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源型企业生态责任培育研究——基于财务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型企业生态责任意识淡薄,忽视环境保护,使全社会付出了高昂的环境成本。资源型企业履行生态责任有助于企业融资,可提升企业投资业绩。培育资源型企业的生态责任需要多方的努力,从财务视角来研究培育和提升资源型企业生态责任的途径,认为构建资源型企业生态责任融资机制、认真贯彻实施《企业财务通则》、构建绿色会计理论体系以及建立生态责任信息披露机制等可有效培育资源型企业的生态责任。  相似文献   

2.
张振兴 《青海环境》2013,23(1):8-14
目前,我国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近年来,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已基本建立,但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税收法制的立法相对滞后,利用税收调节功能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因此,本文从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分析、企业应履行的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生态环境保护税收法制立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建立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税收法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只有严肃责任追究,才能避免环境保护工作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徇私枉法等种种不良现象的滋生,才能有效实施环境监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环境监管必须依靠制度,必须落实责任;只有严肃责任追究,才能避免环境保护工作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徇私枉法等种种不良现象的滋生,才能有效实施环境监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第一,必须健全地方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实践表明:GDP崇拜、一味追求发展速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长庆油田生态油气田的建设目标,阐述了具体做法: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依法合规抓项目建设,分步分类解决油田突出环境问题,打造生态文明示范样板,强化环境风险防控,建立生态环境考核体系。得出:坚持正确的保护理念是建设生态油气田的前提,打造生态油气田示范工程,持续推进生态建设、丰富生态保护内涵是促进生态油气田建设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因素。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思想、不触碰生态红线、积极履行生态油气田建设与保护的职责,是企业促进绿色、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企业文化的视角,论述了企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重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进社会与企业和谐的重要内容,是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需要。环保企业只有将生态文明意识与环境保护责任全面地融入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多元主体社会共治是环境保护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趋势。本文以"绿色浙江"为例,重点分析了其在组织结构上的独特性,处理和政府、企业之间关系的巧妙性和平衡性,还分析了"绿色浙江"在环境保护项目中经常运用的公众参与机制、圆桌协商机制、舆论倒逼机制和服务外包机制等。最后,文章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中社会共治的实现路径包括两个方面:环保组织要加强核心技术的开发和公益人才的培养,地方政府则要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关于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的具体操作程序,扩大社会组织和市民群体参与本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渠道和空间。  相似文献   

7.
民法典对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的相关规定凸显了时代价值,也说明民法典由原来的私益保护,逐渐转向公益保护.同时,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规定也为环境公益诉讼奠定了理论基础.惩罚性赔偿规则的建立,体现了环境保护的预防性.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规定,使得受到污染的环境能够通过修复最终得以恢复.在责任承担方式上谋求创新,体现了保护生态...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是全社会的事业,是需要全民参与的事业。作为经济实体的企业应该认真承担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从哪几个方面努力呢?相信读了国家环保总局宣教司刘友宾副司长关于环境保护与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章,将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国内资讯     
《绿色视野》2013,(8):71-71
国合会2013年圆桌会议召开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简称国合会)2013年圆桌会议近日在贵阳举行。本次国合会圆桌会以"绿色发展中的区域平衡与社会和谐"为主题,分享国合会在区域平衡与绿色发展领域的政策研究成果,并围绕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可持续消费与绿色发展、投资与贸易的企业社会责任、绿色发展中的媒体与公众参与以及贵阳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与应对等议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0.
骆方金  孔静 《环境教育》2009,(10):11-14
我国经济快速成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培育公民的生态人格。培育公民的生态人格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行政府生态责任运行机制,为生态人格培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提高企业、农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责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生态人格培育中的作用,形成生态人格培育的合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需要多元主体生态责任的现实担当,这种担当主要是通过政府、企业、环保NGO、公民个体等多元主体的观念、行动的"生态化"过程来体现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元主体生态责任的现实担当还存在着一定困境,因而,寻求多元主体生态责任的缺失原因与培育路径,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环境教育》2007,(6):33-35
2004年以来,辽宁省普兰店市以改善全市环境质量和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为目标,着力于综合决策、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实施“蓝天碧海绿地”工程,采取关闭污染严重企业、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重大举措,不断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全面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使全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明显提高,确保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关音 《环境教育》2012,(4):59-61
环保NGO的活动与公众在参与中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公众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也深化了对环境保护和建设生态文明重要意义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提高了生态文明意识。  相似文献   

14.
赵莹 《环境教育》2013,(3):29-30
当前,环境保护面临着这样那样的社会问题,公众的自发参与对环境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有效地引导社会力量成为摆在政府部门面前的课题。自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可及性原则(即公共参与原则)至今已有20年,在我国的环境保护领域,公众参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浅入深的发展。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交替之时,如何动员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党和政府部门的时代命题。一、动员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读者评刊     
@李奕慧:第11期"特稿"栏目重点关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这一组文章接地气。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是化解"邻避效应"最有效的举措。一方面,有利于企业更好地落实环保主体责任,进一步提高环境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更多的公众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6.
王书明  武林 《绿叶》2010,(3):109-115
企业污染不仅有外部的.还有内部的.即职业病现象。中国社会内部群体间不仅有贫富失衡.还有健康失衡.接近两亿人遭受着职业病的危害.并集中分布于处于弱势的“新工人”(农民工)群体。这根源于转型中国在社会正义和环境正义上的双重缺失,而企业缺乏职业环境安全责任制度是直接成因。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创造新型的企业——政府、企业——公众以及政府——公众的关系,将保障新工人群体安全工作的权利,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制度创新。《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于近期正式出台,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明确了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制度框架、程序规范、权限责任等。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大致经历了督企为主、督政督企并举、党政同责三个阶段。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具有突出政治站位、压实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震慑,突出边督边改、取信于民等基本特征。为强化成果应用,全面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难点,本文设置7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对首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所指问题的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初步剖析问题产生原因,并从督察对象、督察内容和督察体制方面对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新环境保护法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对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完善了生态保护红线等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强化了企业污染防治责任,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贯彻新环境保护法,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做好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的直接体现,也是一个企业的环境管理乃至于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9.
董逵才 《青海环境》2021,(2):64-66,92,100
由于青海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其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国乃至全球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点区域.启动并建立国家公园省,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意义重大.文章从青海生态地位的重要性、建设国家公园省是生态大省的担当与责任、建设国家公园省战略对策三个方面论述了对推进国家公园省建设的认知.  相似文献   

20.
冯永锋 《绿叶》2014,(4):15-20
正如果每个人关注环境保护的过程总是顺畅而通达的,那么公众的环境意识就到了一个普遍易得的时代。民间社会的责任在于发现政府所不能为之处,然后发动社会来共同解决。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所需的启蒙、引导、协助、路径开发等,应更多地向民间社会寻求力量。为此,我们应从过去的环保"政府依赖"走向"民间依赖",利用当今的新媒体通路,实现快速响应,建立真正的公众参与环保互助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