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能源的需求量持续增加,CO2的排放量还将持续增长.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气候变暖问题会进一步加剧。清洁发展机制(CDM)是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就碳减排进行合作的重要机制.发展中国家通过CDM可以获得实现节能减排的资金援助和先进技术,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新疆CDM项目的发展状况、国际碳市场的前景,以及新疆CDM项目开发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国清洁能源发展重点——核电、水电、天然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必须考虑传统能源远未优质化的国情。如何向节约高效、清洁环保的能源利用和开发体系转化?怎么发展新能源?投入哪些清洁能源?如何避免出现投了很多钱、搞了一堆项目后能源增量仍然依靠煤炭的前景?这就要讲求科学发展,将现阶段清洁能源的重点放到可以尽快形成大规模供应能力的核电、水电和天然气上。  相似文献   

3.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3种灵活机制之一。简要介绍了清洁发展机制的产生背景、核心内容、操作程序以及国内外CDM项目开发现状,进而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外资利用、技术引进三个方面阐述了清洁发展机制对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与意义,并对促进四川CDM项目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清洁发展机制是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法律制度之下的补充性履约措施。通过阐述清洁发展机制的渊源、清洁发展机制的实质内涵和基本特征,总结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践,揭示中国应用清洁发展机制的偏差,预测清洁发展机制发展方向,指出中国将被迫退出清洁发展机制,提出中国面向清洁发展机制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水电资源开发不仅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同时对于调整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及布局,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会破坏生态环境,其主要影响表现在对陆生和永生生态环境的影响上.为防止和缓解水利工程建设对该区域的经济及生态平衡的破坏,应尽快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在研究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水电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框架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了我国实施水电资源开发特许权经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认为实施水电资源开发特许权经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发展水电的需要,是水电发展的制度创新,它充分体现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7.
我国水电开发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能源供应短缺与国内能源危机的背景下,水电开发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水电开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水电开发与能源危机、水电开发与经济发展、水电开发决策、水电开发模式设计、水电开发工程管理、水电开发相关问题及其处理.然而,这些研究忽视了跨国界流域水电开发研究、水电开发跟踪调研、水电开发的定量系统模型构建,今后的研究重点应该是在以上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新疆农田水利建设现状的调查,总结了新疆农田水利建设取得的成绩,分析了新疆农田水利建设与运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统筹谋划农田水利改革发展工作、建立稳定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增长机制、完善农田水利管理、加大水资源有序开发和保护力度等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推进新疆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9.
水电开发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清洁能源的同时,势必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对于地处干冷河谷地区工程建设后的植被恢复工作一直是工程实践的难题。选取大渡河流域上游电站施工区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典型的干冷河谷植被特征进行调查分析,以气候地形、植被特征和植物种类为调查重点,分析了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植被分布特征及影响要素,成果可为干冷河谷区域水电开发建设中的植被恢复技术的可行性论证和植被恢复工程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原  张宇 《环境教育》2013,(9):60-61
我国的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占四分之三以上,是我国最具水电开发潜力的区域。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电东输工程激活了西部丰富的水能资源,促进了我国水电事业的发展。然而,在国家倡导建设美丽中国、在国民环境保护意识日趋提升的形势下,生态环境保护近年来成为中国水电发展进程中备受关注的话题,亦是水电开发建设中  相似文献   

11.
清洁发展机制在石油行业的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统分析了石油行业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潜力,并提出了建议。在统计与石油行业相关的清洁发展机制方法学及其注册项目和温室气体减排量的基础上,给出了各方法学与石油行业的相关性。从勘探与生产、天然气与管道、炼油与化工三大领域,分析了石油行业潜在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领域。最后,提出了对石油行业开展清洁发展机制相关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涛  乐云  黄有亮 《四川环境》2013,32(1):124-128
规划类清洁发展机制(PCDM)作为清洁发展机制(CDM)的改革方案而提出,解决了CDM不能在小型和分散项目中的应用问题,但PCDM项目在物理边界、参与方、方法学使用等方面与CDM项目有一定的区别.采用案例研究表明,市政基础设施中的城市交通系统、垃圾处理系统、市政水系统和城市照明系统等一些项目符合PCDM的基本条件、方法学和额外性等要求.可以大型城市或省级地区为物理边界开发PCDM项目.但是应用中需解决基准线、较高开发成本及较大的开发风险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质能的开发,第二代生物液体燃料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较第一代生物质能源更容易获得,因此大力发展第二代生物液体燃料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年净生物量大、耐干旱、耐盐碱等角度出发,选择出适合新疆发展的棉花、甜高粱及红柳三种第二代生物液体燃料原料植物,并在了解新疆自然条件及国家和新疆政策法规、规划的基础上,预测到2030年三种生物质能源作物生物量,为相关部门制定生物质能源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清洁发展机制(CDM)能使地方经济获得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为准确确定乐山市CDM的发展现状、开发潜力,促进乐山CDM项目开发,结合项目背景、CDM方法学和调研数据对市内CDM开发领域的潜力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了乐山CDM开发重点.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市级CDM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生态脆弱地区水电的可持续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生态脆弱地区水电资源丰富,目前开发利用程度低,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水电开发对生态脆弱地区的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快西部生态脆弱地区水电资源开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国对水电工程建设的环境管理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主抓环保审批和竣工验收两个环节,在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管理相对薄弱,因此在水电资源开发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实现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作者以某梯级电站为例,结合所参与的水电建设项目,对水电建设环境监理进行梳理和探讨,以期为水电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绿色流域 《绿叶》2014,(3):56-65
正以"发展"的名义在民族自治地方进行的资源开发,应当给当地世居民族带来"好的变化",不应当以他们的贫困和边缘化为结果。世居民族有权利依法不受歧视地平等享受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同时也有权利选择保持其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雅砻江是西南水电开发最为密集的流域之一。本文基于对雅砻江流域凉山彝族自治州段水电开发项目影响的彝族、苗族、藏族等几个世居民族村寨的访谈调研,发现世居民族有哪些特有的正当权利在水电开发过程中最易受到忽  相似文献   

18.
《环境教育》2009,(4):65-65
公司成立于2001年8月27日,并于2003年11月12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是巨生综合行业指数(公用事业)及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成份股之一。主要在中国及中国周边地区开发、建设和运营600MW及以上的大容量、高效率火力发电机组,兼营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业务,是亚洲区增长最快、效益最好的独立发电商之一,普氏(Platts)全球能源企业250强之一。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清洁发展机制(CDM)及我国政府对推进CDM项目的要求,对国内外开展CDM项目的现状进行了简述。根据《京都议定书》要求及新疆的具体情况,分析了CDM在新疆的潜力,认为新疆开展CDM项目优先领域为:煤田灭火、提高能源效率、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利用、造林,以减排CO2为主;预计2008—2012年CO2减排量为1 785×104t,可带来8.9亿元~12.5亿元人民币的CERs收益,CDM项目潜力较大。在减排CO2同时,SO2、TSP排放量相应减少,从而促进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金沙江流域是我国13大水电基地中水能资源蕴涵量最大的地区,但开发率相对较低。在介绍金沙江流域丰富的水电资源及其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加快金沙江水电开发的可能条件和重要意义;针对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市场经济原则和具体情况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