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从“纵向过程观”角度,引入矿工安全注意力控制空间、安全信息分配空间和安全行为结果空间,建立矿工安全注意力衰减影响因素模型。首先,基于文献研究,建立矿工安全注意力衰减影响因素体系,一共包含12个指标;其次,利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矿工安全注意力衰减的3级递阶有向图;最后,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构建矿工安全注意力衰减影响因素的权重模型,并借助Super Decision(SD)软件求解。结果表明:安全自制力、行为习惯、工作负荷、风险应对力以及安全信息刺激频率为表层直接影响因素;安全认知、工作要求、作业环境特征、安全信息变化多样性和风险感知力为中层间接影响因素;管理方式和安全信息刺激强度为深层根本影响因素。主要影响因素有:安全认知、安全自制力、行为习惯、管理方式、安全信息刺激频率以及风险感知力。  相似文献   

2.
为预防由安全注意力衰减引起的虚假安全问题,构建员工安全注意力衰减模型。采用多主体建模法并基于Netlogo仿真平台,分析个体因素、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员工安全注意力水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确定的情况下,员工安全注意力水平主要受熟悉程度和安全意识的影响。同时员工安全注意力水平对管理者的危机意识有反馈作用。安全信号强度、频率、员工对安全信息的期待和任务难度以及管理者的监督有效性,均影响员工安全注意力水平。在企业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企业应该考虑如何有效控制上述调节因素并提高员工安全注意力水平。  相似文献   

3.
王霞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7,17(5):1849-1853
为减少民航机场安检人员的违章行为、提升民航机场安全水平,研究民航机场安检员的心理授权与违章行为之间的关系。在心理授权与违章行为关系中加入安全意识、安全动机和安全服从3个中介变量,构建机场安检人员心理授权与违章行为关系的理论假设模型;通过实证研究收集国内机场的安检员相关数据,对已构建的理论假设模型采取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机场安检员心理授权与违章行为存在一定相关性,即通过安全意识、安全动机与安全服从对违章行为产生间接影响;心理授权通过违章行为产生间接影响,通过安全意识、安全动机和安全服从的中介作用对心理授权与安全意识、安全动机和安全服从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其中,对于安全动机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安全意识,影响最小的是安全服从;安全意识、安全动机和安全服从对于机场安检员的无意识违章、失控违章和故意违章3个维度均呈现显著负相关;安全动机对于违章行为的3个维度产生影响的差异性最小,即安全意识动机越高,机场安检员的违章行为的出现概率就会越低;安全服从与机场安检员的故意违章行为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矿工安全注意力的影响因素作用路径,寻求合理的干预对策,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基础上,提取矿工安全注意力的衡量指标和影响因素,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技术验证研究假设,构建修正后的矿工安全注意力影响因素作用路径概念模型图。研究表明:矿工安全注意力的影响因素,即矿工安全意识、矿工工作疲劳、安全信息刺激以及安全监管对矿工安全注意力的衡量指标,即注意专注度、注意广度以及注意转移度都存在路径关系,而且矿工安全注意力的衡量指标之间也存在路径关系。以期通过有效干预影响因素提高矿工安全注意力,降低人因失误导致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5.
结合行为主义反应性制约取向理论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教育进行探讨, 建立企业安全教育刺激-反应S-O-R单元链,以安全帽使用教育为例进行实验设计,通过实验分析得到视觉听觉双重刺激形式的安全教育更容易引起人的安全行为反应,且行为保持性最佳;单纯视觉、听觉刺激形式的安全教育对人的安全行为反应作用基本一致,但采用听觉刺激安全教育产生的安全行为保持性较差,在第7个工作日后逐渐恢复到空白实验阶段。同时通过心理问卷调查,分析实验过程中人员心理变化与工作年限等因素对人员安全意识的影响,得到工作年限为1~2年的人员安全意识较低,过强的刺激将导致人员的过度恐惧反而使安全意识降低。最后,对企业现行安全教育方式提出几点改进措施,包括:正视安全教育刺激的重要性、保持性以及针对性;充分认识企业安全文化环境对安全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矿工工作压力、安全注意力与不安全行为之间的深层次逻辑关系,在文献梳理和开放式访谈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构建工作压力、安全注意力与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机理模型。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抽取矿工650名,对矿工的工作压力、安全注意力和不安全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矿工工作压力的安全管理方式、无效能感、干部风格、组织支持和角色冲突均显著负向影响安全注意力,影响程度依次减弱;安全注意力的安全信息刺激显著负向影响不安全行为;工作压力通过安全注意力的自身素养和安全监管显著正向影响不安全行为。安全注意力是矿工工作压力和不安全行为的部分中介变量。有效减轻工作压力和控制安全注意力水平,可以有效干预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矿工工作压力、安全注意力与不安全行为之间的深层次逻辑关系,在文献梳理和开放式访谈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构建工作压力、安全注意力与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机理模型。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抽取矿工650名,对矿工的工作压力、安全注意力和不安全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矿工工作压力的安全管理方式、无效能感、干部风格、组织支持和角色冲突均显著负向影响安全注意力,影响程度依次减弱;安全注意力的安全信息刺激显著负向影响不安全行为;工作压力通过安全注意力的自身素养和安全监管显著正向影响不安全行为。安全注意力是矿工工作压力和不安全行为的部分中介变量。有效减轻工作压力和控制安全注意力水平,可以有效干预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8.
编制民航飞行员职业安全意识调查问卷,对1310名民航飞行员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民航飞行员职业安全意识总体水平良好,其中87%的人员达到良好以上水平;安全认知、安全情感与安全意志3个维度发展不平衡,安全意志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两个维度;单位的安全教育、安全状况以及个人素质是影响民航飞行员职业安全意识的重要因素;经常接受安全教育的飞行员,其职业安全意识水平显著高于偶尔接受安全教育的飞行员;单位安全状况好的飞行员,其职业安全意识水平显著高于单位安全状况一般的飞行员;飞行学员的职业安全意识水平显著高于在职飞行员。建议采取创新安全教育、磨练安全意志、强化环境熏陶等措施,强化民航飞行员的职业安全意识,降低因飞行员原因引发的飞行事故率,提高民航的安全业绩。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作业环境中噪声因素对人的安全注意力的影响,对安全注意力类型及品质特征进行分析,建立安全注意力水平模型。设计噪声条件下的安全注意力水平测量实验,通过实验中不同噪声环境下人的安全注意力水平变化,分析噪声对人的安全注意力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噪声对人的安全注意力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作用;安全注意力的广度、稳定性、分配、转移均受噪声影响,安全注意力的稳定性及转移随噪声的增大而降低;当噪声值大于60 dB、70 dB时,噪声对安全注意力的广度及分配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手机在人们生活和交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因不恰当场合使用手机而导致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预控生产中员工因使用手机而导致不安全行为,需研究员工工作期间使用手机的现状、程度及影响因子。通过分层抽样和方便取样法对某中外合资企业员工和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了员工手机使用现状、动机,探讨了手机使用特点,并分析了手机使用与各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员工工作期间使用手机的现象很普遍;手机使用与手机类型、年龄的关系显著;与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关系不显著;使用手机的动机强度依次为接打电话、看时间、接发信息、娱乐、工作交流;管理者与员工就工作期间使用手机的安全性在认识上有一定差异,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强于员工。在车间适当位置增加时钟、安插禁止使用手机的安全警示牌、加强安全教育等措施对抑制员工使用手机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个人-组织安全价值观契合对矿工安全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理论分析和文献研究提出研究假设模型;编制测量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对640名矿工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结构方程建模分析验证假设模型.结果 表明:个人-组织安全价值观契合、安全自我效能感、工作投入和安全行为两两之间显著正相关;个人-组织安全价值观契合不仅直接影响矿工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地铁乘客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地铁乘客的多项安全指标的抽样调查,建立了关于乘客安全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影响地铁乘客安全行为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良好的地铁安全氛围能有效提高乘客的安全知识水平、安全动机、安全心理水平、安全参与行为水平;安全参与行为水平同时受到乘客安全知识水平和乘客接受安全培训状况的影响,其中,乘客安全知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乘客接受安全培训状况;安全服从行为则与安全动机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乘客的安全心理水平只跟地铁安全氛围有关,安全氛围越好,乘客安全心理水平越高,安全知识作为中介变量同时影响着安全氛围与安全参与行为、安全培训与安全参与行为、安全氛围与安全动机以及安全培训与安全动机之间的关系,提高乘客安全知识水平是提高乘客安全行为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基于工作不安全感的视角,分析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围绕这一中心问题,设计了包含工作不安全感、工作生活质量和安全行为的调查问卷,并向大型施工企业(集团)发放。利用回收问卷的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法对工作不安全感、工作生活质量和不安全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问卷结果显示:员工的工作不安全感越高,对工作生活质量的感知越低,对个体安全行为的影响作用也就越大。该结论丰富了员工安全行为的研究视角,为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实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衡量医院的安全水平,分析医院安全脆弱性影响因素及其关系,首先提炼出基于4个指标,26个因子的医院安全脆弱性概念模型;然后选取10家三甲医院的200名中高层管理者发放问卷,采用SPSS21.0软件对模型进行影响因子验证和修正;最后运用SEM方法,得到指标对医院安全脆弱性的影响路径系数。研究结果表明:人员安全类对医院安全脆弱性影响最大;其次是技术安全类、自然灾害类的脆弱性;另外,4大类脆弱性因素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医院管理者可以通过加强人员安全培训和管理,提升技术安全措施,预防自然灾害,减少医院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罗通元  吴超 《安全》2020,(1):60-67
为了从量子心理角度理解安全问题,同时为安全科学研究探索新的方向,文章从量子理论出发,借鉴量子心理的基本理论,刍议量子心理的概念、关系和对安全科学研究的启示。首先,简述量子概念及量子心理的必要性,综述量子独有的与安全相关的4种现象,证实了人类具有的量子化心理模式。其次,分析了4种量子现象的安全关联性和对人类具有的基本内涵,为安全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基础。最后,提出了量子心理对安全意识、安全教育和安全行为三种决定性因素的启示作用,同时对量子心理的形成进行简述。从学科构建的必要性、理论创新的角度和安全管理实践的角度阐述了量子安全学的构建意义。结果表明量子心理对安全科学研究及安全活动提供了全新的策略,并为构建量子安全学和丰富安全基础理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