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5 毫秒
1.
为从安全生产大数据中挖掘安全规律并最终提炼安全生产基础原理,首先在对安全生产大数据的定义及其内涵进一步阐释基础上,提出安全生产大数据采集的定义,并将其分解为3个过程;然后提出安全生产大数据的5W2H采集法,并对其内涵(采集原因,使用主体、采集者及采集对象,采集数据类型,采集边界,采集时间,采集数据量及其采集方法)进行详细分析;最后以思维路径为主、过程路径和技术路径为辅,建立安全生产大数据采集的一般模式。结果表明,安全生产大数据采集模式的研究可为安全生产大数据的存储、处理及其应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明晰大数据对安全绩效管理的影响,把握信息时代下企业安全绩效管理的研究方向,基于大数据时代下安全绩效管理内容,阐述数据驱动下安全绩效管理的应用优势,探讨数据驱动下安全绩效管理的研究变革,剖析大数据环境下企业安全绩效管理的数据流向,构建数据驱动下安全绩效管理的框架模型,并提出数据驱动下企业安全绩效管理应用对策。结果表明:基于大数据的安全绩效管理有助于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也为安全生产系统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比较思维对安全经济学发展影响,以扩展安全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基于比较学与安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提出比较安全经济学的定义和内涵,并阐述其研究意义,描述其基础理论和研究层次。基于比较安全经济学的属性,提出研究比较安全经济学的10个角度,总结比较安全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构建比较安全经济学“方法—知识—步骤—逻辑”四维结构体系,举例阐述其研究步骤及其安全应用。研究表明:比较安全经济学是安全经济学与比较学交叉融合形成的一门新兴安全科学分支学科,其研究旨在为企业安全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与安全生产有重要的关联性。基于安全科学原理体系现有研究成果及安全心理学研究背景,定义了安全心理学原理,并阐述了安全心理学原理的特征及其研究内容;归纳了安全心理学原理下属的6条基础原理——事故频发倾向原理、安全心理激励原理、心理阈值有限原理、安全认知原理、安全个性心理原理和安全生理心理原理,并论述了这6条原理的内涵及机理,对于部分原理进一步给出了其下属原理的研究思路;在构建安全心理学原理枝叶形体系的基础上,整理了安全心理学原理体系的应用机理,以及这6条原理在体系中各自的功能和地位;最后论述了这6条原理在安全工程实践中的意义。研究表明,该安全心理学原理体系对人员部署、制度规划、安全管理等安全生产层面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建构安全心理学方法论体系,完善安全心理学学科理论系统,基于安全心理学概念,提出安全心理学方法论的定义。根据安全心理学研究目的与研究对象划分不同的研究进路;在遵循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原则的基础上归纳客观性与系统性、群体研究与个体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4条安全心理学研究原则,并提炼个案法、心理测量法、心理统计法、试验法、比较法与关联学科法6种安全心理学主要研究方法;构建安全心理学方法论的研究程式。结果表明:安全心理学方法论研究程式是基于安全心理现象,发现安全心理问题,提出安全心理假说,挖掘安全主导因素与确定安全心理学规律。安全心理学的原则、进路、方法和程式共同构成安全心理学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为系统把握当前采矿业行为安全管理研究成果并探析未来发展方向,运用文献综述法,在职业心理学视域下回顾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数据驱动模式与行为干预机制。结果表明:社会心理风险、人格特性与心理状态是矿工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但亟需围绕其作用机制开展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外部环境、人格特性与不安全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不足是制约采矿业行为安全理论发展的瓶颈,基于建构主义及认知神经学的研究是促进理论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心理因素与不安全行为的关联具备长期性、复杂性,可推动开展纵向研究获取多时间点数据,促进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融合;行为干预机制涉及安全监管保障和安全教育培训两类途径,需进一步发挥多主体协同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加强安全标语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提高其应用有效性,从心理学视角,提出安全标语的概念和功能,构建其功能的人形结构。分析安全标语4条心理学理论:羊群效应、葛麦斯安全法则、恐惧诉求和联想心理学。构建基于交往行动理论的安全标语传播与接受模型,以及受众接受过程的七阶梯形模型。结果表明:准确确定受众心理突破口是提高安全标语创作质量和应用有效性的关键,安全标语创作应从受众一致在乎的感情等7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为构建相似安全心理学学科体系,促进安全心理学发展,基于相似学、安全心理学与安全科学基本理论,提出相似安全心理学定义,并阐述其内涵及研究意义;剖析相似安全心理学基础理论及研究层次,构建其概念体系,分析其应用领域及示例;基于相似安全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范围、状态及属性,建立"人数—类别—属性"三维结构体系;从不同角度阐释相似安全心理学的研究进路。研究表明,相似安全心理学是安全心理学与相似安全学直接交叉融合形成的一门新兴安全科学分支学科,其研究旨在揭示安全心理学领域的相似现象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9.
王霞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7,17(6):2263-2267
为探究导致管制员行为差错的原因,提高管制员的可靠性,基于心理资本理论与社会认知理论,构建安全氛围、心理资本与违章行为的假设模型;采取实证调研的方法收集空中交通管制员行为的相关数据;应用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对空中交通管制员心理资本与违章行为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安全氛围、心理资本对空中交通管制员的违章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即安全氛围与心理资本显著正相关,心理资本与违章行为显著负相关;在管理者承诺、安全政策、监管者行为、安全培训影响违章行为过程中,心理资本起部分中介作用;在管理者承诺、安全培训、安全意识、安全政策策影响故意违章行为的过程中,心理资本分别发挥完全中介与部分中介作用;找到了"安全氛围—心理资本—违章行为"的作用机制,将心理资本在安全氛围不同因素对违章行为的影响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细化。  相似文献   

10.
为弥补目前安全领域中关于外界因素引发人的心理创伤的评估理论与技术的研究 不足,基于安全科学的视角,提出创伤及心理创伤的定义,并分析其内涵。基于此,给 出心理创伤评估学的定义,分析心理创伤评估学的内涵及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内 容与研究目的等基本问题,并详细论述心理创伤评估学的学科基础与研究程序。结果表 明,创建心理创伤评估学可为心理创伤的立法、赔偿、治疗、干预与预防等提供重要科 学依据与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安全大数据共享能力建设,打破传统安全信息不对称困境,最终塑造完善的安全大数据共享观。首先,对安全大数据及其共享的内涵进行分析,运用文献综述法,从安全大数据共享的困境出发,以安全大数据共享观念文化、数据有效性、技术环境和制度政策4个视角归纳出12个影响因素;然后,对安全大数据共享机理进行详细分析;最后,以12个影响要素为出发点、安全大数据共享互动流程为路径、共享平台建设为着重点,建立安全大数据共享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可为安全大数据共享流程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明晰心理安全感的研究与发展方向,进而完善心理安全感的框架结构及其理论体系。基于心理安全感的基本定义,剖析心理安全感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从时间、空间、主体与环境维度出发,构建心理安全感的四维结构体系;从行业类型、影响方式、工作维度、物质属性等层面出发,分析心理安全感的范畴。研究结果表明:理清心理安全感的基础性问题有助于推动人的心理状况与行为规律研究,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基础与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13.
以矿山机电设备运行数据采集为切入点研究矿山大数据技术应用。利用传感器采集数据,基于LoRaWAN物联网远程通信接入平台传输采集数据,构建起矿山机电设备状态数据采集系统,以大数据技术应用理念出发,设计与分析矿山机电设备云计算服务平台,实现对矿山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通过对矿山设备工作数据的积累,结合矿山信息化系统的数据融合,借助大数据技术,对矿山设备运行大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挖掘和可视化,实现了矿山机电设备各种异常状态和故障的预测与判别,以及多参数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与预测,为大数据技术在矿山开采领域中的应用和矿物开采效率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研究与实践,针对目前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研究所存在的根本缺陷,运用文献分析法,对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的基础性问题及方法论开展系统研究。基于评价的定义,提出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的定义,并分析其内涵。基于此,提炼与剖析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的8个基本问题,即评价原则、评价基准、评价对象、评价目的、评价层面、评价范围、评价依据与限制因素,并建构和解析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的一般程式。结果表明:组织安全文化评价需以明晰上述8个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的基本问题为前提和基础,需以文献学方法、系统论方法、社会学与心理学方法、数学与统计学方法及具体评价方法5大类方法为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安全科学基础理论发展,基于安全问题中蕴含的系统涌现思想,开展安全系统涌现性研究.首先,经辩证分析提取安全科学理论中蕴含的涌现思想,定义安全系统涌现性并建立概念模型;其次,降维分析安全系统复杂性,从多视角剖析涌现性概念;然后,提出安全系统涌现性研究的核心问题与研究方向,并总结其对安全科学研究的意义;最后,从涌现性角...  相似文献   

16.
罗通元  吴超 《安全》2020,(1):60-67
为了从量子心理角度理解安全问题,同时为安全科学研究探索新的方向,文章从量子理论出发,借鉴量子心理的基本理论,刍议量子心理的概念、关系和对安全科学研究的启示。首先,简述量子概念及量子心理的必要性,综述量子独有的与安全相关的4种现象,证实了人类具有的量子化心理模式。其次,分析了4种量子现象的安全关联性和对人类具有的基本内涵,为安全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基础。最后,提出了量子心理对安全意识、安全教育和安全行为三种决定性因素的启示作用,同时对量子心理的形成进行简述。从学科构建的必要性、理论创新的角度和安全管理实践的角度阐述了量子安全学的构建意义。结果表明量子心理对安全科学研究及安全活动提供了全新的策略,并为构建量子安全学和丰富安全基础理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