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实验室条件下合成纯度> 99%的MTA,开展不同pH和固液比条件下MTA在细砂、土壤沉积物和针铁矿这3种介质上的吸附实验,分析其吸附特征和作用机制.结果发现:①MTA质量浓度分别在0. 14~23. 59、0. 19~41. 27和0. 27~32. 02mg·L-1范围时,其在细砂、土壤沉积物和针铁矿的最大平衡吸附量(Qm)分别为21. 54、277. 98和2 607. 42 mg·kg-1.值得注意的是,当MTA在3种介质上达到吸附平衡后,溶液中部分MTA开始转化形成亚砷酸盐和砷酸盐.②随着pH的增加(4~10),MTA在细砂上的平衡吸附量(Qe)逐渐减少,在土壤沉积物和针铁矿上的Qe先减少后增加;随着固液比的增加,MTA在3种介质上的Qe均呈现出逐渐减小趋势.③XRD、SEM和BET测试结果揭示出3种介质吸附MTA的主要控制因素不同,分别是细砂的低孔容特征、土壤沉积物的高结晶程度以及针铁矿上大量的羟基官能团(—OH).  相似文献   

2.
活性炭表面改性及其对磷(V)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硝酸、氢氧化钠、氯化铁、海藻酸钠(SA)为改性剂,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六种改性粉末活性炭,研究其对磷(V)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以FeCl3直接改性和NaOH/FeCl3复合改性的粉末炭(分别标记为PAC-3和PAC-6)对磷(V)的吸附能力最强,在室温下,处理质量浓度为30 mg/L的磷(V)溶液25 mL,pH为5.0,PAC-3用量为0.4 g,吸附90 min,吸附率可达99%,吸附后的PAC-3可用0.1 mol/LNaOH溶液洗脱再生。共存物质中,NaNO3没有影响,Na2SO4抑制作用不大,Na2CO3和C(rⅥ)有增强作用,其中C(rⅥ)的增强作用显著。吸附机制是静电吸引、离子交换和络合反应共同起作用,以络合反应为主。  相似文献   

3.
以石油焦基为原料,采用KOH活化法制取高比表面积活性炭.考察了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吸附水中Cd(Ⅱ)时,pH值、Cd(Ⅱ)浓度、吸附时间和活性炭用量等因素对Cd(Ⅱ)吸附量和水中Cd(Ⅱ)残余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在适宜条件下对Cd(Ⅱ)具有较大的吸附量和良好的再生效果.为HSAAC在废水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载钛活性炭(TiAC)在一定电压下对水中Cr(Ⅵ)的电吸附/电脱附.结果表明,当Cr(Ⅵ)初始浓度为20mg/L,施加+1.2V电压时,TiAC对Cr(Ⅵ)的吸附率比相同条件下的普通活性炭提高了17.1%,电极倒向后的脱附率提高了69.4%.Cr(Ⅵ)在TiAC上的电吸附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其速率常数与电压间关系符合指数函数;其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KF和1/n值与电压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5.
稳定和高效地去除地下水中的As(Ⅲ)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的全球性问题.本研究以Fe、Mn和Ni这3种元素作为层板阳离子,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三金属层状双氢氧化物FeMnNi-LDHs,利用XRD、TEM、FT-IR和XPS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探讨其对水中As(Ⅲ)的吸附去除能力与机制.结果表明,FeMnNi-LDHs...  相似文献   

6.
改性污泥活性炭吸附废水中Cr(Ⅵ)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原料,1.0 mol/L KOH做活化改性剂,制备污泥活性炭,探讨不同条件下其对废水中Cr(VI)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污泥活性炭对Cr(VI)吸附的最佳条件为:pH为2,温度为25℃,污泥活性炭投加量为5 g/L,吸附时间为40 min.此条件下,废水中Cr(VI)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动力学分析表明,污泥活性炭对Cr(VI)废水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与Langmuir等温式.  相似文献   

7.
以煤质活性炭为吸附剂,选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吸附质,通过改变DBP的浓度(2~10 mg/L)、环境温度(25~35℃)以及吸附时间(2~12 h)进行平衡、动力学、热力学研究,并讨论了吸附剂投加量和溶液pH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过程可以由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描述,理论吸附量达到了81.3 mg/g;吸附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由热力学计算得出,自由能变ΔG为负值,说明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投加量可以提高吸附效果;酸性及碱性条件下的吸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方法下活性炭纤维对甲苯的等温吸附,以评价预处理方法对其吸附性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 9)HCl处理的ACF及蒸馏水蒸煮处理过的ACF与未处理的ACF相比,对甲苯的吸附性能有十分显著的提高;处理后的ACF在35℃时的甲苯吸附量仍明显高于未经处理的ACF在25℃下的甲苯吸附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设计批实验和表征分析,探究不同浓度的磷酸盐影响下,一硫代砷酸盐(MTA)在土壤上的吸附特征和机理.结果发现,Elovich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可较好地拟合MTA在土壤中的吸附过程,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3和0.994,表明土壤吸附MTA发生在局部位置,吸附过程主要以非均相扩散为主,拟合所得最大单层吸附量为254.214mg/kg.MTA与磷酸盐共存时,随着溶液中磷酸盐初始浓度的增大,土壤对MTA的平衡吸附量逐渐下降,对磷酸盐的吸附量逐渐增大;SEM-EDS结果表明无论是否添加磷酸盐,反应后的土壤表面都能检测到少量As,但添加磷酸盐条件下土壤表面的As含量则相对较低,证实磷酸盐的存在降低了土壤对MTA的吸附;XRD结果表明MTA能与土壤中的铁铝矿物发生络合反应生成内球络合物-[2Al (H2AsO43]、≡Al2O2AsO (SH)和-[2Fe (H2AsO43],而磷酸盐会与土壤表面的羟基形成内球络合物,导致土壤对MTA的吸附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0.
以UIO-66(Zr)为基本框架,以聚乙烯亚胺(PEI)为双功能改性组分,通过绿色温和的希夫碱反应制备得到氨基改性锆系MOFs(UIO-PEI),一方面在UIO-66(Zr)上修饰了丰富的氨基官能团,另一方面在改性过程中形成新的缺陷进而扩大孔径,增加了活性位点的可及性.根据该策略,UIO-PEI在中性条件下对柠檬酸铬(Cr-Citrate)的吸附容量为58.39 mg·g-1,是未改性UIO-66(Zr)的3倍,并在高盐度(200 mmol·L-1)条件下可将初始浓度为20 mg·L-1的Cr-Citrate降低至0.3 mg·L-1以下,改善的传质条件加快了吸附动力学,在3 h之内可达吸附平衡.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结果表明,Cr-Citrate是以一个整体被吸附至UIO-PEI上,UIO-PEI主要通过丰富发氨基官能团与Cr金属端和有机配体端形成一个稳定的络合结构实现捕获,是一种有前景的去除废水中重金属有机络合污染物的新...  相似文献   

11.
颗粒活性炭对水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颗粒活性炭(GAC)对水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的静态与动态吸附特性.结果表明,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可以较好的拟合GAC对DMP的吸附.GAC对DMP的吸附容量较大,溶液初始浓度为200mg/L时,GAC对DMP的动态和最大静态吸附容量分别为484.60,450.89mg/g.考察了不同流速条件下(0.65~4.00mL/min)GAC吸附DMP的穿透特性,Yoon-Nelson模型能很好地拟合DMP在GAC柱中的穿透曲线,根据试验数据和Yoon-Nelson模型计算出穿透参数K′、T和穿透点t1以及平衡点t2.在建立了进水流量与Yoon-Nelson穿透模型的参数之间的关系基础上,得到了活性炭柱出水浓度与进水流量和穿透时间之间的动态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12.
两性与两性复配修饰膨润土增强塿土吸附Cr(VI)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证实添加修饰黏土对塿土吸附Cr(VI)的增强作用,分别将2%、5%、8%和10%(质量分数)的200%CEC BS-12(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修饰膨润土(B200B)和100%CEC BS-12+100%CEC DTAB(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复配修饰膨润土(B100B/100D)加入到天然塿土,以批处理法研究供试土样对Cr(VI)的等温吸附特征,并对比了p H值、温度和离子强度(I)对Cr(VI)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B100B/100D塿土(B100B/100D混合塿土)和B200B塿土对Cr(VI)的吸附量分别是CK(塿土)的1.52~4.28和1.99~5.12倍,且等添加比例下B200B塿土对Cr(VI)的吸附量高于B100B/100D塿土.10~30℃范围内,CK、2%B100B/100D和2%B200B塿土对Cr(VI)的吸附呈增温正效应;当修饰土添加比例大于2%时,温度效应由增温正效应向负效应转变.CK对Cr(VI)的吸附量在不同p H值(4~7)处理下差异不显著,而B100B/100D和B200B塿土对Cr(VI)的吸附量均随p H值升高而降低.CK和B100B/100D塿土对Cr(VI)的吸附量均随离子强度(I)的增大而降低,B200B塿土对Cr(VI)的吸附量以I=0.1 mol·L~(-1)时最高,以I=0.5 mol·L~(-1)时最低.B100B/100D和B200B塿土吸附Cr(VI)是自发的物理过程,随修饰土添加比例的增大,吸附表现为焓增、熵减特征.  相似文献   

13.
以莲子壳为吸附剂,考察了初始pH值、莲子壳用量、温度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水中Cr(III)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吸附等温过程和吸附动力学进行了数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在溶液初始pH值为4.0、莲子壳投加量为8.00g/L、温度为30℃、吸附时间为24h的条件下,Cr(III)的去除率可达96.64%;莲子壳对Cr(III)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其等温吸附规律可用Langmuir模型进行描述,Langmuir模型得出的理论最大吸附容量为20.08mg/g,与试验得到的最大吸附容量21.95mg/g接近;通过吸附热力学计算得出莲子壳对Cr(III)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过程;结合FTIR和SEM谱图分析,推断莲子壳对Cr(III)的吸附主要为包含氧化还原反应的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14.
改性活性炭对水中PFOS的吸附去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童锡臻  石宝友  解岳  王东升 《环境科学》2012,33(9):3132-3138
分别用FeCl3及中功率微波对煤质和椰壳2种粉末活性炭进行改性.序批式实验研究了活性炭改性前后对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吸附特性.结合活性炭改性前后表面化学官能团和孔结构的变化特征,探讨了不同改性方式对PFOS吸附去除的影响效应以及天然有机物中的主要组成成分腐殖酸对PFOS在原炭及改性炭上的竞争吸附效应.结果表明,Fe3+及中功率微波处理对煤质炭和椰壳炭的孔结构和表面性质都有影响,但变化趋势不同.椰壳活性炭经Fe3+及中功率微波改性后对PFOS的吸附量明显提高,而煤质活性炭经改性后对PFOS的吸附量出现下降.改性椰壳活性炭与原炭吸附PFOS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基本相同,均为6 h左右.在腐殖酸存在下,改性椰壳炭对PFOS的吸附量因竞争吸附而有所下降,但改性炭的吸附量仍明显高于原炭.  相似文献   

15.
CTAC改性活性炭去除水中砷(V)的柱实验吸附和再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开发一种能有效去除水中砷的吸附材料, 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改性活性炭后, 活性炭对水中五价砷As(V)的去除效果.研究中利用动态小柱实验(Rapid small-scale column test, RSSCT)探讨了CTAC改性后活性炭对砷的吸附能力、影响吸附能力的因素和活性炭再生方法.结果表明, CTAC改性能有效提高活性炭对As(V)的吸附.活性炭对As(V)的吸附受溶液pH、空床接触时间、进水中砷浓度及水中其他离子存在的影响.另外, 1 mol·L-1的盐酸能有效对吸附穿透后的活性炭进行再生,再生后的活性炭可以重复使用.同时,柱实验中对出水CTAC的检测结果表明, CTAC和活性炭的结合非常稳定.  相似文献   

16.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将镍铁氧体(NiFe2O4)负载到活性炭,制备出一种磁性吸附剂镍铁氧体@活性炭(NiFe2O4@AC),并将其用于吸附废水中的Cr(Ⅵ).研究了吸附剂吸附Cr(Ⅵ)的影响因素、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 pH为2、 Cr(Ⅵ)初始浓度为150 mg·L-1、活性炭投加量为0.1 g、吸附时间为720 min时,NiFe2O4@AC吸附Cr(Ⅵ)的去除率达到96.92%,吸附量达到72.62 mg·g-1.实验数据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模型,表明其吸附过程是一个单层的化学吸附过程.热力学研究证实,温度升高有利于Cr(Ⅵ)在NiFe2O4@AC上的吸附,该吸附过程是自发和吸热反应.NiFe2O4@AC吸附机制主要是通过络合作用和静电吸引来吸附Cr(Ⅵ),同时,外加磁场可从溶液中分...  相似文献   

17.
高源  贺维鹏  施周  童丽  向帆 《中国环境科学》2015,35(11):3346-3351
以聚硫酸铁(PFS)为絮凝剂,考察强化混凝去除饮用水源水中五价锑(Sb(V))时原水pH值、PFS投量、共存阴离子(HCO3-和PO43-)及腐殖酸(HA)等对其去除效果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原水pH值对强化混凝过程Sb(V)存在形态及PFS的水解产物有重要影响,表现为较低pH值和较高PFS投量均有利于提高Sb(V)的去除率;由于竞争吸附作用的存在,共存阴离子与HA均对Sb(V)的混凝去除产生负面效应.此外, PFS除Sb(V)过程较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为了获得桉树基磁性活性炭吸附废水中Cr(VI)的最佳吸附条件,以Cr(VI)的去除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p H、桉树基磁性活性炭投加量、Cr(VI)的初始浓度和温度4个因素进行优化并得到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经实验修正后的最佳吸附条件为:p H=2、初始Cr(VI)浓度为290 mg/L、桉树基磁性活性炭投加量为0.15 g,温度为45℃。最优条件下,Cr(VI)去除率为99.84%。  相似文献   

19.
以一硫代砷酸盐(monothioarsenate, MTA)为研究对象,查明其在针铁矿上的吸附特征,分析砷酸盐、亚砷酸盐、胡敏酸(humic acid,HA)、硝酸盐和磷酸盐对针铁矿吸附MTA的影响并识别作用机制.结果发现:①当溶液中仅有一种砷形态时,MTA、砷酸盐和亚砷酸盐在针铁矿上的吸附平衡时间分别为8、 2和4 h,吸附过程均符合假二级动力学模型,平衡吸附量(q_e)分别为2 129.851、 3 291.838和1 788.767mg·kg~(-1);当溶液中两种砷形态(砷酸盐与MTA,或亚砷酸盐与MTA)共存时,MTA在针铁矿上的吸附过程仍符合假二级动力学模型,但q_e显著减少,分别为1 236.941mg·kg~(-1)和1 532.287mg·kg~(-1),主要原因是砷酸盐和亚砷酸盐均能与MTA竞争吸附位点.②MTA在针铁矿上的q_e随着HA浓度(10~50 mg·L~(-1))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因为HA大量的官能团抢占了针铁矿表面吸附点位,从而抑制了MTA的吸附;③当溶液中添加磷酸盐时, MTA、砷酸盐和亚砷酸盐在针铁矿上的q_e显著降低,分别为492.802、 815.782和303.714mg·kg~(-1),这是因为P与As存在竞争性吸附;当添加硝酸盐时,溶液中电子受体数量和Eh增加从而使得3种砷形态的q_e均增大,分别为2 211.030、 3 444.023和1 835.537mg·kg~(-1).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铁-镧二元氢氧化物(Fe-La)吸附剂,通过吸附动力学、pH的影响和吸附等温线等吸附批实验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砷的去除行为,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SEM-EDS)、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方法对铁-镧二元氢氧化物进行了表征,研究其对砷的去除机制.吸附批实验表明,Fe-La二元氢氧化物对As(Ⅴ)具有较强的去除能力,而对As(Ⅲ)的去除能力较弱.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Fe-La二元氢氧化物对As(Ⅴ)和As(Ⅲ)在前2 h内吸附速率较快,其去除过程均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溶液的pH值会显著影响Fa-La二元氢氧化物对As(Ⅴ)和As(Ⅲ)的去除效率,其中,对As(Ⅴ)的吸附量在pH=3.0~4.0时升高,在pH=5.0~11.0时随pH升高而降低;对As(Ⅲ)的吸附量在pH=3.0~6.0时升高,在pH=6.0~10.0范围内保持不变,在pH=10.0~11.0时吸附量减少.Langmuir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表明,pH=4.0时Fe-La二元氢氧化物对As(Ⅴ)的最大吸附量为303.03 mg·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