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有关文献报道,我国的野生蔬菜植物资源约有213科815属1800余种,其中云南野生蔬菜资源就有106科,272属,375种已发现并得以鉴定。云南因其复杂多样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野生蔬菜种质资源不仅数量大而且遗传多样性丰富,具有悠久的野生蔬菜研究开发利用历史,但多数还集中在初级的资源研究应用,缺乏系统的评价利用,故其利用率不高。以实地和市场调查为主,查阅资料为辅,在对云南省野生蔬菜资源的分布、研究利用情况以及分布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云南野生蔬菜分布特点、研究利用现状、存在问题,指出合理开发利用云南省野生蔬菜具有良好的前景,并提出了资源保护和进一步开发利用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
长江水系四大家鱼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四大家鱼是我国淡水养殖和捕捞的主要对象,本文从影响长江水第四大家鱼种质资源的主要因素出发,对目前鱼类养殖场普遍存在的四大家鱼种质退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保护长江水系四大家鱼天然产卵场,利用长江故道保护和合理利用长江四大家鱼种质资源,保护四大家鱼人工养殖群体的遗传性能,建立长江水系四大家鱼种质资源监测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张家界国家级大鲵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湖南省桑植县境内。为了科学地掌握该县大鲵〖WTBX〗(Andrias davidianus)〖WTBZ〗资源状况,对大鲵资源的分布区域和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近年该县野生大鲵分布区域不断缩小,呈不连续点状分布,主要存在于澧水北源流经的五道水镇川洞峡,澧水南源流经的院子及酉水流经的芙蓉桥乡泉河等14处;野生资源量仍在衰退,目前仅约976尾。人工养殖大鲵资源主要分布五道水镇和芙蓉桥乡;人工养殖资源量增加较大,约2.64万尾。基于以上现状,认为需要加强大鲵资源保护管理,重视野生大鲵栖息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基础研究,增加人工养殖大鲵的野外放流数量,以逐步恢复野生大鲵资源;同时继续发展大鲵人工养殖,不断增加人工养殖大鲵的资源量.  相似文献   

4.
湖北野生食果资源特点及其开发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生食果为营养丰富的食用资源植物。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湖北野生食果资源的特点,提出了野生食果资源开发的对策以及产品深加工的途径,为野生食果资源的开发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合理利用泥沙的资源特性,实现泥沙资源优化配置是湖库生态环境治理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该文旨在对泥沙资源化及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泥沙资源化的研究现状和分析其发展趋势。首先对泥沙资源优化配置框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集中于泥沙资源优化配置、泥沙资源化的途径、泥沙管理生态化及优化配置方法等方面,然后分析了目前对于泥沙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认识、模型构建及应用、方案评价及决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探讨了泥沙资源优化配置相关研究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1.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我国将在实现适度经济增长的前提下,把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作为发展进程的一部分。 2.发达国家是世界资源的主要消耗者和污染物的主要排放者,同时在长期无偿使用人类资源的基础上,拥有较强的经济和技术力量,理应承担更多的实际义务。 3.维护各国资源主权,不干涉他国内政。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当前农业资源合理利用方法途径的系统性与实践性不强的问题,从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出发,应用系统论的研究方法,对农业资源利用方式与地域单元的要素组成及其结构层次进行了系统分析,构建了农业资源利用模式的三级体系框架,并分别按地域单元与行政区划设置了相应级别的空间尺度。同时,在此模式体系框架下,以江汉—洞庭平原为研究区域,进行了农业资源利用模式体系构建的实例分析,探讨了农业资源利用模式的应用与发展,为农业资源高效合理利用提供了可操作的指导框架与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8.
对国外农作物秸秆利用主要方式的资料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和分析,以资我国借鉴。文献整理表明:秸秆利用的主导方式是秸秆还田循环利用,大部分的秸秆用于直接还田,小部分的秸秆用做饲料;农业发达国家已形成了完备的秸秆收储运技术装备体系;秸秆离田产业化利用以秸秆发电、致密成型燃料、纤维素乙醇等新型能源化利用为主。最后,借鉴国外秸秆利用的经验,提出我国秸秆利用的主要途径:一是引进消化与创新研发相结合,努力提高秸秆利用技术装备水平;二是开展试点示范,探索践行"三可"模式;三是大力开展秸秆还田循环利用;四是建立完善的秸秆收储运体系;五是积极推行秸秆离田产业化利用。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湖泊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湖北省境内主要湖泊(面积大于10km^2)的调查与分析,阐述了湖泊资源的几个特点,探讨了湖泊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湖泊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途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城市垃圾资源利用前景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了垃圾资源利用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城市垃圾的组成状况和变化趋势。以此为基础对其利用潜力进行了估计,并以流程为依据作了下世纪初城市垃圾资源利用系统的经济分析。认为资源利用是节约城市垃圾处理、处置费用和节省自然资源的有效途径;以生物和热化学转化利用城市垃圾中的能量是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利用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中国自然资源消耗与国家资源安全变化趋势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与付出一定环境代价的基础上 ,中国经济得以高速增长 ,未来我国将处于世界发展格局的工业文明边缘极 ,注定将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 ,整个社会经济体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更为敏感 ,我国对国际自然资源的依存度越来越强 ,其它国家的“中国威胁感”增强。鉴于上述基本趋势 ,中国未来资源安全以不出现重大资源危机为目标相对合理 ,在争取资源安全策略方面应采取的方式为 :①逐渐调整我国社会经济结构 ,使之适应自然资源短缺的现实 ,使整个经济体系资源利用效率化 ;②科学地养护我国现有自然资源基础 ,提高自然资源供给能力 ,使其免遭不可恢复的破坏 ;③全面增强各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积极建造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外国资源的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12.
略论自然资源的价值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本文首先论述了自然资源的含义,并系统归纳和总结了自然资源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作者重点对自然资源的价值进行了讨论,明确了自然资源的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其表现形式是自然资源的商品价值和服务价值。科学地认识自然资源的“商品价值”和“服务价值”的统一,全面发挥自然资源的整体功能和作用,是科学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估价,从而制定科学的利用和保护法律和策略,是我们在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时面临的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根据最新的水资源调查评价结果,分析了中国水资源的现状和特点: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年内年际分配不匀,旱涝灾害频繁,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水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水资源安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水质危机导致水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水资源管理缺乏科学体制。认为21世纪中国的水资源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我国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和强有力的措施,包括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工业,提高用水效率,加强水污染防治,引入市场机制,加强科技创新,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实行水资源的统一科学管理,维护我国的水资源安全,以缓解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长江是我国重要的黄金水道,其岸线资源有着丰富的开发利用价值。近年来,苏中地区长江岸线资源利用发展迅速。因此,选取苏中扬州、泰州、南通3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02年和2008年的长江岸线利用状况数据,对比分析了3市岸线发展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2002年以来,苏中3市的岸线利用率大幅提高;新增岸线中工业岸线占比最大,港口岸线和生活服务岸线次之;工业岸线和生活服务岸线的增幅最为显著;各类型岸线的增加主要来源于未利用岸线,已有岸线类型的转换主要流向工业岸线和未利用岸线。港口建设需求、沿江基础工业化进程加快、港产城融合发展、规划和政策引导等是岸线利用变化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国际河流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国际河流的利用主要分为国际河流的航行利用和国际河流的水资源利用2个方面。我国对国际河流的利用主要表现为对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利用。完善我国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立法非常重要。它可以确保我国既充分、合理,又合法、有据地利用国际河流水资源,消除国际舆论中“中国水威胁论”的不良影响;缓解国内水资源日益紧张的局面;发展流域经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运用综合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我国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立法情况和对外谈判进行探讨。检视我国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立法存在诸多问题。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立法理念不协调;国际河流水资源污染防治立法视野狭隘;双边或多边区域性专项水协定缺失等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应采取调整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立法理念;坚持“公平利用”原则,维护我国权益;健全双边或多边的区域性专项水协定体系;拓宽立法视野,兼顾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和保育;保护国际河流水环境等措施,规制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立法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国际河流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国际河流的利用主要分为国际河流的航行利用和国际河流的水资源利用2个方面。我国对国际河流的利用主要表现为对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利用。完善我国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立法非常重要。它可以确保我国既充分、合理,又合法、有据地利用国际河流水资源,消除国际舆论中“中国水威胁论”的不良影响;缓解国内水资源日益紧张的局面;发展流域经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运用综合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我国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立法情况和对外谈判进行探讨。检视我国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立法存在诸多问题。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立法理念不协调;国际河流水资源污染防治立法视野狭隘;双边或多边区域性专项水协定缺失等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应采取调整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立法理念;坚持“公平利用”原则,维护我国权益;健全双边或多边的区域性专项水协定体系;拓宽立法视野,兼顾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和保育;保护国际河流水环境等措施,规制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17.
人口增多,耕地减少,部分地区供水不足,是我国人口与资源矛盾的基本格局。由于人口的压力,对资源实行超强度的利用,使较大范围的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并成为许多地区多灾、低产、贫困的根本原因,较低的食物人均占有水平,将继续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严重限制因素。增加食物,必须挖掘资源的潜力,开源与节流相结合,以内涵挖潜为主。首先是要立足现有的耕地,致力于提高单产;同时,合理开发水域、山地、草地等资源,广辟食物来源,提高非耕地资源的生产力,提高林牧渔业的发展水平。耕地应以深度开发为主,走资源节约型(节地、节水、节时、节能)的集约化道路。  相似文献   

18.
略论长江开发的战略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长江开发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所造成的资源严重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其直接威胁到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江流域既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富集区,又是国民经济的核心主干区,其开发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前途。因此,在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双重转型的过程中,长江的开发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的相互协调,成为了我们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多瑙河国际水争端仲裁案对我国国际河流开发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瑙河水争端仲裁案是国际法庭首例仲裁解决的生态环境案例。在对该案的产生、发展及仲裁结论的分析与总结基础上,结合当今淡水资源日趋紧张,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的现状,认为该案将对我国未来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启示:加强对我国境内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国际”法制化管理;协调国家与地方、国家间的水资源利用目标,促进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公平合理利用与保护;认识与了解我国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国际责任与义务;认识国际河流水资源的有限利用权与使用权;国际河流水资源公平合理利用权利受限于流域国家的合作基础;参与制定并实施国际河流区域性开发协定是实现国际河流管理与保护的重要条件等。  相似文献   

20.
猕猴桃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果树资源,长江三峡库区是猕猴桃的原产中心地带,物种资源丰富,生态条件优越,发展潜力较大。本文分析了三峡库区猕猴桃的资源特点,阐述了开发利用猴桃桃资源的必要性和优越性,以及有利条件,提出了发展猕猴桃生产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