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锐劲特在菜地生态系统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立了青菜、土壤中锐劲特及其代谢物的气相色谱毛细管柱残留分析的方法。对锐劲特及其降解产物在菜地生态系统中的残留动态进行了研究,明确了锐劲特在青菜和土壤中的残留和消解情况,锐劲特在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为7.88d,在青菜中的降解半衰期为2.58d。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农药来福灵在我国北方棉田残留的试验结果。来福灵在棉叶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4.1和13.5天。经3或5次施药,28天后来福灵在士壤中的残留量为0.03~0.11ppm,在棉籽中为0.004~0.050ppm,安全间隔期为14天。  相似文献   

3.
杀虫双是由我国自行开发的沙蚕毒系的一个农药新品种,本研究旨在提供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降解特性的资料,为杀虫双的环境安全性评价、合理使用和出口创汇注册提供科学依据,完成了下述各项内容的研究: 1.环境样品(土壤、水和生物)的测试方法研究,以建立高灵敏度的仪器分析技术,解决杀虫双环境样品的痕量检测方法。 2.杀虫双在农作物(水稻)和土壤中的残留水平和消解动态研究,并获得南北两地两年的残留数据和杀虫双在作物和土壤中消失动态资料。 3.杀虫双在土壤中的降解特性和淋溶动态研究,主要完成杀虫双在土壤中的降解动力学特性(包括降解半衰期)、环境因素(温度等)对杀虫双降解过程的影响以及杀虫双在土壤中淋溶速率及对地下水可能影响的研究。 4.杀虫双在模拟水生和陆-水生态系统中的分配特性研究,主要完成~(36)S-杀虫双在模拟生态中的迁移,转化及归宿研究。 6.杀虫双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主要完成杀虫双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和致突变试验,以及蓄积水平等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防止新除草剂乙氧氟醚对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作者进行了该农药在花生上残留动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乙氧氟草醚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1~12天,生长后期,花生壳、花生仁及花生植株中均未检出。同时提出了乙氧氟草醚在花生上的安全使用准则。  相似文献   

5.
TiO_2对几种农药在土壤中光降解的催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太阳光为光源,研究了TiO2添加量、土壤厚度对毒死蜱、苯线磷、克百威、多菌灵在土壤中光催化降解的影响,并分析了毒死蜱、苯线磷初始浓度对其光催化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这4种农药的光降解均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随着TiO2添加量从0mg/kg增加到200mg/kg,光催化降解一级动力学常数逐渐增加。这4种农药在不同厚度含有TiO2的土壤中的光催化降解率不同;在土壤厚度较大的情况下,相应的半衰期也较长;在土壤中添加毒死蜱、苯线磷浓度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其对应的光催化降解较快。  相似文献   

6.
在自主研发的一套COD在线监测系统上根据正交实验结果确定臭氧协同紫外在线检测水体COD的最优消解条件。研究了影响消解效率的4个变量:进臭氧量、消解时间、消解温度以及消解溶液的pH。在实验中采用4因素3水平L9(34)矩阵进行研究,忽略4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OD在小于100 mg·L~(-1)时,臭氧协同紫外在线检测水体COD的最优消解条件是:进臭氧量为160~190 mg,消解时间为15 min,消解温度为30℃,消解溶液pH值为4~6。实验证明,对于COD不超过100 mg·L~(-1)的水样消解率可达到98%,对于含苯环有机物消解率也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7.
在沉积物样品元素分析中样品预处理即样品的消解是一个重要步骤。微波样品消解技术近十几年来受到普遍关注。本文小结了这一技术在沉积物元素分析应用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包括消解试剂体系的选择,消解程序和时间的确定等。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总氮测定过程中影响空白值的一些因素及控制方法。总氮测定过程中,消解温度和时间、蒸馏水纯度、试剂选用和存放时间、器皿洁净度等等均会影响到试验空白吸光值。笔者提出采用消解温度控制在120~124℃、消解时间在45 min、空白样消解后加入蒸馏水、选用分析纯试剂、试剂存放时间小于7 d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试验空白吸光值。  相似文献   

9.
自配消解液分光光度法测定污水中的COD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自配消解液代替ThermoFisher公司AQ4001COD测定系统的专用消解液,比较了自配消解液分光光度法与国家标准重铬酸钾法(GB 11914-1989)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差异。对比试验表明,自配消解液分光光度法测定COD的结果精确度和准确度高,与国家标准方法无显著性差异。自配消解液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COD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低量程(30~150 mg/L)为1.38%~2.53%,中量程(0~1 500 mg/L)为0.47%~3.63%,高量程(2 000~15 000 mg/L)为0.17%~3.53%,在国家标准方法测试水样COD值的允许误差范围内。除制革废水外,自配消解液可以代替AQ4001COD测定系统的专用消解液,适用不同量程范围内污水COD的测定。自配消解液分光光度法具有试剂使用量少、速度快、经济、二次污染小等优点,值得在环境科学领域及废水水质监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微塑料检测的准确性,以10种不同材质的微塑料作为研究对象,使用7种常用的消解液,通过室内实验的方法对消解前后微塑料的质量、荧光强度、表面形态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7种不同的消解方法中,经H_2O_2(30%,25℃)消解后,微塑料质量减少了2%~5%,消解后微塑料表面荧光强度略有减弱,表面形态和元素组成变化轻微;在FT-IR红外图谱中,微塑料颗粒的特征峰仍存在,对于微塑料识别无显著影响;而其他6种消解方法均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微塑料的质量,并对微塑料表面造成了划痕、深裂缝和鳞状裂片等破坏。以上结果可为环境中微塑料的检测和定量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优化并建立了垃圾渗滤液中砷的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GFAAS)测定方法,以实现复杂环境介质中砷的定量分析。GFAAS测定的最佳条件为灰化温度600℃、原子化温度2 200℃、基体改进剂Pd(10mg/L)8μL。微波消解最佳条件为消解液HNO_3∶H_2O_2(体积比)2.8∶0.2、消解温度166℃、消解时间38min。优化条件下,测得某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中砷质量浓度平均为176.80μg/L,加标回收率为91.7%~100.9%,相对偏差均小于5%,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
作者为了探明达克尔在大豆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进行了两年两地的田间试验,采用甲酯化法将达克尔衍生为其对应的甲酯衍生物,用气相色谱测定其含量。试验结果表明:达克尔在河北石家庄土壤中的半衰期为3~5天,在吉林公主岭土壤中的半衰期为6~10天;在大豆植株中的半衰期为1~3天。在生长后期,青豆、植株及籽粒中均来检出。同时提出了达克尔在大豆田的安全使用准则。  相似文献   

13.
高压溶样法在土壤和沉积物消解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高压溶样在土壤及沉积物消解中的应用。将试样置于聚四氟乙烯高压溶样罐中,加入消解波,密闭容器,在160℃加热4小时。冷却后将消解液在电热板上蒸至近于,用0.5%HNO_3定容待测。比较了硝酸—高氯酸—氢氟酸、硝酸—高氯酸、硝酸和王水—高氯酸四种消解液的高压溶样效果,以硝酸—高氯酸—氢氟酸消解为最佳。用该法消解、原子吸收法测定了土壤和沉积物参考样的Cr、Cu、Mn、Ni、Ph和Zn结果与参考值符合很好,平均标准偏差小于5%。高压溶样消解土壤及沉积物试样,分解效率高,环境污染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消解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崇明岛前卫村中心湖中鲫鱼、鲤鱼、鲢鱼及泥鳅作为实验动物.进行了氯氰菊酯(原药和商品)、氰戊菊酯(原药和商品)、毒死蜱(原药和商品)、甲氰菊酯(商品)、溴氰菊酯(商品)、辛硫磷(商品)以及乙酰甲胺磷(商品)7种供试农药对实验鱼种的急性毒性及联合毒性实验,并检测了前卫村中心湖水体中18种有机磷农药和4种拟除虫菊酯农药,其中检出了1种有机磷农药(毒死蜱)和3种拟除虫菊酯农药(氰戊菊酯、氯氰菊酯、甲氰菊酯).结果表明,在单一农药急性毒性实验中,鲤鱼对供试农药表现较敏感,其次是鲫鱼和鲢鱼,而泥鳅对农药的耐药性最强;7种供试农药中,拟除虫菊酯农药相对于有机磷农药表现出较高的急性毒性,其实验鱼种的半数致死浓度(LC60)皆在μg/L级;对拟除虫菊酯农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与有机磷农药(辛硫磷、乙酰甲胺磷)进行的联合毒性实验结果表明,除了暴露时间为24、48 h时氰戊菊酯与辛硫磷混配对鲢鱼的毒性实验表现为协同作用外,其余皆为拈抗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的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汞的方法。对微波消解条件、样品粒度等进行了优化,用3 mL硝酸和2 mL盐酸的混合酸作消解溶剂,在设定的微波条件下汞提取完全。用3%的盐酸作为反应载流,0.01%硼氢化钾与0.5%氢氧化钠的混合液为还原剂,直接定容后应用HG-AFS测定,通过测定国家标准参考物质和加标回...  相似文献   

16.
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研究及对策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以西安市为例,研究了蔬菜中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问题,分析了不同农药在蔬菜中的残留特征以及不同品种蔬菜、不同类型蔬菜中农药残留的特征,讨论了蔬菜中农药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前言 从地球起源时就存在放射性同位素,它们具有各种不同、相差悬殊的半衰期。半衰期是每个核素固有的性质,不受任何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影响,这一特性使放射性同位素可用来作为地质发展史的准确时钟。 近十几年来,人们对环境污染史的兴趣日益增加。江河湖海的沉积物是各种污染物的重要归宿。沉积物是日积月累逐层堆积的。在未经扰动的近代沉积物中,各种污染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大部分地区长期使用有机氯农药做为杀虫剂,另一方面工厂排放污水中的有机氯农药,致使土壤,水系,大气,生物都存在不同程度有机氯农药的残留,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环境中残留的农药,一方面可以经过生物的富集转移到食物中,影响人类健康。另一方面生物对农药也有一定自净能力。定量估计浮游植物的繁殖情况,对研究它们参与水域自净,  相似文献   

19.
冷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总汞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冷原子吸收法测汞是一种灵敏度高、干扰较少、准确快速的分析方法,虽然目前对冷原子吸收法测汞的报道不少,但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至今未见文献系统报道。本文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测汞的最佳条件。同时,本文对土壤和沉积物试样的预处理也进行了探讨,采用HNO_3—HClO_4—HF体系高压密闭消解法进行消解,并与常规的H_2SO_4-HNO_3-KMnO_4常压消解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前者重现性好,精密度、准确度均令人满意,样品回收率在95%~101%;而后者重现性相对较差,回收率在90%~110%。虽然采用别的体系高压密闭消解法消解底质样品测定汞已有报道,但由于HNO_3-HClO_4-HF介质高压加热消解法在土壤和沉积物中测定Cr、Cu、Mn、Ni、Pb、Zn等重金属已得到了成功的应用,这样在测定汞及其他重金属元素时,预处  相似文献   

20.
随着对农药污染认识的深入,农药对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藻类毒性以及毒性机制的研究不断增多。农药对藻类的毒性在于破坏藻类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影响藻类的光合作用、改变呼吸作用以及固氮作用,影响藻类的生理进程并改变其生化组分。开展农药对藻类毒性机理的研究,揭示农药结构—活性关系,对农药的研制和应用,评价农药的生态风险,减少农药对藻类的毒害是重要的。在自然环境中还发现藻能富集和降解农药。因此,对于这些藻来说,农药对藻类的毒害作用和藻类对农药的富集和降解作用可能同时存在。本文综述了农药对藻类的毒性机理以及藻类对农药的富集和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