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含油污泥是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危险废物之一,具有点多、分散、总量大等特点,又因其产生环节和地域不同其成分有所不同,造成处理效果有较大差异。如何做好含油污泥从产生、贮存、转移、处置及利用全过程管理一直是油气田企业危险废物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文章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总结了含油污泥处理实践效果与难点和侧重点,旨在为陆上油气田企业含油污泥处置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新疆环科院编制的三项地方标准《油气田钻井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污染控制要求》(DB65/T 3997-2017)、《油气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要求》(DB65/T 3998-2017)、《油气田含油污泥及钻井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规范》(DB65/T 3999-2017),已由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实施。油气田开发行业是新疆的支柱产业,但在开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其中钻井固体废物和含油污  相似文献   

3.
通过监测含油污泥的46项污染物指标,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含油污泥的基本特性、重金属污染及有机物污染特性,并将监测结果与国家标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显示:含油污泥污染物指标中有含油率、镉、砷、钡、锌、苯、苯并(a)芘超过了标准筛选值.不同类型含油污泥的含油率大小排序为过滤油蜡、罐底泥、管线刺漏油土、污水脱泥、储泥池.罐底泥和污...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目前已出台油气田含油污泥处理相关标准的解析,针对标准之间存在着适用范围不一致、检测项目名称及限值不一致、检测方法不统一以及计算基础不统一等,造成油气田环保工作者和管理者认识上的混乱,对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选用和治理市场的管理带来诸多问题。为加快促进油气田含油污泥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技术的发展,建议尽快出台有针对性、普适性强、统一的油气田含油污泥污染控制标准,确保含油污泥处理既科学合理,又经济可行;同时制定针对性强的含油污泥污染物检测方法,检测方法统一、计算公式一致,保证结果真实可靠,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美国油气田钻井固体废物和含油污泥废物的属性判断、处理处置方式、钻井固体废物和含油污泥的去向进行介绍,体现了美国对钻井固体废物和含油污泥处理处置的灵活多样性,这对我国钻井固体废物和含油污泥的处理处置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资料收集、文件检索、专家咨询和现场调查,充分了解掌握油气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行业现状等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新疆4家油田公司19个采样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处理前后含油污泥进行监测,结合目前国内外标准情况,采用环境风险评估方法进行控制值计算,提出油气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物控制限值,为进一步规范含油污泥的处理、处置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含油污泥特点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油田开采、油气集输及污水处理场,污泥中一般含油率在10%~50%,含水率在40%~90%。文章介绍了不同来源含油污泥的特点及脱水方法,并对各种含油污泥处理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由于含油污泥成分复杂,没有任何一种处理方法可以处理所有类型的含油污泥。  相似文献   

8.
正七月上旬,自治区重大专项《油田含油污泥一体化治理与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启动会在克拉玛依市召开。自治区科技厅和克拉玛依市有关领导以及新疆环科院、克拉玛依市博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准东采油厂、中科院新疆理化所等单位课题负责人和相关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会上,新疆环科院作为该项目课题一"油田含油污泥来源及组成分析研究"的承担单位,就课题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9.
含油污泥无害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胜利油田的含油污泥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油田含油污泥化学与微生物综合处理技术。该技术实现了含油污泥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不仅工艺流程简单,处理费用低,操作安全可靠,而且回收了原油。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对不同类型的油田含油污泥都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为现代油田的环保开采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含油污泥是石油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一种危险废物。许多不发达国家缺乏含油污泥处置标准是中国石油集团海外项目选择和制订相关标准时面临的普遍问题之一,也给海外项目的环境合规化管理带来很多隐患。通过分析对比中国、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国的含油污泥处理处置方式和标准,并借鉴某海外项目土壤修复典型案例,针对中国石油海外项目含油污泥处置提出依据含油污泥危险性划分进行区别处理的建议,进一步完善海外项目含油污泥处理标准。  相似文献   

11.
含油污泥的处理效果受污泥组成和特性影响显著。文章对含油污泥的含油率、含水率、总悬浮固体含量、污泥沉降比、污泥比阻、pH值和挥发性固体含量等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特性等指标进行分析,对合理选择含油污泥处理方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焚烧法是气田含油污泥处理的主要方法。文章分析了气田含油污泥的性质和特性,气田含油污泥处理方法及存在问题,对气田含油污泥焚烧性能优化机理、提高旋转窑焚烧炉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以降低污泥含水率在30%以下和控制焚烧炉预热温度500℃以上为主要措施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油田含油污泥的特征、来源,以及国内外相关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的制定情况;分析了含油污泥处置技术的主要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对我国油田含油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毒性为含油污泥的主要危险特性之一,我国已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危险废物污染控制标准,目前还未制定专门针对含油污泥危险特性的污染控制标准,仅能参考其他危险废物污染控制标准,不仅影响处理技术的应用,而且增加企业环境成本负担。文章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含油污泥的污染控制标准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含油污泥的处理处置和环境监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介绍相关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列出含油污泥危害环境的物质组分、迁移途径和特性,对比了中国和美国、加拿大的处置标准,总结现有关于含油污泥处置标准的不足之处。石油烃不能科学地表达含油污泥的环境风险,我国含油污泥处置标准制定时应根据环境敏感程度,给出特定毒性组分的浓度限值。  相似文献   

16.
新疆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新疆油田在借鉴并结合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新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开展了含油污泥处理的技术研究应用。通过研究分析新疆油田含油污泥特点,针对新疆油田区域地理气候特征,结合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新进展,先后开展了热洗法、"回转炉"热解处理工艺、萃取+生物处理法、多级热洗+助溶剂等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探寻出高效且实用性强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程一  赵俊  高军会  肖科 《四川环境》2012,(Z1):41-47
油气田开发产生的污泥来源于油气田生产废水产生过程,具有干化周期长、含水率高、体积大、堆放、运输困难等特点。因此有必要对污泥脱水的工艺流程优化进行研究,提高污泥脱水效率,缩短污泥干化周期,为后续运输和处理创造必要的条件。本文选取实例,通过对污泥特性、污泥脱水剂优化选择试验和污泥脱水性能试验,提出了油气田废水污泥脱水处理工艺流程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含油污泥污染和处理问题依然严峻的现状,简述含油污泥来源、危害,以及国内外含油污泥污染现状,介绍了美国、加拿大、部分欧洲国家对含油污泥的处理要求及土壤中油含量限值,分析了我国含油污泥管理的国家政策及相应法律法规。指出含油污泥处理处置主要面临历史遗留的含油污泥数量大、部分含油污泥处理难度较大、国内含油污泥处理标准不明确、国外含油污泥问题复杂等问题与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含油污泥资源化、历史含油污泥减量化、新增含油污泥减量化、加强合规管理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北方某油田湿地芦苇与油田某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对象,利用同步热分析仪及静态热解炉研究油田含油污泥及含油污泥-芦苇混合物的热解特性,将静态热解过程数据与同步热分析TG(热重分析)、DTG(微分热重分析)、DSC(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曲线结合,计算了终止温度、产物量等。结果表明:不同含油污泥样品其产物生成率差别不大,热解TG、DTG和DSC曲线有较大差别,添加一定比例的芦苇可以使含油污泥热解过程变得匀速缓和,5%(质量比)的芦苇添加量可以使热解残渣恒重温度降低约25℃。混掺芦苇的样品残渣呈分散颗粒状,无聚结现象,对热解结焦将产生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含油污泥减量化工艺试验及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针对含油污泥特性,对某油田两套在用含油污泥减量化工艺污泥浓缩罐+旋流器+卧式离心机与污泥浓缩罐+叠螺机开展对比试验,优选得出:最佳药剂为TH-03固态聚丙烯酰胺,其加药量为40mg/L时含油污泥脱水效果较好。综合考虑运行管理、运行效果和运行成本等因素,提出污泥浓缩罐+叠螺机工艺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