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孔径的膜生物反应器对游离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截留效果,对不同膜生物反应器的进水、上清液、出水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0.45 μm孔径的膜组件对磷酸缓冲液中WSSV的去除量仅0.6 lg;0.22 μm孔径的膜对WSSV病毒的去除量为1.18 lg;0.1 μm孔径的膜对WSSV的去除量为5.5 lg.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养殖废水中添加游离的WSSV时,随着时间的延长,膜组件的生物样物质对WSSV去除起了重要的作用;孔径为0.45 μm的膜生物反应器,对WSSV的去除量也达到5.35 lg;3种不同孔径膜生物反应器中运行12h后,对WSSV的去除率并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盐度变化对日本虾暴发白斑综合症病毒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盐度在对虾暴发白斑综合症(white spot syndrome)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盐度变化对日本对虾免疫水平的影响实验及不同盐度下的人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1)盐度是影响日本对虾生理,存活的重要环境因子;(2)盐度变化能够影响对虾的免疫状况,盐度升高和降低都会降低日本对虾的免疫水平;(3)在偏离对虾正常生存盐度的环境中,对虾抵御外来感染能力降低,易受病原体如WSSV的感染;(4)盐度变化是导致对虾爆发白斑综合症的重要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盐度变化对日本对虾暴发白斑综合症病毒病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盐度在对虾暴发白斑综合症 (whitespotsyndrome)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进行了盐度变化对日本对虾免疫水平的影响实验及不同盐度下的人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 :(1)盐度是影响日本对虾生理、存活的重要环境因子 ;(2 )盐度变化能够影响对虾的免疫状况 ,盐度升高和降低都会降低日本对虾的免疫水平 ;(3)在偏离对虾正常生存盐度的环境中 ,对虾抵御外来感染能力降低 ,易受病原体如WSSV的感染 ;(4)盐度变化是导致对虾爆发白斑综合症的重要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因及预防对策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报告了用电子显微镜对1993年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原观察结果,确认带包膜的杆状病毒是造成虾病暴发流行的病原。借鉴东南亚各国养虾的经验教训,分析了这次虾病的流行原因是海水富营养化。并结合作者多年从事对虾病害研究工作的实践,讨论了预防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赤潮防治剂对中国对虾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赤潮防治剂对中国对虾的影响,进行了粘土、Ca(CIO)2、AICI3、FeCI3对中国对虾的毒性实验。结果表明:(1)粘土对对虾基本无毒性;(2)Ca(CIO)2在低浓度下对对虾无毒,在高浓度下对对虾有急性和慢性毒性;(3)AICI3和FeCI3在对虾体内有一定的积累,但其毒性效应有待于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7.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我国海洋岛渔场中国对虾资源的现状及近年来生产情况,分析了海洋岛渔场中国对虾自然资源衰减原因及增殖放流后的成效,提出了保护和利用海洋岛渔场中国对虾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太湖与巢湖水华蓝藻越冬和春季复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了太湖、巢湖水华蓝藻的越冬和春季复苏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太湖从秋季11月时蓝藻大量下沉进入底泥越冬,到次年5月后底泥中的蓝藻开始复苏进入水体.在11月~次年5月的越冬过程中,底泥中的蓝藻保持增长,其中在3~5月蓝藻生长加快.巢湖中蓝藻表现出类似的下沉越冬和春季复苏规律,即蓝藻自11月开始下沉,但巢湖底泥中的蓝藻在3~4月时即开始复苏.本研究表明太湖和巢湖中蓝藻都有明显的下沉越冬和春季复苏现象.太湖不同营养盐湖区蓝藻的越冬和复苏规律相似,底泥中的蓝藻数量在越冬过程中相差不大,说明越冬期间底泥中蓝藻含量与夏季水体中蓝藻数量可能没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9.
利用藻类-卤虫-对虾系统深度处理含盐含汞化工废水的模拟试验研究表明,该系统对BOD5和COD去除率分别达95.5%和80.0%,对PO4^2-和Hg^2+去除率都在98%以上。在卤虫密度52.1个/L和36.0个/L,藻类密度25725.8万个/L和20924.9万个/L,水中汞能被不同营养等级的生物累积,在水中汞浓度1.0×10^2-7.8×10^3和2.10×10^2-1.04×10^4;卤虫  相似文献   

10.
选择盐城湿地的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选取丹顶鹤、雁鸭类和鸻鹬类作为盐城湿地越冬水鸟的代表性物种,选取生境景观类型、土地占用以及人为干扰作为影响因子,利用ArcGIS分别做出三个影响因子对于越冬水鸟生境影响分布图,采用图形叠置法对各因子生境影响进行叠加.据此,以越冬水鸟适宜生境面积的变化来反映建设项目对于越冬水鸟的累积生态影响.并且提出设立鸟类监测救护站和栖息地补偿等生态措施来减少建设项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研究造纸白泥去除水中磷酸盐的作用。白泥中含有Ca^2+,Mg^2+,Al^3+等离子可与污水中的PO4^3-发生化学沉淀反应,实现污水除磷的目的。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水温25℃,白泥投放量8g,体系pH为8.反应时间80min。经静态实验处理,无机磷的去除率可达到84%。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技术除磷效果好,处理成本低,是除磷的有效途径,特别适用于高浓度磷废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WRF-CMAQ模型定量分析了气象条件变化对PM2.5的影响.全国337个城市2018~2019秋冬季气象条件转差导致PM2.5平均浓度同比上升约5.55%.24个省市气象条件同比转差,北京气象转差致使PM2.5同比上升约3.66%.从重点区域来看,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气象条件转差最显著,汾渭平原次之,长江三角洲(以下称长三角)基本持平,分别导致PM2.5浓度同比上升约9.4%、8.3%、1.1%.“2+26”城市和汾渭平原气象条件在11月、1月、2月转差,10月、3月气象条件转好.长三角则10月、11月、3月气象条件转差;12月、1月、2月转好.“2+26”城市2018~2019秋冬季PM2.5浓度同比上升主要为气象条件转差所致;汾渭平原PM2.5同比变化较小,人为减排有效抵消了气象条件转差带来的不利影响;长三角PM2.5浓度同比下降,与气象条件变幅小且污染排放较去年同期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3.
1月是武汉市发生重霾污染最为频繁的月份之一.本文利用地面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了2014年1月与2018年1月武汉PM2.5污染的变化与差异,进而利用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NAQPMS)对其差异进行了模拟追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1月武汉PM2.5污染依旧严峻,出现了17个污染天,月均浓度达到了91.6 μg·m-3,但污染程度与2014年1月相比有了大幅改善.其污染天比2014年1月减少了13 d,月均浓度下降了90.8 μg·m-3,浓度峰值下降了154.6 μg·m-3.通过设计基于气象场敏感性分析的数值模拟试验,发现在区域污染物排放强度保持不变的情形下,2014年1月和2018年1月气象场的变化对武汉月均PM2.5浓度的影响较小,差异小于3 μg·m-3.基于2018年1月的排放情景模拟2014年1月的武汉PM2.5浓度会导致显著的低估现象.这表明气象条件变化不是武汉2018年1月相比2014年1月PM2.5浓度显著下降、重污染天数显著减少的关键原因,而武汉本地、周边以及京津冀等重点城市群的排放量显著下降应是最为关键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4.
以冬季Z市水源地2条入库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联合运用三维荧光光谱、树脂分离分级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探究水源地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荧光成分、来源、组成、腐殖化程度与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THMs)生成势的关系。结果表明:三维荧光光谱解析出水源地2条入库河流原水中共有类蛋白物质(C1)、紫外腐殖酸类物质(C2)、陆地/人造腐殖质类物质(C3)3个荧光峰;水源地的2条入库河流(Q河与X河)的3个荧光峰峰值分别为4.50、10.75、7.56和1.33、9.24、7.56;荧光源指数(FI)与生物源指数(BIX)均体现出水源地原水中的DOM主要为陆源输入;此外,水源地原水中的DOM化学分级之后,5个组分浓度表现为疏水性有机酸(HoA)>亲水物质(HiM)>疏水中性有机物(HoN)>疏水碱性有机物(HoB)>弱疏水酸性有机物(wHoA);Q河原水氯化后产生CHCl3、CHClBr2和CHBrCl2 3种成分,X河氯化后产生CHCl3和CHBrCl2 2种成分,说明河水并没未受到明显的工业污染。水源地2条入库河流原水的DOM各化学分级组分的THMs生成势的研究结果表明,THMs的主要前驱物为HoA和HiM,而HoA、HiM、wHoA 3种组分对THMs的生成能力均较强,与紫外吸收特性SUVA相一致,说明生成THMs的能力也很强,应选取工业聚合氯化铝进行强化混凝去除。  相似文献   

15.
粉尘是大气气溶胶的主要成分之一,对大气能量平衡起着关键作用。一般来讲,黄土高原(LP)粉尘主要来源于北方沙漠区,但有关中国东部及其周边地区粉尘来源的争论仍在继续。为此,本文对比分析了亚洲主要粉尘源区如中亚(CA)和中蒙(CM)粉尘循环对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的响应,探讨了CA和CM粉尘排放对下游的贡献。利用美国大气研究中心(NCAR)最新发布的通用地球系统模式(CESM 1.0),进行了改变青藏高原海拔高度为现在10%,20%,30%?…100%的9个数值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中亚和中蒙干旱区冬季降水均线性减弱,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阻塞西风环流使其减弱从而引起中亚粉尘释放减弱;而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引起亚洲冬季风加强,促使中蒙粉尘释放加强,与中亚相反。模拟结果与地质记录对比进一步证实了中蒙粉尘源区对黄土高原、中国东部及临近区域粉尘沉降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冬小麦产量高低及稳定性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同等重要。鉴于北方冬小麦主产区受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显著,有必要从高产—稳产关联特征入手,探究全面提升冬小麦产量及稳定性的途径。基于598个县1985—2014年的单产数据,分析了冬小麦高产与稳产关联性时空分异特征,并结合气象、物候观测、农业生产要素等数据,应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揭示了冬小麦高产—稳产关联特征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为:(1)冬小麦产量随时间不断提高的同时稳定性也增强,高产性和稳产性均呈东北向西南降低的特征。(2)冬小麦高产与稳产、低产与不稳产密切关联,在研究区占据主导地位,且这两种关联类型的分布区域相对稳定,空间聚集性强。(3)灌溉条件是促进冬小麦高产—稳产的关键因素,影响随时间逐渐增强;具备灌溉条件的情况下,研究区的光温水等气象条件均比较适合冬小麦生产,但不同物候期气象要素的波动对高产和稳产均有负向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划定冬小麦优质产区和制定气候变化应对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InChina ,withtherapideconomicdevelopmentandunprecedentedchangesinlanduse ,artificialemissionofNOxandVOCshasincreasedsignificantlytothedoubleduringthepast 11yearsandreachesthesamelevelasUSAandEurope(Elliott,1997) .Asaresult,theground levelO3concent…  相似文献   

18.
论文将底墒效应利用技术、土壤深松技术、秸秆覆盖技术、有限水分胁迫效应利用技术、喷施多功能防旱剂五项单项抗旱技术在冬小麦播前及各个发育阶段适时、适地综合集成,并给出了应用量化指标。于1998~2000年在河南、河北、山东省进行示范推广应用。结果表明:冬小麦干旱综合防御集成技术是通过各单项抗旱技术触发和优化冬小麦找水、增水、保水、节水、控水的五种水分利用机制,发挥了植物生理生态、土壤理化性状、土壤水库、麦田小气候效应和化学制剂喷施等多种防旱抗旱的效能,时间贯穿于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可实现持续防旱抗旱。集成技术具有比各单项技术更显著的增产、节水效果。在两个典型大旱年的情况下,集成技术使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0.6%~53.7%,平均提高27.7%;小麦增产7.0%~42.3%,平均增产16.6%;每公顷增加纯收入490~1200元。  相似文献   

19.
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61,自引:2,他引:61  
基于灾害风险分析的原理,论文提出了我国几种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技术方法。包括一年生农作物、多年生果树减产率序列的构建技术,不同致灾因子、致灾指标序列的构建技术,灾害风险估算模型的构建技术;致灾损失(减产率)的风险评估技术,致灾指标的风险评估技术,减灾措施降低灾害风险的评估技术。通过对1961~2000年逐日气象资料与产量、灾情资料的相关分析研究,筛选出适用于北方地区冬小麦干旱、东北地区玉米和水稻冷害、江淮地区冬小麦和油菜涝渍、华南地区香蕉和荔枝寒害风险评估的主要致灾因子、致灾等级、致灾指标及其对应的减产率。以北方地区冬小麦干旱、华南地区香蕉和荔枝寒害风险评估为例,给出了针对一年生农作物、多年生果树不同承灾体类型的风险概率估算方法及其风险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北方地区冬小麦干旱、华南地区香蕉和荔枝寒害风险概率分布有着很好的连片性和区域性。北方地区冬小麦全生育期内,自然水分亏缺的风险概率很高,随着灌溉次数的增加,缺水率的风险概率逐渐降低。一般在轻旱年灌水1~2次、中旱年灌水2~3次、重旱年灌水3次之后,大部分地区都能基本满足冬小麦的需水要求,缺水率出现的概率已经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