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
苯及苯类化合物作业者 苯为碳氢化合物,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苯类化合物主要有甲苯、二甲苯等,它们在常温下挥发迅速.苯及苯类化合物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如染料、制药、香料、橡胶、油墨,特别是作为油漆和喷漆的溶剂及稀释剂.苯及其化合物具有一定毒性,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皮肤仅少量吸收.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粘膜刺激症状,如刺激眼、鼻引起流泪、流涕、咳嗽等,继则头痛、眩晕、恶心呕吐、步态蹒跚等;严重者则昏迷、抽搐,甚至发生呼吸衰竭.慢性中毒主要表现是神经衰弱样症候群,如头晕头痛、乏力倦怠、失眠、记忆力减退等;亦可伴有轻度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鼻衄、紫癜等.  相似文献   

2.
铬是一种银白色有光泽、坚硬而耐腐蚀的金属,熔点1860℃,沸点2482℃,比重6.92。铬及其化合物在现代工业上的应用广泛,如开采、冶炼铬矿.生产各种铬的化合物;用于制造坚韧优质合金钢及不锈钢、抗酸合金;纯铬用于电镀;铬酸铅、铬酸锌、铬酸钡等用于颜料、油漆布、橡胶、玻璃和陶瓷制造工业;  相似文献   

3.
苯(C6G6)英文名称:Benzene一、理化特性外观气味:透明无色液体相对密度:蒸气2.77;液态0.878715T/4℃)熔点:5.51℃沸点:80.093℃-80.094℃闪点:-11.11℃(CC)自燃点:562.22℃蒸气压:13.33kPa(2.1℃)爆炸极限:下限:1.4%,上限:8.0%溶解性:0.laplop水(25℃),与醇、氯仿、醚、二流化碳、丙国、油类、四氯化碳、冰乙酸混淆。危险性:通热或明火易着火,能与氧化物如BrFS、Cb、CIu、Q、乙、高氨酸盐、o0、(川Cb+mlQ)、(0at十高锰酸盐)、(抑qo十醋酸)、N&Q发生强烈反应。苯蒸气接触明火时…  相似文献   

4.
黄磷(巳)英文名称:PhosphorusYellow,Phosphorus(white)通用或商品名称:白磷一、理化特性外观气味:无色到黄色立方形晶体,类似蜡状固体。相对密度:蒸气4.42,固体1.82o熔点:M二l℃沸点:280℃闪点:在空气中会自燃。自燃点:30℃蒸气压:0.133kPa(76.6T)溶解性:l/300000水,l克/400毫升无水乙醇,l克/102毫升无水乙醚,l克/40毫升氯仿,l克/35升苯。危险性:遇热或与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着火。在空气中自燃,很活泼。能与下列物质反应而爆炸:碱性氢氧化物、NH4N03、SbFS、Be、BI3、Ba(Bthe)。。Ca(…  相似文献   

5.
二氧化硫(SO2)英文名称:Sulfurdioxide通用或商品名称:亚硫酸配一、理化特性外观气味:无色气体或液体,有刺激性气味。相对密度:蒸气2.264(OT);液体1.434(0)熔点:-75.5℃沸点:IO℃蒸气压:313.6IkPa(2.IT)溶解性:17.7%水(0℃),11.9%(15℃),8.5%(25t),6.4%(35t)。25%乙醇;32%甲醇。溶于氯仿、醚、乙酸、硫酸。中等度溶于苯、丙酮、四氯化碳。危险性:与水或蒸气反应产生有毒的和腐蚀性的气体。二、对人体危害急性中泰表现二氧化硫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液体对皮肤、粘膜有腐…  相似文献   

6.
四氯化碳(CCL)英文名称:Carbontetrachloride;Tetrachloromethane通用或商品名称:四氯甲烷一、理化特性外观气味:无色液体,具有酸样气味。相对容庞:1.597(20℃)溶点:-22.6℃沸点:76.8℃闪点:-22.9℃蒸气压:13.33kPa(23℃)溶解性:l毫升可溶于2000毫升水中。可与醇、苯、氯仿、醚、二硫化碳、石油醚、油类混溶。危险性:加热分解,放出高毒的光气烟。二、对人体危害急性中毒亵现四氯化碳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醉及肝、肾损害。中毒同时摄入乙醇可使病情加重。四氯化碳遇热可分解成光气,发生光气中毒。短期内吸入…  相似文献   

7.
乙炔是一种危险的易燃、易爆气体。它本身为吸热的化合物,在分解时要放出它生成时所吸收的全部热量。为了正确地了解乙炔的爆炸性质,必须弄清使用这种气体的一切有关条件。 纯乙炔的爆炸性 纯乙炔的爆炸性,首先决定于它在此瞬间的压力和温度。同时,也决定于它所含有的杂质、水分、有无触媒剂、火源的性质、形状、散热的条件等。 1.当气体温度为 580℃,压力在1.5个计示大气压力时,乙炔就开始分解爆炸。一般来说,当温度超过200~300℃时,就开始聚合作用,此时的乙炔分子就连结而形成其它化合物:苯(C6H6)、苯乙烯(C8H8)、萘(C10H8)、甲苯(C7…  相似文献   

8.
128名苯作业工人住院体检心理问题的调查王俊敏(马钢股份公司劳动卫生研究所,243003)关键词苯作业工人,心理问题苯为无色透明、有芳香气味的易燃液体,沸点80℃,极易挥发、扩散。苯在生产环境中产生大量苯蒸气,如果作业工人长期接触吸入,苯蒸气即可在骨...  相似文献   

9.
苯(Benzene,C6H6)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它易挥发,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能与乙醇、乙醚、丙酮、四氯化碳、二硫化碳、冰乙酸和油类任意混溶,微溶于水,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苯可燃,有毒,也是一种致癌物质。  相似文献   

10.
《安全》2010,31(12):48-51
(三十七)呼吸性粉尘浓度监测应在正常生产时段进行,呼吸性粉尘可采用定点或个体方法进行。监测周期如下:(三十八)粉尘监测人员及设备配备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11.
安文 《安全与健康》2016,(11):37-40
正(接上期)十一、易燃、可燃液体是如何分类的?根据闪点,将能燃烧的液体分为两类四级:第一级:闪点在28℃以下,如汽油、酒精等。第二级:闪点在28~45℃之间,如丁醇、煤油等。第三级:闪点在46~120℃之间,如苯酚、柴油等。第四级:闪点在121℃以上,如润滑油、桐油等。属于第一、第二级的液体称为易燃液体,属于第三、第四级的液体称为可燃液体。十二、化学品中毒应急  相似文献   

12.
有证据显示,甲弄(H1N1)流感人与人之间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飞沫传播,即通过说话、打喷嚏或咳嗽过程中产生的呼吸飞沫传播。  相似文献   

13.
正(接上期)16.作业场所空气中存在哪些毒物的岗位是孕妇禁忌的?有毒有害物质可以通过胎盘血液进入婴儿体内,影响胎儿成长发育。所以女工在待孕、怀孕期间应禁忌接触有毒化学物质。《特殊规定》中规定:女职工怀孕期间禁忌从事作业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苯、镉、铍、砷、氰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氯、乙内酰胺、氯丁二烯、氯乙烯、环氧乙烷、苯胺、甲醛等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职业  相似文献   

14.
(续上期)3汞作业人员的营养汞的主要接触作业有汞矿开采和冶炼、仪器仪表制造、电器器材制造、化工、军火及医药等。汞及其化合物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进入人体。职业中毒主要是通过呼吸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在中等(100W)和高等(155W)劳动强度下,8名受试者佩戴5种自吸过滤式呼吸器(呼吸阻力及死腔不同)从事踏车运动时的呼吸模式变化。结果表明:口腔压力波动和外呼吸功因呼吸器而显著增加;随着呼吸负荷的增加,呼气压及吸气压相应增大;在呼吸负荷较大的情况下,呼气压及吸气压的增大更加显著;随运动负荷的增加,呼吸负荷对呼吸压的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铊(Thallium, Tl)一、理化性质铊为银白色金属,原子量204.39,熔点305.5℃,沸点1457℃。室温下易氧化,易溶于水、硝酸和硫酸。其水溶液无色、无味、无嗅,能与有机物结合生成有机铊化合物,也易与其他金属结合形成合金。常见铊化合物有醋酸铊、硫酸铊、溴化铊和碘化铊。二、  相似文献   

17.
苯为碳氢化合物,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苯类化合物主要有甲苯、二甲苯等,它们在常温下挥发迅速。苯及苯类化合物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如染料、制药、香料、橡胶、油墨,特别是作为油漆和喷漆的溶剂及稀释剂。苯及其化合物具有一定毒性,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皮肤仅少量吸收。  相似文献   

18.
自吸过滤式呼吸器对人体主观舒适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测定了在中等(100W)和高等(155W)劳动强度下,8名受试者佩戴5种自吸过滤式呼吸器(呼吸阻力及死腔不同)从事踏车运动时的主观舒适度。结果表明:随着呼吸负荷增大,受试者的主观不适度显著增强;在中等运动负荷条件下,高温环境中人员对呼吸负荷主观不适度的反应更加明显;在高运动负荷条件下,常温环境人员对呼吸负荷主观不适度的反应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9.
石化污泥混合菌和白腐真菌对气相苯系物的降解能力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寻找合适的菌源在生物滴滤器中挂膜以降解苯系物挥发性有机废气,选用以甲苯为底物驯化的石化污泥和白腐真菌做菌源,研究了2类菌源对苯、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气体的生物降解规律.比较了石化污泥菌源微生物对苯系物代谢过程在耐受化合物浓度、降解起动期、降解速率以及降解程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石化污泥混合菌对苯的降解效率远高于白腐真菌,混合菌最大降解率为100%,而白腐真菌最高降解率只有46.1%.在石化污泥菌种体系中,对于同种化合物而言,随着化合物初始浓度的增加所需起动期增长,降解率降低;3种化合物的降解难易顺序为:甲苯>苯>二甲苯,同种物质的平均降解速率低于起动期后的降解速率.石化污泥菌源更适合降解苯系物废气.  相似文献   

20.
石油大学(华东)是一所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的全国重点大学。其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北京石油学院。1969年11月迁到胜利油田(今山东省东营市),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1981年,在北京建立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8年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华东石油学院更名为石油大学,实行山东、北京两地办学,原华东石油学院部分称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大学(华东)是石油大学的主体,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目前,学校占地2600亩,建筑面积近4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5亿多元,学校藏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