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今年1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该批复原则上同意国家环保总局的(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以下简称“两控区”)划分范围),要求“两控区”到2000年,排放二氧化硫的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并实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有关直辖市、省会城市、经济特区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及重点旅游城市空气二氧化硫浓度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酸雨控制区酸雨恶化的趋势得到缓解。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2000年排放水平以内,城市空气二氧化硫浓度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酸雨控制区降水…  相似文献   

2.
分析2007~2019年南通市各子站降水监测点位数据得出,近10年来,全市酸雨污染大幅减轻,酸雨发生率渐趋下降,强中度酸雨逐渐消除,降水酸度和酸雨酸度均有减弱,现阶段酸雨污染以弱酸性酸雨污染为主。近年来全市硫酸根离子当量浓度呈现逐年明显降低的趋势,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大量致酸物质使降雨中NO_3~-占比明显上升,SO_4~(2-)与NO_3~-浓度的比值已降至1.25∶1,南通市酸雨已由硫酸型向硫酸与硝酸并重混合型过渡。全市酸雨区域分布格局总体变化不大,主要呈现东南沿江沿海略高于西北部区域。  相似文献   

3.
近年酸雨监测数据表明,四川已出现大面积的酸雨区。为了解和评价目前酸雨对四川水体的影响,我们测定了自贡市荣县、宜宾市郊和南充县三个重酸雨区内非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治理酸雨污染,利用宁波市沿海站点2006~2020年降水量、pH及化学组分观测资料,分析了其酸雨污染特征及关键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宁波市沿海降水年均pH值在4.40~5.37之间,酸化程度总体呈减轻趋势,但酸雨频率没有明显改善,仍呈高发态势。pH值季节变化特征明显:夏季高、冬春季低。2020年宁波市沿海降水中总离子当量浓度为335.31μeq/L,比2006年下降约52%。SO42-、NO-3是主要阴离子,两者之和占比约30%~50%;但2016~2019年Cl-占比最大。NH+4是主要阳离子,占12%~31%,其次是Ca2+和Na+。阴离子和阳离子浓度年变化升降趋势一致程度高,是酸雨污染状况难以改善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对NOX的控制力度不及SO2以及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增加,NO-3的致酸...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从青岛市环境监测站获悉,今年上半年青岛市大气环境质量比去年同期大幅度好转,各项监测指标均有所改善,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氮氧化物同比分别下降36.4%、16.7%和3.7%;提前半年实现功能区划达标,降水中酸雨频率显著降低,市区酸雨频率仅为16.67%,较去年同期降低了50%,总降水pH均值5.79首次高于酸雨限值5.6。这表明青岛市的大气环境质量有了根本性的改善,酸雨污染正在明显减轻。看到这一组数据,让人心潮起伏,联想起这些年青岛市在防治大气污染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付出的心血和青岛人在天空中大手笔书写的蓝色篇章。  相似文献   

6.
当前,酸雨已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特别是重庆,由于它的经济、工业、环境等特点,酸雨问题就更为突出。酸雨对人类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认识酸雨的重要方面。为了较客观地反映这一问题,我们对在酸雨影响上具有可比条件的两城市——重庆、南京进行对比调查,现将其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有关酸雨的知识,阐述了酸雨概念及酸雨的具体形成过程,从多个方面介绍了酸雨对环境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从酸雨的地域性、相关污染物排放量及有关污染物环境浓度几个要点出发,说明了我国的酸雨现状,并提出防治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鞭炮的危害     
逢年过节是免不了放鞭炮的,放鞭炮虽然很热闹,但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极大危害:一是空气污染,二是噪声污染。空气污染的危害是: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层后,氧化为硫酸,在云中形成酸雨(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能强烈腐蚀建筑物和工业设备;酸雨可导致树木、森林死亡,湖泊  相似文献   

9.
中国南方酸雨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了酸雨的危害、近几年中国南方地区酸雨的污染的时空分布状况、酸雨的成因等3方面的内容。研究表明:我国南方酸雨区的酸雨污染状况基本上处在一个稳定的时期。降水pH〈5的区域有从长江中上游向长江中下游发展的趋势;在时间分布上,秋季冬季降水pH低,酸雨发生的频率高;春季夏季降水pH高,酸雨发生的频率低。在酸雨的成因上,着重讨论了大气性质、污染物的迁移和扩散、气候条件、大气中颗粒物浓度以及土壤性质对酸雨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余连英 《四川环境》2007,26(5):35-36,56
本文对2006年泸州市的酸雨污染状况,以及降水中阴、阳离子成分进行了分析,为确定泸州市酸雨污染原因和酸雨类型提供了依据,并对降低酸雨污染提出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1997~2002年成都市区酸雨监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对1997年~2002年成都市区的酸雨污染状况,酸雨分布,以及市区降水中阴离子成分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进行了探讨,为成都市区确定酸雨来源、酸雨类型、酸雨分布提供基础数据,并对控制和降低酸雨污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我国酸雨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确定我国酸雨污染区域和污染程度,核查我国酸雨污染的主要污染组分和特征,为更好地控制酸雨污染提供依据,安徽省17个省辖市分别于2002年、2004~2005年参加了为期3年的酸雨普查工作。安徽省酸雨频率分布与变化普查期间,安徽省出现酸雨的城市在10个左右,主要出现在长江以南及江淮之间中、东部,淮河以北及江淮之间西部基本无酸雨。全省酸雨频率大于5%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安徽的中、南部区域,主要包括合肥、蚌埠、滁州、宣城、铜陵、池州、黄山等市,面积约5.8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2%。安徽省酸雨频率大…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酸雨现状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是地处中南的酸雨污染严重区域。本文依据湖南省1993—1999年监测酸雨的数据资料,对湖南省酸雨的现状特征作了简要的阐述,对湖南省酸雨的成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对酸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初步提出了一些酸雨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圣隆佐 《环境教育》2006,(10):65-67
我国的酸雨正以惊人的速度蔓延,是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酸雨主要发生在以重庆、贵阳和柳州为代表的川贵两广地区,酸雨区面积为170万平方公里。到90年代中期,酸雨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酸雨面积扩大了100多万  相似文献   

15.
依据山东省多年来的降水观测资料,评价了酸雨污染现状,研究了酸雨时空分布规律.通过对主要酸雨前体物的排放强度与降水酸度的关系,土壤酸碱性与降水酸度的关系,以及气象条件对酸雨影响的分析,探讨了山东省酸雨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酸雨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酸雨的形成机制及影响酸雨酸度的因素。重点探讨了致碱物质,如气体氨、含有Ca^2 、Mg^2 的碱性粒子以及海盐氯循环对酸雨的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四川酸雨的综合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四川酸雨来源、成因、危害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酸雨防治的经验,确定了四川酸雨的主要控制因子、控制目标和致酸污染物的削减率。针对四川的特点,提出了控制四川酸雨的战略和工程措施,为四川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等的规划、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长势良好且树龄相同的木兰科植物白兰花(Michelia alba.DC)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用模拟酸雨的处理方法,研究了其在模拟酸雨胁迫下的抗氧化酶系统和丙二醛(MDA)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H2.0酸雨比pH3.0和pH4.0对白兰花的影响更大,到第六次喷施酸雨时,SOD、POD、CAT酶活性均低于对照;各处理MDA含量在第六次处理时达到最高值,且均与对照呈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酸雨胁迫对白兰花的影响较大,白兰花在酸雨胁迫下抗逆性和耐受性较弱,其结果为酸雨控制区选择城市绿化植物提供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模拟酸雨对油菜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酸雨对陆生生态环境及农作物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国内有过模拟酸雨对蔬菜、水稻、小麦生长影响的研究报道,但对油菜影响的研究报道尚未见到。为了正确估价酸雨对成都平原油菜生长可能产生的影响,本试验设计了采用盆栽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模拟酸雨对油菜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现将模拟酸雨对油菜的伤害症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20.
对常德市城区酸雨的变化状况进行总结,讨论了促使酸雨形成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大气中几种主要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对酸雨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