比值范围在1~25,平均值为8.6,且TN/TP>5的概率为88.1,表明进水基本满足微生物生长对氮、磷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是工程设计的基本参数,进水水质的测定分析对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对无锡市城北污水处理厂的现状进水水质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提出按照水质指标浓度出现的频率确定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的方法,并针对采用的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的特点,提出:(1)根据实测数据按照一定的保证概率可以用来确定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2)为了使水质的确定更加符合设计工程的实际情况,根据实测数据分析确定设计进水水质指标时,一般还需要进行趋势性调整和季节性调整;(3)确定合理的指标浓度与流量,以此为依据进行反应池的工艺设计,同时要校核夏季温度高、浓度低、流量大和冬季温度低、浓度高、流量小的工况是否满足处理要求,然后取冬、夏季校核值以及未作季节性调整设计值中最不利情况作为设计值,才能充分保证出水达到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上海市中心城区典型分流制系统z泵站汛期降雨放江水质水量分析,在调查系统服务区特点、泵站运行和开展现场实测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1)由于管网系统混接情况严重,加上高水位运行、雨前预抽空等原因,Z泵站汛期放江频率高,污染严重;(2)放江污染物的EMC在不同雨型情况下表现不同,溶解性污染物随降雨量的增大而降低,而包含悬浮物的污染指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这主要与管道沉积物特征有关;(3)随着降雨量的增大,泵站的放江负荷量显著增加。在同等降雨条件下,前峰雨使得泵站放江污染负荷远大于后峰雨;(4)受雨型与预抽空的影响,不论小雨、中雨、大雨,SS初期效应均不显著;COD与TP主要来源于管道沉积污染物,初期效应显著;溶解态污染物初期效应显著,不受降雨雨量与雨型的影响;(5)为有效降低Z泵站降雨放江污染负荷,提出包括雨污混接改造、优化泵站运行、提高截流能力、疏通管道等措施在内的污染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我国东部河网地区饮用水水质,本文以浙江某饮用水厂为研究对象,评估了水厂现有净水工艺(混凝-沉淀-炭砂过滤)对常规水质指标、金属离子、消毒副产物(DBPs)和微量有机污染物(TrOCs)等的控制效果,并基于小试实验探究了纳滤工艺对水质的提升情况。结果表明,水厂现有工艺处理后的出水能满足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而纳滤工艺可显著提高部分常规指标以及富里酸、蛋白质类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减少50%以上的DBPs生成量。水厂原水和滤后水中检出了22种TrOCs,其中磺胺甲恶唑、美托洛尔、磺胺噻唑、咖啡因、阿替洛尔、诺氟沙星等的纳滤去除率为62%~100%。对于经济条件较好而水源微污染风险较高的东部河网地区,可以考虑以纳滤工艺为核心进行水厂升级改造,提升饮用水水质。 相似文献
5.
城市污水厂水质相关性及分布状态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统计学及质量控制的一些基本理论及方法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城市污水处理厂BOD5、COD、SS、TN、TP等主要出水指标呈正态分布的规律;城市污水BOD5、COD、TN、TP等指标间存在显著线性相关性的结论.研究结论可用于污水处理厂制定经济合理的出水监测方案以及对污水处理厂运行可靠性等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6.
7.
采用统计学及质量控制的一些基本理论及方法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城市污水处理厂BOD5、COD、SS、TN、TP等主要出水指标呈正态分布的规律;城市污水BOD5、COD、TN、TP等指标间存在显著线性相关性的结论.研究结论可用于污水处理厂制定经济合理的出水监测方案以及对污水处理厂运行可靠性等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8.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可以发挥多种作用。通过自身的生长代谢可以大量吸收氮、磷等水体中的营养物质 ,而其中一些种类还可以富集不同类型的重金属或吸收降解某些有机污染物 ;通过促进微生物的生长代谢 ,可以使水中大部分可生物降解有机物 (BOD)降解 ;通过抑制低等藻类的生长 ,控制富营养化的表现形式等。根据不同的生活型特点 ,利用大型水生植物进行污水处理和水体修复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主要包括 :以漂浮植物为主的塘系统和以挺水植物为主的人工湿地系统等。本文从生态功能发挥的角度探讨了植物对污染物降解的机理 ,并对以大型水生植物为核心的各种污水处理系统的研究进展与现状进行了综述 ,指出了利用大型水生植物进行水污染治理的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有机紫外防晒剂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遗传毒性和生殖毒性等多种负面生物效应,其进入环境中的一个主要途径为工业废水排放及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排放。昆明地处高原,紫外线较强,有机紫外防晒剂的使用量逐年增多,因此选择了5种典型有机紫外防晒剂:胡莫柳酯(HMS)、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已酯(EHMC)、二苯酮-3(BP-3)、4-甲基苄亚基樟脑(4-MBC)和奥克立林(OC)作为目标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了昆明市5座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二级生化处理及深度处理进出水中有机紫外防晒剂的含量,分析了不同二级生化处理及深度处理工艺对目标物质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目标物质的去除主要依靠二级生化处理工艺,3种工艺都有比较好的去除效果,其中缺氧-厌氧-缺氧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相对来说更好。此外,深度处理也能有效去除目标物质,紫外消毒去除效果更好。5种目标物质的总去除率达58.76%~94.0%,可见还有一部分的有机紫外防晒剂迁移到了环境中,具有一定的环境与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0.
研究建立了一套长1 200 m的城市污水模拟管网,分析研究了城市污水管网对水质的生化改善特性。研究表明,污水经过1 200 m管网输送后,水中TCOD、NO3--N和NH3-N含量均发生了变化,其中TCOD、NO3--N含量分别由292~420 mg·L-1、0.26~0.6 mg·L-1降低至205~315 mg·L-1、0.13~0.29 mg·L-1,NH3-N含量由31~50 mg·L-1上升为35~66 mg·L-1。采用三维荧光分析了水中有机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蛋白质及腐殖质的含量均沿程减少,而蛋白质发生了蓝移,腐殖质则发生了红移,表明其物质的化学结构发生了改变。结合有机物的分子量分析可知污水中高分子量(蛋白质等)及部分中等分子量有机物(腐殖质)向小分子量有机物(乙酸等)转化。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管网中微生物改变了水中有机物的构成,将不饱和性有机物转变为易于生物利用的饱和性物质,从而提高了污水的生化性。 相似文献
11.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恶臭气体产生,主要含硫化氢和氨等发臭物质.这些臭味物质逸散到空气中,对污水处理厂及其周边的空气环境造成危害.针对清河污水处理厂原有生物除臭设施除臭效率难以提高的问题,对气体收集系统和生物除臭滤池内的喷淋管路进行了改造,并更换了新型生物填料.本研究对改造前后的除臭效果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硫化氢的平均去除率从改造前的36.5%提高到62.9%,最大去除率可以达到96.2%;氨的去除率从28.2%提高到接近100%.臭味气体的处理效果随除臭滤池的温度、气体的相对湿度的升高而提高.为此,对臭味气体的负荷、流量、温度以及湿度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在温度>20℃、相对湿度>80%的条件下,生物除臭滤池能够有比较理想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对我国家庭厨余垃圾的组成及性质、污水管道设计、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基于厨房垃圾粉碎机的家庭厨余垃圾减量及其对下水系统的影响。家庭厨余垃圾生成量(湿重)平均为152 g/(人·d),其中易降解的蔬菜水果垃圾占到77.8%。家庭厨余垃圾的COD:TN:TP=400.9:4.7:1,可能导致污水处理厂的总COD、TN、TP和氨氮理论提高量分别为66.70、0.86、0.18和0.43 mg/L,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污水处理厂碳源不足的现状。厨房垃圾粉碎机使用后,人均用水最大增加量为1.5 L/(人·d),破碎时间短基本介于1~3.5 min之间。破碎后的厨余垃圾颗粒含水率高,密度略大于水,其在管道中起动的临界流速为0.02 m/s远小于0.6 m/s,故因厨房垃圾粉碎机使用引起的污水管网堵塞的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