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汽和风速对雾霾中PM2.5/PM10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北京2013年PM2.5/PM10、GPS水汽和无线电探空风速资料,发现水汽变化与PM2.5/PM10变化呈正相关,风速变化与PM2.5/PM10变化呈负相关。在风速较小情况下,水汽变化与PM2.5/PM10变化呈显著正相关,水汽上升对应了GPS水汽变化与PM2.5/PM10质量浓度的上升,水汽下降则对应了PM2.5/PM10质量浓度的下降。分析了水汽与PM2.5/PM10变化显著正相关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以云南省1961-2011年的滑坡泥石流灾害和逐日降水观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相关分析和小波变换分析方法,研究了云南滑坡泥石流与强降水变化的相关性特征和多时间尺度特征。结论为:近51年来云南滑坡泥石流活动频次呈现出逐步增长的趋势,云南滑坡泥石流与强降水的变化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与暴雨的相关性最高,其次为大暴雨和大雨。云南滑坡泥石流与强降水变化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滑坡泥石流与强降水的变化均存在有6年的特征时间尺度变化,在6年的特征时间尺度上,云南滑坡泥石流的变化一般是相同或滞后于强降水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对1985—1997年期间云南重力网测定的云南垂线变化资料,与同期云南天文台光电等高仪所测定的时间纬度残差中的垂线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由这两种技术得到的云南垂线的年际变化符合得很好,年际变化的振幅约为0.002″,说明强烈地震前时纬残差异常是真实的,反映了垂线的异常变化,同时证实了用这两种技术测定垂线变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福建地区五个地磁台站的急始型变化事件与湾扰型变化事件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地磁短周期垂直分量变化ΔZ 的空间分布,分析了短周期变化异常的频率特性,并应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泉州台的转换函数,给出了泉州台Wiese矢量及其逐年演变情况,探讨了地磁短周期变化异常与地热异常和地震活动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环境温度和土体含水率对冻土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冻结过程中土体内温度场变化只表现为降温阶段、平稳变化阶段及再降温阶段,过冷阶段表现不明显;环境温度变化对降温阶段影响较小,对平稳变化阶段和再降温阶段影响较大,环境温度越低,平稳变化阶段持续时间越长,再降温阶段同一时刻同一深度处温度越低;含水率的变化对土体内温度场的影响在降温阶段较小,对平稳变化阶段和再降温阶段影响相对较大,含水率越大,平稳变化阶段持续时间越短,再降温阶段同一时刻同一深度处温度越低;且模型试验得到的冻土温度场变化规律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为冻土地区工程建设及对冻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多台CG—2型重力仪在不同基线场标定的格值资料,分析了调测程对格值的影响,讨论了导致格值变化的原因。认为由于各台仪器石英系统的弹性性能不可能完全相同,仪器格值亦各自有别;在相同重力段差区间调测程时,各台仪器弹性性能的变化将有所差异,每台仪器的格值变化也就各不相同;格值变化较大的某些仪器(或测程变化超过一定的范围)不同测程范围与格值之间可能存在着线性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7.
环渤海地区500年来的旱涝变化及其区域分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研究区1470~1985年的旱涝等级资料,划分了该地区500年来旱涝变化的7个阶段,讨论了不同阶段间旱涝型的变化及其旱涝型区域分异意义。结果表明,500年来研究区有4类主要旱涝型,各型旱涝在不同阶段的重要程度及场型特征有较大差异,深刻反映了该地区500年来旱涝区域分异特征的变化。通过对500年来旱涝变化与温度变化的对比发现,较温暖期,研究区的旱涝型及旱涝区域分异格局较多变,旱涝变化的区域差异性较  相似文献   

8.
结合基于遥感数据获得的土地利用结果与SCS模型,在GIS环境下模拟了上海浦东新区不同阶段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地表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结构与格局的变化使地表径流深度趋于增大;同时,在浦东新区城市化的不同时期,由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引起的地表平均径流深度变化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流动重力方便快捷,能快速获取重力场变化信息。汶川8.0级大震后中国地震局立即开展震后重力应急监测,陕甘川交界地区重力观测显示:①汶川震后陕甘川交界的沙洲、碧口、青木川地区形成了重力变化大于60×10-8ms-2的局部重力异常区及其伴生的重力变化高梯度带,重力变化最大值达到70×10-8ms-2多,重力异常与强余震的空间分布存在密切的联系。②望褒线重力与垂直形变变化活跃,靠近断裂重力与垂直形变变化剧烈。③利用重力资料对汶川震后地震趋势进行了正确的判定。  相似文献   

10.
约束钢筋混凝土十字形柱的高温轴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结构抗火分析软件SAFIR,研究了高温下约束十字形柱的轴力变化过程,考察了众多参数对该过程的影响规律,初步建立了其实用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荷载比、轴向约束刚度比、转动约束刚度比、荷载偏心率、截面尺寸对该变化过程影响较大,而柱长度、材料强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配筋率则对该过程影响较小。2随着轴向约束刚度比增加,轴压柱和偏压柱的轴力变化系数峰值均逐渐增大,且后者的增大效应相比前者更为显著。3有无转动约束存在对轴压柱和偏压柱的轴力变化系数峰值影响有限,非零转动约束刚度比的大小对轴力变化系数随升温时间的变化过程影响很小。4随着荷载比增加,轴力变化系数峰值迅速减小,这一趋势对于偏压柱更为显著;随着荷载偏心率增加,轴力变化系数迅速增大。由于火灾中相邻构件之间相互约束作用的客观存在,正确把握高温下约束构件的内力变化过程对科学解释其真实火灾行为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灌注桩检测中BOTDR温度补偿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简称BOTDR)的温度自补偿方法,采用特殊封装的温度传感光纤,检测了灌注桩在混凝土养护期内由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变变化量和静载荷试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结果表明:混凝土养护末期由温度引起的应变变化量很小,说明在混凝土养护末期,其水化热已消散;在灌注桩静载荷试验过程中,由温度补偿光纤所测的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变量值也很小。因此,在灌注桩光纤分布式检测中,由温度引起的光纤应变检测误差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2.
为全面了解萨雷兹湖水域的变化趋势和驱动因素,运用归一化水体指数法与全局-局部分割阈值法自动提取近50 a萨雷兹湖的湖岸廓线研究其面积时序变化;并分析萨雷兹堰塞湖水域体量变化特征。揭示了萨雷兹堰塞湖水量变化驱动气象、入湖补给和冰川消融因素等变化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1972—2018年萨雷兹湖水量总体变化波动上升,变化速率为0.012 km3/a。2)萨雷兹湖所在区域降水量与蒸散量保持相对稳定,穆尔加布河径流补给量与萨雷兹湖水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3)萨雷兹湖流域每一年冰川消融量中有大于15.4%的比例贡献给穆尔加布河产流,影响萨雷兹湖水量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为了弥补传统监测手段的不足,更好地掌握海岛环境条件下超长灌注桩温度分布规律,采用了布里渊光时域反射(BOTDR)技术,在海岛环境条件下将光纤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灌注桩上,对气温变化下 116 m 长的灌注桩进行了长期温度监测试验。监测结果表明:本次用于超长灌注桩桩体温度测量的光纤传感器均存活,说明传感器布设工艺的合理性,同时从测试结果来看,光纤温度传感器基本上没有受到外力的干扰;采用 DB5 小波对光纤测试数据进行降噪;从桩体温度变化曲线来看,海岛环境条件下的超长灌注桩桩体温度变化非常复杂,桩头位置温度变化量最大,随着深度增加,温度变化量逐渐减小,至 18 m 深度处温度基本不发生变化;桩体温度场的变化存在时间效应。  相似文献   

14.
自然灾害动态风险分析基本原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灾害的风险必然发生变化。变化着的风险,称为动态风险。该文概述了动态风险研究的现状,指出更新算法和趋势预测法只适于研究惯性型动态风险,没有触及动态风险的本质,进而界定随着综合环境和内在属性的变化而变化的风险才是动态风险。人们所能研究的仅仅是认知动态风险。提出了以"研究综合环境和内在属性变化对风险源和风险承受体的影响"为核心,并对风险源和风险承受体进行耦合的自然灾害动态风险分析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5.
《灾害学》2020,(1)
水汽对于强降水过程形成、PM微颗粒生成及雾霾形成至关重要,水汽的短时周期变化可为暴雨预警、雾霾形成机理分析提供参考。该文采用快速傅立叶变换方法开展短时水汽变化周期研究。开展无线电探空水汽的快速傅立叶变换,分析无线电探空水汽周期;利用快速傅立叶变换方法开展GNSS水汽短时变化周期分析,并开展与温度、相对湿度、气压的变化周期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水汽存在日周期、半日周期以及3 h(接近3 h)的周期变化。相对于温度、相对湿度和气压来说,水汽除了存在相同的日周期、半日周期外,还存在更短时间的周期变化,说明水汽对于太阳辐射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6.
京津唐地区地震灾害区域宏观脆弱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灾害脆弱性的变化有助于深入理解灾害及灾害风险的形成机制。在重新审视承灾体系统灾害脆弱性的分析层次和描述角度之后,深化了对地震灾害区域宏观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和描述指标的再认识,完善了以主成分分析为核心技术的分析该类脆弱性时空变化的数理方法。以此为基础,以1985、1995、2000和2004年为代表时期,对京津唐地区20多年来的地震灾害区域宏观脆弱性的变化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总结。主要结论是:研究区地震灾害区域宏观脆弱性20多年来的时空变化可分解为少数几种脆弱性模式的变化;1985年以来,该类脆弱性的空间分异格局整体稳定;但是,各地自身脆弱与否的程度20多年来的变化却很显著——各大中城市市区的脆弱程度显著增强,其他地区整体减弱,且变化幅度前者显著大于后者;研究区地震灾害区域宏观脆弱性的时空变化主要受该地区的人口和经济特别是工商业经济的增长、城市化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等3方面因素所驱动。  相似文献   

17.
用双剪法对济南辉长岩、房山大理岩和小浪底砂岩的摩擦滑动进行了实验研究.用一列应变片测量粘滑过程中沿断层的应变变化.实验表明粘滑发生时沿断层不同段的应变变化量不相同.在连续发生的粘滑事件中砂岩最大应变变化段的位置基本保持不变,大理岩最大应变变化段的位置也基本保持不变,但有个别点例外.辉长岩最大应变变化段的位置沿断层来回移动.认为断层上粘滑时最大应变变化段对应于粘滑时应变能释放的中心部位.联系地震活动性的时空分布现象,认为由于断层带介质力学性质的不同,地震发生既可能原地重复,也可能沿断层带迁移.  相似文献   

18.
刘严萍  王勇  李江波 《灾害学》2015,(3):26-28,42
北京APEC期间的空气质量优良,GPS水汽变化与PM2.5/PM10变化是否存在正相关特性?针对此问题,通过2014年11月4-16日北京GPS水汽数据与PM2.5/PM10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研究发现,PM2.5/PM10与GPS可降水量呈明显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大于0.5,个别时段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1。研究结果表明,在空气质量优良状况下,水汽变化与PM2.5/PM10变化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蒙城地磁台相对观测磁偏角自2003年8月起,变化较大.运用上海佘山地磁台的资料作对比分析,发现相对观测磁偏角除地磁场的长期变化外,还存在仪器机械性漂移.研究结果认为,这种变化可能是受仪器室的物理因素影响的缘故.  相似文献   

20.
云南春末夏初干旱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云南124个测站1961-2005年4-5月的月降水量及气温资料,采用EOF方法及离散功率谱方法,分析了云南4-5月的降水总量及平均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变化周期,得到了如下结论:(1)降水场与温度场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全省一致性分布型.这种分布型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500hPa环流差异明显.(2)全省平均降水量与平均温度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1963年是近45年中的降水最少年,2004年则是降水最多年.1969年是近45年平均气温最高年,1990年则是气温最低年.(3)全省平均降水量与平均温度也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20世纪60和90年代高温低湿;70和80年代低温高湿;2001年以后转入高温高湿.2005年春末夏初的干旱就是发生在高温高湿气候背景下的较为异常的气候事件.(4)降水量存在明显的2~3年左右的年际变化周期,同时也存在明显的15年的年代际变化周期.平均气温2~5年左右的年际变化较为明显,而较长时间的年代际变化周期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