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村镇生活垃圾重金属含量及其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对全国12个省份72个典型村镇的生活垃圾进行采样调查,系统分析我国村镇生活垃圾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可能来源.结果表明,我国北方典型村镇生活垃圾中重金属As、Hg、Pb、Cd、Cr、Cu、Zn和Ni的含量分别为(7.51±8.89)、(0.64±0.42)、(21.91±12.29)、(4.82±8.37)、(86.36±59.99)、(36.43±15.98)、(62.19±36.61)和(46.07±25.22)mg·kg-1,南方典型村镇生活垃圾中重金属As、Hg、Pb、Cd、Cr、Cu、Zn和Ni的含量分别为(7.43±8.82)、(0.83±0.74)、(21.62±13.76)、(1.84±4.55)、(131.06±74.96)、(37.20±16.80)、(98.04±63.71)和(46.75±25.75)mg·kg-1.与《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GB 8172-87)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二级标准相比,重金属Cd和Hg超标较严重.通过聚类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解析垃圾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结果表明我国典型村镇生活垃圾中Pb和Cd主要来源于厨余、灰土、橡塑类和纸质等印刷品,Hg主要来源于厨余和灰土,Zn和Cr主要来源于灰土,Cu主要来源于电子、电池类废弃物和尘土、橡塑、纸质等印刷品,Ni主要来源于废弃的电子、电池类产品,As主要来源于杀虫剂等农药和肥料.  相似文献   

2.
在位处我国中部的湖北省,选取典型农业型村镇开展了为期1年的生活垃圾采样,分析其物理组分、理化性质及重金属含量。研究发现:中部典型农业型村镇生活垃圾中灰土类含量最大,其次是厨余类;春冬季,生活垃圾的含水率、湿基低位热值和VS含量略高于夏秋季,容重的变化规律恰好相反;生活垃圾中重金属Cd和Cr超标的现象较严重,存在污染土壤的风险。相关性分析发现,重金属Cd和Cr含量与垃圾中砖瓦陶瓷类、金属类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气重金属干湿沉降特征及时空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中国知网、ISI Web of Science、万方、维普和Google scholar数据库,检索1995~2015年公开发表的关于我国大气重金属元素沉降的文献,分析研究我国大气干、湿沉降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及时空变化,大气重金属沉降通量特征及时空变化.文献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我国大气降尘中Cu、Zn、Pb、Cr、Cd、As、Ni、Hg的均值或中位值含量均超过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一级标准值,超标倍数分别为3.0、7.4、7.9、1.1、16.5、1.5、1.2、2.3倍;我国大气降水中Pb、Hg含量的均值或中位值超过我国地表水Ⅰ类水质标准;与1995~2005年相比,2006~2015年我国大气降尘中Pb、Cr、Cd、As、Mn、Ni均值或中位值含量降低了32%~50%;我国南方大气降尘中Cu、Zn、Pb、Cr、Cd、Ni和Hg的平均含量较北方高出60.9%、44.2%、137.5%、34.2%、68.0%、7.3%和25.0%,而As和Mn则低于北方;我国大气干湿沉降中Cu、Zn、Pb、Cr、Cd、As、Mn、Ni、Hg的年沉降通量均值或中位值分别为(10.99±14.74),(78.87±313.23),(21.81±64.53),(10.38±48.10),(0.37±1.84),(2.54±3.85),(48.00±193.40),(4.79±13.56),(0.04±0.16)mg/(m2·a);与1995~2005年相比,2006~2015年我国大气干湿沉降中Cu、Zn、Pb、Cr、Mn的沉降通量均值或中位值分别高出了11.6%、37.3%、39.1%、95.9%、117.6%,As、Ni、Hg的沉降通量均值或中位值分别降低了41.0%、21.8%、50.0%;我国北方Cu、Zn、Cr、As、Mn、Ni的沉降通量均值或中位值较南方高出42.6%、16.3%、96.8%、130.5%、307.1%、124.2%,而南方的Pb、Cd沉降通量均值或中位值高出北方22.9%、30.3%.在控制土壤重金属大气干湿沉降污染源时应优先针对Cd、Pb、Hg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4.
基于全国12个省份、72个典型村镇生活垃圾的采样调查,系统分析了垃圾组分组成、含水率、湿基低位热值、肥效指标(有机质、TN、TP、TK)及重金属含量对焚烧、堆肥及填埋技术可行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村镇生活垃圾全组分、可燃组分、可燃组分(厨余类除外)的湿基低位热值分别为4263,5652,13772 kJ/kg,村镇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分选环节可显著提高湿基低位热值。村镇生活垃圾有机质、含水率、N、P、K含量等方面,均基本满足堆肥化处理有关要求,可进行堆肥处理,但部分地区Cd含量超标,应强化源头分类,控制堆肥产品的品质,降低环境风险。村镇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前对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可减少约1/3的填埋垃圾量,并最终减少垃圾填埋渗滤液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5.
珠江三角洲农业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56,自引:15,他引:41  
调查研究了珠江三角洲农业土壤中重金属的分布规律,在研究区域采集了212个表层土壤样品,分析了其中8种重金属元素(Cu,Pb,Zn,Cr,Ni,Cd,As和Hg)的全量与有效态含量.结果表明:在珠江三角洲农业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有超标现象,其中以Zn,Cd和Hg的超标率较高;在所有重金属元素中,Cd的有效态占全量的比率最高,平均为45.58%;而Hg所占的比率最低,平均仅为0.41%.重金属的有效态含量与全量存在正相关关系.交通、污水灌溉、工业污染、垃圾和城市污泥是造成珠江三角洲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污泥重金属区域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通过整理和统计国内外文献(2006—2013年)报道的中国城市污泥重金属含量,分析了近年来中国城市污泥重金属的区域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城市污泥重金属Cu、Pb、Zn、Cd、Hg、As、Cr和Ni含量分别为182.5、65.3、729.6、2.1、1.4、11.5、97.5和44.9 mg·kg-1,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规定的中碱性土壤污泥农用污染物控制标准限值比较,Cu、Pb、Zn、Cd、Hg、As、Cr和Ni的超标率分别为2.3%、0、5.9%、5.5%、2.9%、0、0和3.5%;与酸性土壤污泥农用污染物控制标准限值比较,Cu、Pb、Zn、Cd、Hg、As、Cr和Ni的超标率分别为7.1%、1.3%、10.3%、27.4%、20.0%、0、1.6%和12.1%.不同区域城市污泥重金属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城市污泥Hg和As在北方地区含量较高,而Cu、Pb、Zn、Cd、Cr和Ni在南方地区含量较高.与2006年城市污泥重金属含量相比,本研究城市污泥重金属Cu、Pb、Zn、Cd、Hg、As、Cr和Ni含量均呈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29.0%、16.5%、40.9%、9.0%、29.8%、41.8%、5.3%和23.6%.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对我国主要水体中大型底栖动物(双壳类、螺类、蟹类和虾类)体内重金属Cd、Cr、Pb和Cu的含量水平进行系统地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双壳类、螺类、蟹类和虾类体内Cr的几何均值分别为1.03、0.96、2.03和0.35 mg/kg;Cd的Box-Cox均值大小为1.11、0.68、0.13、0.12 mg/kg;Pb的Box-Cox均值分别为0.31、0.43、1.29和0.35 mg/kg;Cu的Box-Cox均值分别为7.87、19.70、70.60和10.10 mg/kg。参照中国无公害食品水产品有毒有害物质限量(NY 5073-2006),甲壳类动物Pb超标严重,超标率为43.50%,其次是Cd(22.51%)、C(r19.12%),Cu的超标率最小,为16.50%;软体动物中Cd的超标率高达34.41%,其次是C(r22.19%)、Pb(18.21%),Cu的超标率最小,为16.02%。结合我国居民的平均水产品消费量计算得到Cd、Cr、Pb和Cu的摄入量低于其允许摄入量,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水头制革污染区域土壤和稻米重金属污染状况,采集该区城农田土壤、稻米样品,测定重金属As、Hg、Pb、Cr、Cd含量。结果表明:农田土壤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As6.1mg·kg^-1、Hg0.15mg·kg^-1、Pb51.3mg·kg^-1、Cr77mg·kg^-1、Cd0.32rag·kg^-1,其中Cd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6%,土壤已经受到了重金属的污染。以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中规定的重金属限量为标准:稻米cd含量部分超标,超标率为60%。土壤和稻米中的Cd含量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普定水库沉积物重金属分布及污染特征,于2016年5月在普定水库大坝区(S1)、梭筛区(S2)、风景区(S3)、三岔街区(S4)、陇箐村区(S5)共5个采样点分别采集了沉积物柱状样品,并分析了沉积物中Cr、Ni、Cu、Zn、As、Cd、Pb和Hg共8种重金属含量特征.结果表明:8种重金属在沉积物中含量分别为(151.8±24.0),(82.1±5.4),(150.3±26.8),(546.9±180.3),(48.7±12.1),(3.9±2.6),(284.9±188.5),(0.23±0.13)mg/kg,均高于贵州省土壤元素背景水平.在水平方向上,Zn、As、Hg的含量分布较均匀,Cr、Ni、Cu、Cd、Pb具有显著差异性(n=34,P0.05);在垂直方向上,Hg污染积累较小;Cu、Zn、As、Cd、Pb由下层至中层开始积累,向上有所降低,Cr、Ni含量在下层保持稳定,向上开始降低,表明7种重金属污染已开始减轻.3种评价方法均显示出普定水库沉积物污染严重,地积累指数与沉积物质量基准(SQGs)均指出Pb污染最强、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指出Cd生态风险最强,表明Pb、Cd为主要污染物.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Cr、Ni分别与Zn显著正相关,以及Cu、Zn、As、Cd、Pb之间两两显著正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1由Zn、As、Cd、Pb构成、主成分2由Cr、Ni构成,指出了水库周边矿产开采和工业排放分别是普定水库沉积物中Zn、As、Cd、Pb和Cr、Ni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是一类绿色保健食品,但对重金属具有一定的富集能力。本文从贵阳市主城区农贸市场、大型超市分期采集了各类食用菌共计153份,分析检测了其中的As、Cd、Cr、Cu、Hg、Mn、Pb、Sb、Se、Tl和Zn等11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本次样品中Cd元素超标频次最高,其次为As、Pb和Hg元素;重金属元素在干制品姬松茸和竹荪样品含量水平较高,竹荪样品中As、Cd和Hg的超标率为100%,Pb元素的超标率为17.0%,姬松茸样品中As、Cd、Hg和Pb四种元素超标率分别为92.8%、92.9%、92.8%和64.3%;平菇和杏鲍菇样品中多种元素的转移系数较高,而姬松茸则偏低;暴露-剂量模型评估表明各类样品的健康风险指数均小于1.0,表明没有明显的健康风险。这将为全省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也对贵阳地区人群膳食调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珠江三角洲5市(广州、深圳、佛山、惠州和肇庆)生活垃圾为研究对象,分析了55个生活垃圾样品的干基组分及典型重金属(As、Cd、Hg、Cr和Pb)的含量,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探论重金属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可能来源,并结合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用蒙特卡洛模拟定量评价生活垃圾收运、分类及处理各环节环卫工人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5市生活垃圾中As、Cd、Hg、Cr和Pb的浓度分别为(4.49±1.18),(1.95±1.96),(0.41±0.60),(147.28±160.48)和(121.59±199.42) mg/kg;生活垃圾中Hg和Pb可能主要来源于金属制品和镀金材料;Cd和Cr可能主要来源于金属制品、镀金材料、快餐垃圾和包装垃圾;As可能主要来源于生活垃圾中的沙土和草木组分.生活垃圾的收运、分类及处理环节,街道清扫保洁工人、分类收运工人和填埋处理工人的非致癌风险基本不用考虑,但致癌风险很高,致癌风险指数最高可达安全阈值的6倍,主要风险暴露途径为手-口摄入(非食物途径);垃圾焚烧处理工人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均很高,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指数最高值分别约为安全阈值的11倍和90倍,主要风险暴露途径为手-口摄入和呼吸吸入;相同暴露环境下,女环卫工人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概率均略高于男环卫工人.因此,生活垃圾收运、分类及处理环节需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对重金属人体暴露途径进行阻隔.  相似文献   

12.
衡阳城区PM_(2.5)中重金属污染水平及健康风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蓉  刘迎云  陈攀  张辉  姜雨 《环境工程》2017,35(9):127-130
为了解重化工业城市PM_(2.5)中重金属污染特征,2015年12月—2016年9月采集了衡阳城区3个点位的84个PM_(2.5)样品,检测了PM_(2.5)中9种重金属元素(Pb、Cd、Cu、Cr、Ni、Zn、Mn、Hg、As),并对其展开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发现:采样期间,衡阳城区PM_(2.5)质量浓度范围为18.10~325.72μg/m~3,平均质量浓度为89.65μg/m3。9种重金属平均质量浓度排序为:Zn>Cu>Pb>Mn>Cr>Ni>Cd>As>Hg,84个样品中Pb超标率为14.29%,Cd超标率为61.90%,As超标率为54.76%。9种重金属经呼吸暴露途径对人群的健康风险指数均低于风险阈值,不会对人体构成明显健康风险,但重金属Cr的风险指数趋近安全阈值,各风险指数均排序为成年男性>成年女性>儿童青少年。  相似文献   

13.
根据乌鲁木齐某典型石油化工废水灌溉区土壤样品重金属(Cr、Cu、Ni、Pb、Zn、As、Hg、Cd)总量结果,对其进行风险评价,并依据相关性分析结果,尝试用土壤磁化率指示污灌区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土样中8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GB 15681-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除Pb以外,其余7种重金属含量均超出新疆农田土壤背景值,其中As、Hg和Cd超出背景值较多。内梅罗综合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除Pb以外,其余7种重金属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Hg与Cd属于重度污染。地质累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As、Hg和Cd的污染状况较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污灌区土壤磁化率与重金属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广州市白云区两电镀厂为研究对象,采集电镀厂车间废气和周围空气及土壤样品,分析了样品中重金属(包括Cd、Cr、Cu、Ni、Pb、Zn和类重金属As、Hg)含量分布,分别应用地累积指数(Igeo)和US EPA的RAGS风险评估模型,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空气和土壤中重金属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车间废气中Hg和Pb,空气中Cr分别高于相应标准限值,土壤中Cd、Hg和Zn达到中等污染程度.土壤和空气中重金属暴露的非致癌风险指数HQ和HI均1,非致癌健康风险可忽略.土壤中As和Cr的致癌风险10-4,高于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CRCr对TCR贡献率81%.空气中Cr和Ni的致癌风险CR和TCR在10-6~10-4,存在致癌风险可能但低于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土壤中重金属对儿童暴露的CR明显高于成人,而空气中重金属对成人暴露的CR值明显较高.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中重金属与废气中重金属含量密切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中达到中等污染的重金属来源可能不同于其它重金属.  相似文献   

15.
在黄河口湿地的枯水期(2009年4月)和丰水期(2009年6月)分别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Cu、Pb、Zn、Cr、Cd、As、Hg的含量与分布特征.结果表明,Cu、Pb、Zn、Cr、Cd、As、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2.1±5.2), (53.8±7.6), (78.4±13.2), (60.5±8.9), (0.250±0.099), (7.7±2.7), (0.055±0.039)μg/g.黄河口湿地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处于国内河口湿地中等水平,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河口湿地的含量.有机质的含量影响了枯水期黄河口湿地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Cu、Zn在枯水期以及As、Hg在丰水期与细粒径颗粒物显著正相关,<16μm的细颗粒物能吸持较多的重金属.  相似文献   

16.
通过原子光谱法对上海某生活垃圾焚烧厂周边表层土壤样品中As、Cu、Cd、Cr、Pb、Ni、Zn、Ti、Mn和Hg等10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利用富集因子、多元统计和空间插值方法分析重金属来源和空间分布特征,并评价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水平.结果表明,除Hg和As未检出外,土壤中其他重金属平均含量范围为0.399~4 220 mg·kg~(-1),Cu、Cd、Cr、Pb、Ni、Zn和Mn等7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均高于土壤背景含量,其中Cd平均含量是背景含量的2.9倍.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富集因子分析和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可知,Ti、Mn和Ni空间分布特征相似,主要由自然源贡献;Cd、Cr、Cu、Pb和Zn的分布特征具有一定相似性,其来源主要与工业生产、焚烧烟气和交通运输污染有关.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被检出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值为108.92,表明垃圾焚烧厂周边土壤处于中等生态风险水平,其中Cd贡献率高达79.63%,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卢小慧  余方中  范一鸣  杨阳 《环境科学》2023,44(3):1646-1656
我国各大城市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工业企业搬迁,并产生了众多污染搬迁遗留场地,其中重金属污染尤为严峻.为了分析三门峡某铅厂遗留场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空间分布和污染来源,采用地统计学分析场地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变异规律和分布特征,并利用PMF模型解析场地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土壤中As、Cd、Cu、Pb、Hg和Ni的平均值远超过河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As、Cd、Pb和Hg含量超过场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As、Pb和Hg含量超过场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值.Cr的高值区位于废渣堆场北侧,Ni和Cd高值区位于废渣堆场北侧和场地南侧,As的高值区位于废渣堆场南侧与生活区之间,Cu和Pb高值区较为分散,主要集中于中部的原料堆场和炼炉区,Ni和Cd、Cu和Pb具有相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PMF模型可知,7种重金属有3种主要来源,Cd以废渣堆积源为主,贡献率为87.60%;Cu、Pb和Hg以土壤母质源为主,贡献率分别为92.50%、75.20%和95.40%;Cr、Ni和As以原料粉尘废气源为主,贡献率分别为80.80%、83.30%和62.00%.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摸清青海湖流域河流生态系统重金属(Zn、Cu、Pb、Hg、Ni、As、Cd和Cr)的污染状况,通过沿青海湖流域主要河流上、中、下游采集河流水体、河岸土壤及河岸植物样品,对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重金属的来源、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①青海湖流域各介质中重金属从上游到下游均呈明显的累积效应,重金属含量均表现为河岸土壤>河岸植物>河流水体.河流下游水体中ρ(Pb)、ρ(Zn)和ρ(Cd)的平均值分别为11.17、61.22和1.13 μg/L,符合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Ⅱ类水质要求;ρ(Hg)为0.06~0.49 μg/L,符合GB 3838—2002中Ⅱ类或Ⅲ类水质要求.河流下游河岸土壤中w(As)、w(Cd)和w(Hg)的平均值分别为65.61、0.33和0.20 mg/kg,均大幅超过青海湖流域相应环境背景值,但是w(Pb)在下游仅略微超过相应环境背景值.河岸下游植物中w(Ni)、w(Cu)、w(As)和w(Hg)的平均值分别为2.81、17.35、2.20和0.10 mg/kg,均高于《饲料工业标准汇编(下册)(第四版)》中风干草-牧草中重金属标准限值,但在中、上游均符合该标准要求.②Pearson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富集系数结果表明,河流水体、河岸土壤及河岸植物中Zn、Cu、Ni、Pb、Cr含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主要受城镇生活、交通运输及岩石母质风化的影响;Hg、Cd、As含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主要受流域旅游交通、农业生产活动和成土母质的影响.③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河流水体、河岸土壤及河岸植物中Cu、Ni、Cr、Pb和Zn等单一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系数(Eri)均较低,Hg、Cd和As对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62.9%、18.4%和11.0%,其余5种重金属的平均贡献率仅为7.7%.因此,青海湖流域河流生态系统各介质中Hg、Cd和As的潜在生态风险较高,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析Pb、Cd、Cr、Hg、As、Cu、Zn、Ni等8种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空间分布及污染来源.2019年9月共采集382个兰州耕地表层土壤样品,并测定其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①兰州市耕地土壤重金属Pb、Cd、Cr、Hg、As、Cu、Zn、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0.96,0.24,0.05,6.40,8.36,48.57,101.92,34.34mg/kg,其中Hg的均值超过国家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Cd、Hg、Cu、Zn、Ni的均值超过兰州市土壤背景值.内罗梅综合指数表明研究区耕地52.62%样点呈现轻度污染,37.70%样点呈现中度污染,3.66%样点呈现重度污染,无重金属污染的样点占6.02%.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明13.09%的样点属于轻微生态风险,68.85%的样点属于中等生态风险,17.54%的样点属于强生态风险,0.52%的样点属于很强生态风险.②基于PMF模型可知8种重金属有4种主要来源,其中Pb、Cd、Zn、Ni以交通运输源为主,贡献率分别为52.4%、50.7%、56.7%和50.2%;Hg以农业活动和医疗设备源为主,贡献率为83.7%;Cr、Cu和Ni以自然源为主,贡献率分别为81.2%和61.3%和49.8%;As以工业活动源为主,贡献率为68.3%.③从空间分布来看,研究区内除Cr外,Pb、Cd、As、Cu、Zn、Ni在城关区和七里河区都有高值区出现,其中Zn和Ni的高值范围较广,可能与人为影响有关;Hg在城关区、安宁区、七里河区以外的研究区内均有高值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