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岱 《绿叶》2005,(12)
我国第一部 生态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原创性 大型芭蕾舞剧《牡丹仙子》于12月3 日晚在北京世纪剧院隆重上演。这部 由国内外一流艺术大师潜心3年创作 的经典舞剧,一经推出便在社会上引 起了强烈的反响,演出现场观众好评 如潮  相似文献   

2.
“如果把马军的照片和篮球明星姚明以及影视明星章子怡的照片并肩放在北京街头的广告牌上,路过的行人大多数都会不知道马军是谁。但是,了解马军的人会认为,中国对像马军这样的英雄的需要远比一个体育巨人或者电影明星更为迫切。”这是美国《时代》周刊对马军的评价。今年五月份,马军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世界未来的100人”之一。38岁的马军是因为在1999年出版了《中国水危机》一书而入选的。《时代》周刊认为,《中国水危机》就是“中国的《寂静的春天》”,而马军是中国第一个呼吁为保护环境而采取行动的人。大学毕业之后,马军直接进入香…  相似文献   

3.
《环境教育》2003,(3):46-47
为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和教育部最新颁发的《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教基厅[2003]3号文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依据《大纲》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小学环境教育读本》并推出配合这一专题教育的“环境教育资源库”。“环境教育资源库”是我社多年来为青少年朋友们出版的环境教育类图书、音像制品的总成,是一个为环境教育搭建的“资源平台”。也是目前国内最大、最完整,集书籍、音像为一体的环境实物资源库。主要包括环境保护知识丛书和环境教育VCD光盘、CD唱片共13套135种以及“环境科学工具书库”CD-ROM…  相似文献   

4.
晨钟暮鼓声中,我们又一次辞旧迎新。每当此时,人们总愿意思考过去、展望未来,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作为《中国环境管理》的编辑人员,我们也想在这里谈谈“1990回顾”和“1991设想”。过去的一年里,承广大读者和作者的厚爱,《中国环境管理》杂志在编辑质量和发行数量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我们不仅编发了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稿件,我们还交上了一批新朋友,一批热爱环境保护事业,关心《中国环境管理》杂志的朋友,他们之中有的是大学的教授、学者,  相似文献   

5.
九九归一     
走过14年的风雨历程,第99期《绿叶》杂志终于和读者见面了。古人云:“九九归一,合于大道。”《绿叶》虽小,其成长、发展,却一样离不开“大道”。这个“大道”,便是《绿叶》秉承的“弘扬生态文明,传播环境文化”的办刊宗旨。1992年初春,在杨沫、端木蕻良、王蒙等著名作家的支持和倡导下,中国第一本环境文学杂志——《绿叶》,在花团锦簇的中国出版界破土而出。无数作家的呵护与滋养,使得《绿叶》迅速成长为环境文学领域的一面旗帜。2003年底,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受命接手《绿叶》。为了推动中国公众环境意识的崛起,推动公众踊跃参与环境保护,我…  相似文献   

6.
读者来信     
编辑老师:我是《绿叶》的忠实读者,每期《绿叶》都非常喜欢。爱之深,责之切,因此想给《绿叶》提点建议。作为国内宣传环境文化的杂志,我觉得,《绿叶》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向读者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思想,特别是其中“和”的思想。在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目的的西方科学主义思潮席卷华夏、中国环境日趋恶化的今天,向广大读者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通天、连地、和人”的宝贵思想,是非常必要的。随信寄来短文一篇,谈一点自己对“和”的理解。不成系统,不过是一点读书心得,希望向广大读者求教。中华文化,其根本者,和也。《易》曰:“…  相似文献   

7.
“叫我文化田野工作者”,十年来陈哲一直这么自称。把现在的陈哲和他那些曾经影响过中国流行乐坛的作品联系在一起,要费些思考。“我的状态总在山里”,对陈哲来说,那个《让世界充满爱》、《血染的风采》、《黄土高坡》、《走西口》、《同一首歌》的时代都是往事了。由他最后把关的另一个作品《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一位女孩拯救丹顶鹤的真  相似文献   

8.
我说徐刚     
徐刚,崇明人,1945年出生,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环境文学委员会理事、国家环保总局特聘环境使者等。其主要著作有:《倾听大地》、《伐木者,醒来!》、《沉沦的国土》、《江河并非万古流》、《中国风沙线》、《中国;另一种危机》、《绿色宣言》、《守望家园》、《国难》等。其作品近几年来曾获中国图书奖、首届徐迟报告文学奖、首届中国环境文学奖、第四届冰心文学奖等。徐刚曾获选“世界重大题材写作500位”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课文中挖掘环境教育的内容   中学语文课文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从 3000年前的《诗经》时代到 20世纪的高科技时代,中外作品中的各种人物生活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环境教育的广泛基础。   1.美好的环境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   语文课文中,人类居住的地球是多么美好: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人类追求美提供了精神方面的条件。   在《诗经》中,作者向我们描绘了 3000多年前中国北方黄河上的美丽景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在黄河中间的小块岛屿上,雎鸠正在那…  相似文献   

10.
2006环保记忆     
《绿叶》2006,(12)
环境保护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举国关注的重大课题。在“十一五”序幕拉开之际,《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颁布,提出:“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工作,痛下决心解决环境问题”。这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解决环境问题的坚定决心,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无数双眼睛期待着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研究我国长远发展战略问题的指示,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于1983年下半年将开展《2000年的中国》研究的计划正式报国务院审批。赵总理对于这一研究项目十分重视,并作了批示:“《2000年的中国》是一大工程。如能搞出一个有质量的论著,有重要意义。应下力量抓好。”《2000年的中国》研究是国家“六五”计划期间的重点科研项目,包括人口与就业、经济、人民消费、科学技术、教育、资源、能源、环境、农业、交通运输、国际环境和总体定量等十二个子项目。为了确保  相似文献   

12.
“一项由政府主导的评选活动,能够引发如此热烈的讨论,这一现象本身便值得关注。现在,由于评选活动尚未结束,对其作出最终的判断尚且为时过早。但无论如何,这种全新的政府表彰模式,体现了社会和时代的变化。我们有必要记住这次评选,为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记录真实的一笔。”——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房宁“谁是绿色中国的年度骄傲?”这一问题,业已成为时下举国瞩目的焦点。自8月底以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参考消息》……十余家国内一流强势媒体,纷纷以半个版面以上的位置,登出2005中…  相似文献   

13.
<正>法典化时代为我国环境教育立法的讨论提供了新的时代性机遇和挑战。环境教育立法的讨论应当以环境法典化为背景,而非教育法典,应积极融入环境法典“总则—分则”的编纂过程。《民法典》作为我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法治保障。2021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2021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提出:“研究启动环境法典、教育法典、行政基本法典等条件成熟的行政立法领域的法典编纂工作。”在此之前,  相似文献   

14.
《绿叶》2006,(6)
(记者成丽)6月 5日,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编制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绿皮书(2005)》正式对外发行。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会长潘岳认为,“环保民生指数”是一项创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环境管理》杂志1988年第6期发表了易先良同志的《环保局应能成为被告》一文。本人读后,觉得在环保局是否应该成为被告的问题上,有同易先良同志商榷的必要。易文对我于1988年3月15日在《中国环境报》上发表的《环保局不应是被告》一文中所提出的一些基本观点予以质疑,并指出我的观点是:“违背了有关法律的规定”。易文还认为:“在此类诉讼中,环保局可以是被告,如果不把环保局作为被告,那么只会助长行政机关的官僚  相似文献   

16.
“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首例渔业环境污染案”的消息见报后,针对这一环境诉讼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学者们先后在《中国环境报》、《中国环境管理》杂志和《经济法制》杂志上进行了广泛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环保局对环境损害赔偿纠纷作出处理决定后,若当事人不服,能否以环保局为被告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就是说,当事人是提起行政诉讼还是提起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17.
本期“专论”栏中发表的岩流同志的文章《以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创建中国环境管理新模式》是颇值一读的力作。文章论述了中共中央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决定中所提出的进行环境综合整治的意义,特别是在如何借环境综合整治的东风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环境管理模式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在厦门的西南方,碧波荡漾的鹭江之中,浮现着一座镶玉嵌翠、四季如春的小岛。这就是遐尔闻名、素有“海上花园”之称的鼓浪屿。今年一月,本刊编辑部和中国环境管理、经济与法学学会在这里联合召开了环境管理学术座谈会和《中国环境管理》杂志第二届第一次编委会。《中国环境管理》杂志的部分编委和有关专家、学者、环境管理工作者共四十余人参加了会议。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同志,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朱钟杰同志,中国环境管理、经济与法学学会理事长陈西平同志对这  相似文献   

19.
读者推荐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策法规司别涛发表在《环境保护》(2003.12)的“WTO框架下的“环境例外”措施及其使用规则” 一文中就国际贸易基本规则与环境例外措施的相互关系,环境例外措施的基本内容,环境例外措施的使用规则以及环境例外措施在中国的初步实践几方面进行了概述。指明了发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环境管理》2018,10(2):5-13
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作为近二十几年来会期最长的一次“两会”,内容丰富,影响深远。“两会”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了要携手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2018年要“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以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进程,填补环境治理方面的空白。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不再保留环境保护部,组建生态环境部,将环保部的职责以及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水利部等部门的部分职责整合,解决长期以来中国生态环保领域体制机制方面的突出问题。“两会”期间,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包括参加政协的各党派、人民团体及政协专门委员会)就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中国环境管理》对此进行了梳理和摘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