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危害程度0级的汽油发放作业职业危害初步调查,其结果显示出,从事该作业3年以上作业人员,出现身体改变,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2.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风险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忠彬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6(4):124-127
在引入超标倍数、超标率等指标研究粉尘、毒物和噪声作业职业危害风险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不同类型职业危害因素致病风险的差异,职业危害接触人数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情况,建立了多种类型职业危害因素并存作业场所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实际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对于管理部门实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分级监管以及企业自我分级管理等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分级监管模式及其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分级监管工作涉及到监管决策、监管实施以及分级监管配套规章制度的建设等多个环节。本文从上述几个方面对如何有效实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分级监管工作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综合监管决策、现场监管实施与制度建设等内容的基于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风险评价分级的监管模式。其中,监管决策应当考虑确定区域、作业场所的监管优先顺序、监管资源与技术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对不同职业危害风险等级企业具体主体责任的落实提出要求;现场监管应在分析与掌握现状的基础上,通过风险评估实施分级管理,分级监管有关制度建设应当确定分级监管原则并包含上述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4.
5.
目前信息技术尤其是物联网高速发展,而我国职业危害形势日益严峻,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繁多,职业危害监管人员不足、基层监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需要记录的数据量大,信息反馈慢,保管和存储困难,利用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移动终端系统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职业危害监管终端信息系统应用需求的基础上,对信息终端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提出了采用服务器、无线网络和移动终端的体系结构,并对数据库体系结构,以及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移动终端系统的软硬件平台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7.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主要是通过对企业级数据库中的基础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为政府提供监管依据.本文依据数据结构规范化理论,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企业级数据库中重点和难点部分的数据结构进行合理设计,阐述了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企业级数据库数据结构合理设计的方法、步骤及其原因,得到了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企业级数据库中重点和难点部分合理的数据结构,并以此为例阐述了数据结构合理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8.
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关系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关系经济的持续发展,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为进一步摸清全市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建立职业卫生监管长效机制,根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和《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安监总局试点开展职业病危害调查摸底工作,我市以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调查摸底试点为契机,以工业生产企业为重点, 相似文献
9.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有毒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程度分级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职业危害形势依然严峻,急、慢性职业中毒案例时有发生。对可能引起急、慢性职业中毒的有毒作业场所,按照其职业危害严重程度实施分级、分重点监管,成为我国职业危害监管工作需要解决的迫切需求。实施有毒作业场所分级监管的关键,是确定合理的分级指标,从而将有毒作业场所区分开。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有毒作业场所的各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并最终确定毒物浓度超标倍数作为最终的分级指标,从而为制定有毒作业场所分级标准,开展有毒作业场所分级监管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纳米材料与常规材料风险评价方法的差异,在综合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作业场所纳米材料潜在健康危害及其影响因素,从危害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度两方面进行评价,建立危险度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确定危险度评价等级。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纳米材料潜在健康风险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价结果采取控制措施,避免和减少作业场所纳米材料可能对健康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通过应用信息化网络技术,建立了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数据库,实现了用人单位作业场所有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数据的申报、传递、编制、审核、报告打印、统计等功能。信息化模板的建立,降低了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难度,方便了检测方案和报告编辑,统一了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生成格式,并自动生成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提高了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工作的质量。本系统具有操作简易、处理功能强大、内部监督管理完善等特点,实现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信息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尤其适合现阶段基层职业卫生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廖海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3(1):40-44
通过对国内外数据元标准化研究现状的分析,以探索实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信息系统相关数据元标准化为前提,实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信息系统数据共享及发布为目的,指出传统基于数据集共享模式存在的统一性共享性差的问题,研究建立基于数据元和数据集相结合的标准化技术路线,并结合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用人单位相关数据元采集、提取及标准化过程进行应用和示范,实现不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信息系统间相关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高危作业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对风险监测预警系统进行了系统研究,在研究总结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提出筛选高危作业监测预警指标的原则、要求和方法,进而提出高危作业监测预警的核心技术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基本结构和运行模式的总体设计思路,首次提出职业危害控制的先行指标、同步指标和滞后指标,在高危作业监测预警系统中建立信息咨询系统、信息监测系统、风险评估与诊断系统、预防控制与应急救援决策系统等子系统和高危作业监测预警系统基本结构与运行模式。该系统可以科学判断出当前政策、法规、标准、规划,经济贸易的影响及相应需采取的政策调整,在控制、检测、评价、诊断、防护等领域应重点开展的关键技术研究,当前机构、人员、设施、财力等方面的能力建设要求,分析政府、企业、劳动者应采取的主要行为干预。本文逻辑清晰、系统性强、内容全面,可为进一步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前沿考虑。 相似文献
14.
任智刚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8(3):42-47
对我国热害分级相关标准进行了简要总结分析,表明我国尚未制定综合考虑温湿度条件和体力劳动强度从而对井下高温作业场所的热害程度实施有效分级的相关标准.由井下现场管理人员、企业劳资(人事)管理人员、研究人员等3类共30名相关专家对井下62类主要工种劳动强度进行主观分级,通过对其结果的统计分析,研究制定了井下高温作业场所不同工种最高体力劳动强度级别建议表.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了井下作业场所不同劳动强度级别下 WBGT指数限值,将结果与南非井下热害分级标准限值进行了对比.最终制订了基于井下高温作业场所最高体力劳动强度级别和WBGT指数的井下高温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标准,提出了标准的宣传贯彻建议及分级监管策略. 相似文献
15.
廖海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6):138-141
建立科学、实用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统计指标对准确收集职业危害数据,为监管决策提供依据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变异系数法、相关系数法、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法等数理统计学方法对5类65项待筛选统计指标进行筛选,选择次数较多的统计指标,并开展应用试点研究,最终确定入选指标。入选指标符合科学、必要和可行的原则,可用于评价各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状况。 相似文献
16.
我国信息系统数据结构标准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数据结构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建立数据结构标准是建立高效、统一、高度共享的信息系统的重要保障。本文介绍了我国信息系统数据结构标准的研究进展,并对信息系统数据结构标准从建立的时间、分布的行业和内部的数据元属性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对比研究,总结发现了目前我国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数据结构标准在信息系统建设和促进数据共享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存在的主要矛盾,并提出了针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结构标准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拟采用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企业职业危害综合评价和风险分级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我国企业职业危害形势依然十分严峻,2007年共诊断各类职业病14296例,较2006年增加了24.11%。由于国家在一段时期内不太可能大幅度增加监管人员数量,因此,实施企业职业危害分级监管成为职业危害监管工作的一个紧迫需求。本文从提高企业监管信息化水平角度出发,开发企业职业危害综合评价和风险分级系统。系统即可为政府实施职业危害分级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也可应用在企业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管理工作中,从而提高政府和企业职业危害管理工作技术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陈建武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6(6):123-125
建立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可有效解决目前我国职业危害监管监控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缓解我国严峻的职业危害形势。本文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的系统结构进行了设计,并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职业危害监控信息系统和职业危害移动执法终端系统两个关键子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和阐述。明确了我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建设的总体框架和关键子系统的功能需求,讨论并分析了目前职业危害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建设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