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地理学既研究自然景观,也研究人文景观,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桥梁。近几十年来,地理学者和地理教育学者一直对环境教育抱有极大的兴趣,这主要源于地理学者试图充分理解自然与人文环境要素的空间类型。简而言之,环境要素的研究是地理学研究的实质内容。因此,地理学与环境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研究环境的地理学观点的基础卜)研究环境的地理学途径1.对自然环境的研究与生物学家、生态学家、地质学家、化学及地球物理学家一样,地理学家也研究自然环境。地理学研究内容既包含自然要素的分布也包含这些要素在时间。…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耕地转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三峡库区重庆段2000年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借助Arc GIS平台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在乡镇尺度上分析了三峡库区重庆段2000—2015年的耕地转型空间特征,并从自然、社会经济、区位等方面剖析了三峡库区重庆段耕地转型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5年三峡库区重庆段的耕地数量分布呈现明显的"南增北减"的地域差异特征,土地转型以耕地和林地互相转换为主。(2)地理加权回归结果表明,同一影响因素在不同区域对耕地转型的作用方向与作用强度不同,发生相同耕地转型的不同区域,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在开展耕地相关工作时,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耕地资源。  相似文献   

3.
我国温带北部的半农半牧区,是广大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东起大兴安岭,斜向内蒙古高原南侧,接连黄土高原,再向西北延伸与青海北半部连接在一起,自然形成一个广阔的农牧交错地带。长期以来由于民族习惯的不同,农业与牧业交错分布,旱地农业与草原畜牧业分别经营,农牧矛盾生态失调,影响农牧业生产发展,研究这类地区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途径与保护环境,利用资源,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一直是该地区的重要任务,也是各门类科学家所关注的问题。青海农牧交错地区,地处北纬36°—38°,东经93°—101°,按照全省综合农业区划,主要是青海湖环湖牧农林渔区和柴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盆地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受自然环境先天性不良及地质历史进程的影响,使塔里木盆地成为干旱少雨、温差大、热资源丰富、蒸发强烈的典型干旱内陆闭流盆地,其水资源的形成与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5.
一、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意义: 环境自然背景值,是自然环境发展过程中环境要素的物质组成,特征结构、相互关系并表征一个区域环境原有状态的基本资料;是指环境要素未受或很少受人类活动影响,未受人为污染和破坏情况下的环境状  相似文献   

6.
四种短命植物若干生态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前言短命植物是温带荒漠地带重要的植物类群之一,通常被定义为:生长发育周期短暂,在春末夏初约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内迅速完成全部生长周期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北非、西亚、中亚、北美、南美和澳大利亚等广大地区的干旱荒漠中,亦存在于部分草原、山地草甸和山地林中,以苏联中亚地区较为繁茂,在我国,短命植物主要分布于新疆西北部荒漠及毗邻的草原植被中,局部地段可构成优势层片,甚或形成群聚,从而使北疆植被显著区别于我国其  相似文献   

7.
《环境教育》2004,(8):32-33
蜥蜴(又称为正蜥科)全世界包含有200多种,分隶20属。他们广泛分布于旧大陆地区(欧洲、亚洲和非洲)的热带、温带及寒带地区。最北几乎已达北极圈。蜥蜴和各种龟鳖、蛇、鳄鱼共属于爬虫类(爬行纲)。蜥蜴和蛇的血缘关系很接近,两者皆属有鳞目。蜥蜴多半为卵生,但有少数为卵胎生,如某些种类的变色龙。  相似文献   

8.
(-)地理学科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中学地理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重要渠道。中学地理教学基本内容讲述的是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其目的使学生初步认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和乡土地理环境特点,使学生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基本特点,相互影响,运动变化和时空分布规律以及人类利用自然发展经济的现状,初步树立人类合理利用和改造环境,注重保护并改善环境,使地理环境向着更有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向发展的观念。这正是养成学生环境意识必备的系统基础知识。1991年,国…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人才资源的地区和部门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在三大地带间、地区内和各省市间差异程度不同且有扩大趋势,在三个重要部门中配置也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根据科技人才资源赋存状况及部门配置的区位熵值,将各省市区分成5种类型:科技人才资源高度型、中高度型、中度型、中低度型、低度型,这些区域类型与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深港边界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深圳和香港相毗邻,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也紧密相连,深圳河、深圳湾、大鹏湾等是两地的行政界限,也是连接两地自然环境的纽带,更是两地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环境区域,其中有极具生态价值的福田自然保护区和米埔一内深圳湾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地带,这些都是深港所共享的环境资源。深圳和香港都是我国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城市的开发建设和工商业的高速发展给区域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环境保护面临新的挑战。香港回归祖国后,粤港合作、深港合作已作为一项经济发展战略提出来。深港近期合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口岸方面的合…  相似文献   

11.
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之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增产的必要条件。反之,如果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自然和经济潜力的减退,要恢复起来的可能性也是很小的。所以,近年来国内外都十分重视自然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合理利用问题。塔里木盆地是新疆主要农业基地之一,农业开发很早。据《史记》记载,大约在两千多年以前这里就“有城廓田畜,与囚奴异俗”,人们从事着定居的农业生产。著名的西域三十六国大部分分布在盆地边缘;由汉至清历代王朝在这里都有过不同规模的屯垦。这里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建立起来的绿洲,后来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大都放弃了。解放后,塔里木盆地进  相似文献   

12.
城市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生产力集中的地方,是区域环境中的一部分,受区域环境的制约。区域环境的变化,决定着城市环境的好坏,影响着城市的兴衰存亡。故抓住影响城市环境的区域特点,规划城市环境,是会事半功倍的。一、新疆环境的特点新疆位于欧亚大陆中心,远离海洋,四周高山,湿润气流受高山所阻,不能深入,是典型的干旱地区。天山山脉,东西绵延其中,又形成两大盆地。天山之南为塔里木盆  相似文献   

13.
湖泊生态系统是自然环境系统结构中一个重要的动态子系统,具有相对完整的独立性和从属性。就某一区域环境系统而言,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标志着区域环境系统的相对平衡。而当湖泊出现明显的扩张或收缩并形成一种趋势时,又反馈着气候和水热平衡的变化。目前,在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化趋势十分突出,冰川后退,湖泊萎缩,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等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青海湖作为我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微咸水湖,其水位波动所引起的系统演变,对研究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乃至全球环境的变迁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典型生态系统,拯救珍稀濒危野生生物物种,保存重要自然历史遗迹而依法建立和管理的特别区域。自然保护区能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是各类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物种的天然贮存库。自然保护区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基地,也是向广大公众进行自然保护宣传教育的理想场所。由于自然保护区对于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物种等自然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在国民经济建设和未来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因此加强和发展自然保护区事业也是当前我国环境保  相似文献   

15.
对区域环境风险评价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区域环境风险是指在某个区域,将要发生的建设项目可能具有的突发性事故所产生的后果对该区域环境有害影响的可能性。目前环境风险评价主要集中在预测对人类健康(人类健康风险评价)和环境资源(生态风险评价)的各种影响的发生概率。环境风险评价已从定量地评价和预测化学品的运行对环境未来影响的风险,发展到考虑物理干扰和生物链作用力的各种影响评价。区域环境风险评价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不同,它是根据某区域现有环境的特点,综合考虑拟定行动方案对该区域危害的最小化和发展可持续最大化。如区域发展方向的本质是环境难以承受的,那…  相似文献   

16.
地处温带干旱区的准噶尔盆地,因干旱少雨,在其南沿的黄土状母质上发育着特有的灰漠土。由于地貌、水文条件及人类利用等的差异,又分为原姑、龟裂状、典型、灌耕、草甸灰漠土5个亚类。由于特殊的历史和自然条件,这里还分布有残余的沼泽土、草甸土及盐土。该地区的土壤,从山前洪冲积扇到盆地中部,有明显的分布规律。在农业生产中,洪冲积扇上的灌耕灰漠土和灌淤土及冲积平原的残余沼泽土,是该地区最优良的土壤类型。  相似文献   

17.
正呼伦贝尔草原总面积1126.67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833.33万公顷,占内蒙古草原总面积的11.4%,草原本身具有生产和生态的双重功能,在为人类提供畜产品的同时,也发挥着无法替代的生态功能。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北方主要的生态屏障,有着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的独特功能,对自然荒漠化起着缓冲作用。呼伦贝尔草原地域辽阔,动植物资源丰富,风光旖旎,是难得的旅游胜地。呼伦贝尔市自2003  相似文献   

18.
简述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幅员辽阔,跨有蒙新荒漠、温带草原和高原高寒植被三大植被区域,区系成分复杂,约有3000种植物。其中有许多珍贵、稀有种类,有些具有特殊的价值,这是我省宝贵的植物资源。以往,由于人们认识不足,缺乏有力的保护措施。在长期的破坏和不合理利用下,使得许多种类消失、种群个体数量减少,有些已处于濒危状态,亟需加以保护。尤其在目前大力开发资源,发展我省经济的情况下,更需制定必要的政策法令,规定重点保护植物种类,刊布名录,以利保护。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玛纳斯河谷水源地区域植被样方分析发现,该区域植被以旱生植物为主,植被分布主要受地形地貌、地下水埋深的综合影响,沿中间洼地向东西两侧不同阶地呈显著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低地草甸植被一般生长在地下水埋深不足2m的区域,灌木半灌木、乔木等一般位于地下水埋深低于9m的区域,地下水埋深大于30m的区域,基本为山地荒漠草原植被。进一步对研究区植被群落优势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优势植被群落依次为红柳群落、芦苇群落、苦豆子群落、沼柳群落、粉苞苣群落、锦鸡儿群落、榆树群落等。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不同类型生态旅游者的环境行为差异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寻求开展旅游景区环境教育的具体方案,有利于改善景区的环境质量。通过对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者的问卷调查,根据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NEP得分和K-Means Q型聚类分析,将游客分为三种类型:即严格生态旅游者、一般生态旅游者和偶尔生态旅游者。研究表明:(1)不同类型的生态旅游者行为规律不同;(2)生态旅游者的行为对自然环境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尤其是在游客高峰时段和游客较聚集的区域较明显,给景区容量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和影响;(3)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与其环境行为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同时与景区的自然环境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